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教案北京立交橋
教學目的:
1.了解通訊的特點
2.說明文和記敘文作比較
教學方法:
注意說明文和記敘文的區(qū)別和交叉。
從本文寫作目的,記敘的完整性與比重,描寫的程度等方面同第一課作比較;將本文某些代表性段落改寫成說明文,達到更鮮明直接的比較目的,對于交叉,可重點分析幾個代表性段落,摘取說明部分。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預習作業(yè):思考題
。1)本文里有哪些記敘成分?
。2)本文與《中國石拱橋》的不同表現(xiàn)在哪?
生詞注意
匝道(z。 翌日(yì) 迥導(jiǒng) 鳥瞰(kàn) 湍急(tuān)
老嫗(yù) 并行不悖(bèi) 疏浚(jùn) 矗立(chù)
徜徉(dnáng)(yáng) 茴蓿(mù)(xu) 豁亮(huò)
儼然(yǎn) 姹紫嫣紅(chà)(yān) 愜意(qiè)
栓塞(shuān)(sè) 偃旗息鼓(yǎn)
文學常識:通訊是新聞體裁,一般是記敘文,用敘述描寫等多種方法報道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通訊必須真實、詳細、生動、文學色彩較淺。
課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記事的通訊,它報道了北京立交橋的修建和建成后的情景,在給本文劃分段落時,我們要思考以下問題:
。1)“立交橋”這個名詞最先出現(xiàn)于哪一節(jié)?(3節(jié))
。2)課文介紹立交橋時,先用什么順序?從第幾段起改換了記述順序?(先以時間為順序,從10節(jié)后改成空間順序)
。4)從哪段開始是回顧立交橋出現(xiàn)之前的情景?(15節(jié))
。3)哪些段落是帶總結性的段落?
。8節(jié),從時間上總括上面幾段,介紹建橋速度和數(shù)量,9節(jié)、14節(jié),從空間上總括,介紹立交橋的造型姿態(tài))
。5)從第幾段開始又說起立交橋了?(17節(jié))
弄清了上面幾個問題,我們就給課文找出了幾個分界處,那就是:2、3節(jié)之間;8、9節(jié)之間;14、15節(jié)之間;16、17節(jié)之間。
是不是就應當以這四個分界處將課文分為五部分?若不是該如何合并劃分呢?(見書)
。ㄒ唬┦曛斜本┝⒔粯蝻w速發(fā)展的情況。
。ǘ┍本┝⒔粯虻亩嘧硕嗖。
。ㄈ┍本┝⒔粯蛟谏鐣髁x建設中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案北京立交橋】相關文章:
北京立交橋05-01
小學語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學語文教案:北京04-15
小學語文北京教案14篇02-28
小學語文北京教案(精選20篇)10-21
小學語文教案:2008,北京01-11
小學語文北京教案(14篇)03-12
立交橋幼兒教案05-01
小學語文北京教案(集錦14篇)06-05
小學語文教案:2008,北京15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