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
〖教學目標 〗
1、掌握“故”“去”“湯”“遺”“若”“趨”等實詞的詞義及“引刀趨機”“嗟來之食”“盜泉之水”等典故
2、理解故事的所包含的思想意義
3、訓練學生的復述能力
〖教學重點〗
目標1
〖教學難點 〗
對文中涉及的有關科學知識、歷史典故的理解
〖教學設想〗
一課時,在誦讀的基礎上,點撥關鍵詞語,讓學生復述,在此基礎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思想意義,至于表達技巧等相機略提即可。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說要謙虛實在,不能強不知為知,不懂裝懂。孔子又說過看一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也就是說,從這個人所作作言去判斷一個人,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是不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呢?剛好,《列子》中有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
二、學習《兩小兒辯日》
(一)試讀
將讀不準的字劃出來。
(二)教師范讀,學生聽讀,并參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
(三)學生齊讀
(四)點撥重點詞語
問其故
桓候故使人問之
溫故而知新
我以日出始時去人近
以思,無益
及其日中如探湯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一冊(修訂本)教學設計
湯熨之所及也
(五)學生復述故事
通過學生的復述了解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及時作出校正。
(六)討論
1、為什么這兩個小兒會有相反的看法呢?
2、對兩小兒的爭論,孔子的態(tài)度怎樣,可以看也孔子的什么品質(zhì)?
3、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三、學習《樂羊子妻》
(一)試讀
(二)教師正音后范讀
(三)學生朗讀
(四)點撥重點詞語
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
不飲盜泉之水
不受嗟來之食
引刀趨機
日知其所無
中道而歸
(五)學生復述
(六)討論
1、這個故事寫了樂羊子的妻子幾件事,分別是什么事?
2、第一件事她用什么辦法說服丈夫的?表現(xiàn)了樂羊子妻的什么品格?你同意樂羊子妻的做法嗎?有沒有“捐金于野”必要?
3、第二件事,她又是用什么方法說服丈夫的?表現(xiàn)了她什么品格?
4、我們從樂羊子妻的身上學到什么?
四、現(xiàn)場表演
《兩小兒辨日》
五、作業(yè)
見練習冊
〖相關資料〗
短文兩篇
【短文】相關文章:
中秋(短文)04-28
《短文》的教案05-23
短文五章04-30
故友短文散文04-30
垂釣短文散文04-30
鯨的自述短文05-01
英語故事小短文11-10
閱讀-短文改錯的基礎04-30
吳茂華短文04-29
短文譯注二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