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9篇【實用】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 教學目標
1.學習部首查字法,掌握根據(jù)不同情況提取部首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遇到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能通過查字典來解決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逐步養(yǎng)成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好習慣。
☆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部首查字法,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
難點:會從一個字的多個義項中選擇正確的義項。
☆ 教學準備
、倍嗝襟w課件。
、艅赢嬁ㄍê铩
、铺畋。(見教材)
、墙Y(jié)合句子給小猴講講生字的意思。(見教材。)
、裁拷M一張作業(yè)紙,作業(yè)內(nèi)容如下所示:
要查的字部首除部首外幾畫讀音意思喉嚨盛滿背著囤里
、趁咳艘槐咀值洹
☆設(shè)計思路
兒童是用圖畫、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能把學生帶到“伊佃園”中,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圍中積極思考、樂于動手、善于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本課教學中卡通猴與小朋友交朋友、請小朋友解決難題等一系列情境創(chuàng)設(shè)無疑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動力支持。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安渴撞樽址ā笔菍W生首次接觸的知識實踐能力,在教師示范引導的基礎(chǔ)上上,指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實踐探究過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知識,勇于觸摸知識盲點,在心與心的碰撞中不斷體驗成功的歡樂。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得到有效落實。
☆ 教學過程設(shè)計理念
一、激趣揭題
⒈教師激情介紹。(多媒體出示卡通猴畫面。)
小朋友,你們認識他嗎?
他聰明又好學,可喜歡讀書了,因此大家又叫他博士猴。
、矂赢媽。
小朋友,很高興認識你們。昨天,我借了一本童話書,里面遇到好幾個字不認識,(出示“腔、糧、酣、敲”。)這些字的上面又沒注音,真是急死我了。你們能幫幫我的忙嗎?
、辰沂菊n題。
要想幫小猴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只有學會一種新的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
二、學習新知
1.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
、艑W習對話。
、賹W生自讀對話內(nèi)容。
、趲熒纸巧首x。
、祁I(lǐng)悟方法。
學生交流師生對話的主要內(nèi)容——提取部首的兩個知識點。
、僖粋字中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個部首里去查。
、谌绻粋字的兩個部分都是部首,就按照取左不取右,取上不取下,取外不取內(nèi)的方法來提取部首。
、欠答伨毩。
出示“葦、取、困”,讓學生找出它們的部首并說明理由。
2.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找漢字。
卡通猴:我的難題就要解決了,我們快來找一找吧!
⑴教師示范。重點指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時,在檢字表中找到要找的部首項,然后在相應的筆畫數(shù)中就可找到我們要查的字的頁碼了。
、茖W生練習,完成書上的表格。
⑶集體交流。
3.學習選擇正確義項。
卡通猴:字是認識了,可我還不懂得它們的意思,你們能給我講講嗎?
(1)教師講解示范:(通過教師講解讓學生明白一個字往往有幾個義項,必須根據(jù)這個字所在的詞語或句子的意思從字典上找出正確的義項。)
(2)學生實踐練習。(人人動手查字典,同桌共同討論生字的意思。)
(3)全班交流。
三、鞏固拓展
1.小組合作填寫作業(yè)紙。
2.全班交流。
3.評出優(yōu)勝小組。
四、課外延伸
卡通猴:小朋友真了不起!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一種新的本領(lǐng)——部首查字法。大家以后遇到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可要勤查字典哦!這樣,我們可以看更多的書、讀更多的報、學更多的知識了。洛克說:“兒童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時機是他們興致高,心里想做的時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這樣的學習才會最有效,最主動。一上課,教師就采用學生最喜愛的卡通畫與大家見面的方式明確了本堂課的學習任務,使學生無負擔地、很樂意地投入到新知識學習中,且表現(xiàn)得興致盎然。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課堂上,教師摒棄繁瑣的說教,還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對話朗讀,暢談學習收獲,感知提取部首的基本方法。
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取得最大的收效。部首查字法是學生以前未涉及的知識領(lǐng)域,教師有必要向?qū)W生示范講解。另外,學生練習、同桌合作練習的方式都給了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本質(zhì)。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補充了教材中沒涉及到的訓練內(nèi)容,如:“盛”上下結(jié)構(gòu)、多音字,“囤”全包圍結(jié)構(gòu),它不僅讓學生鞏固了從各種結(jié)構(gòu)的字中提取部首的方法,更讓學生探究了一個了有多個讀音時該選哪個讀音的方法,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增強了學生實踐應用的能力。同時,小組競爭的練習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課前透視
這篇課文介紹了偉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小時候,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智慧,幫助醫(yī)生救助了病危的母親生命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充滿智慧和深情。讀著故事一個聰明可愛、愛動腦、愛動手的小愛迪生形象躍然紙上,由此可以說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體的優(yōu)秀教材。
課文內(nèi)容的生動性,自然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愿望。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文章故事性強的特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邊體會課文情境,進而深刻感悟愛迪生的機智表現(xiàn)和優(yōu)秀品質(zhì),同時從讀中受到感染和影響。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并注意積累詞句。
3、領(lǐng)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有多動腦、多動手、善發(fā)現(xiàn)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朗讀中感悟,并積累詞句,領(lǐng)會愛迪生的聰明可愛。
信息資料 生字詞語卡片、收集愛迪生的相關(guān)資料、掛圖或課件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出示愛迪生掛圖。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人嗎?(引導學生借助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愛迪生的生平及發(fā)明。)愛迪生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閱讀一篇愛迪生小時候的故事。(板題)
2、演示:利用課件或圖片、實物等,展示愛迪生的部分發(fā)明(如:電燈、電話、電報、電影機等)引導學生聯(lián)想這些發(fā)明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大家猜想它們的發(fā)明者是誰?引出愛迪生,自然過渡到課文內(nèi)容。
。ㄓ捎谡n文介紹了一個大多學生都比較熟悉的人物,所以教師抓住這個線索,引導學生觀察,談話,拉近學生與文中人物和課文內(nèi)容的距離。豐富了學生的認知,增加了學生的體驗。)
識字
1、自由讀文,畫出生字新詞,難點字詞多讀幾遍,利用拼音和工具書把字詞讀準。
2、利用生字詞語卡片,互讀互查, 生字掌握情況。
3、識字游戲:開火車讀字、聽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組字等。組織學生鞏固生字詞語的掌握,重點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適當引導學生利用新學的漢字擴詞。
(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能力,豐富了學生識字記字經(jīng)驗。游戲鞏固識字,寓教于樂,提高了教學實效。)
朗讀
1、學生分組讀課文,互相檢查讀文情況,評議。推舉一名讀得好的參加全班讀文。
2、指讀課文,師生評議。教師相機指導重點詞語和長句子的讀法。
3、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組內(nèi)朗讀展示。
4、再讀思考:通過閱讀你記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jīng)]有讀懂?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指導學生充分讀書,暢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使學生在主動而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
想像
1、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思考,想想愛迪生是怎樣想出辦法救自己的媽媽的`?
2、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說話練習。
3、匯報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斥責、恍然大悟”等詞語。
(結(jié)合課文插圖的特點,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畫想像課文中發(fā)生的故事,進行練習說話,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結(jié)合重點詞語的點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中的生字詞語。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竅門、借鑒已有知識分析看如何把字寫好。
2、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認為難點的字。強調(diào)重點筆畫的書寫,如:“炎”字上下兩部分不同。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師生共議,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
(本課要求寫的字較少,而且書寫上難度不大。因此,采取了集中一課時指導的做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分析,評議及正確書寫的能力。)
第二課時
回顧
1、復習生字詞語。利用字詞卡片,開火車讀、組詞、用詞說話等。
2、分段指讀課文內(nèi)容;仡櫿n文大意。 (鞏固學習內(nèi)容,實現(xiàn)自然過渡。)
感悟
1、教師引發(fā)學生思考:課文的最后一段里寫道:愛迪生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你從課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個聰明的孩子?找一找,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書,教師巡視啟發(fā)學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語言、神態(tài)等,認真閱讀,仔細體會。如:從父親對愛迪生前后的態(tài)度變化;從愛迪生的動作表現(xiàn);從房間內(nèi)的變化等方面理解。
3、組織學生進行自由交流,師生共同研讀相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深入理解愛迪生善于思考、觀察、動手的好品質(zhì)。
4、分角色朗讀課文。進一步讓學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動作和說話的語氣,體會課文內(nèi)容。
(抓住主要問題,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以讀為本,在讀書活動中引導學生掌握讀書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討論
愛迪生之所以能想出辦法救媽媽,原因是什么?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人物品質(zhì),在充分交流與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啟發(fā)。)
拓展
1、你還知道關(guān)于愛迪生的哪些資料?在全班交流。
2、收集愛迪生說的名言警句,積累下來。
3、課外閱讀有關(guān)愛迪生的書籍。
(實現(xiàn)課內(nèi)外的有效銜接,拓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促進學生的積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詞語解釋:
環(huán)顧:向四周看。
遲疑:拿不定主意;猶豫。
委屈:受到不應該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
恍然大悟:忽然間明白過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作者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2、運用掌握的閱讀方法獨立閱讀《七月的天山》,積累寫法,在習作中遷移運用。
3、閱讀并背誦楹聯(lián)。
4、參與以“文明公民”為主題的社會調(diào)查,撰寫倡議書。
5、寫自己的一次游覽經(jīng)歷。
教學重點:
1、學習、積累作者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2、寫自己的一次游覽經(jīng)歷。
教學難點:
參與以“文明公民”為主題的社會調(diào)查,撰寫倡議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作者觀察、描寫景物的方法。
2、運用掌握的閱讀方法獨立閱讀《七月的天山》,積累寫法,在習作中遷移運用。
3、閱讀并背誦楹聯(lián)。
教學重難點
交流、總結(jié)本單元的閱讀收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學習了第二單元的四篇課文,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步入“語文百花園”,在這里回顧舊知、學習新知、大膽實踐、習作表達,使我們的語文能力再上一個新臺階,有信心嗎?
二、“溫故知新”欄目的學習
1、讀讀書上的這三句話,想想它們在表達上有什么共同點?
2、看,學習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說出了我們的發(fā)現(xiàn),快讀讀“泡泡框”的話。
3、學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寫的生動、形象。讀讀練習題的要求。
問:“仿照例子”怎么理解?我們仿的是什么?
。ǚ聦懛ǎ褪窃诿鑼懢拔飼r,賦予它人的神情、動作和情感。)
學生開頭腦筋,大膽想象,完成練習。
通過讀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寫。
三、“拓展與交流”欄目的學習
一個單元學習之后,可以通過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閱讀收獲的?看,這是“丫丫”和“寧寧”和我們的書面交流。
對,我們讀到的是“閱讀筆記”,從內(nèi)容看,丫丫閱讀中更多的感悟了一些閱讀方法,寧寧注重了文章的寫作技巧,這些對我們的讀寫能力提高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所以說,用心閱讀,你會從中汲取很多有用的東西。
想一想,在前四課閱讀中,你的收獲是什么?可以說,可以寫?寫的.形式多樣,可以摘錄,可以仿照樣子學寫閱讀筆記。
四、“閱讀平臺”欄目的學習
閱讀《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層次。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
七月的天山
。1)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騎馬上天山。
。2—4)氣候
進入天山:
景物:藍天、雪峰、云彩、雪水、魚兒
再往里走:密林
山
走進天山深處:
花
。5)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卻勝似春天。
五、“積少成多”欄目
放錄像:看,這是我國的著名景點岳陽樓、頤和園、大明湖、杭州的九溪十八澗。在美妙壯觀的大自然面前,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千古絕句,其中“楹聯(lián)”是最具魅力的一種表達形式,至今,在景點還能讀到。
出示書上楹聯(lián),學生朗讀,配合畫面暢談自己的理解,之后再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 六、作業(yè)
1、閱讀《語文大課堂》,按要求自主成組,確定調(diào)查內(nèi)容。
2、給出一周時間,學生分組展開調(diào)查活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參與社會調(diào)查的基礎(chǔ)上,學習撰寫倡議書。
2、引導學生依據(jù)習作題目和文字提示打開思路,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中選取習作材料。
3、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游覽順序,抓住主要景物的特點寫下來。
4、倡導學生習作中運用平時積累的優(yōu)美詞句,注意表達真情實感。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描述。
教學過程
一、學習倡議書。
1、結(jié)合學生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幫助學生歸納調(diào)查收獲。
2、依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和分析,組織學生討論:倡議書給寫給誰(部門),寫些什么內(nèi)容?
3、讀書上例文,明確格式。
明確標題、稱呼、正文、結(jié)尾、落款的位置和寫法。
二、習作
。ㄒ唬┱勗拰耄ぐl(fā)興趣
同學們,閱讀本單元描寫大自然的文章,你是否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這些美妙的文章,引領(lǐng)我們觀賞了一幅又一幅內(nèi)涵豐富的畫面。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一次游覽經(jīng)歷介紹出來,然后彼此交換閱讀,從中增加見識,那該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啊!下面,就讓我們回憶一下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想一想,哪次游覽印象最深?
(二)回憶游覽順序,以此確定文章思路。
1、從閱讀中感悟文章的序
同學們在以往的習作中,了解到,文章要言之有序。那這篇習作,如何達到這一點呢?
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ㄉ何艺J為可以按時間順序來安排材料,比如《海上日出》的2、3自然段就是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qū)懢拔锏淖兓。?/p>
。ㄉ何矣X得應該按我們游覽的路線來寫,先到那兒,再到哪兒。一一寫出來。)
是的,在游覽中,我們是移步換景,隨著觀察點的變化,映入眼簾的景物也在發(fā)生著變化。
如葉圣陶爺爺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按游覽順序這樣安排了文章的寫作思路:
金華城——羅甸——山路——洞口——外洞——孔隙——內(nèi)洞
如此這般,游覽順序一目了然,文章層次清楚明白,不是就符合了言之有序的要求了呢? 2、現(xiàn)在,我們細細地回憶一下,當時的游覽順序是怎樣的,先后到了哪些景點?然后自主選擇在括號里填一填。
。ǎǎǎǎ
3、討論。
如果一次游覽去了五六個景點,在文章中是否需要一個不落地寫出來?為什么?
對,在尊重游覽經(jīng)歷的基礎(chǔ)上,要有選擇地寫一些景點和景物,不必面面俱到。
。ㄈ⿲W習抓住景物特點寫。
在游覽中,景點中的景物是最吸引人眼球的。這些景物可能是自然景物,也可能是一些人文景觀。無管那種,只要你感覺它是這處景點的代表作,是你喜歡的,那么就應該好好觀察,并在習作中抓住其特征進行具體描寫。
如何把景物特征寫的具體形象呢?有以下幾點建議:
1、描寫景物的色彩。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色彩斑斕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色彩。用語言再現(xiàn)景物色彩,將會使讀者猶如親眼所見。
演示文稿出示:
。1)天空中飛翔著白色的、灰色的海鷗,還飄著跟海鷗一樣顏色的云朵。
。2)夜丁香的莖是棕色的,十分堅硬,好像是自衛(wèi)的武器。瞧,那碧綠的葉子,猶如塊塊透明的碧玉雕琢而成,綠得可愛、誘人。
2、描寫景物的形狀。
世界上很難找到兩個一模一樣的事物。只要仔細觀察,你一定能捕捉到景物的與眾不同之處,而景物的形狀就是你不可忽視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如寫假山石形狀的奇特:
湖邊有許多假山石,人們可以坐在上邊歇息。這些假山是多么奇特:有的像一只怒吼的雄獅,正準備撲向獵物;有的像一只活潑可愛的小青蛙,坐在荷葉上,“呱呱”地唱著歌;有的像白玉無暇、亭亭玉立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上面兩段話用形象的比喻,寫出了“護欄”上的圖案和山石的各具神態(tài)。
(四)通過回憶,把握住景物的特點和寫法。
填表:
景物特點具體描寫的方法和途徑。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學會3個生字,認識6個字,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熱愛國旗的情感。做到聲音響亮,比較自然的背誦課文。學生體會識字方法,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教學重點:
準確朗讀,能自主識字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3個生字,認識6個字,了解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熱愛國旗的'情感。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聲音響亮,比較自然。
教學重點:
準確朗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國歌。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國旗是什么樣的嗎?你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嗎?
我們參加升國旗儀式,你是怎樣做的?別人是怎樣做的?
2、學生討論,與課文聯(lián)系
板書課題:升國旗。學習生字“升”
指導“升”
師范寫,注意各筆畫的位置第四筆要長一些。
集體書空
描紅
仿寫
二、初讀課文
1、利用漢語拼音讀課文,標出句子序號。
2、前后桌互讀,檢查幫助。
3、小組內(nèi)逐句讀
4、指名逐句讀
5、指名讀全篇
三、認識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2、同桌互指互認
3、開火車讀
4、你怎樣記?你想到什么?能看出什么?
四、鞏固練習
1、讀課文
2、認識生字
教學反思:
本課是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并不難,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知道停頓,但是學生不能做到有感情的讀文,今后還應多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
能自主識字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
2、分句朗讀課文
3、分組朗讀課文
4、認識“!”師說明“!”號意義,生試讀
5、熟讀課文,試著背下來
二、學習生字
1、自學“立”“正”
2、看筆畫跟隨表,邊說邊寫
3、前后桌互向說說
4、描紅,注意觀察各筆畫的位置
5、仿寫
6、指名板演(分析)
三、練習
背誦課文、抄寫生字三遍
作業(yè):把課文背給大家聽
教學反思:
本課是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并不難,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知道停頓,但是學生不能做到有感情的讀文,今后還應多練習。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夠敘述課文內(nèi)容給學生。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
3、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充分利用插圖,激發(fā)學生想像,練習說寫。
【教學重點】
通過抓螃蟹、捏大蝦體會趕海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趕海給“我”帶來的樂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活“趣”
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菀娒娑Y,這是一件什么禮物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請聽、請看,(播放多媒體課件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前兩句)“每當聽到這首歌,唱起這首歌時,你想到什么?想說什么?想做什么?
(生:想到海邊玩水,想到海邊抓螃蟹……)。
師介紹:大海退潮后,人們常去海邊撿貝殼、撈海帶、玩耍等,我們把這些活動稱為趕海。
師:你們喜歡趕海嗎? 想不想去趕海?也難怪“我”鬧著要舅舅帶“我”去呢!(出示句子: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鬧著要舅舅帶我去趕海。)
師:再讀讀這一句話,要注意抓住這句話中哪個字去理解這句話?從這個“鬧”字中,你讀懂了什么?作者為什么要“吵”著“鬧”著要舅舅帶他去趕海呀?
(引導學生從“鬧”字中體會因為趕海有趣,好玩,所以我要“鬧” )
(教師板書:有趣)
二、自學思考--尋找“趣”
1、那趕海有趣在什么地方呢?請小朋友聽課文朗讀,(打開朗讀課件)注意從第二三自然段中,動筆劃出你認為課文中寫得有趣的地方。
2、讀讀你覺得最有趣的地方,看看怎樣讀才能讓別人感到這個地方確實有趣。(在四人小組內(nèi)讀讀自己畫的句子,互談感受。)
三、精讀品悟--體驗“趣”
1、(匯報學習成果)誰愿意來展示一下你的讀書成果?我們按順序一處一處找,你覺得哪里有趣,就讀哪里。想讀的同學舉手!這么多同學要讀,真愛表現(xiàn)自己。好,我就先請你讀吧!(教師點撥)
師:同學們,想不想看看這樣的情景?(出示課件:海浪視頻)看,看見你們來了,都不忍離開了,正一步一回頭地看著你們呢﹗看著這么可愛、調(diào)皮的浪花你們想跟他們干什么呢?
生:赤著腳在海邊追趕浪花。和浪花抓迷藏……
師:追趕浪花。和浪花抓迷藏該是多么有趣地情景,小朋友想不想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師:海水一浪一浪往下退,小朋友最喜歡在海邊玩水了,飛跑著追趕遠去的浪花,這時浪花會來個回馬槍和“我”相碰(板書:追趕浪花)是多么有趣呀!
2、剛才我們體會了追浪花的樂趣,那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寫得有趣呢?
師:你們有沒有在大人的帶領(lǐng)下到海邊或田野里摸魚或摸過螺?老師請倆位同學上臺來示范“摸”的動作,其他同學注意觀察“摸”的動作,再想想這句話該怎么讀?
師:你的“摸呀摸呀”讀得真不錯,老師把它寫下來。(板書:摸海星)老師聽出來了,你把摸呀摸呀,讀得很慢,很小心,你為什么這樣讀呀?
生:因為摸海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師:你體會得真好!從你的讀中,老師體會到你摸得真認真。
3、你們摸得這么慢,摸得這么小心,摸得這么認真,摸到什么
東西了呢?誰來讀讀下半句話。(指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師:一只小海星被你抓住了,應該很高興的呀!你怎么還不夠興
呀?老師教你一個辦法,笑著讀,你試試?
生:笑著朗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師:進步真大!這下可把小作者抓住小海星的興奮勁全讀出來了。特別是“嘿”這個字,讀得又輕又高,看得出小作者是多么高興呀!
4、除此以外,你還覺得哪里有趣,誰來讀一讀。
5、看小伙伴捉螃蟹也很有趣,誰來讀一讀?
理解“哎喲”
出示:“突然,小伙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是螃蟹用大螯夾住了他的手!
師:你從“哎喲”中聽出了什么?
生:疼。
生:我除了聽出了疼,還聽出疼中夾雜著高興。
師:被螃蟹夾得疼嗎?(有點)以后還抓不抓了?
生:還去,因為抓螃蟹太有趣了!
師:誰再試試讀讀“哎喲”?
師:老師也想讀讀,能不能給老師這個機會?(把“哎喲”我讀得快,因為沒想到螃蟹用大螯夾住了自己的手。)
生:“哎喲”我讀得高興。
生:…… 板書:抓螃蟹
6、你還覺得哪里有趣,愿意來讀一讀嗎?
生:我劃出了這句話,覺得寫得很有趣,我來把它讀一讀:“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師:(創(chuàng)設(shè)情景)指著一名學生故意說:“咦,你不是五年級的學生嗎?怎么跑到三年級來上課呀?(學生作解釋)哦,原來是老師弄錯啦!”
(1)師引導談體會:這段話中“咦”和“哦” 兩個語氣詞能交換嗎?我們把這兩個語氣詞交換順序后再讀讀,看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生談體會:不能,小作者開始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發(fā)出了疑問“咦”?后來當知道大蝦在逗我時,恍然大悟,“哦”。)
(2)指導讀好“咦”和“哦”兩個語氣詞
(3)在這里武將指的是?你們聽威武的大蝦在說:“來呀,來呀,你們能把我怎么樣?”面對這威武的大蝦,此時,你們最想干什么?
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生:我想抓住它。我捏住它!
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老師請兩組同學上臺來演示動作。好不好?每組同學一個當大蝦,一個當“我”。一組同學演示“抓”的動作,另一組同學演示“捏”的動作。伸出你的雙手,當作長須,也威武地搖擺吧?其他同學注意從他們的動作中體會用“抓”大蝦好呢?還是用“捏”大蝦好?想一想,為什么?(讓學生從中體會用力的力度不同,大蝦會有什么表現(xiàn)。)
生:別看大蝦長得威武,很神氣的樣子,我只輕輕“一捏”就被我束手就擒了,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板書:捏大蝦)
四,觀察想象——延伸“趣”
1、剛才我們同小作者一起捏大蝦、抓螃蟹、摸海星,感受了其中的樂趣,沙灘上其他人在干什么呢?(指導學生觀察插圖)
(1)生讀相關(guān)句子。
(2)練習用“他們有的……有的……有的……”說話.
(3)指名說,師生共同點評。(還有什么趣事呢?讓學生延伸趕海的有趣)
2、趕海的趣事真是太多了,我們怎么說也說不完.但是,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不覺,太陽偏西了,趕海的人們?nèi)齼蓛傻仉x去,這時的大海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師范讀,從中營造大海此時平靜的情景。)
師:瞧,小朋友的背簍里沉甸甸地,人們水桶里裝得滿滿的。你們能告訴我里面有些什么嗎?
生:沉甸甸地背簍里面有各種各樣的貝殼。
生:背簍里面有大龍蝦。
生:背簍里面還有螃蟹、海星。
3、有這么多的收獲,小作者的心里可真高興了,他通過什么來表達他高興的心情?這不,你聽,(播放多媒體課件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前兩句)我們一起跟小作者一起唱。
4、這首歌在課文的哪兒也出現(xiàn)過?他在文章的開頭,結(jié)尾都用了《大海啊故鄉(xiāng)》的歌詞,首尾呼應,使文章更加吸引人了。這可是寫好文章的一個小秘訣哦。
【教學結(jié)束】
課后作業(yè):
大海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可時間不早了,我們得跟大海告別了,你們還有什么話要跟大海說嗎?回去以后把你想對大海說的話寫下來。(讓學生盡情抒發(fā)對大海的留戀、熱愛之情。)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過程:
一、由圖導入。
出示圖,觀察。師:誰能說一說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描寫山寨的詩歌。
板書:山寨
二、初讀感知,合作識字。
1、自由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組合作認識課后字條里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3、檢查識字情況。
。1)讀詞語。(2)讀生字。(多種方式)
4師:我們把生字娃娃放到詩歌里,看看你們還認識嗎?
三、熟讀感悟,體會詩境。
1、自由讀詩歌,選擇喜歡的一節(jié)多讀幾遍,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畫下來。
2、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喜歡的部分。
3、班內(nèi)匯報:你喜歡那一小節(jié)?并展示自己的'畫。
(1)學生匯報第二節(jié)時,指名在黑板上畫山路,并指生表演,體會“小路七拐八彎”。
。2)出示:“分明是到了寨邊,怎么一戶人家也不見?”
引導學生練習說話:分明——,怎么——?
。3)匯報第三小節(jié)時可畫出圖,幫助理解課文內(nèi)容。
4、相機指導朗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四、總結(jié)延伸,發(fā)揮想象。
1、山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能為這首詩再寫一小節(jié)嗎?
五、寫字教學。
1、出示要求寫的字,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
3、教師指導難寫的字。
4、學生練習。
六、課后作業(yè)。
1、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2、畫一幅完整的山寨圖。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薄⒆灾鲗W習本課生字;理解“雄偉、創(chuàng)舉、堅固”等詞語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趙州橋的建筑特點及作者是怎樣把特點寫具體的。
、、了解介紹“古建筑”的一般方法,學習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了解趙州橋的歷史地位和價值,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學重點】
了解介紹“古建筑”的一般方法,學習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難點】
理解“創(chuàng)舉”在文中的具體所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⒈、出示“橋”的圖片,引出課題。
、、齊讀課題
二、學習第1小節(jié),了解趙州橋的概況
⒈、指名讀第1小節(jié),其他同學思考:這一節(jié)作者介紹了關(guān)于趙州橋哪些方面?
隨機正音:洨(xiáo)河、隋(suí)朝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出示信息要點,整體把握趙州橋的概況。(板書:概況)
三、研讀第2、3小節(jié),了解趙州橋的建筑特點及作者怎樣把特點寫具體的,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
、 抓關(guān)鍵句,把握2、3小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
、、檢查預習,用簡要而又清楚的語言說說作者寫了什么?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引導關(guān)注第2、3節(jié)中的關(guān)鍵句。
⒊、歸納學習方法:找關(guān)鍵句了解這兩小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是個好方法。
板書:特點
㈡ 學習第2小節(jié),理解趙州橋“雄偉、堅固”的特點,以及作者的介紹方法
⒈、從具體的數(shù)字中體會趙州橋的“雄偉”。
、 理解“雄偉”(板書:雄偉);自讀第2節(jié),思考:從哪兒可以感受到趙州橋的雄偉?
交流,小結(jié):作者通過列數(shù)字介紹了趙州橋雄偉的氣勢。
、 聯(lián)系趙州橋建造時間,了解作者贊嘆趙州橋“雄偉”的原因。
、 齊讀介紹趙州橋雄偉的內(nèi)容。
、、了解趙州橋“堅固”的原因。
、 理解“堅固”(板書:堅固);提問:是什么樣的設(shè)計使趙州橋的結(jié)構(gòu)如此堅固。
① 抓語素理解“創(chuàng)舉”,知道“創(chuàng)舉”在文中的具體所指。
交流出示: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板書:創(chuàng)舉
、 默讀,找到設(shè)計四個小橋洞的好處,用直線劃下來。
交流,校對。
看媒體理解“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感受設(shè)計者的'智慧。
了解作者是運用“既……又……”這組關(guān)聯(lián)詞將兩方面的好處連起來的。
、 小結(jié):通過介紹“四個小橋洞”這一創(chuàng)造性的設(shè)計,以及這樣設(shè)計的好處,告訴我們趙州橋之所以“堅固”的原因。
、 朗讀體會。
、 學習第3小節(jié),在讀中感受記誦方法和作者的寫法
、、師生合作朗讀,交流背誦方法,感受作者寫法。(板書:美觀)
、、背誦。
、 小結(jié)2、3節(jié)。
、 小結(jié):通過學習抓關(guān)鍵句了解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的特點,還知道了作者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 再次聯(lián)系趙州橋的設(shè)計者和建造時間,激起自豪感。
四、學習第4小節(jié),了解趙州橋的歷史價值。
、薄⒅笇в懈星榈乩首x最后一節(jié)。
⒉、小結(jié)趙州橋的歷史價值。
五、總結(jié)全文。
、薄⒄闲畔。
⒉、借助表格,了解介紹“古建筑”的方法,指導歸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布置作業(yè)。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理解16個新詞語;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能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3.能照樣子用“每當……總……”造句;能聽寫句子。能背誦課文第5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能劃出課文中具體描寫聶耳“少年時代就非常喜歡音樂”的詞句;知道聶耳能成為“杰出的音樂家”是跟他“少年時代就非常喜歡音樂”密切相關(guān)的,知道勤學苦練是事業(yè)有成的重要條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國歌導入,分步揭題
1.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思考:這是什么歌曲?你知道它的原名嗎?歌曲的詞、曲作者都是誰?(板書:聶耳)
2.愿意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聶耳嗎?學生匯報所相關(guān)資料。
3.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聶耳小時候的故事。(板書:少年)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地讀課文,要求漢字拼音對照讀,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讀得快的同學可以讀第二遍,第三遍,可以豎起手指頭表示遍數(shù)。讀得慢的同學要堅持到底,爭取完整地讀好一遍。
2.同桌分自然段互讀,互聽,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分段讀課文。(巧妙劃分自然段)大家評一評,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4.你認為少年聶耳是一個怎樣的人?自由補充課題:少年聶耳隨機板書:喜歡音樂
三、圍繞主線,品味探究
1.默讀課文,用“”畫出寫聶耳少年時代就非常喜歡音樂的句子。
2.合作探究,品讀重點詞句。
(1)四人小組交流圈畫出的句子,每個人都說一說自己選了哪句話?從什么地方體會到聶耳喜歡音樂,為什么?
。2)各小組選己組內(nèi)體會最深的句子,由組長匯報交流,其他組員作補充。
。3)根據(jù)小組匯報情況,集體品味感悟重點詞句。
如重點句①:聶耳誕生在云南省玉溪縣,少年時代他就非常喜歡音樂。
引導抓住重點詞“非!眮眍I(lǐng)會。
重點句②:聶耳常常跑到木匠師傅跟前,坐在石階上,手托著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側(cè)耳傾聽。
引導抓住重點詞“常!薄耙徽R膊徽!薄皞(cè)耳傾聽”,以及表示動作的詞“跑”“坐”“托”來領(lǐng)會。可以做一做動作,體驗“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樣子,想像聶耳專心的神態(tài)(樣子),從而領(lǐng)會聶耳聽音樂的專注和入神。
重點句③:抓住聶耳和師傅的對話。
可以分角色讀一讀,讀出聶耳渴望拜師學藝的那種誠懇、迫切的心情,從而體會到聶耳從小就對音樂情有獨鐘。
重點句④:哥哥去攀登龍門,聶耳卻獨自站在一棵大青樹下吹起了笛子。
引導抓住重點詞“獨自”“站”體會聶耳對音樂的忘我之情。
重點句⑤:傍晚,天空忽然陰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細雨。聶耳全神貫注地吹著笛子,似乎一點兒也沒有覺察到。
可以結(jié)合自身實際體會聶耳的“全神貫注”。想一想,你在學習時遇到過“全神貫注”的人嗎?可以說看到的,聽到的,也可以說自己
親身經(jīng)歷的。從而深刻理解“全神貫注”的重要意義。
3.文章圍繞聶耳喜歡音樂寫了哪兩件事?(板書:向木匠師傅學吹笛子?搖西山大青樹下練吹笛子)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1.提出研讀問題,合作、探究學習。
聶耳為什么能成為“杰出的音樂家”呢?這跟他少年時代的生活有什么關(guān)系?
在文中找找答案:
2.反饋(1):
劃出描寫少年聶耳對笛聲迷戀的句子,劃出句中最能表現(xiàn)聶耳迷上了笛子的詞語
(1)聶耳常常跑到木匠師傅跟前,……側(cè)耳傾聽。
劃出“常!、坐……等動詞。
。2)有一次,……懇求……
理解:懇求
(3)從此,……天天……
理解“天天”的含義。
思考:
3個句子都寫了少年聶耳對笛聲的迷戀,有什么不同?
。▌幼鳌⒄Z言、直接敘述。引導學生明白可以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一個人的特點。)
3.反饋(2):
。1)哥哥去……,聶耳卻……
理解“卻”在句中的作用。
。2)可是,聶耳越吹越有勁,……
“可是”是表示轉(zhuǎn)折的,你看看課文為什么要用上“可是”?
4.反饋(3):
還有一個人在支持著聶耳——哥哥。
“哥哥從……看看……連忙……”
這句話和描寫聶耳有什么關(guān)系呢?能不能從這里看出聶耳是個怎樣的人嗎?
5.深化。
板書設(shè)計:少年聶耳
全神貫注的聽音樂
雨中吹笛子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借助教材注釋,結(jié)合課外資料,正確理解兩首古詩的大概意思。
2.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受到古詩文化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反復誦讀,多元體驗,引導學生感悟詩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一、同時呈現(xiàn),比較題意
1.人間最難舍的情就是“離別之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嶇難行,交通工具落后,離別遠行就意味著天各一方,很難有再見面的機會。因此,古人對離別的感受特別深。臨別時,不光是備酒餞行,折柳相送,還常常寫詩送給遠行的人,所以,表達離愁別緒是古詩常見的一種主題。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李白和王維這兩位詩人的離別境界,一同見證兩對好朋友的深厚友誼。
2.自讀詩題,感悟節(jié)奏,領(lǐng)悟詩題之意。
【課件出示:詩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3.【課件出示:比較兩首詩的詩題,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預設(shè)一:【課件出示:都有一個“送”字,這兩首詩都是“送別詩”!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離別遠行就意味著天各一方,很難有再見面的機會。因此,古人對離別的感受特別深,他們寫出來的詩也特別精彩。]
預設(shè)二:【課件出示:都有地名,“廣陵”和“安西”。 】(引導學生利用注釋來理解。)
廣陵就是現(xiàn)在的江蘇省揚州市,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都市;安西在現(xiàn)在的新疆的最西邊,那時是唐朝的西域邊關(guān)。從首都長安出發(fā),要穿越幾千公里的戈壁沙漠,才能到達那里。
預設(shè)三:【課件出示:都有一個人名,一個是“孟浩然”,一個是“元二” 】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歲,但兩人一見如故,成為知己。元二是王維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所以稱元二。
4.【課件出示:題目中“之”和“使”的各是什么意思?】
。ā爸笔恰叭ァ钡囊馑;“使”是出使,是朝廷派元二去戍守邊關(guān)、保家衛(wèi)國的。)
現(xiàn)在你能說說這兩個題目的意思了嗎?誰送別誰去哪里?
二、整體通讀,把握詩境
1.【課件出示:兩首詩】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渭城朝雨”的“朝”讀“zhāo”,“客舍青青”的“舍”要讀第四聲。
3.【課件出示:“故人西辭黃鶴樓”與“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
同是“故人”,所指卻不一樣。前指孟浩然,后指王維自己。
“西辭”指向西告別,往東而去; “西出”指向東告別,往西而去。
4.借助字典和注釋,并仔細觀察插圖,理解并交流兩首詩的大概意思!菊n件出示:詩意】
5.誦讀這兩首詩。要求讀得有節(jié)奏, 讀得有韻味。
三、分步解讀,品悟詩情
。ㄒ唬饵S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古詩一向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說法。如果你能把文字讀成畫面,那就了不起了。自己輕聲讀讀第一首,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畫面?【課件出示:第一首詩】
預設(shè)一:【課件出示:煙花三月──賞一幅風景】
1.煙花三月──陽春三月,楊柳花開,風一吹,遠遠看去,白蒙蒙的,如煙霧。因而古代有一句話“柳絮如煙”。(點明了送別的時間。陽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桑葉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風送紅雨,碧波揚白帆。這是古代詩人結(jié)伴同游的季節(jié)。)
2.在這白花競秀、春光明媚的季節(jié)里,好朋友就要離別遠行,自己卻無法同游,這其間含有無限的感慨。為什么呢?(因為孟浩然所去的揚州,正是唐代的繁華地區(qū),那里是珠連繡戶,弦管聲歌,令人神往。)一齊讀讀這兩句【課件出示:前兩行詩】。
預設(shè)二:【課件出示:孤帆遠影──品一個“孤”字】
1.【課件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的“孤帆”什么意思?】(孤單單的一條小船。)
【課件出示:按理說,江南三月,長江上一定是千帆競渡,可李白為什么說是“孤帆”呢?】[“過盡千帆皆不是”,此時此刻,他眼里只有友人的船,其他的都視而不見;他只是來送朋友的.,他只關(guān)心朋友的船;因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獨。]
2.是啊,過盡千帆眼不見,一心只送孟浩然。【課件出示】
3.現(xiàn)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個“孤帆”,你還會覺得它僅僅是“一條小船”的意思嗎?從這個“孤”字,你讀出了什么?(作者因朋友遠去而感到孤獨、孤單、傷感……)
這小小的一個“孤”字,把詩人的離愁別緒表達得淋漓盡致!菊n件出示:第三句】(生齊讀全句。)
4.想象相聚畫面
【課件出示】幸福快樂的日子就這樣被這無情的“孤帆遠影”帶走了……【課件出示:全詩】(生齊讀全詩。)
預設(shè)三:【課件出示:碧空長江──賞一個“盡”字】
1.【課件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真的都盡了嗎?不盡的是什么?】(不盡的是滾滾長江水;不盡的是對孟浩然的無限思念之情。)
2.滾滾長江水,流不盡心中情啊。唐人寫送別詩,往往寄情于水,就像另外幾首詩里寫的一樣!菊n件出示】
3.水,迢迢不斷;水,波濤蕩漾;水,一逝不返。水流無限,別情無限?扇缃襁@種別情離恨只能化成滾滾的東流水,向天邊流去,向揚州流去!菊n件出示:全詩】一齊讀全詩。
4.送上祝福的話。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菊n件出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著孤帆遠去,江水滔滔,會在心里默默地對遠去的孟浩然說些什么呢?】(江水是永遠流不盡的,我們之間的情意是不會斷的;今番遠去,何時再能相會?愿你一帆風順,一路平安……)
5.讓我們把詩人的這種離愁別緒通過誦讀表達出來吧。
【課件出示:全詩】練讀──個別讀──齊讀──【課件出示:范讀!
。ǘ端驮拱参鳌
【課件展示:渭城的繁華與安西的蕭條景象!
自古人生重離別。元二此去是千里之外,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難料,朋友之間怎不留戀,況且古人說: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間風?自由讀詩后填空:【課件展示】【課件展示】
預設(shè)一:多一份“無故人”的凄涼與關(guān)切
1.【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課件出示:西出陽關(guān)就再也沒有老朋友來陪你──(喝酒,吟詩……)】
2.【課件出示:西出陽關(guān)又豈止是沒有朋友呢?西出陽關(guān)就沒有──父母、兄弟、妻兒……】
3.想到朋友即將遠去塞外荒漠,生死渺茫,這種難分難舍的情緒化作一句話──【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
預設(shè)二:更多了一杯離別的酒
勸君更盡一杯酒!熬品曛呵П佟钡木剖沁B心的酒,“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酒是澆愁的酒,那,【課件出示:“勸君更盡一杯酒”,是一杯怎樣的酒?】【課件出示】
4.酒,可用以消愁,可傳遞友情,可寄托豪情。但事實往往是“醉不成歡慘將別”。于是,酒到酣處人寂寞,酒香飄處別情濃。正像另外幾首詩所寫的,讀【課件出示】
這濃濃的離情,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這樣的一首纏綿悱惻的詩──【課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齊讀)。【課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范讀】
四、回顧全文,歸納升華
1.兩位詩人就這樣送別了朋友,朋友遠行了,留給詩人的是一種怎樣的愁緒呢?
2.“自古多情傷離別”,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朋友走了,詩人還在反復吟誦著這兩首詩──【課件出示:兩首詩】(齊讀。)
五、課后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走進了兩位詩人的離別世界,見證到詩人與朋友的那份真摯友誼,感受到他們替朋友擔憂、為朋友祝福的那顆真誠的心,確實是感同身受!菊n件出示:對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間一壺酒,友情是江上一葉舟,友情是月夜獨登樓,友情是庭深小徑幽。對于我們,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們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侯。】
六、快樂作業(yè):
【課件出示:課后我們可以去找找更多的送別詩,去感受、去品味古人的離別情懷!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八》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