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勞山道士》教案
《勞山道士》教案
長沙市井灣子中學 石麗
教學目標 :
1. 把握文章基本內(nèi)容,了解主要情節(jié)和它所揭示的中心。
2. 體味文章簡練傳神的人物刻畫和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
3. 注意文中“乃”“其”“爾”等虛詞,掌握文中一些實詞的意義及一些詞類的活用。
重點難點:
本文敘事采用明暗兩條線索交織的方式,既使情節(jié)曲折離奇又喻教于事。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預習要求
利用書中注釋和工具書,盡量讀通讀懂課文,并能講述此故事。
二、導入 課文
最近同學們中流行看鬼故事的書,其實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頗盛行,比如〈〈聊齋志異〉〉,就是一部談狐論鬼的書。我們今天就要學習其中的一篇《勞山道士》。
三、簡介作者和作品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人。年輕時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舉屢試不第,71歲才成貢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鄉(xiāng)當塾師,家境貧困,能接觸普通百姓的生活。傾數(shù)十年時間寫成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并不斷修改增補。又著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聊齋俚曲〉〉等。
〈〈聊齋志異〉〉主要運用唐宋傳奇小說的文言體,以豐富的想像,并借鑒當時流傳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過談狐論鬼的表現(xiàn)形式,以巧妙的構思、生動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不少優(yōu)秀的作品,對當時現(xiàn)實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惡多有暴露,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筆調(diào)描寫了青年男女真誠相愛的故事。但書中也存在一些因果報應的說法和迷信的色彩。
四、正課
1. 檢查預習
請一生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這個故事。
2. 朗讀課文,試翻
【《勞山道士》教案】相關文章:
羅道士,羅道士張籍,羅道士的意思,羅道士賞析 -詩詞大全03-13
贈道士,贈道士張籍,贈道士的意思,贈道士賞析 -詩詞大全03-13
贈王道士,贈王道士于鄴,贈王道士的意思,贈王道士賞析 -詩詞大全03-13
中學勞技優(yōu)秀教案04-25
【實用】第三冊道士塔教案05-01
贈道士宜師,贈道士宜師張籍,贈道士宜師的意思,贈道士宜師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勞勞亭原文及賞析12-18
漂浮的山教案01-18
《山行》教案02-12
《在山的那邊》的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