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時間:2024-06-23 16:04:52 賽賽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6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計劃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6篇)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1

  一、本班學生數學學習情況分析

  班級學生47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持久的保持,并逐步引導思維的樂趣、體驗成功所獲得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內的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認識人民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及圓的直觀認識,簡單的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義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3、在現實情境中,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4、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5、初步感受"形"與"體"的聯系,初步感受"直線圖形"與"曲線圖形"的不同。

  6、能在釘子板上圍出和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

  7、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能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現象進行簡單的分類,學會用簡單的符號收集、整理數據,并把統計結果填入簡單的`統計表。

  8、能看懂簡單的統計表,并初步能對表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

  (二)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過程中初步發(fā)展思維能力。如認識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時,學習從具體現象中概括出數學規(guī)律;在學習數的組成與比較大小時,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在整理數的順序時發(fā)現"百數表"的一些規(guī)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口算方法時,培養(yǎng)思維的準確性;在口算練習中初步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樣化中初步培養(yǎng)思維靈活性。

  3、在認識乘法的過程中,初步體會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在學習乘法口訣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學習策略,發(fā)展推理能力。

  4、在認識常見平面圖形和對圖形進行折、剪、拼等變換中初步培養(yǎng)空間觀念。

  5、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并對運用方法和獲得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初步判斷。如利用估計監(jiān)控計算得數、檢查解決問題的答案,運用統計數據進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決問題方面

  1、在教師組織下,能運用認識的數描述、交流現實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并應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3、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能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在教師的安排下回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主要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yè),比如動手的作業(yè),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一二班學生共有73人,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對于20以內數的認識與加減法已基本掌握,但是不夠牢固,并且有好幾個同學掌握的很差,上學期的內容對于本學期學習打下基礎。本學期所學的內容在整個小學數學學習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學生在一學期的學習環(huán)境熏陶下,對于如何上數學課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這對于本學期有效的展開課堂教學有了一定的基礎。而學生的習慣和紀律還是要進一步的培養(yǎng),這學期還是要做為重點。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分為九個單元,選取學生聲不斷,學生說熟悉的,具有新穎性和趣味性的內容為素材,分別為南極小客人,小雨了,農夫與牧童,綠色行動,小小存錢罐,大海邊,阿福的新衣,我們的鞋碼,兒童樂園。其主要內容有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鐘表,方位與圖形,100以內的加減法(一),人民幣的認識,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厘米、米的認識,統計。

  教材的編排特點是選取的素材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新穎有趣;由“情境串”引發(fā)出“問題串”;從學生認知特點出發(fā),優(yōu)化單元知識結構;把解決問題與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融合為一個過程;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實際親近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地大。唤Y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2.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3.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方法、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在實踐活動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

 。ǘ┻^程與方法

  1.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00以內數的過程,發(fā)展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數感與符號感。

  2.經歷探索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估計物體個數和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認識圖形、方向及長度單位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觀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4.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能對統計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初步的分析判斷,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德育滲透目標:

  1.通過學習南極小客人與大海邊,了解南極與海洋的美好風光,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的熱情。

  2.通過學習小小存錢罐,讓學生學會計劃理財,以及學會節(jié)約用錢,正確的使用錢。

  3.通過學習綠色行動,喚起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讓學生保護環(huán)境,從小事做起。

  4.通過學習阿福的新衣,農夫與牧童兩個童話故事,讓學生了解數學無處不在,即使在童話中也有數學問題。

  5.通過學習我們的鞋碼,讓學生了解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平常很多不經意的小事,就是運用了數學的知識。

  6.通過做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細心,認真的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

  五、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認識以及加減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數的加減法

  六、完成教學目標、德育滲透目標所采取的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良好習慣。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認真計算的習慣。同時注意學習態(tài)度、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

  3.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具學具,增強學生操作、觀察,調動多種感官進行學習,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4.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并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

  5.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加強導優(yōu)輔差工作,特別是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利用中午更課間讓學生加強學生輔導。<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3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為基礎,以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整合發(fā)展為最終教學目標,做到師生平等互動參與合作,共同發(fā)展。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幫助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跨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強。所以這一學期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工作重心。

  三、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總復習。

  四、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數一數”教材設計了一個“美麗的校園”情景,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內各數,體會數存在于我們生活當中,使教師初步了解學生數數、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情況,為以后教學做好準備。本單元教學重、難點是使學生充分感知10以內的數,關鍵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和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數數。

  第二單“比一比”是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準備性知識,重點是初步感知“多少、長短、高矮”的含義。難點是學會比較物體多少長短高矮的方法。關鍵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重點: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難點:建立數感、符號感。關鍵:使學生經歷數概念的形成過程。

  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是從形狀這一角度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重、難點:掌握圖形特征,建立空間觀念。關鍵:通過直觀操作,感受圖形特征。

  第五單元“分類”能力的發(fā)展對于將來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統化的知識,形成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很有益處。重、難點:確定分類標準,掌握分類方法。

  五、教學目標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yǎng)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六、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七、方法與措施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4、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6、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進行作業(yè)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4

  一、教學內容:

  青島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包括以下內容:

  海底世界——數數;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媽媽的小幫手——分類與比較;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減法;實踐活動;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有趣的游戲——圖形與位置;小小運動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我換牙了——統計;雪山樂園——總復習等內容。

  二、目的要求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中能熟練的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認識>、<、或=的含義,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數字的意義。

  (2)結合具體情景,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

 。3)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4)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5)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6)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道簡單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

 。8)加深對20以內的數有關知識的理解。

 。9)加深對分類與比較及統計方面知識的理解。

  2、情感與態(tài)度: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yǎng)成觀察并提出問題的習慣。

  (2)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進位加法,用數學實踐活動。

  1、根據《標準》調整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更豐富的知識。

  2、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3、認數和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步形成數的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4、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

  5、計算數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6、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四、教學措施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盡量注意創(chuàng)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5

  本學期我將繼續(xù)擔任一年級數學的教學工作。離一年級新生入學還有一周的時間,我需要做好充分的工作準備,以迎接新生們的到來。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新生由于剛從幼兒園出來,環(huán)境變化大,常規(guī)訓練少,一些起碼的常規(guī)知識都不懂,他們還像在幼兒班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yǎng)孩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具體工作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建構有關的數學知識。

 。2)盡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系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性經驗出發(fā)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盡量注意使創(chuàng)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和信息。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其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fā)現學生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yè),但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統一規(guī)范課堂常規(guī),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圖形,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fā)現并進行分類和整理,同時,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5、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guī)律,初步形成發(fā)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6、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找規(guī)律,總復習。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結合計算教學,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量的計量方面,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

  “找規(guī)律”是新的教學內容!罢乙(guī)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guī)律,初步培養(yǎng)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fā)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關注每一個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fā)展。

  2、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yǎng)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6、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7

  一、班級情況簡析

  因為是剛進入一年級進行學習,課堂常規(guī)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過程,怎樣收拾書包、怎樣擺放上課用的學習用品、怎樣舉手回答問題、什么是課堂作業(yè)、什么是家庭作業(yè)、怎樣記家庭作業(yè),上課什么時間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這個學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習慣的,特別是良好的聽、說、讀、寫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都是需要我們開始進行引導和培養(yǎng)的.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表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使學生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使學生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注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余的數量關系。

  6、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了解。

  四、教學基本思路:

  (一)數學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數學教學必須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和數學接受能力。符合學生的發(fā)展水平的教學應有實際背景,利用學生的經驗,使用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探索和考察數學概念得出含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他們的想法。

 。ǘ┮鸩脚囵B(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為了避免小組學習流于形式,就必須用心培養(yǎng)學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輸出,也有信息輸入,所以加談、傾聽、閱讀、書寫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對數學而言,交流還應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緊扣數學活動的目的設計安排活動

  數學教學活動是數學的教學,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而活動本身有是實現目的的手段和過程。

  (四)做練習、寫作業(yè)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鞏固知識、習得技能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實踐活動

  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實踐活動或小調查。例如:

  1、找一找,說一說。我找3個比我高的人我找2個和我同歲的人我找

  2、說一說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發(fā)現的加法問題。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間,向同伴說一說你是怎樣整理的。

  五、教學進度:

  周次時間內容

  1、數一數比一比

  2、15的認識和加減法

  3、5的認識和加減法

  4、認識物體和圖形

  5、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

  6、分類

  7、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8、期中復習

  9、期中復習以及期中測試

  10、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1、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2、610的認識和加減法

  13、期末測試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8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共31個學生。雖然大部分人在入學前接受過學前教育,但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尤其是少數學生數學成績較差。而且學生在幼兒園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都沒有很好的養(yǎng)成。剛進入小學,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習慣,但又天真活潑,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可塑性很強。因此,這學期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

  本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數,比較,1—10理解,加減,物體圖形理解,分類,11—20理解,鐘表理解,20以內進位加法,數學天堂,我們的校園,總評。

  1、熟練統計20以內的物體數量,區(qū)分哪些是哪些,掌握數字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數字的構成,讀寫1到20的數字。

  2、初步了解加減的含義和加減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了解加減的關系,熟練計算10以內的一位數加減。

  3、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學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知道符號“=”、“和”,你就會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字的大小。

  5、直觀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6、初步了解分類方法,簡單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確認半天。

  8、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工作認真,書寫工整的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教材分析

  1、每個單元后面都有綜合練習,形式靈活多樣,能起到很好的鞏固知識的作用。

  2、數學公園體現了主體性原則,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注重學生的經驗和體會,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和學習材料

  4、數的識別與計算相結合,穿插教學,使學生逐漸形成數的概念,達到熟練計算

  5、注意學生對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意識到數字可以用來表達和交流,初步建立數字感

  6、計算教學反映了算法的'多樣性,允許學生使用他們認為適合計算的方法

  7、直觀理解三維和平面圖形,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8、安排“用數學”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這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根據兒童發(fā)展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索的能力。關注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實用內容,幫助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3、注意選擇對孩子充滿興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

  4、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氛圍中學習。

  2、使學生了解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一位數和十位數的數字含義,熟練計數20以內的數字,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字,掌握20以內的數字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掌握20以內數字的順序,比較20以內數字的大小。

  3、讓學生知道三個符號=、并且會用這些符號來表示數字的大小。

  4、使學生了解加減的含義,直觀理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減的關系,熟練計算10以內的加減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連續(xù)加、連續(xù)減、加減的混合表達式。

  5、讓學生根據容易的加減運算,一步算出圖形應用題。了解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如果你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你會列出公式,指出已經統計過的單位名稱,聽寫答案,讀實物或直接看圖,聽寫問題的意思,簡單說出與其余的數量關系。

  6、讓學生直觀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對這些數字有初步了解。

  7、結合專題地圖和插圖及相關資料,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培養(yǎng)學生認真做題、計算正確、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學會系統地、按地思考。

 。2)、數學思維

  1、可以用生活經驗,去解釋相關的數學信息,學會用具體的數據去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它可以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運動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的概念。

  3、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9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共有學生50人。由于剛剛跨入小學校門,孩子們對很多事情還沒有概念,比如進學校不穿拖鞋、不亂丟紙屑等都沒有養(yǎng)成習慣。由于年紀小,課堂上很難坐住,喜歡在課堂上講話、做小動作等。但通過幾天的相處,我發(fā)現他們對數學有著濃厚興趣,相信經過我們大家地努力孩子們肯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七個單元:

  1、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

  2、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

  3、分一分、認識物體;

  4、11-20各數的認識;

  5、20以內的進位加法;

  6、20以內的退位減法;

  7、總復習。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領域。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內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初步了解加法、減法運算的意義,會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經歷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簡單幾何體的過程,了解這些常見的幾何體;

  2、數學思考領域。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對20以內數的信息做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2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學生在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等簡單幾何體的'形狀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解決問題領域。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初步了解到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情感與態(tài)度領域。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可以用20以內的數和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能夠發(fā)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個方面的目標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而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于其它目標的實現);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比單純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發(fā)展更為重要。

  四、本冊教材編寫的基本特點

  1.教學素材來源于學生的現實,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現實的——與學生直接相關的,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學生愿意思考,樂于接受;引入數學問題(如P7例1、P18例1);引導學習思路(如P71第11題);激發(fā)學習興趣(如P26例1、P54主題圖)。

  2.提供探索空間,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數學知識不宜以定論的形式出現,培養(yǎng)兒童的問題意識(如P10例1、P81主題圖);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學生自主探索搭建認知平臺(如P17第9題);體現開放性和多樣化,讓學生充分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如P8例4,P36例3);把合作交流作為學習行為與學習要求(P16第8題,P89第3題)。

  3.內容呈現直觀形象,課堂活動豐富多彩。讓學生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喜歡數學,樂于學習數學;卡通、漫畫、圖片、表格為主,文字以對話出現。有利于學生“(動作)感知——表象——概念(符號)”。課堂活動:作用: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討論交流的機會;課堂活動與教學活動、練習活動的聯系與區(qū)別;主要形式:操作、游戲等。

  4.實踐活動,特色鮮明。個體與集體結合,分散與集中結合。P16第8題、P62第4題,認識周圍的數、我有一雙小巧手。貼近兒童生活,注意適用性與開放性;展現過程,有一定的操作性。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10

  一、基本情況分析

 。ㄒ唬W生情況分析:

  本班36名同學在一學期的一年級學習中積累了必定的學習根底,如對數字的知道、簡略的加減法運算都有必定的根底。從同學們的學習跟考試檢測中發(fā)現影響本班學習把握的要素較多。

 。ǘ┙滩膬热莘治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含下面一些內容:方向與方位、知道圖形、100以內的數、知道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跟退位減法

 。ㄈ、知道掛鐘,核算,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育的輔導思想

  1、注重以學生的已有閱歷常識跟日子閱歷為根底,提供學生了解的具體情形,以幫助學生了解數學常識。

  2、添加聯絡實踐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日子中的數學,感觸數學與日常日子的密切聯絡。

  3、留意選取富有兒童情味的學習素材跟活動內容,激起學生的學習愛好,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領會。

  4、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協作溝通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協作溝通與自主探究的氣氛中學習。

  三、本學期教育的首要意圖要求

 。ㄒ唬、常識跟技術方面

  1、知道計數單位“一”跟“十”,開始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可以熟練把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把握100以內數的組成、次序跟巨細,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日子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略的估計跟溝通。

  2、會核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跟整十數,會用加、減法核算常識處理一些簡略的實踐問題。

  3、知道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4、會認讀整時、何時半,會寫時刻,知道珍惜時刻。

  (二)、數學考慮方面

  1、能運用日子閱歷,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說,并開始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國際中的簡略現象。

  2、能對簡略物體跟圖形的形狀、巨細、方位關系進行恰當的描繪、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開始學會挑選有用的信息進行簡略的概括跟

 。ㄈ、處理問題方面

  1、閱歷從日子中發(fā)現并提出問題、處理問題的進程,領會數學與日常日子的密切聯絡,感觸數學在日常日子中的效果。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處理辦法。

  3、有與同學協作處理問題的閱歷。

  4、開始學會表達處理問題的大致進程跟成果。

 。ㄋ模、情感與情緒方面

  1、在別人的鼓舞跟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加生動、直觀的教育活動。

  2、在別人的鼓舞跟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領會,有學好數學的決心。

  3、閱歷觀察、操作、概括等學習數學的進程,感觸數學考慮進程的合理性。

  4、在別人的輔導下,可以發(fā)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領會學習數學的.趣味,提高學習數學的愛好,樹立學好數學的決心。

  6、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齊的良好習慣。

  四、教育的要點、難點

  教育要點:100以內數的知道,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育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想的操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育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紀特點出發(fā),多采取游戲式的教育,引導學生樂于參加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育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踐的思想水平,多照料中等生以及思想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風趣的作業(yè),比如著手的作業(yè),少一些呆板的操練,作業(yè)分層規(guī)劃。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輔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11

  一、班級情況剖析:

  本學期一年級學生32人,這些學生大部分是上過幼兒班,還有些學生是從外地轉入的。他們天真可愛,生動調皮。據幼兒班老師介紹,這些學生各方面的差異較大。有的生動開朗,還有單個學生智力低下,承受才能差。開學初,經過跟學生開始接觸了解,這些學生因為常規(guī)訓練少,一些起碼的常規(guī)常識都不明白,他們還像在幼兒班一樣沒有任何束縛,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辟學生的思維,發(fā)揮學生的幻想。因而,針對學生的不同特色在教育過程中,在傳授常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辟,立異才能的培育,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yōu)異的學生。

  二、教材剖析:

  本冊教材包含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方位、10以內數的知道跟加減法,知道圖形、 11—20各數的知道、知道掛鐘、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三、教育重難點:

  這一冊的要點教育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跟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跟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跟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跟核算的開始,在日常日子中有廣泛的使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核算的根底,是小學數學中最根底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必備的根底常識跟根本技能,有必要讓學生實在把握。

  四、教育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qū)別幾個跟第幾個,把握數的順序跟巨細,把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開始知道加、減法的意義跟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稱號,開始知道加法跟減法的聯絡,比較熟練地核算一位數的加法跟10以內的減法。

  3、開始學會依據加、減法的.意義跟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知道符號“=”、“>”、“<”,會運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巨細。

  5、直觀知道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跟圓。

  6、經過直觀演示跟著手操作,知道“上、下”、“前、后”、“左、右”的根本意義,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繪物體的相對方位。

  7、開始知道掛鐘,會知道整時跟半時。

  8、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經過實踐活動領會數學與日常日子的密切聯絡。

  五、教育辦法:

  1、注重學生的經歷跟領會,依據學生的已有經歷跟常識規(guī)劃活動內容跟學習資料。

 。1)注意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歷為根底,供給學生了解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常識。

 。2)盡量挑選、規(guī)劃實際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經過活動,積極思考、彼此交流,領會數學常識的意義。

 。3)讓學生了解實際日子中的數學,開始感受數學與日常日子的密切聯絡,領會用數學的趣味。

 。4)規(guī)劃賦有兒童情趣的學習資料跟活動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絡兒童實際、依據學生特色浸透思想品德教育。

  2、注重對數概念的了解,讓學生領會數可以用來表示跟交流,建立數感。

  3、核算教育應表現算法多樣化,答應學生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核算。

  4、依據兒童日子特色,從感必經歷出發(fā)直觀知道立體跟平面圖形,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經過“用數學”的教育,培育學生開始的使用意識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才能。注意培育學生從日子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才能。

  6、規(guī)劃組織契合學生年紀特色的實踐活動,注意使用意識跟實踐才能的培育,使學生領會數學與日常日子的密切聯絡。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育方法應表現開放性跟創(chuàng)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盡量注意使創(chuàng)設的情境為探究數學問題供給豐厚的資料或信息。

  8、教育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跟學具。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12

  一、學情分析

  本班現有學生29名,留守兒童就有11個,都生活在農村。一年級的兒童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有強烈的求知欲望,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對數學有一定的基礎認識。學生學習目的明確,能自覺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學習積極性高。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對于他們來說,學習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也有四、五個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愿意動腦,不舉手發(fā)言,作業(yè)質量也不盡如人意,在學習上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督促。對于這些學生,改正他們的學習習慣是關鍵。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冊內容包括:100以內數的認識;圖形的位置、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人民幣、認識鐘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分類與整理;總復習。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熟悉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把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把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在現實情景中熟悉元、角、分,并了解它們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應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培養(yǎng)學生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3、會口算100以內的不進位加和不退位減,能用豎式計算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能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4、熟悉鐘面、時針和分針,把握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了解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珍惜時間。

  5、能辨認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這些方向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第幾排第幾行描述同學所在的位置,會辨認從正面、背面和側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外形。

  6、能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感知一些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聯系與區(qū)別,會用這些平面圖形拼圖。

  7、熟悉象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的需要進行簡單的分類,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數學題目,會進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簡單的`統計活動,完成簡單的統計圖表。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在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學習探討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回憶、類比和有條理思考的思維方法。

  2、在統計過程中學會提取需要的數據并對統計結果進行歸類,體驗數據中蘊涵著信息,逐步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3、在認識圖形以及辨認方向與位置的合作交流、互動、學習過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碰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縱、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嚴謹。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fā)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進步學習數學的愛好,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熟悉和100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同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以及數學思維的練習。

  五、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開展課前5分鐘口算,增強學生的口算能力,從而提高計算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多采用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題目,而不是一味的難、廣。多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4、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yè),比如動手的作業(yè),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

  5、做好每個單元的測試工作,及時反饋,查漏補缺,加強培優(yōu)輔差,盡量做到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6、滲透德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六、教學課時及進度安排:

  1、100以內數的認識 15課時 第1~4周

  2、位置 7課時 第5~6周

  3、認識圖形 6課時 第7~8周

  4、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10課時 第9~10周

  5、認識人民幣 3課時 第11周

  6、認識鐘表 4課時 第12周

  7、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7課時 第13~16周

  8、分類與整理 2課時 第17周

  9、總復習 6課時 第18~19周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13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繼續(xù)任教一年級(1)的數學。(1)班的學生人數是24人,學生通過一個學期的新教材學習,已經初步適應了新課程的教材特點,并能按時去完成學習任務。在上學期的期末測試中,最高分是100,最低50分,其中看圖列式的失分率較高,因此還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二、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的編寫,是以《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現行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排。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征,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反映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huán)境。同時,還繼承了現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經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fā)展數學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并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4、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8、課堂上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情況,以鼓勵、激勵為主,重視課堂上輔導督促工作。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14

  一、班級孩子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教一(1)班數學,本班共有孩子36人,其中有11人是住宿生。由于剛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開始學習生活,孩子們短時間內還不是很適應,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帶著幾年幼兒園生活所養(yǎng)成學習和生活習慣。如:上課隨意走動;隨意說話,不聽教師指揮;讀、寫方面的要求等。還有,本班有近1/3的住宿生,這些孩子在7、8歲就要離開家長獨立生活,更是要有一個適應過程。這些都需要和班主任及其他任課教師一起慢慢引導,讓每個孩子都能盡快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

  二、教材分析

 。ㄒ唬、 教學內容

  按照一年級剛入學兒童的學習水平,一年級上冊教材具體安排了 "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方面的教學內容包括。具體如下:

 。1)數與代數領域。

  知識與技能:認識20以內的數。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包括連加、連減);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

  解決問題:聯系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解決求和、求剩余的實際問題。

 。2)空間與圖形領域。

  知識與技能: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大、小,輕、重。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解決問題:簡單幾何體的分類。確定和描述物體所在的相對位置。

 。3)統計與概率領域。

  知識與技能:物體的簡單分類。象形統計圖。簡易統計表。

  解決問題:對簡單事物進行分類、整理,用象形圖或簡易表格表示整理的結果。對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說明。

 。4)實踐與綜合應用。

  有趣的拼搭(實踐活動)。

  豐收的果園(綜合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愉快的周末(綜合應用本冊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與過去的第一冊教材相比,不僅"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有許多變化,而且還大幅度增加了"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這兩個領域的內容,并加強了實踐活動和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適應課程改革與孩子發(fā)展的需求。

 。ǘ、 教材特點

  本冊教材為了適應新時期對教育的要求,貫徹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落實《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各項規(guī)定,促進孩子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對教學內容和教材編寫作了精心的安排,具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

  1. 科學安排教學內容,使教材的知識結構更加合理。

  教材把四個領域的教學內容分為十二個單元進行教學。其中"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三個單元的內容主要是數數、比較和分類;"數和運算"的內容分六個單元,教學20以內數的認識,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解決相應的簡單實際問題以及認識鐘表;"空間與圖形"的內容分兩個單元,分別讓孩子認識物體的相對位置和簡單的幾何體;"統計與概率"的內容,主要教學收集、整理簡單的數據,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另外還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和知識的綜合應用。

  對于內容結構的安排,與過去的教材相比,本冊教材的內容結構有較大的改變。首先,對于數數、比較和分類,不再作為"準備課"來教學,而是作為正式內容讓孩子學習。它不僅讓孩子學習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初步體會可以從數學的角度和用數學的思維方法觀察周圍的事物,初步接觸一些數學思考的方法。其次,對于數和計算,10以內的不再把認數和計算穿插進行,而是先認數,主要讓孩子學習認數、寫數和大小比較,并重視通過認數初步培養(yǎng)孩子的數感;再單獨安排"分與合",讓孩子在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分"與"合"的思想,以便孩子自己探索加與減的含義、計算方法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然后采用相對集中、分段安排的方法教學加和減。20以內的進位加和退位減,只分為三段進行教學。第三,對于"空間與圖形",教材先安排認位置,讓孩子認識前后、上下、左右,并能用它們描述物體所在位置;再安排認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于"統計與概率",則通過對有效信息的收集、整理,讓孩子初步體會簡單統計的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第四,把"解決問題"貫穿于教學內容四個領域的全部,使數學學習和數學活動本身成為對"問題"的探索和解決。一方面,教材不再出現"應用題",而是選擇現實的、有意義的、與孩子生活聯系密切的具體實際問題,作為學習計算的題材,使解決問題融于計算教學的過程中;同時,在認識圖形、統計等內容的教學中,都是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探索、討論、交流等活動,逐步學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另一方面,增加實踐活動和綜合應用,幫助孩子綜合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探索性地解決一些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實際問題,加深對不同領域內容的理解,體會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發(fā)展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選取與孩子生活聯系密切、孩子感興趣的素材作為教學題材。

  教材注意從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童話世界出發(fā),選擇孩子身邊的、生動有趣的、有利于孩子主動探索的事物,創(chuàng)設鮮明的問題情境作為學習素材,以激發(fā)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動機,調動孩子學習相應內容的策略與機智。例如,選擇孩子非常熟悉的家庭客廳、廚房這樣的場景,讓孩子觀察、比較這些場景的物體,認識長短、高矮和大小、輕重,并建立相應的觀念;選擇讓孩子整理自己的學具和文具,學習"分一分",認識分類的意義,學習分類的思想和方法;組織孩子自己通過搭積木,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幾種幾何體,并通過"有趣的拼搭"進一步感受這些幾何體的.一些特征。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題材,促進孩子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學習。又如,在教學10以內加、減法時,以學校生活里孩子親身經歷過的澆花、游戲、游泳和踢足球等活動,以及生活里常見的栽樹、運南瓜等勞動的現實場景為題材,或創(chuàng)設動態(tài)變化的情景,或提出數學問題,激發(fā)孩子的興趣,調動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展開學習活動并從中體會數學的意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再如,教材在選取童話題材方面,以"森林運動會"的場面為題材,引導孩子通過比較,學習"等于"、"大于"和"小于"的含義及表示方法;在教學簡單的統計時,通過動物到大象家做客的情境,提出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引導孩子學習分類收集和整理數據。

  教材還注意從孩子身邊選取一些有價值、感興趣的問題,讓孩子應用數學思想、方法及數學知識、生活經驗來解決。例如,應用分類的思想整理日常用品和食品,在上下樓梯的情景中找出"都靠右走,誰走錯了",讓孩子聯系實際生活說一說"你在哪兒見到過0",針對鐘面上表示的時刻說說不同時間的鐘面上"怎么都是10時",分清有上午10時和晚上10時。又如,讓孩子根據"你最喜歡吃哪一種水果"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整理喜歡吃各種水果的人數,用統計的方法描述問題的結果。

  3. 重視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重視為孩子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

  本冊教材改變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重視使孩子的學習活動充滿主動探索和合作交流。

  首先,教材在呈現教學內容時,一般采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孩子主動探索--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和拓展"的過程,并采用圖片、對話、活動等多種形式。例如,教學十幾減9時,例題中先呈現孩子感興趣的童話情境,提出數學問題,接著采用卡通圖片結合語言表達的方式,充分展示孩子思考、探索、交流的活動,在孩子的交流中呈現各自的算法,讓孩子在感受不同的算法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接著在"試一試"里讓孩子"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不再統一給出某種算法,而是讓孩子對自己的算法作出必要的解釋。又如,在教學統計時,先設計到大象家做客的童話場景,提出不同的問題,再引導孩子分類、整理,用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的統計表表示問題的結果,然后讓孩子用統計的數據進行分析、解釋和說明。

  其次,教學內容的呈現十分重視孩子學習方式的轉變,突出孩子的學習活動,給孩子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以適應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要求。例如,在"認物體"時,讓孩子自己玩積木,試著把積木塊分類,在分的基礎上引導孩子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并進一步聯系生活找它們的"朋友",逐步建立這些幾何體的觀念,同時安排"有趣的拼搭",使孩子在"滾一滾"、"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數一數"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它們的特征,發(fā)展空間觀念。又如,在"分與合"里教學5以內數的分與合時,例題先提出"把4個桃放在2個盤里,可以怎樣放"的問題,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發(fā)現4可以分成幾和幾,再提出"幾和幾合成4"的問題,讓孩子討論、交流,接著提出關于5的分與合的問題,組織孩子合作學習,主動探究,把結論交給孩子自己得出,然后讓孩子獨立擺一擺、填一填,完成2和3的分與合。在加、減計算中,都是先出現孩子熟悉的、有意義的實際問題的場景,提出數學問題,接著組織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經驗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組織相互間的交流,發(fā)現或總結算法,然后出現類似的數學問題或通過情境變式,讓孩子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并作出自己的解釋。再如統計的學習,則讓孩子著重通過小組合作,經歷和體會簡單統計的過程,用自己的語言交流統計的結果。教材的這些處理,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孩子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孩子在觀察、操作、猜測、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體會數學問題的提出,理解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使數學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4. 提倡算法多樣化,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數感。

  教材在計算教學中,盡量為孩子提供自己探索的空間,通過自主探索突出算法多樣化。例如,10以內的加、減計算,不再像過去那樣先復習數的組成,然后用數的組成引導孩子學習計算方法,而是聯系實際問題的情境出現算式,讓孩子來探索、交流計算方法。這樣孩子就可以聯系生活經驗算出結果,也可以從圖畫里數出結果,還可以用"分"或"合"的思想解釋結果。20以內進位加和退位減的計算,教材讓孩子獨立思考、相互交流,出現多種算法,使孩子在感受、體會不同算法的基礎上,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這里不強調孩子采用同一種算法,也不要求孩子幾種算法都掌握。

  教材在提倡算法多樣化的同時,還十分重視幫助孩子建立初步的數感。例如,在認數中,讓孩子理解所學數的意義,用涂色、畫圖或用學具來表示數,說出"比8小的數"、"比7大的數","說一說5離8近一些,還是離1近一些",通過游戲讓孩子猜數,要求孩子用認識的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等;在計算中,讓孩子"不計算"估計算式的結果,體會估計的方法及其合理性;讓孩子在探索問題時自己選擇適當的方法,也有助于數感的培養(yǎng)。

  除了上述特點之外,本冊教材還具有落實思想品德教育、落實數學思想方法、重視數學實踐活動和解決問題、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有序扎實、圖文并茂富有童趣等鮮明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數與代數

  經歷數物體個數的活動,認識20以內各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知道幾和第幾;認識數0,知道一個物體也沒有要用0表示,直尺上刻度的起點是0,知道0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應用;結合計數器初步認識個位、十位,初步知道十位上的1表示1個十,個位上的幾表示幾個一,知道10個一是1個十;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或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

  在分與合的活動中理解并受氣10以內數的組成;聯系把兩部分物體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和從總數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實際問題,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聯系實際問題理解連加、連減和回頭混合兩步計算。

  結合鐘面認識時針、分針,會正確說出鐘面上的整時時間,會說出鐘面上接近整時時間大約是幾時。

 。2)空間與圖形

  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狀的物體。

  在堆、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活動中,初步感受"平面"和"曲面"。

  初步認識并會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統計與概率

  經歷把物體按種類、形狀、顏色、用途或其他特征分類的過程,初步感受"分一分"是整理、統計數據時的重要方法。

  會用簡單的象形統計圖表示分類的結果,會把統計得到的數據填入相減的表格,會利用象形統計圖和表格中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判斷。

  2、數學思考方面。

  在認數的過程中建立數感和發(fā)展思維能力。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抽象出數,理解數的含義;在操作學具活動中,感受并概括出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在比較兩類物體個數、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具有初步的對應思想和用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描述關系的能力。

  在理解加、減法含義和學習加、減法計算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能力。在對實際問題進行數量關系分析的基礎上,選用恰當的數學方法計算;通過對一位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發(fā)展計算策略,在多樣化算法中選擇適宜自己的算法;在計算練習中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在認識常見的幾何形體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活動,在物體的形狀、大小、相互位置等方面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

  在把物體分一分、理一理、數一數的過程中,感受到統計是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表達統計結果的能力。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觀察、分析;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實際情境或問題,具有初步的發(fā)散思維;在教師幫助下進行有條理的思考,發(fā)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組織下,應用20以內的數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

  在教師的組織下,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并聯系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大致表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情產生好奇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喜歡觀察并提出問題。

  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經過獨立思考認識數學知識的體驗。

  在觀察、操作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初步知道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教學措施

  1.把解決問題寓于認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內容的教學過程中。

  2.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引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

  3.通過數一數,讓孩子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

  4.通過分一分,讓孩子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

  5.聯系實際幫助孩子理解數的意義,較多的用實物、圖形、小棒、數字表示數的內容,引導孩子用學到的數描述身邊的事情并用數交流信息。

  6.通過交流算法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相互評價,為孩子保留較大的探索算法、交流算法、選用算法的空間。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15

  一、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擔任一年級(5)、(6)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后,孩子們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對數學學習充滿熱情,總體來說口算的速度和正確率也還比較理想。只是由于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控能力比較差,好說好動,傾聽習慣還有待培養(yǎng)。大部分孩子能主動學習,部分后進生需要特別關注,因此本學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爭取使每個孩子都能積極認真地投入到本學期的學習中來。在教學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逐漸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等。

  二、指導思想

  面對新的社會要求,教師與學生應首先走了社會的前邊,因此我們應該以新課標要求為指揮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盡量體現以人為本,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開放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注意處理好內容與思想的銜接,內容要在學生上學期的水平之上發(fā)展并為以后學習打下基礎,思想上注意新思維與我國傳統的教學思想結合。

  三、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觀察圖形,100以內數的認識,有趣的圖形,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三)。

  其中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教學難點: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發(fā)展空間觀念。

  四、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2.觀察圖形

  經歷觀察實物的過程,初步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3.情感與態(tài)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系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fā)現并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五、具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課堂教學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yè),比如動手的作業(yè),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yōu)秀的學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fā)熱愛數學、鉆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16

  一、全冊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鐘表,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減法(一),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減法(二),厘米、米的認識,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教材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內容的展開盡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一班44人,二班42人。經過了一學期數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養(yǎng)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對課堂常規(guī)有所了解,他們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學能力在上學期基礎上有所提高,但他們天真、好動,好奇、好問、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強。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也有濃厚的興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也有少數學生由于各種原因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施教,讓每個同學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進步。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并會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利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和大約幾時。

  3、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理解各個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4、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5、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

  6、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7、經歷探索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具體的情境中,發(fā)現并提出能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8、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9、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道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10、在與同伴交流認數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合作意識。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yǎng)成觀察并提出問題的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4、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

  五、教學措施

  1、實現多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把握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理念,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四個維度確立教學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不能把教學目標僅僅定位在知識與技能等顯性目標上。

  2、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

  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教學活動經驗。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中要注意改變由教師為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現象。努力激發(fā)學生主動地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地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的意識。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和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fā)展。教學時,就同一問題情景,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要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在自主練習時要為學生提供難易、數量不同的題目,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地完成,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

  5、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到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

  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師不能只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zhí)行者,而更應該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雖然本教材已構建成以教科書為核心,以教師教學用書、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音像資料和教輔讀物為輔助的立體化的課程教材體系,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教師還需因人、因地、因時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內外課程資源,以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

  6、實施多元化的評價。

  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實施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方式多樣的多元化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要將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使評價成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04-04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01-17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人教版09-14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精選15篇)06-21

高二數學下學期教學計劃04-05

小學下學期數學教學計劃05-18

高三數學下學期教學計劃01-14

高二數學下學期教學計劃02-24

下學期高二數學教學計劃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