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鐵路站場清篩改造方法及整治對策論文
摘要:通過在鐵路站場改造施工中制訂施工方案,對線間路肩過高、排水不暢的地段采取先降線間路肩,后清篩再換填優(yōu)質道碴的方法進行綜合治理,以及采取工務、車務和電務配合,設計同現場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在站場展長施工,這種施工方法減少了施工對運輸的干擾和影響,使設備狀態(tài)得到改善。
關鍵詞: 站場清篩改造 施工方法 整治
1問題的提出
宋告鐵路是鄭煤煤炭外運的咽喉要道,從1995年開通運營至今,因諸多原因造成線路道床嚴重污染板結,原50%的道床基本未進行全面綜合維修,只進行了一些基本的保養(yǎng)工作,特別是在2007年—2009年宋告換鋪50kg軌后,道床的大修清篩項目卻未配套。隨著鐵路建設的不斷發(fā)展,每日通過列車對數105對,加之列車運行密度的加大,客觀上又造成了有效時間的減少,運量的提高又加劇了軌道破壞的程度,導致道床臟污板結,翻漿冒泥嚴重,墊板超層、超厚,道床彈性嚴重不足,發(fā)生軌枕斷裂失效,線上的空吊板,危及行車安全。2009年初進行了抽樣調查,道床的基本狀態(tài)見表。
2道床病害原因分析
2.1路肩過高、道床厚度不足
由于線間路肩過高、道床厚度不足致使道床排水不良,尤其在雨季時,站場、道床積水嚴重,在列車的作用下,形成道碴囊,道床翻漿冒泥更加嚴重。根據調查統(tǒng)計宋告線正線50km,站線28km,道床厚度不足30cm,部分地段還是粘土道床。
2.2站內未設置線間排水系統(tǒng),站場排水不良
由于部分站內未設置線間排水設施,致使整個站場排水不暢,加之兩邊都是裝車線,是排水能力降低等,造成排水不良,形成翻漿冒泥。
2.3道床污染嚴重,維修作業(yè)不徹底
道床污染主要是由于原來蒸汽機車跑冒滴漏灰渣多、過往列車煤粉泄露和自然灰塵污染,加上日常養(yǎng)護維修中簡化作業(yè)程序,導致道床臟污板結、排水不暢,以致發(fā)生道床翻漿冒泥等病害。
2.4混凝土枕彈性差,道碴技術條件達不到要求
由于道碴用材大部分為石灰?guī)r,其抗磨耗、抗沖擊性能差,且機配也不合理,碎屑過多,加之混凝土枕上道彈性差,在列車作用下,道碴破碎生成大量石灰?guī)r粉末,在雨水的作用下,導致道床翻漿。
3道床病害整治辦法
3.1整治措施
根據調查情況,經認真分析后,擬定對成段翻漿嚴重、線間路肩過高、排水不暢的地段采取先降路肩后清篩再換優(yōu)質道碴的方法進行綜合整治。對道床臟污、翻漿線路,采用拆除線路挖出粘土,回填已配比好的三七土壓實路基,補充優(yōu)質道碴恢復線路。
3.2具體做法
3.2.1嚴格安全管理,確保施工安全
(1)在施工進程中認真執(zhí)行“六不準”、“四到位”、“一事一令”以及施工作業(yè)卡控措施,嚴格按規(guī)定設好防護。
。2)在清篩過程,嚴格執(zhí)行逐孔倒篩,按“清篩一孔,回填一孔”的施工原則,前一根不回填、搗固不密實,決不開挖清篩第二孔。
。3)增補站場橫、縱向排水溝,要做到既不破壞線路的穩(wěn)定性和線路的大方向,又得保證正常行車安全,必須采取措施,逐步過渡。因此,在制訂施工過渡方案時,必須對現場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摸清情況,掌握車流量,才能正確地制訂挖、砌方案。它必須保證在不影響正常運輸的狀態(tài)下進行,若影響行車時,則必須“要點”或封鎖線路進行。因此,認真研究站場改造施工的特點,制訂切實可行的施工措施,才能保證橫、縱向排水溝凝固周期。
(4)每天施工完畢,施工負責人必須對當天作業(yè)內容進行質量回檢,確認合格后方可收工。
3.2.2堅持作業(yè)程序及標準,確保施工質量
(1)嚴格控制清篩質量,清篩采取先挖出線間多余勞保碴污土在降路肩,一般清篩軌枕盒內低于軌枕底150mm,做好排水坡,軌枕兩端全部篩通,消滅因板結形成的兩道土埂,以利排水。
。2)清篩深度達到要求后,回填道碴必須是鐵篩過濾的合格道碴,粒徑為20—70mm;謴途路縱斷面,全面起道使線路縱斷面恢復設計標準,并全面搗固,首先人工起撥搗固2—3遍,再用液壓搗固機進行加強搗固。
。3)全面校正軌道幾何尺寸,撥正曲線正矢、線路方向等,調整規(guī)矩、水平。
(4)加強對鋼軌及扣件的整治,抽換失效岔枕和砼枕,對不符合的鋼軌進行拉軌調整,對接頭螺栓及扣件螺栓全面涂油,并加強扣壓力。
。5)整理站場各種標志,除銹、刷漆、增補、編號,整理道床,整形夯實道床,使之整潔、飽滿,斷面尺寸符合標準要求。
4結 語
鐵路站場在鐵路運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鐵路站場也必須適應鐵路快速發(fā)展的需要,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包括增加線間勞保碴保證站內調車需要等。因此,站場改造施工也是鐵路基本建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采取上述方法,站場排水、道床板結、翻漿冒泥、道床病害等問題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消除了站場排水不暢、道床板結、翻漿冒泥等現象發(fā)生,設備、設施技術狀態(tài)得到了較大改善,雨季過后,經檢查驗收合格率均達100%,優(yōu)良率達95%以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線路業(yè)務.中國鐵道出版社.1998.
[2]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2000.
【鐵路站場清篩改造方法及整治對策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鐵路附帶曲線整治的方法04-30
鐵路既有線大型機械清篩施工組織及工藝研究04-27
泗陽第二抽水站油壓裝置改造論文04-29
老城鎮(zhèn)市政道路改造問題與有效對策的論文04-27
自動氣象站增加路面溫度觀測的改造方法04-26
公路貨運站場連鎖化論文04-29
公路客運站場體系投資分配方法05-03
徐州市跨鐵路站場斜拉橋的地震反應分析04-27
鐵路物流發(fā)展的瓶頸與對策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