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紀錄片臺北故宮傳播特征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2009年春節(jié)前一個并不屬于黃金時段播出的紀錄片《臺北故宮》,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與喜愛,各大網(wǎng)站也因此展開了持久熱烈的討論。今年2月,這部紀錄片在央視10套重播時收視率仍居高不下,成為一個具有廣泛話題意義的事件。本文認為,《臺北故宮》成功地利用了傳播學的“受眾中心論”,即將傳播系統(tǒng)的諸要素——傳播內容、受眾、反饋、效果、環(huán)境及傳播活動均以受眾為中心,故而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一、故事化的“使用與滿足模式”
卡茨等人在1974年論述了對媒介使用與滿足進行調查研究的基本邏輯:“具有社會和心理根源的需求,引起期望,即大眾媒介和其它信源(的期望),它導致媒介披露的不同形式(或從事其它活動),結果是需求的滿足,和其它或許大都是無意的結果。①”受眾中心論的實質就是傳播活動要以滿足受眾需要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傳播受眾喜聞樂見的內容和信息,反映他們的呼聲、愿望和要求②。
紀錄片《臺北故宮》的副題是《故宮國寶在臺北》,這個組合就包含了故事的結構、節(jié)奏,決定了它的跌宕起伏、張弛有序:講述了一段人與物的傳奇,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它是我們這個民族特有的一則故事,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出類似的傳說。就像當年臺灣解禁之初看大陸影片無論內容如何只要聽到鄉(xiāng)音就激動地嚎啕大哭一樣,60年的隔離與遙望,大陸同胞太需要了解臺北故宮的一切珍寶和國寶后鮮為人知的文物流遷史,更需要了解那一代人對于中華瑰寶的拳拳守望和赤子之心。紀錄片《臺北故宮》就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臺北故宮》這部紀錄片,仿佛帶觀眾走進了一個奇幻的世界,從青銅到玉器,從玉器到文獻,同時還講述了那群護送故宮文物的守望者的故事,將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很細節(jié)很深入地還原給觀眾。
現(xiàn)代人對歷史的感悟,最能產生共鳴、最能感到激動的文學樣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蘊含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場面。這些經典場面令人感慨唏噓、蕩氣回腸。記住了一個故事,也就記住了一段歷史。故事是一個民族深沉的集體記憶,容易走進讀者的心靈世界,它使讀者在隨著故事的主人公的命運起伏跌宕之時,不知不覺地與中國歷史文化進行了“親密接觸”。《臺北故宮》碰觸到一個個與國寶遷徙交錯的命運故事,成為整個紀錄片除國寶外最震撼人的環(huán)節(jié):為了將張大千的78幅敦煌臨摹壁畫裝上已經超載的飛機,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的杭立武,萬般無奈之下從飛機上卸下了自己的3件行李,行李當中有他畢生的積蓄20多兩黃金;故宮博物院元老之一那志良到臺灣后一直勸說大家不要買木質家具,以免回北京時扔了可惜……
要提高傳播效果, 必須遵循雙向傳播的本性, 尊重受眾的要求、反饋, 真實地反映受眾的心聲。《臺北故宮》選取生活中最動感情的人和事,將編導新的情感傾注其中,并及時抓住情感的高潮點加以渲染,把特定人物特殊情感置于特定情景的特定事件之中,使觀眾通過人物感覺到紀錄片的情感力量。
二、市場細化,有效傳播
受眾中心論中使用與效果模式是考察受眾到達、選擇和欣賞的情況,這一模式考慮了收看群體的因素,即在家中人們通常與親友一起收看電視的事實,收看群體的組成結構本身即可能影響節(jié)目的選擇③!杜_北故宮》的播出時段避開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黃金8點段,12集每天固定的播出時間是10點22分,這其實是在充分考慮了受眾的心理、生理狀態(tài)情況下以具有一定藝術品位的知識分子為觀眾定位的市場細化。
因為從人的狀態(tài)來看所謂黃金8點檔這是晚飯后一天中最想與家人一起放松休閑的時候,適合收看的是情節(jié)離奇曲折又熱鬧的肥皂;而10點22分,“晚間新聞”剛過,一天的喧囂就要結束,知識分子開始冥神靜思,與心靈對話!杜_北故宮》春曉解說的聲音放松、抒情,有第三角度,有歷史感,又有溫暖的特質。觀眾在春曉的娓娓道來中可以感受到,臺北故宮的珍藏不是簡簡單單的文物,而是中華民族最深層次的文化、藝術、哲學和人生,那些古物已經并不僅僅是一個個物件,它們是我們祖先的身影,是他們對生活的應然期待,是他們對自然的本真感懷,是他們對愛和美的執(zhí)著沉醉。聽著她的解說,觀眾仿佛穿越了時空,暢游于千年文明之中,心隨之遠去,如沐春風,如癡如醉。為了提高收視的有效性,《臺北故宮》在節(jié)目編排上將歷時性的時間發(fā)展和共時性的空間展開結合在一起,通過對臺北故宮與國寶遷臺歲月相互交錯的敘述,每集都采用相對散點式的視點,將幾個關鍵的時段和場景分置在不同的節(jié)奏點上,以設置的敘述邏輯將其聯(lián)系成整體,使12集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每集又是可以單獨欣賞的個體。
在信息時代,受眾的選擇和需求也日漸多樣化,受眾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也日趨多樣化,信息傳播呈現(xiàn)多元化趨勢,
電視傳播的命運已經與受眾的需求捆綁在一起, 受眾中心的思想進一步確立。受眾的需求成為把握傳播方向、結構傳播內容、組織傳播形式的重要法則④。大眾傳播是點對面的傳播,采用“廣播”模式,單向、線性傳播,這種線性傳播選擇性差、保存性差、稍縱即逝,缺少收看的隨意性。受眾無從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也無法對節(jié)目播出的全局進行掌握。為了彌補這一遺憾,在電視媒體播出的同時新浪網(wǎng)專門開設了《臺北故宮》專題并有全部的高清視頻在線同步播出。珍藏版DVD6碟裝《臺北故宮》和12碟裝的《兩岸故宮》(含紀錄片《故宮》)也重組上市。2009年2月3日,該片總導演周兵撰寫的同名圖書《臺北故宮》面世,范曾先生題寫書名,白巖松、陳魯豫、柴靜、郭長虹聯(lián)袂推薦。持久而有效地多媒體傳播形成了具體話題性事件的效果,進一步促進了《臺北故宮》的有效傳播。
三、科技打通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
誠如麥克盧漢所說的“媒介即訊息”,傳播技術確已經實實在在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紀錄片本身也運用了很多科技、時尚元素來使今天的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來走近《臺北故宮》,畢竟歷史文化是需要面對蕓蕓眾生的,這樣由淺入深,更能達到將知識傳授于民眾的文化目的。
編導運用了許多富有高科技含量并極具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手筆來展示國寶:將電腦動畫CG古代繪畫和電腦技術結合起來,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上的情景被制作成動態(tài)的飛鳥、流水,甚至配以潺潺水音,使原本靜態(tài)的國畫中的云彩在動、瀑布在流、水中的月影在移,產生了富于動感的視覺效果;將琺瑯彩瓷碗上小丘奇石、珍禽異獸、山水環(huán)繞的亭臺樓閣的畫面動態(tài)地鋪展開來,讓人驚嘆于琺瑯彩瓷器詩、書、畫三絕的美譽確實名副其實;對人見人愛的翠玉白菜的展示則從一塊平淡無奇的半是翠綠半是灰白的硬玉開始,用3D手段讓我們看到能工巧匠一刀刀將其剔刻成新鮮、翠綠的菜葉以及可愛的小蟲的過程,使人產生一種跨越千年與古人直接對話的感受,更加贊嘆古人的智慧與高超技藝。對于大家普遍覺得入門門檻太高的書法藝術的展現(xiàn)也同樣是親切平易,介紹三希帖之首王羲之的《快雪晴時帖》時,畫面上情景再現(xiàn)的是一個現(xiàn)代青年坐在電腦前回復友人的郵件:山陰縣張先生,剛才下了一場雪,現(xiàn)在天又轉晴了,想必你那里一切都好吧……用我們現(xiàn)在大家都熟悉的方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與帖子相關的背景知識,讓大家可以無障礙地盡情欣賞書法藝術之美。對歷史、對中華文化的親切感,就如同千余年前的王羲之在小雪初晴時節(jié),掛念遠方友人而作《快雪時晴帖》,那么自然而然,那么暖心窩子地油然而生。
在采訪者的設計上除了文物專家外還專門邀請了一些對文物不是那么精通但卻有無限熱情的文藝界的文物愛好者,也沒有用太多極其專業(yè)刻板的知識,通過深淺適度、雅俗共賞的呈現(xiàn)讓更多普通人對我們國家的文明文化感興趣。特別是對在兩岸三地擁有無數(shù)青少年粉絲的周杰倫和80后新生代演員桂綸鎂的采訪,利用偶像效應直接、迅速地溝通了傳統(tǒng)與時尚,讓我們看到了年輕一代人走近傳統(tǒng)文化的無限可能性。
“受眾的權利和作用正在得到越來越充分的重視和滿足,‘人本化’的觀念不僅在媒介的傳播內容上要有體現(xiàn), 在媒介運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方面也越來越多地有意識地關注和施行⑤”。沒有受眾的需求就沒有電視傳播的生存, 不確立受眾中心的思想電視傳播就不能健康地發(fā)展。這也是《臺北故宮》的成功告訴我們的。
參考文獻:
、(英)丹尼斯·麥奎爾(Denis McQuail),(瑞典)斯文·溫德爾(SvenWindahl):《大眾傳播模式論(第2版)》,祝建華譯[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8.1.17
、谯彻庾,向寒松:《應大力提倡受眾中心論之三》[J],《當代傳播》,1999( 3):23—25
、郏ㄓⅲ┑つ崴埂溈鼱(Denis McQuail),(瑞典)斯文·溫德爾(SvenWindahl):《大眾傳播模式論(第2版)》,祝建華譯[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8.1.21
、軓垥凿h:《解構電視——電視傳播學新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3.2
、萃粑谋,胡正榮:《世界電視前沿》[M],北京:華藝出版社,2001.2.7
【紀錄片臺北故宮傳播特征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臺北故宮博物院作文04-25
漢語國際傳播研究述略04-28
仫佬族體質特征研究05-02
論網(wǎng)絡時代文藝傳播的美學特征04-29
手機媒體的傳播特點論文04-28
論文化傳播與經濟的關系05-01
符號、信息傳播與語言規(guī)劃研究05-02
重慶7.17暴雨過程的波包分布及傳播特征04-27
風險偏愛特征的實驗研究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