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陳涉世家>>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設計示例教學目的
一、了解陳涉起義的原因及起義后的主要情況
二、理解記事詳略得直的剪裁方法。
三、體會小說與史傳的異同。
教學設想
一、安排三課時
二、采用整體入手的方法,每一“循環(huán)”都做到完整地閱讀、朗讀、講述、分析。
三、重點地突出一些字、詞、句,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義地講解。凡有注解的,不講,由學生利用注解讀懂課文。用一個不同斷句的例子擴大視野,積累知識。
四、介紹閱讀與課文有關的文學作品,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水平。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了解《史記》的一般情況。
二、讀通課文,理解詞語,明確層次。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結合檢查預習中看閱讀提示和注解自讀課文的效果),教讀。
提問:1.《史記》的作者是誰?他是哪個時代的人?2.《史記》的“世家”部分是記什么人的?作者為什么把陳涉列入“世家”中?3.課文中記述陳涉起義的經過,同時又記了哪些有關的人物?這些人物中與陳涉關系最密切的是誰?要求:學生不看課本能簡答,并能板演“吳廣”、“葛嬰”,字形筆畫無誤。隨后,引導看閱讀提示和題目注解,既加深印象,又從注文“他用畢生精力著成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一句引發(fā)求知要求,介紹《史記》。
講述:關于《史記》漢朝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議做過太史令,死后.司馬遷繼任這個官職。太史令是管天文、歷法、國家典籍、編寫史冊的官。司馬遷46歲時,因李陵事件牽連(只宜簡介,作最低限度的說明,不必多講),下了大獄,受至慘重的刑罰。后來,漢武帝因司馬遷很有才能,赦了他,任命他為中書今(管皇帝的文書詔令人受刑后的司馬遷,決心繼續(xù)父親的事業(yè),編寫史書。最后,終于寫成立起自傳說中的黃帝直至當代為止約三千年左右的中國通史。全書包括12紀(記帝王事跡),30世家(記諸侯世系),70列傳(記個人和少數民族事跡),8書(記經濟、天文、歷法等情況),10表(用表格形式編排史料)。其中,列傳的最后一篇為《太史公自序》,是自傳。《史記》開創(chuàng)了以人物傳記為中心來記載歷史這一“紀傳體”的體裁。(聯系舊課: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是《左傳》)講述時,學生簡要筆記;講述后,學生(鄰座)互對筆記。指名復述筆記內容,師生共同訂正。
朗讀:指名(水平屬于中等的學生)通讀全文,讀時如個別字、詞有障礙,要及時幫助“過關”,以保持課堂良好氣氛。要求:在預習初讀的基礎上,再次加深對課文的印象2讀后,了解有什么疑難,及時解答,并由此導向課文后的習題,解決“比較·辨析”的第三題(口頭)、第五題(書面)。(可多看《教師教學用書》,此處不重復抄錄)兩題解決后,即提出新的練習內容。
二、練習
提示:詞有本身的詞義,但要理解還須把它們放在句中、文中。下邊所舉的詞,在不同組合時有不同的解釋。
之1.之壟上:去、往。
2惟恨久之:是虛指的,無實義,在白話中不必譯出。
3.鴻鵝之志:相當于“的”。
4二世殺之:格代人或物,他或它。應說“二世殺了他。他,指扶蘇”,不可說
“二世殺了扶蘇”,“之”不等于“扶蘇”。
提問:“楚人憐之”,“卜之鬼乎”,“殺之以應陳涉”,這三個語句中的“之”的解釋與上舉1-4例中哪一個相同?(答案:4)
這里的練習,作用是:(1)統觀全文,前后對照,易于分辨。(2)全面掌握,突出個別,有助鞏固。作練習時,不僅答案由學生說,舉例語句的解釋,也可鼓勵學生說。應注意的是,把字放在句中、文中,避免多講古漢語語法的傾向。虛詞“乃”也可用同樣方法。
乃
1.乃入據陳:才進入(占有)了陳縣
2.乃行卜:于是去問卜
3.乃公子扶蘇:是公子扶蘇
4.(家祭毋忘告)乃翁:你的父親
列出“乃謀曰”、“乃詐稱公子扶蘇”、“乃令符離人慕嬰”,“乃”字義與上例中“2”同。
除以上的“之”、“乃”之外,理解文中的“數”也可用這個方式來達到鞏固的目的。比較了“數有功”、“數萬人”音義的不同,就可找到“以效諫故”、“數言欲亡”的“數”與“數有功”的“數”同一音義。
三、再次導向課文,教讀。
提示:原文不分段,現在,編入課本,分了段,對閱讀理解有幫助。要求:提攝出每段主要內容。默讀,速度可較快,發(fā)言,明確本文層次:1.用內心動態(tài)、對話、動作寫出陳涉情態(tài),表現傳主陳涉的大志。(說明;本篇不是合傳,傳主只是陳涉一人,因吳廣與陳涉起義和后來行事的關系密切,所以也在開頭敘及里籍)2.以對話為主,詳寫起義前的準備,包括所處環(huán)境、分析形勢、共同謀劃、制造輿論等。3.用對話和敘述的方法,寫起義的經過和起義后的大好形勢。敘事真切、生動,有條理,是《史記》的特色,所以,人們不僅把它視為不朽的歷史著作,而且評價它是有高度文學價值的作品。
分散快速默讀,體會層次和敘事生動性,并注意字音。
四、討論(此內容適用于水平較高的班)。
文中“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睋腥A版二十四史是這樣斷句的:“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北容^一下,哪一種斷句文意更明確?思考、議論、發(fā)言、結論:后者較好。據歷史,秦興德役,發(fā)民滴戍,民不堪命,電大澤鄉(xiāng)的九百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把“九百人”三字連下讀較能明確當時史實。如果“九百人”三字屬上,可以理解為當時只征發(fā)九百人到漁陽去而已。由此可見,讀古籍斷句,要反復思考斟酌,要結合歷史事實。這是閱讀中應當懂得的門徑。
五、布置作業(yè)
參考課文后第四題,試作填充,并準備講述課文主要內容。講時要注意“序”,即弄清課文段落和段落內部各層次,以體現作者安排材料的恰當。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一、鍛煉口述能力。
二、理解選材詳略。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結合檢查作業(yè))
提問:檢查課文和填充第四題第1小題情況,明確填充答案(參見《教師教學用書)),在此基礎上口頭講述。
二、新課內容
1.講述訓練:指名一人以《大澤鄉(xiāng)》為題講“陳涉起義”的故事。要求:明條理,有重點,合史實,不夸飾,事件發(fā)展過程層次分明。講后,學生評論,教師總結。評論標準:過程有序,
【<<陳涉世家>>教學設計示例】相關文章:
<<勸學>>教案04-25
<<拯救男孩>>04-26
<<雷雨>> 教案04-25
<<釣魚的啟示>>教學反思04-28
<<金色的草地>>教案04-25
<< 認識公頃>>教案04-25
<<采茶舞曲>>教案04-26
<<圓的面積>>教案04-25
<<人生的境界>> 教案04-25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