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太湖東村的興起以及村落形態(tài)論文
東村北臨太湖,位于洞庭西山島的北端,其核心區(qū)域約0。5平方公里,東起金鐸山,西至張家灣,南依棲賢山,北枕低矮的鳳凰山和張家山,整個村落就在南北山脈之間的狹長地帶蔓延。據(jù)傳,秦末漢初“商山四皓”中的領袖庚秉晚年隱居于此,庚秉自號東園公,隱居之地被稱作東園里,東村由此而得名。東村原有東園公祠,祠內門樓正面刻正書“東園公祠”,背面刻正書“商山領袖”四字,上款“乾隆丁酉秋日”(1777年),下款為“張世俊題”。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趙構南渡,北方人口大量南遷,不少移民陸續(xù)遷居西山,到了南宋寶佑二年(1254年),徐氏東園始祖萬一公來到棲賢山麓的東園里,加上錢氏等其他家族也聚居于此,東村才逐漸形成一個大村屯。
一、明清時期東村的興起
東村在明清時期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這與村落的非農業(yè)性質及航運業(yè)的興起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明清時期,西山因土狹民稠,不少居民稍有積蓄就外出經商,足跡遍布江、浙、湘、鄂,與東山商人一起形成洞庭商幫,與微商齊名,并稱“鉆天洞庭、遍地徽商”,盛極一時。馮夢龍在《醒世恒言》中也寫到:“洞庭兩山之人,善于貨殖,八方四路,去為商為賈,所以江湖上有個口號,叫作‘鉆天洞庭’!睎|村也集中體現(xiàn)了這一歷史現(xiàn)象,村里流傳有一句民諺“兩雙半草鞋”,即指村中僅有兩個半農民,其余人皆經商。雖然“兩個半”跟實際的數(shù)字相去甚遠,但卻道破其非農業(yè)村落的性質和村民的職業(yè)結構。經商得法而致富的村民不忘故土鄉(xiāng)情,每逢村中辦理修橋、鋪路、筑壩等公共事業(yè)時,皆捐款資助,造福桑梓。在村中觀音庵左側暗間山墻上,嵌有一塊立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題為《捐修東村田路記》的石碑,碑文記載“東園一村……北逼湖灘當翔風之口,為波浪之所。辛丑歲大水,其路狹窄不平,石動于浪而崩塌欲陷……里中謀生于鄉(xiāng)者,錢君燮庭將自里來楚,因共商而通訊……集腋成裘,共捐錢二百七十余千!笔浻心季枵呙麊,其中有不少是諸如“永昌緞號”、“仁和衣莊”等認捐的商號(圖1)。在觀音庵右側暗間山墻上,還有一道清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特授蘇松常太湖等處理民分府的碑刻告示,里面記載了當時村中的情況:由于男丁多去楚地經商,家中只有婦弱,其祖墳前的柏樹及山中樹木被盜以及官府查處之事。這些記載都從側面印證了“兩雙半草鞋”的真實性。
從地理位置來看,村落所臨之太湖浩渺無邊,納七十二島于囊中,貫穿無錫、湖州、吳江等城市,是聯(lián)系臨湖城市的紐帶。當時南北貨物運輸主要靠水上交通,雖有大運河通至杭州,但因其運務繁忙,航速受限,許多船只就從常州、宜興、無錫取道太湖,直通蘇州、湖州和吳江,故湖中不少島嶼成為來往船只駐洎之所。東村的西港是西半山的深水港,從地質條件來看,西港湖床由石板、卵石和河沙構成,使得湖浪帶來的泥沙難以淤積,所以從不堵塞港灣;從氣候條件來看,西山處于臺風地帶,每年7月下旬到10月上旬有多次臺風過境,狂風巨浪夾以暴雨,成為船只航泊之大患。西港前方水域有橫山、大干山和陰山等島嶼鏈呈環(huán)狀分布,削弱和阻擋了風浪侵襲,使得港內水面相對平靜。周邊不少港口或因淤泥沉積或因風浪侵擾,常有礙停泊,故西港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贏得船家的青睞,相傳西港有時一天的貨船吞吐量即達一百余艘。為了方便接納來往客商,東村人在張家山和鳳凰山臨西港一側建有片息廳。
商業(yè)的興起和水運的'繁榮共同刺激著村落經濟的發(fā)展,經元、明、清幾個朝代的財富積累,東村日見繁華,加上東村是一個以徐氏為主姓的村落,清嘉慶七年(1802年)曾修有《東園徐氏宗譜》6卷,徐姓居民至今仍占全村人口數(shù)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帶有部分政治色彩的歸宗歸譜的宗法制度和族權統(tǒng)治牽制著居民們,而世代居住的村落依山傍水,環(huán)境幽靜,也使人產生對故里的歸屬感,因此商人們在很長時間都沒有離開這塊土地,財富自然隨之聚集于此。村人經濟和支配能力的提升使得雇工關系開始產生,不少外地人被雇傭進村,至今村中的尚有多口明清時開鑿、多為外地人使用的義井,則映射出當時的這一情況。義井即公井,現(xiàn)東村尚有古井三十余口,其中義井七口,多建于明清,如學圃堂對面巷口有明成化年間(1465――1488年)的義井,梧巷也有一口明永樂元年(1403年)的義井。人口的增加、財富的聚集和物質上的供求關系促進了商品經濟發(fā)展,當時的街道兩旁開滿了酒樓、茶館、店鋪和典當行等商業(yè)和金融設施。
二、東村的村落形態(tài)
自棲賢山俯瞰東村,這個臨湖村落橫臥于山巒之間,依地形盤山而建。長期以來,東村人以“喝形”的方式稱村落的分布呈“臥龍”形。中國古代風水術中把前后左右環(huán)抱城市村鎮(zhèn)的山體叫砂,風水師對這些砂山的關系和形象的考察,稱為察砂;護山、案山、朝山、靠山是砂山的類別,把這些砂山根據(jù)其形象、態(tài)勢進行命名,如筆架、華蓋、獅子、鳳凰之類,就是喝形。因此從風水上來看:其南有棲賢山作靠山,北有鳳凰山和張家山作案山,大、小干山、陰山、橫山和韶山作朝山,金鐸山和張家灣一帶的山丘為其護山,而村落的位置則正是穴場所在,被砂山層層護衛(wèi),實為風水寶地。風水術在中國由來已久,古人在居住場所的選址和營造活動中,往往先由風水師勘察場地形貌,對周邊的山水形勢作出判斷,以尋找適合居住的自然環(huán)境。從現(xiàn)狀來看,村落的選址基本上能附會于風水術推崇的居住模式。而村民們聯(lián)系山脈走向及村落的地理特征,又說整個村落環(huán)境呈河蟹狀,鳳凰山和張家山形如一雙大螯,處于兩山之間的西港則為蟹嘴,古人對此種形狀有斂財之說。把東村比喻成“龍”或“河蟹”,既是對居住場所整體面貌簡潔而形象的描述,也反映出居民們對地位和財富的雙重渴求。
村里的街巷,構成了這條“臥龍”的骨骼。村落的東西向只有一條500多米長的主干道――東村大街,而眾多小巷則與大街呈“十”字交錯狀分布。經過考察,發(fā)現(xiàn)在作為交通要道的主街與巷道結合處曾有許多巷門,并設有柵門,其目的不僅是服務于村落的日常生活和交通運輸所需,而且,它還具有更為現(xiàn)實和重要的意義――抵制外患,起防御作用。
東村地處西山北端,瀕臨太湖,由于歷史上湖匪猖獗,居民們的人身和財富安全受到很大威脅。民諺有云:“田中稗草拔不盡,太湖盜匪捉不盡!笨梢姶迓浞烙蝿莸膰谰!短䝼淇肌芬粫昂勒撜f”篇記述道:“吳多山少田,半為太湖……然絕無峪垌蓊菁可以竄賊,山險不足患也。所患者惟太湖耳……賊舟凌風駕濤,齊噪竟近,難于控御。且洞庭兩山,富饒之名虛播天下,賊素染指,備之不可不豫。”太湖四通八達,無險可守,這一缺陷使得匪盜之患延綿不絕。如明朝嘉靖、崇禎年間倭寇為患,倭寇搶掠之后,因懼吳縣東北方的官兵阻截,常假太湖走吳江以出海;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明敗將黃蜚、卞騰余部也擁山自立,時出太湖為患……針對這一情況,歷代朝廷均設置了防御機構。宋朝建立托期頭寨,明朝建用頭巡檢司,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設太湖營,以禁盜安民。當?shù)匕傩諡楸<易允,也不得不組織起來,抵制外患,這樣,一個村落往往就形成了一個防御單元。
舊時的東村主街從東至西有東寧門、兩道中寧門和西寧門,在巷與主街的結合處有巷門;通往西港處有龍門,通向山中的路口也設有山門。另在去往龍門和片息廳的巷口設有更樓,晚間雇人敲更,提醒居民防御湖匪流寇來襲。清康熙年間,東村設守汛,有巡兵五名,屬駐扎在西山用頭的浙江游擊管轄。從軍事的角度來看,東村依山勢而建,陸上交通不便,與外界聯(lián)系的通道就成為攻防的焦點,因此人們把巷門作為主要防御設施。外圍道口的護門一旦關合,整個村落就完全封閉,呈防守態(tài)勢;而村內步步為營的多重巷門則構成防御
縱深,使得盜匪即便突破一點,也難以長驅直入,人們仍然可以從容退守。
從留存至今的“萬一公墓圖及宗祠圖”中反映出不少當年的信息,亦可清晰地看到村子的防御面貌:西港口岸設有營房和哨樓,港中?坑醒策壌匮、山門、巷門、更樓和院墻共同構成了東村的防御體系。上世紀四十年代后,匪患逐漸平息,村中許多古老的防御設施也隨之消失,而曾經遍設于街巷之端的巷門,現(xiàn)僅存棲賢巷門和義門兩座。
三、東村的鄉(xiāng)土建筑和村落環(huán)境
棲賢巷門為明代建筑物。東村因東園公而得名,棲賢巷即傳為東園公經常由此出入、上山的一條小巷,現(xiàn)存明代青石板路100多米,巷門就在巷道與主街的交匯處。棲賢巷門為磚木結構,面闊一間(2。24米),進深四檁(1。85米),略呈長方形。巷門坐落的地坪高出街巷0。18米,四周施青石壓沿,中間小磚席紋鋪地。立柱四根,直徑0。3米左右,柱礎為青石制。前柱高3。3米,柱身略呈梭形,柱頭有復盆形卷殺,置櫨斗,櫨斗高0。2米,四周為海棠花瓣浮雕,施雀替,支承脊檁。柱前挑出一架,檐檁由挑頭梁承托,下設兩重斗棋支撐。后柱高2。38米,柱頭置櫨斗,承檐檁。前后柱之間以兩架月梁和穿插枋相連結,月梁梁肩正中施斗拱承檁,檁上架設方椽,鋪磚蓋瓦文秘站-您的專屬秘書!。后柱旁有門臼,可裝門扇(門已失)。前后柱之間高0。56米處,設坐板供人休息。巷門造型舒展美觀,用料講究,柱子、桁條均為優(yōu)質楠木,故歷經數(shù)百年仍得以留存。(圖2)棲賢巷門是研究古村落安全防衛(wèi)設施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1986年3月被列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10月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東村的主街和巷道以青磚青石鋪設,大多為明清遺物,保存尚完整。主街下有寬、深均有一米的溝渠,其支渠遍布沿街房宅,起排水防汛作用。村中現(xiàn)有二十余處明清建筑,依街巷而建,其中建于明永樂和清乾隆、嘉慶年間者居多。
東村的建筑格局,基本上沿用南方傳統(tǒng)的“天井院”式的形制,每間房屋用天井分隔。資力不足的人家采用“三間搭兩廂”或“對合”的基本住宅形式;財力豐厚的人家則采用這兩種基本形式的組合,前后組合成幾個天井重院,甚至左右并列相互連通。建筑物多為硬山式,由于村落臨湖風大的原因,風火墻的使用比較普遍,天井院在風火墻的強化下形如防護堡壘。風火墻的原始目的是出于傳統(tǒng)的防火要求,但在這個常有匪害之擾、缺少長住男丁的村落,居民的家人和財富需要保護,崇墻厚壁自然給人們帶來一種安全感,高大連片的天井院因此成為東村地理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條件下的產物。(圖3)村中建筑周圍多為果園,夾以池塘古木,形成了清幽宜人的環(huán)境特征。清人顧超有《東村》詩云:“昔人竟夸西蔡麓,予來獨愛東村幽。梨紅柰紫櫻桃赤,雨后落花紛五色……桃園去俗僅一廛,孤花片水猶迷人。”表達了對村落環(huán)境的向往之情。
作為一個臨水村落,東村有著特定的空間和地理位置,它隨著洞庭商的崛起而興盛,其村落形態(tài)因湖防形勢的張弛而變化,可以說,它與明清時期江南社會生活中的多個領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正因為如此,東村也成為傳統(tǒng)村落研究的重要標本。
【明清時期太湖東村的興起以及村落形態(tài)論文】相關文章:
從地藏信仰的興起看明清時期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與變遷07-06
南湖東畔的小康村11-08
明清時期的蕪湖榷關07-10
略論春秋時期禮學的興起07-24
明清時期小學德育原則與方法01-20
明清時期減災政策與救荒制度07-09
明清時期士人筆下的廣西道教07-14
南社明清古村落導游詞作文09-12
遠去的村落——懸空村散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