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依托農地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探討論文
摘要:
通過對農村土地社會保障中的諸多因素進行理論分析,了解眾多學者對于農村土地和農村社會保障之間的認識,同時對于如何完善我國現階段的農地建構以及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認真加以探討,希望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農地;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生產占據了整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于農業(yè)的重視也是一直以來中國封建社會最主要的執(zhí)政措施。通過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在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的進程中,農業(yè)所占的分量和地位是其他部分不可企及的,沒有任何一種生產要素能夠在歷史發(fā)展進程中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在經濟社會發(fā)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土地依然是我們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資料,對于農地社會保障的體系也需要盡快加以完善和健全。
1有關學者對于農村土地問題的理論分析
1.1關于農地保障性質的理論分析
部分學者認為,農村土地只是單純的生產資料,并不屬于社會保障的范疇;再者,社會保障是屬于在經濟社會發(fā)展到一定時期,人們對于福利的一種追求,它的運行是依托社會經濟的運行來實現操作的,而土地作為一種生產要素,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經濟中的要素組成部分,人們只是對于生產要素的使用創(chuàng)造了社會經濟的成果,這兩者之間是不存在同等關系的。然而,還有一部分學者則認為農村土地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一種。目前在我國農村,土地雖然是一種生產要素,但是它和其他的生產要素確實是有很大的區(qū)別,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土地資料能夠成為社會保障的一部分。在國有土地的前提下,農民在實現自己勞動前提的基礎上達到了社會保障的目的,這就是土地所承載的關于社會保障的內含。
1.2關于農地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的理論分析
關于農地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也是同樣有兩種不同的理論觀點,都有他們各自能站穩(wěn)腳跟的理由:一種是認為要加強土地對于農村的社會保障功能;一種是認為要削弱土地對于農村社會保障的功能。持要加強對于土地保障水平來實現農民社會保障提升的學者認為,要依法明確土地保障對于社會保障的促進作用,這樣才能夠在實際的操作中不至于失去原來土地保障的初衷,同時還應該在政策方面不斷向土地的保障權益傾斜,這樣才能加強土地對于農民社會保障的作用;重視農地保障對于農民社會保障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雖然對于其他增強農民社會保障的方法也是可取的,但是土地作為農民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對于整個農業(yè)經濟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不能因為其他方面社會保障的增強而忽視土地對于增強農民社會保障的作用和意義。反對的學者則認為,這兩者之間應該是沒有關系的,應該大力發(fā)展和建立新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實現農民新的社會保障的新發(fā)展。我們不應局限于落后時代下的保障體系,應建立現代社會意義上的農村保障體系。而且,農地的很多附加功能是削弱農村經濟和農業(yè)的發(fā)展的,這些因素都應該在新時期被根除,只有這樣,農村社會保障才能真正建立起來。
1.3關于農地社會保障思想文化基礎的理論分析
思想文化基礎是指在中國下階段農村對于土地保障和社會保障的態(tài)度。敬明保德、大同社會的思想對中國農村的影響是深遠的,由此其實可以看出在中國的農村社會中,土地均分是一直以來的農民的追求。因為通過土地均分,能夠實現農民對于土地的所有權的保障,不至于農民沒有土地,這是一直以來我國農村土地正在實行的措施和保障手法。另外土地其實是和農民的生計聯系在一起的,農民通過耕種來實現經濟收入不斷發(fā)展和積累。大同思想的基本理念就是要不斷地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產效率,同時不斷地縮小或者消除社會的不平等,以實現農民的生產要素的完全掌握和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以此實現了對于農民的社會保障的目的。從這個方面來說,我們對于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中的農業(yè)政策是需要加以研究的,古人眾多的經驗教訓能夠讓今天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發(fā)展得更加快速。
2完善我國農地構建中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2.1政府對承接農地社會保障體系的構架有多重責任
一方面對于集體所有制的管理,政府是需要更加加強保護政策的,政府可以通過稅收、財政補貼等多種方法進行項目的扶持和資助,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部分。相對于個人的力量,政府的力量總是更充足的,對于這種政府扶持的效果經過實踐發(fā)現確實是很大的,因此政府一定要在經濟基礎上對于農村土地的保障功能進行大力扶持。同時,政府還承擔著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的監(jiān)督作用和指導功能,對于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和運行,都是需要政府參與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的。但是政府不能一家獨大,也需要放權給地方,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實際的資金運作,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另外,在資金的運行過程中,在哪些方面的實施細則政府應該參與制定,應給予一些全國范圍內的建議,這也是一個政府需要重點注意的地方?傊,要通過政府的參與來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統(tǒng)籌。
2.2農村農地的保障對于各方面的促進和提升
就目前的現狀而言,土地的流轉只是對生活和醫(yī)療保障起到了直接的積極效應,能夠保障農民基本的生活狀況的需求。同時在醫(yī)療方面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能夠使農民享受一定的國家的政府對于醫(yī)療的補助和實現生活水平的不下降。但是對于就業(yè)、養(yǎng)老的直接效應不明顯,這是需要我們現階段需要思考的問題。這其中首要就是就業(yè)問題。農村的人口占了中國人口的大半,不能僅僅把這么多的勞動力局限于單純的土地上,需要進行產業(yè)結構的升級換代,在實現農業(yè)生產的基礎上,提升農業(yè)的生產機構的變化和素質,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2.3農地保障構建和社會保障體系是同等重要的
就目前中國的農業(yè)經濟水平而言,土地對于農村的作用依然是巨大的,不容忽視。我們看到,在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每一次土地的革命都是翻天覆地的。新時期要想實行完全的農村社會保障的建設具有很大的風險,因為它脫離了中華民族賴以生存了幾千年的土地,期望建立一個像城市那樣的社會保障體系,這在目前的農村是難以實現的。所以,還是需要切實保障農地對于農民的保障作用,對于農地的保護也會是政府需要重視的一個方面。同時,豐富農地流轉參與農村社會保障的方式,保證農村社會保障資金,對于建設農村的社會保障體系也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3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土地的保障和農村社會保障之間是能夠相互促進的,兩者之間并不是完全的沒有關系;但是二者也不是同等關系,需要我們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對于農村土地的保障體系的建構,需要各個方面統(tǒng)籌起來實現這個美好愿望。政府對于農地保障和農村社會保障都負有明顯的主體責任,需要政府對于這些方面加強重視,切實做好本職工作,不斷促進農地保障和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兩方面的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陽旭.農村土地流轉中社保功能體現與補償標準計算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8,(04):27-30.
。2]劉立明.農地保障與農地產權制度的變革[J].河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04):60-63.
[3](英)內維爾哈里斯(NevilleHarris)[等]著,李西霞,李凌譯.社會保障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4]林義.農村社會保障的國際比較及啟示研究[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6.
[5]鄧微等著.中國轉型期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6]曾保根.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的邏輯、誤區(qū)與構想[J].中國行政管理,2013,(09):26-28.
[7]吳業(yè)苗.農村基層社會管理與“社區(qū)化”體制建構———基于城鄉(xiāng)一體化視角[J].社會科學,2013,(08):56-58.
[8]唐祥來.“四化同步”背景下的農業(yè)勞動力替代轉移[J].現代經濟探討,2013,(07):77.
【依托農地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農地制度與農村社會保障05-01
昆山農地砷分布及成因探討04-26
我國農地發(fā)展權問題的探討04-26
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論文05-02
構建農村飲用水安全體系的探討04-26
完善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對策建議04-30
依托校企合作構建崗前職業(yè)能力04-27
農村小學教育現狀探討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