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用冰取火》教學設計2
青島貴州路小學 徐燕妮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一支探險隊到南極去考察,在一個孤島上,他們的打火器找不到了。探險隊員用冰做成“冰透鏡”,點燃了火,從困境中走出的故事。故事表現(xiàn)了探險隊員的意志品質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聰明與智慧。課文共七個自然段,一、二自然段主要講探險隊員在南極遇到了困難,也就是事情的起因。三到六自然段交代了用冰取火的過程,其中第三自然段用一句話點明了火的重要性;第六自然段具體描寫了怎樣取火。第七自然段結束在探險隊員歡快的氣氛中。文章語言通俗易懂,字里行間流露出真情實感。
二、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的學生,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特點,學生對生字的認知主要以自學為主,對課文的掌握要以各種形式的朗讀為主要方法,對重點詞語、句子的理解也要融入到朗讀課文中,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和句子。要學會復述課文。
三、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的15個生字、詞,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積累優(yōu)美的詞語。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漢字的美,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文化的熱愛。
2、通過指導,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3、通過閱讀課文,體會探險隊員們的聰明與智慧,并結合實際,談談運用知識和智慧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道理。
四、學前準備
教具:課件、生字卡片、圖片·學具:教科書、生字卡片、練習本。
五、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火”,看到了火你想到了什么?學生根據經驗回答。
是呀,同學們,火可以產生熱量,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火,(邊說邊展示南極的圖片資料)
2、你們來看,這是地球的最南端——南極,(課件展示)通過預習,你們已經對南極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誰來說一說你所了解的南極是什么樣的?
學生交流預習情況:南極的氣溫很低、風很大,到處都是冰天雪地。
3、在南極這樣烈風、酷寒、暴雪的環(huán)境里,人們更需要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發(fā)生在南極的與火有關的文章:“用冰取火”。板書:“用冰取”,補充課題。
4、齊讀課題。看到課題你想說點什么?
齊讀課題。學生談對課題的質疑,用冰可以取火嗎?在什么情況下想到的這個方法?怎么取得?是誰想到的這一方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取火的。
(二)初讀感知課文內容。
1、小聲讀課文,要求:(1)注意你的讀書姿勢;(2)把你掌握不準的生字、詞多讀幾遍;(3)把不明白的地方劃出來。學生自讀課文,解決不會字的讀音。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思考課文的內容。
查生字讀音的掌握情況 開火車讀(出示課件)
攝氏度 徘徊 幾乎 賜給 一籌莫展 束手無策 絕望 恢復 驅散 跳躍 一縷 焦點 茫然 干燥蓬松
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2、學生朗讀課文,指名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思考他們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3、誰來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么樣?學生自評,互評。
4、誰來說一說你在讀課文的時候,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學生質疑,并互相解疑。
(三)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火的作用非常大。同學們積極動腦,各抒己見,總結出第三自然段。“沒有火,就不能工作;沒有火,就不能生活;沒有火,生命就受到威脅!斌w會火的重要性。
2、請同學讀讀這句話,說說自己的理解。指名讀,一起讀,在讀中體會火的重要性。
3、既然火的作用如此大,那么在南極這樣的環(huán)境中,如果打火器找不到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讀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學生讀課文第五自然段“年輕的隊員望著慘白無力的太陽和茫茫的冰原,久久地思索著!
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寫的是柔和的太陽,為什么現(xiàn)在卻說是慘白無力的太陽呢?這個隊員在思索,他在想什么呢?從中你都看出了什么?
(展開合理的想象結合對課文的理解,理解“思索”的含義及內容,通過理解慘白無力的太陽,體會
【小學語文第六冊《用冰取火》教學設計2】相關文章:
比的教學設計204-25
人教版小學第六冊語文教案04-25
2、《匆匆》教學設計04-25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境設計04-27
第六冊語文教案第2課 古詩兩首04-25
新課教學設計204-25
浙美版小學美術第六冊教學教案04-25
iuv小學語文教案教學設計新版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