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06年法律碩士聯考大綱法理學
下編綜合課
Ⅰ。評價目標
綜合課由法理學、中國憲法學和中國法制史三部分構成,主要包括相關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其評價目標是從理論法學的角度測試考生是否具有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培養(yǎng)目標所要求的知識、能力和素養(yǎng)。
、颉?己藘热
法理學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法學
一、法學的含義
法學的概念;法學的研究對象,法學體系
二、法學產生和發(fā)展
法學產生的條件,法學的發(fā)展
三、馬克思主義法學
馬克思法學的產生與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法學的特征
第二節(jié) 法理學
一法理學的含義
法理學的概念,法理學的研究對象,法理學在法學體系中的地位
二法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意義
法理學的研究方法,研究法理學的意義
第二章 法的本質與特征
第一節(jié) 法、法律的含義
一、漢語中“法”與“法律”的詞義
二、西語中法與法律的含義
在大部分西語中,法主要是在哲理意義上使用;法律主要是指國家機關制定和頒布的具體法律規(guī)則,即實在法。
三、當代中國“法”與“法律”的使用
在法學上,一般從哲理意義上來理解法,從國法意義上來理解法律;在制度上,一般認為狹義的法律僅指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廣義的法律是指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等在內的一切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
第二節(jié) 法的本質
一、非馬克思主義法學關于法的本質的學說
神意論認為法即神意;理性論認為法是人的理性的體現,自然法高于實在法;規(guī)范論認為法是主權者的命令,是以制裁為后盾的行為規(guī)則;民族精神論認為法是民族精神的體現;社會控制論認為法是社會控制的工具。
二、馬克思主義法學關于法律本質的學說
法律是統治階級的國家意志的體現;法律所體現的意志由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法律所體現的意志也受經濟以外諸多因素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法律的特征
一、法律是調整人們行為的規(guī)范
法律調整人們的行為,具有規(guī)范性。
二、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規(guī)范
法律的創(chuàng)制包括制定和認可兩種方式;法律具有國家意志性和普遍性。
三、法律是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規(guī)范
法律具有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四、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guī)范
法律具有國家強制性;法律具有程序性。
第三章 法律的起源與演進
第一節(jié) 法律的起源
一、法律起源的原因
法律起源的經濟因素;法律起源的政治因素。
二、法律產生的一般規(guī)律
法律由個別調整逐步發(fā)展為規(guī)范性調整;法律由習慣到習慣法再到制定法;法律由與道德規(guī)范、宗教規(guī)范混為一體到相對獨立。
第二節(jié) 法律的演進
一、古代法
奴隸制法嚴格保護奴隸主所有制,公開確認貴族的等級特權;封建制法確認人身依附關系,維護專制王權。
二、資本主義法
資本主義法的產生與本質。在封建社會中后期,產生了帶有資本主義因素的法律,資本主義法是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國家而產生的;資本主義法集中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意志;資本主義法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維護資產階級代議制政府,維護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和人權。
法系的概念;英美法系、大陸法系的概念;兩大法系在法律淵源、法律分類、法典編纂、訴訟程序等方面存在區(qū)別。
三、社會主義法
中國社會主義法的產生與本質。中國社會主義法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根據地法的基礎上產生的;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意志的體現。
第四章 法律的作用
第一節(jié) 法律作用的含義
一、法律作用的含義
法律作用的概念;法律作用實質
二、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與社會作用
從法律是一種社會規(guī)范看,法律具有規(guī)范作用;從法律的本質和目的看,法律具有社會作用;這兩種作用是手段與目的的關系。
第二節(jié) 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
一、法律的指引作用
法律指引作用的對象是本人的行為。
二、法律的評價作用
法律評價作用的對象是他人的行為。
三、法律的預測作用
法律預測作用的對象是人們相互間的行為。
四、法律的教育作用
法律教育作用的對象是一般人的行為。
五、法律的強制作用
法律強制作用的對象是違法犯罪行為。
第三節(jié) 法律的社會作用
一、法律維護階級統治的作用
法律調整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間的關系;法律調整統治階級與同盟者之間的關系;法律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的關系。
二、法律執(zhí)行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
法律維護人類社會基本生活條件;法律維護生產和交換的秩序;法律推進教育、科學、文化的發(fā)展等。
第四節(jié) 法律在建構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一、當代中國法律在建構和諧社會中的地位
二、當代中國法律在建構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第五節(jié) 法律作用的局限性
一、法律調整的對象是人的行為,法律調整的范圍不是無限的
二、法律的特性,如抽象性、穩(wěn)定性、滯后性、普遍性等,與社會生活的復雜性之間存在著矛盾
三、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受人的因素的影響
四、法律的實施受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因素的影響
第五章 法律制定
第一節(jié) 法律制定的含義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
法律制定的概念;法律制定的特征。
二、立法權與立法體制
立法權的概念;立法體制的概念;我國現行的立法體制是一元制多層次的立法體制。
第二節(jié) 法律制定的原則
一、合憲性與法制統一原則
法律制定的依據、權限、程序必須遵循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
二、科學性原則
法律制定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尊重客觀規(guī)律;總結借鑒與科學預見相結合。
三、民主性原則
法律制定必須從最大多數人的最根本利益出發(fā);立法過程和立法程序具有民主性。
第三節(jié) 法律制定的程序
一法律制定程序的概念]
二、法律案的提出
三、法律案的審議
四、法律草案的表決
五、法律的公布
第四節(jié) 法律的效力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
一、法律對人的效力
我國法律對人的效力遵循以屬地主義為主、以屬人主義和保護主義為補充的原則;我國法律對中國人的效力;我國法律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效力。
二、法律的空間效力
法律的空間效力的概念,法律的域內效力;法律的域外效力。
三、法律的時間效力
法律的時間效力的概念,法律生效的時間;法律效力終止的時間;法律的溯及力。
第六章 法律體系
第一節(jié) 法律體系與法律部門
一、法律體系的概念
二、法律部門
法律部門的概念;法律部門的劃分標準包括社會關系與調整方式兩種;劃分法律部門的原則主要有客觀原則、目的原則、平衡原則、發(fā)展原則、主次原則。
第二節(jié)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由憲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環(huán)境與資源法、刑法、訴訟法等法律部門構成。
第七章 法律要素
第一節(jié) 法律規(guī)則
一、法律規(guī)則的含義
法律規(guī)則的概念;法律規(guī)則具有微觀指導性、可操作性較強、確定性程度較高等特點。
二、法律規(guī)則的種類
授權性規(guī)則與義務性規(guī)則;強行性規(guī)則與任意性規(guī)則;確定性規(guī)則、委任性規(guī)則和準用性規(guī)則。
三、法律規(guī)則的結構
法律規(guī)則由假定(條件)、行為模式、法律后果構成。
第二節(jié) 法律原則
一、法律原則的含義
法律原則的概念;法律原則與法律規(guī)則在明確性、適用范圍、適用方式等方面存在區(qū)別。
二、法律原則的種類
政策性原則與公理性原則;基本原則與具體原則;實體性原則與程序性原則。
第三節(jié) 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含義
二、法律概念的種類
第八章 法律淵源與分類
第一節(jié) 法律淵源
一、法律淵源的含義
法律淵源的概念。
二、法律淵源的分類
法律的正式淵源包括制定法、習慣法、判例法、國際條約等。法律的非正式淵源包括正義標準、理性原則、公共政策、習慣、學說等。
三、當代中國的法律淵源
當代中國的法律淵源主要是制定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特別行政區(qū)的法律、規(guī)章 、國際條約、國際慣例等。
第二節(jié) 法律分類
一、法律的一般分類
成文法與不成文法;實體法與程序法;根本法與普通法;一般法與
【法律碩士聯考大綱法理學】相關文章:
2012管理類聯考考研數學大綱解析04-28
五校自主招生聯考開始報名 筆試參考大綱04-26
法理學論文:重讀法理學的幾點心得體會04-26
法律碩士(JM)報考指南04-30
后現代思維的法理學意義04-30
高考大綱分析02-03
教學大綱04-28
實習報告大綱04-27
法學碩士與法律碩士的區(qū)別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