- 相關推薦
音樂的悲劇美說課教案
一、導入:
。1)教師:前些年曾流行一首歌曲叫《笑比哭好》,歌中唱到:“啊朋友你是喜歡哭來還是喜歡笑?”我想問問大家,你們是喜歡哭還是喜歡笑?
學生:笑。
教師:毫無疑問,在生活當中,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笑口常開。但是有的時候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你是笑不出來的。下面我將要給大家欣賞的這幅油畫,就曾讓許多觀眾都淚流滿面,久久不愿離去。
。ǔ鍪居彤嫛赌暇┐笸罋ⅰ罚
教師:這幅畫在向我們表達什么意思?用了怎樣的手法?
《南京大屠殺》是一幅震撼人心的油畫,是一幅讓所有中國人永遠過目不忘的油畫。它展現(xiàn)了一九三七年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的暴行。
(2)但是,當時遭受日本侵略者蹂躪的不僅僅是南京同胞,也有被逼迫背井離鄉(xiāng),過著悲慘生活的東北同胞。
(出示《流民圖》)
我們都知道繪畫是一種靜止的、凝固的音樂,我們可以從視覺這個角度感受到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的悲劇美。
那么,音樂——作為一種流動性的藝術又是如何讓我們從聽覺上獲得悲劇美的體驗的呢?
二、新授:欣賞體現(xiàn)悲劇美的音樂作品
。ㄒ唬┳屛覀凂雎犨@首不朽的民族悲歌《松花江上》,去感受那里的人們對侵略者無比的仇恨。
(播放《松花江上》)
探討:節(jié)奏、速度、旋律等音樂要素在作品中的表現(xiàn)作用。
這場戰(zhàn)爭使無數(shù)的平民百姓無辜犧牲,多少人家破人亡,背井離鄉(xiāng),過著悲慘的生活。
。ǘ┒10年后,世界的另一方,德國納粹在制造著同樣的人間慘劇,他們在波蘭華沙用毒氣殘酷殺害猶太人,對幾十萬猶太人進行種族屠殺。
下面讓我們聆聽由奧地利作曲家勛伯格創(chuàng)作的作品《一個華沙幸存者》,感受作曲家用音樂向納粹提出的強烈抗議。 (播放《一個華沙幸存者》)
教師:
開始的音樂有什么樣的特點?帶給你怎樣的情緒?
作品中人聲的加入,尤其是最后的男聲合唱,它的作用是什么?他使你的情緒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三、互動:悲劇美的多樣體現(xiàn)
教師:悲劇美在音樂中的體現(xiàn)是多種多樣的,綜合性的音樂體裁,如戲曲、歌劇、舞劇、歌曲等,都產(chǎn)生過許多激動人心的悲劇作品。
學生:分四組,展示悲劇美的作品。(課前搜集)
戲曲《竇娥冤》、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器樂曲《江河水》、《二泉映月》、《葬禮進行曲》
歌曲《黃河怨》《小白菜》
詩歌朗誦《周總理,你在哪里》
四、拓展:
為一組表現(xiàn)悲慘生活的感人圖片添加配樂、朗誦。
五、課堂小結:
學生:談感受與收獲。
教師:
魯迅曾說過:“悲劇美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別人看”。
而音樂悲劇美是整個藝術悲劇美中最重要也是最具光彩的一部分,它能使人們獲得最深沉的情感和最強烈的震撼。
悲劇美不是叫人悲觀失望,使人痛不欲生、意志消沉,而是使人奮發(fā)向上、斗志昂揚,激起人們對美的追求,使人們在悲痛之中由情感上的巨大震撼而達到理性認識的升華,從而得到審美愉悅,提高精神境界,產(chǎn)生崇高之感。
【音樂的悲劇美說課教案 】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說課教案模板02-27
青春舞曲音樂說課教案04-27
《說美》教案04-25
《說美》教案05-01
《家鄉(xiāng)美》說課材料04-30
《說美》教案范文05-02
大班音樂說課教案《哈哈鏡》09-29
說課教案04-25
教案-說課-評課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