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巷深處》教學設計
《小巷深處》教學設計
廣東省英德市黎溪中學 黃麗瓊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用形象作為情感的依托,對形象的描寫,其實就是情感的形象抒發(fā)的散文常用的寫法。
? 2.學習本文以情感的變化發(fā)展結構文章的寫法。
? 3.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
? ①從文章中體會母愛、體會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增強對親情的理解。
? ②學習如何選取生活瑣事來表達情感。
? (二)難點
? 掌握文章如何選取生活瑣事來表達情感,達到用真情實感去感動讀者的目的。
三、課型:教讀課
四、教學方法:討論的形式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點:
1.解題。
? 2.提出討論的問題讓學生思考。
? 3.朗讀全文。
二、教學程序:
(一)導語 :
? 母愛是人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我們自從降臨到這大千世界,就感受到母愛。但是對一個瞎養(yǎng)母收養(yǎng)被人遺棄的女嬰,并為她傾注了所有的一切的感知就很少了。今天我們來學習表現(xiàn)這方面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小巷深處》(板書)
? (二)導讀
? 1.題解
? 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抒寫?zhàn)B母對“我”深切的愛和“我”對養(yǎng)母的感情,感情真摯,富有感染力。文題“小巷深處”是母女倆家的所在,是她們生活的場景,也是作者感情的依托。
? 2.生字正音
? 炫 著 黝 葷 揶揄
xuàn zhuó yǒu hūn yé yú
哽 孽 頰 蹣跚
gěng niè jiá pán sh。
憧憬 癟
chōng jǐng biě
? 3.學生朗讀全文
? 提示:①注意把握文中“我”的感情變化。
? ②畫出文中刻畫養(yǎng)母外貌、神情的語句,體味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
? 4.概述課文內容
? 請1—2位同學發(fā)言
? 提示:全文以“我”的感情變化發(fā)展為主線,從“我”對生活的滿足,為母親而驕傲,寫到“我”長大后對貧窮的家產生厭惡進而離開家,最后以“我”被母親深深的愛所感動而悔悟流淚結束。
? 5.提出思考與討論的問題
? ①課文中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母親早已察覺“我”的感情變化?為什么采用間接描寫方法?
【《小巷深處》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巷深處05-01
[教學反思]《小巷深處》的反思04-30
《小巷深處》教學反思范文04-27
小巷深處作文12-15
小巷深處作文(精選)09-03
小巷深處作文01-23
《小巷深處》教案01-20
《小巷深處》的教案08-26
小巷深處教案04-28
走進小巷深處作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