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班音樂教案范文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跟著歌曲節(jié)奏來演唱歌曲。
2、激發(fā)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
2、歌曲的相關圖片。鋼琴。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通過談話“衣服臟了,怎么辦呢?”(洗一洗)
2、“用什么洗呢?”(水來洗)。
3、“除了用水來洗,還需要其他東西嗎?”(肥皂、洗衣粉)
4、教師總結:小朋友真聰明,衣服臟了可以用水,涂點肥皂或洗衣粉來洗衣服,那你知道大公雞的'衣服臟了,會怎么辦呢?
二、借助圖片,理解歌詞,學習歌曲《大公雞》
1、教師出示公雞圖片,“你在哪里見過大公雞?(菜場)”“誰會學大公雞叫?”(喔喔喔)
2、“看,大公雞的衣服漂亮嗎?”“對呀,大公雞,穿花衣!币龑в變阂黄鹫f一說。
3、出示圖片“衣服臟了,大公雞會怎么辦呢?”(它會洗個澡),“是啊,它會自己洗!薄暗遣挥梅试硪膊挥盟,猜猜看,它會用什么來洗呢?”(沙子),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4、教師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教師:“大公雞是怎么用沙子來洗澡的?”“撲棱撲棱用翅膀來洗澡的!
5、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歌曲《大公雞》”,聽兩遍。第二遍的時候引導幼兒一起唱一唱。
6、教師彈鋼琴,幼兒學唱歌曲。1~2遍。
三、總結,結束活動。
1、師:“除了大公雞用沙子來洗澡,還有很多小動物也是用沙子來洗澡的,我們過后可以用其他小動物來代替,放在歌曲里。
2、結束活動。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能跟著音樂合拍地拍打節(jié)奏。
2、喜歡音樂活動,樂意跟著老師做簡單的身體動作。
活動準備:
鋼琴 樂曲《拍手點頭》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1、《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我們大家做得好》
3、《我愛我的小動物》
4、《我愛我的幼兒園》
二、熟悉樂曲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美妙的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
2、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幼兒欣賞。
3、提問:小朋友聽了這首歌曲,心里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感
受樂曲歡快的`旋律。)
三、拍打節(jié)奏
1、聽了這手快樂的歌曲,你們想干什么?
2、剛才老師看見××小朋友跟著音樂在高興地拍手,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3、教師帶領全體幼兒跟著某一幼兒隨音樂拍手一拍一次。
4、教師彈奏旋律,幼兒隨音樂拍打節(jié)奏。
四、探索身體動作
1、剛才老師還看見有的小朋友聽見了這首好聽的音樂在點點頭。我們也來學一學。
2、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手叉腰點頭一拍一次。(左右各一次。)
3、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幼兒隨音樂叉腰點頭。
4、小朋友們表演的拍手和點頭的動作都非常好看,我們也可以把這兩種動作一起表演,拍兩次手就點兩次頭。就像這樣:教師示范完整表演拍手點頭。
5、好看嗎?那小朋友們也來學學《拍手點頭》吧。
五、學習表演動作
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拍手點頭。(老師哼唱旋律,速度開始可稍微慢一些。)
2、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幼兒集體表演律動。(教師放慢彈奏速度,咳根據幼兒掌握情況,用語言指導幼兒進行表演。)
3、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上前帶領全班幼兒表演。
4、鼓勵幼兒上前表演律動,并對表演好的孩子獎勵。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的快慢變化,做出相應的小鳥動作。
2、喜歡玩音樂游戲。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鳥媽媽的頭飾。
活動過程
1、聽音樂走路:
幼兒聽"走路"的音樂,按著節(jié)奏走路,音樂停止,幼兒站立不動。
游戲反復數遍。
2、聽音樂找座位:
幼兒聽"走路"的音樂,按著節(jié)奏走路,音樂停止,幼兒迅速找到任意一個座位坐下。
游戲反復數遍。
3、幼兒學做音樂游戲:
教師戴頭飾扮演鳥媽媽,幼兒扮演小鳥,媽媽帶娃娃出去玩。
幼兒聽"鳥飛"音樂,做鳥飛動作,音樂停止,提醒有熱找到家(座位)。
教師變化音樂的快慢速度:
"音樂有什么變化?""音樂快的時候,小鳥可以干什么?"(小鳥很快樂,自由自在地在飛翔)"音樂慢的時候,小鳥可以干什么?"(小鳥在捉蟲、休息)"音樂停止了,小鳥就干什么?"(找家)游戲反復數遍。
活動建議
在學會做"小鳥找家"游戲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其他小動物的音樂,如小兔、小貓等,讓幼兒聽音樂做"小兔找家"、"小貓找家"的游戲。
活動反思
“幼兒藝術領域學習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chuàng)造美!痹谟邢薜臅r間里,如何讓一個活動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價值,而不僅僅局限于會唱一首歌,會做一個動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斟酌的。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舒緩的特點。
2、認識五個手指的基礎上玩手指游戲歌。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歌曲的配套自制可活動圖譜,歌曲錄音帶等。
活動過程:
一、在鞏固對五指認識的基礎上熟悉歌詞內容;
1、教師出示五指,分別指著不同的手指,請幼兒說說他們的名稱。
2、出示歌詞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內容;
天黑了,手指們要睡了,你看他們是怎么睡的`?
教師邊念歌詞,邊把相應的手指彎下來表示睡了。
3、幼兒跟著教師有節(jié)奏的學念歌詞。
重點多練第三、第四兩句,注意節(jié)奏。
二、學唱歌曲《手指游戲歌》。
1、教師清唱歌曲兩三遍,幼兒欣賞。
剛才你聽到了什么?大拇指睡了以后,老師是怎么做的?((給他輕輕的拍了兩下)(這一環(huán)節(jié)解決間奏的問題)。
2、幼兒跟著教師和琴聲輕輕的學唱,邊唱邊配上動作。(動作可以幫助幼兒記住歌詞)
3、幼兒進行歌表演。
請部分孩子到上面來表演,節(jié)奏出現錯誤教師及時糾正。
三、復習歌曲。
1、和孩子一起復習歌曲《摸耳朵》、《快來拍拍》、《小手爬》等。
2、請部分幼兒來表演,鍛煉孩子的勇敢技能。
小百科:手指是指人手前端的五個分支。手掌的五個終端部分之一,手指一般有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這五個。話說:十指連心。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感受兩段不同的音樂,并能跟著音樂做出各種動物的動作。
2、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感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布置場景,音樂,小白兔和大灰狼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進入場地
教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學小鳥飛到森林里吧
二、聽第一段音樂
1、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播放音樂)
2、 教師提問:聽了這個音樂你感覺怎么樣?
3、 教師提問:那你們來說說看,森林里有什么動物?(請個別幼兒說,并請幼兒做出動作)
4、 讓幼兒跟著音樂做各種小動物的動作。(播放音樂)
教師:小朋友那我們跟著音樂做自己說出來的小動物的動作吧!但是等會音樂停的時候,請小朋友們蹲下來不動。
三、聽第二段音樂
1、 教師:老師還給小朋友來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也一起來聽聽看。(播放音樂)
2、 教師提問:聽了這個音樂你感覺怎么樣?
3、 教師提問:那你們來說說看,森林里又來了什么小動物?(請個別幼兒說,并請幼兒做出動作)
4、 讓幼兒跟著音樂做各種小動物的動作。(播放音樂)
教師:小朋友那我們跟著音樂做自己說出來的小動物的動作吧!但是等會音樂停的時候,請小朋友們蹲下來不動。
四、完整的欣賞音樂。(播放音樂)
今天小兔子和大灰狼也想出來玩,那我們就跟著音樂坐在椅子上做動作,好嗎?
五、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玩的真開心,我們今天都來當小兔子,一起來玩《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游戲。
六、游戲
教師講述游戲規(guī)則:小白兔們,你們看外面草地上多美呀,我們一起去草地上玩吧,但是等會要是大灰狼出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蹲在那里,那樣子大灰狼就找不到我們,他自己就會走掉的!
1、 教師帶領幼兒當小白兔,請一位老師當大灰狼。(提醒幼兒做各種小白兔的動作,大灰狼出來的.時候要蹲在那里不動)播放音樂。
2、 請一位幼兒當大灰狼,教師和幼兒當小白兔。播放音樂。
生活中的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而“怎樣讓幼兒去感受美,發(fā)現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讓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yǎng)”正是 《綱要》中對幼兒藝術教育提出的目標和要求。藝術教育通過一定的教育形式,將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集中展示和表現出來,讓幼兒對美有更鮮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體驗,是幼兒園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
選擇《毛毛蟲與蝴蝶》的音樂,為了讓幼兒欣賞音樂,感受AB段樂曲的不同曲風(緩慢歡快),體驗傷心和快樂的兩種情緒。在欣賞和感受的同時,讓幼兒嘗試用肢體動作和紗巾表現毛毛蟲一伸一縮的動作和蝴蝶飛舞的動作。通過玩游戲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因此,我還采用引導幼兒用手指、腳、身體的某部位在空間上的移動來表現毛毛蟲爬的形態(tài),蝴蝶飛舞的動作。中班幼兒已有一定的經驗儲備,教師只需要幫助幼兒梳理已知經驗,引導幼兒主動表現,鼓勵幼兒探索創(chuàng)造,讓幼兒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使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有進一步的提升。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一、活動背景
現在的小班孩子對鵝的動態(tài)非常的不熟悉,印象模糊,在系列活動“動物的身體”后,幼兒對鵝的生活習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自由活動時,常發(fā)現幼兒在自發(fā)地模仿鵝“唱歌”,“走路”,做著各種動作。因此,以《鵝媽媽帶小鵝》為主題的韻律活動為幼兒制造了一種輕松、活潑的氣氛,通過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使幼兒能根據樂曲的旋律自然而然地參與進來,并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大膽地表現,整個活動以有趣、生動的`情景式串聯(lián)而成。
二、過程實錄
(一) 活動目標:
1、喜歡音樂活動,從中體驗愉快的情緒。
2、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地參與活動。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鵝的形象。
(二)活動準備:
1、鵝媽媽頭飾、圍裙、頭巾、掛圖(小鵝游泳)
2、錄音機、磁帶:錄有《鵝的叫聲》、《鵝媽媽帶小鵝》。
3、請一名教師扮演太陽公公。
4、場地布置:池塘。
。ㄈ┗顒舆^程:
1、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一位小客人,大家猜猜它是誰呀?(出示鵝媽媽頭飾)并放錄有“鵝叫聲”的錄音。
師:瞧,我來啦。ù魃项^飾,走向幼兒)
2、學習律動《鵝媽媽帶小鵝》。
(1)討論鵝走路,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想象。
師:鵝是怎樣走路呀?
幼A:翅膀放兩側,慢慢走。
幼B:伸長脖子慢慢走。
幼C:鵝走路,尾巴搖啊搖。
。ㄓ變涸诨卮饐栴}的同時都很自然地配以相應的動作)
(出示掛圖)師:鵝媽媽帶著小鵝在池塘里快樂地游著,瞧!有的在洗臉,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比賽游泳呢。它們玩得可高興啦。ǚ乓魳罚變号氖,從中體驗音樂的愉快情緒)
師:鵝是怎樣洗臉的?
幼A:把頭伸進水里洗臉。
幼B:用翅膀洗臉。
師:你們會不會像鵝那樣洗臉呢?
(先請個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聽音樂練習鵝洗臉)
師:鵝是怎樣梳理羽毛的?
幼A:它站在水里抖呀抖。
幼B:用脖子梳理羽毛。
幼C:用嘴巴在身上嘬啊嘬的。
。ㄕ垈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聽音樂,練習梳理羽毛)
(評析:在活動中引導幼兒大膽、愉快地合理創(chuàng)編各種動作,如:洗臉、走路、梳理羽毛等,發(fā)展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及時鼓勵孩子并給予充分肯定。根據幼兒創(chuàng)編的動作,教師靈活地組織律動活動,孩子們興趣盎然,真正地體現了孩子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2) 在幼兒回答的基礎上,隨教師學習律動。
、 將動作與音樂匹配起來。
師:瞧!太陽公公出來啦!鵝寶寶們,跟著媽媽到池塘去游泳吧!
鵝媽媽帶著小鵝一起走(有快走、慢走)
師:。〕靥恋嚼!我們去游泳啦!
師幼一起隨音樂律動。(一遍)
。ㄔu析:教師在幼兒創(chuàng)造想象的基礎上隨機整理動作,并配以音樂,初步形成律動。)
、 帶領幼兒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進行律動。(三遍)
幼兒在進行律動時,加入了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不同的“洗臉”“梳理羽毛”,老師及時鼓勵,幼兒興趣盎然,積極探索,積極創(chuàng)造,整個活動幼兒情緒愉快。
、 太陽公公回家啦!我們也回家啦!(在回家的路上又看見河,鵝寶寶邊做動作,邊回家休息。)
。ㄔu析:太陽公公作為一個情景,使幼兒在身臨其境,不知不覺中進行了學習和鞏固,教學過程生動活潑,不生硬。)
三、活動評價
首先從幼兒興趣出發(fā),精心選材,所以幼兒對該活動非常感興趣。他們以鵝的角色積極參與,身臨其境,表現出愉快的情緒。
整個活動在構思、設計、教學程序、組織形式上都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幼兒一貫的模仿學習變?yōu)閯?chuàng)造性學習,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整個活動中,教師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態(tài)、贊許的語言鼓勵幼兒積極探索,積極創(chuàng)造,以好朋友的口吻和他們交流,激發(fā)幼兒興趣,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整個教學過程動靜交替,讓幼兒在活動中沒有壓力和疲勞,感到輕松自如,留下愉快的情緒,體驗了創(chuàng)造的快樂。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感受歌曲活潑、有力的情緒,會用歡快、跳躍唱法唱歌。
2. 愉快運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3.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 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 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熟悉歌曲內容。
1. 教師做鍛煉動作,請幼兒猜。(搓手、跳、跑步等)
2. 在教師語言提示下,幼兒模仿教師動作。
3. 教師與幼兒邊說歌詞,邊做相應動作。
二. 理解歌詞內容。
1. 教師范唱,幼兒傾聽。
2. 教師用問答方式說上半句,幼兒說下半句。
3. 師幼完整朗讀歌詞。
三. 學唱歌曲。
1. 教師與幼兒速度較慢完整跟唱。
2. 引導幼兒唱時應跳躍些。
四. 根據歌詞表現動作。
1. 鼓勵幼兒邊唱邊即興做動作。
2. 教師注意了解幼兒表演愿望。
3. 帶領幼兒跟著音樂磁帶邊唱邊表演。
附歌詞:寶寶不怕冷
北風北風呼呼,雪花雪花飄飄,
小手小手搓搓,小腳小腳跳跳,
小球小球拍拍,一二一二跑跑,
寶寶不怕冷,鍛煉身體好呀!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讓幼兒先看老師做鍛煉身體的動作,讓幼兒說一說;再讓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從中滲透歌詞內容;最后學唱歌曲。但是幼兒興趣點只關注了,如何去學動作,在學唱過程中,有點冷場。在下環(huán)節(jié)教師運用聽、問答、念、唱,改變了學的方式,更能激發(fā)幼兒學的愿望,將歌曲一步一步的滲透到活動當中,幫助幼兒體驗和感受音樂,并學唱歌曲。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2.能根據不同動物角色叫聲的特點,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你去過動物園嗎?你在動物園里面看見過哪些動物呢?
2.聆聽動物的叫聲,復習節(jié)奏。
二、理解歌詞
1.(出示小羊圖片)今天,還有幾只小動物也到我們班來玩了,你們看,誰來了?小羊是怎樣叫的呀?(幼兒自由地說)
2.我們請小羊跟著我們用剛才的節(jié)奏來叫一叫,好不好呀?(放課件,點擊節(jié)奏圖)
3.(出示小貓圖片)聽是誰呀?(小貓在叫)是不是小貓在叫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能用節(jié)奏來叫叫看(請個別幼兒表演)
4.小結:今天,小羊、小貓它們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老師就唱給我們小朋友聽,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兩遍。(清唱歌曲一遍)好聽嗎?(好聽)這首好聽的歌曲,名字叫《我愛我的小動物》,我們一起來說一遍。(師幼共同說歌曲名)這么好聽,老師再來唱一遍。(再次唱)
2.老師彈琴,幼兒跟唱。老師知道,有些小朋友已經很想唱了。我們一起跟老師來學一學。(教師帶領幼兒學唱)
3.小朋友們唱得真好聽!現在我們跟著好聽的琴聲再來唱一遍。(幼兒跟做動作)唱的真好,呀,誰也來了?(出示小雞圖片)小雞說啊,我的聲音可好聽了。哪個小朋友能用節(jié)奏來叫一叫。那我們把小雞來唱一唱。
4.聽,誰也來了?(小鴨)小鴨也想請小朋友把它也來唱一唱,誰會來唱?(請個別幼兒唱)
四、分形式演唱
1.小朋友唱的.真好聽,現在老師唱前面的,小朋友唱后面的叫聲,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交換)
2.個別唱,老師請4組小朋友分別扮演小羊、小貓、小雞、小鴨,誰愿意?其他小朋友做觀眾欣賞他們演唱,好嗎?
3.總結:今天我們又學了一首新的歌曲叫《我愛我的小動物》,回家以后可以唱給爸爸媽媽聽一聽你們愿意嗎?
小百科:動物分類學家根據動物的各種特征(形態(tài)、細胞、遺傳、生理、生態(tài)和地理分布等)進行分類,將動物依次分為6個主要等級,即門、綱、目、科、屬、種。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小班音樂活動教案最新10-18
小班音樂教案07-08
小班音樂教案06-29
小班音樂的教案02-28
小班的音樂教案01-03
小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08-13
《足球》小班音樂教案10-09
小班音樂教案(精華)07-10
小班音樂蝴蝶教案12-31
【精】小班音樂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