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促進其自我發(fā)展論文
班主任是學校的德育工作者,是班級的管理者,是班級教師集體的核心。
在工作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班主任與一般科任教師最大的區(qū)別在于除了教好自己的某一學科擔任“教師”這一角色之外,還扮演著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在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中,起著導師的作用,并負有協(xié)調(diào)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之間聯(lián)系的作用。這就使得班主任具有其他各科任教師所不具備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也就擔負著更多的義務和責任。
那么,班主任如何幫助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實行自我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其自我發(fā)展呢?
一、抓住教育契機,明確行為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當一個人換了新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時,總有給人留下好印象的想法和愿望,希望在新的環(huán)境中揚長避短重塑自我形象,學生亦如此。新學年初,學生面對新的課程、新的老師與同學,好奇心與要重新有一個良好開端的想法交織在一起,那些不良行為習慣有所收斂。抓住這個契機,我們要結合學校的有關規(guī)定,開學第一天,帶領學生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規(guī)章制度,利用黑板報宣傳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學期初的前兩周,我們還深入到學生日常行為的每個細節(jié),加強個別指導。行為要求的明確,為學生自我教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奠定了基礎。
二、充分利用班會,培養(yǎng)、提高后進生的自我效能感
由于班會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陣地,一次成功的班會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對后進生自我效能的培養(yǎng)自然是功不可沒。教育工作者、班主任深深地明白了這一點后,在平常工作中就要努力做到充分利用每一節(jié)的班會課,以正面教育、肯定為主,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當然,我也注意到了班會的形式應當豐富多彩,同時還必須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班會中唱主角,班主任只是起主導作用。所以班主任應了解學生心理,捕捉學生敏感的問題,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三、多給魅力,少給壓力;多寬容引導,少批評束縛
現(xiàn)在作為教師,大都感到學生一批比一批難教,學生厭學嚴重;而我們老師是越教越不會教,越活越累。無數(shù)強有力的對手鋪天蓋地而來,在和我們爭奪學生的注意力,我們處于明顯的劣勢。因此,我們必須拿出我們自己的真正優(yōu)勢,去開發(fā)吸引學生的資源,那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如果我們很有人格魅力,熱愛生活,充滿激情,師德高尚,做事公正,業(yè)務能力強,善于體察學生的心思,能真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和心靈的保健醫(yī)生,那么任何對手都無法和我們競爭。同時,如果老師愛學生,學生也愛老師,就形成了真正的情感交流,這樣給學生的印象才是終身難忘的。敞開心扉,摘下面具,亮出真實的自我,懷著從容不迫的自信,青春煥發(fā)地走上講臺,盡情展示我們?nèi)烁竦镊攘Π!千萬不要給學生壓力,動不動就批評,因為我愛你;諷刺挖苦,因為我愛你;把你趕出教室,因為我愛你;甚至連體罰也是愛。這樣的愛就像瀑布一樣,飛流直下,砸得學生喘不過氣來。我們不能拿愛當武器用,不能用愛迫使學生就范,給學生人為制造精神壓力。一個真正的老師,應該十分注重尊重學生的情感,不斷地用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教育學生,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
四、處罰要有度
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年齡層,逆反是普遍的心理標志。這就決定了中學生的教育是困難的,也是特殊的,英雄還是惡棍,往往取決于這個階段的教育。當學生犯錯誤甚至違法時,處罰也應當不同于成年人,可以考慮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帽子拿在手中,法外施仁,給機會,給時間。過激的處理,可能是為叢驅雀、為淵驅魚。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人才,懲罰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曾有一位父親懷疑自己的孩子在家偷了錢,孩子堅決不承認,于是父親來找老師,請老師調(diào)查這件事。調(diào)查的結果,老師相信學生的說法,但這位父親不同意,堅持要繼續(xù)查證,并想借助司法人員進行。他認為,錢不是大事,但事關道德,決不能放過。老師問他:“你是要事實呢,還是要孩子?一旦這樣做了,不管真相如何,你可能從此失去這個孩子!”這位父親因此放棄了他的想法。他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但他忽略了少年與成年的區(qū)別。幾年后,這個學生出外留學回來,他問老師:“在當時,沒有更多的證據(jù)為我證明,你不怕自己的判斷是錯誤的嗎?”老師說:“首先,老師要信任自己的學生,也要信任自己對學生的影響。其次,即使老師的判斷是錯誤的,起碼也保護了學生,當這個學生感到內(nèi)疚時,他不容易再犯相同的錯誤。這不同樣達到教育的效果了嗎?”
俗語道:辦法總比困難多。經(jīng)過這段時間班主任工作的磨練,與學生一起“摸爬滾打”,期間總不免坎坎坷坷,但也不乏趣事樂事,班主任工作真可謂苦中有樂。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班主任的知識越多、越廣泛、越精深,越容易博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在學生中的威信越高。做班主任并不難,難就難在做一名讓學生愛戴的稱職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只有注重實踐,努力探索和研究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學生,才能把班級建設成為文明、守紀、勤奮、進取的集體。
【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促進其自我發(fā)展論文】相關文章:
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論文04-27
以養(yǎng)成教育促進新課程04-30
養(yǎng)成良好習慣教育活動方案范本04-29
教育就是養(yǎng)成10個良好習慣05-02
深化改革、促進農(nóng)村幼兒教育自我發(fā)展04-29
小學生良好習慣與品質的養(yǎng)成05-01
養(yǎng)成寶寶進食的良好習慣05-01
加強反思促進教師的自我發(fā)展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