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品讀體會抓重點詞句用心習作寫個性文章論文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應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寫作能力。在7~9年級要求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
現(xiàn)行語文讀本比較重視各種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如品讀能力、感受能力、寫作能力,分別進行專項訓練,最終達到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能力,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龍為重要,因為學會作文是一個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理解的運用的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
語文這一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作文更有它的特殊性。學生語文考試中的作文取到了一個左右這科學分高低作用。由于考試閱卷的種種原因,并不是很公正、客觀地根據(jù)學生作文水平高低去評分。有的考生考前背幾篇作文選,考試時更換題目、添添開頭、改改結尾的,居然得高分;有的閱卷教師只看重字是否寫得好;還有的閱卷老師是“三點式”地評作給分(即看看擬題、開頭、結尾),而有些真正用自己眼光去捕捉細節(jié)、用心去感司寫出的作文反而得分不高。這樣確實打消了教師輔導學生作文和學生學寫作文的積極性,于是乎“天下文章一大抄”,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極大弊端。以至平時講公開課時只是講講閱讀課、分析課文、基本上不講作文輔導和評講課。這種現(xiàn)象普遍存在。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想象力,我認為最終要靠寫來落實。寫作中融進字詞運用、句段的整合、篇章結構的安排等。從現(xiàn)行的文本中也能夠去培養(yǎng)寫作能力。
那么教師從哪些方面去著手呢?
一、品讀文句,習用中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
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春雨圖”這一段寫出了春雨特有的景象:那蒙蒙的細雨像“天女散花”般從天上飄灑下來,我們身至其中,仿佛在仙境一般。我引導學生品讀文句,先說春雨下的時間長“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因為春雨知道大地經(jīng)過干冬的熬煎,盼望春雨到來,又怕大地貪婪吮吸,撐破肚子,就慢慢地細細地下,看,她像母親般地多么疼愛大地子女呀!跋衽C、像花針、像細絲”,這三個比喻寫雨細,非常貼切、纏綿溫馨、回環(huán)反復,不僅在外形上抓住了細、密、亮的特點,而且傳神地寫出了春雨的情態(tài)!靶笨棥倍指菍懗隽思毭茌p盈的春雨在春風中的動態(tài)特征,這幅“春雨圖”寫出了美妙的意境。我和學生一直品讀這段優(yōu)美文句,結合自己觀察和想象,當堂進行拓展口頭練習,“我眼中的雨”,課后把它記在小作文上。
杜玉同學在作文中寫道:“春雨姐姐十分文靜,不請雷公公帶路,不要電叔叔照明,她就靜消消的來了。天地間如同掛滿若隱若現(xiàn)的、似有似無的銀線,細如蠶絲、輕若煙霧,飄飄灑灑。春雨落在小河里,魚兒也伸出腦袋說謝謝;落在樹枝上,樹枝也掛滿了珍珠;落在濁草上,草頭呤著感激的淚花……”
通過品讀文句,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學生品味了這些優(yōu)美文句好在哪里,在今后的作文中,他們會不自主地運用到。
二、體會感情,習作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情
袁宏道的《滿井游記》寫民早春二月出游,如“脫籠之鵠”,感受著春天氣息,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自己的真摯情感。他們一行數(shù)人,飛出城門,來到效外,但見長柳夾堤,大地回春,空曠遼遠,一派生機。作者對大自然贊美之情主要通過水光山色,柳條麥苗,以及游人的歡欣,魚鳥的“悠然自得”表現(xiàn)出來。寫水用白描手法刻畫:“波色乍明、鱗鱗層層、清澈見底”,繪出初春風光;寫春山之態(tài),用“娟然如拭、鮮艷明媚”,然后,分別用兩個比喻句,水“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于匣”,山“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新穎生動,寫柳條“將舒未舒”的姿態(tài),寫麥田麥苗“淺鬟寸許”,都是早春的景致。這種將白描的筆法,擬人的寫法和比喻的妙用,帶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感,因為出自作者深切的體會和感受,這種地感情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才能體會得到。
現(xiàn)在正是春光明媚的大好季節(jié),讓學生自己眼睛去找春天,我?guī)ьI學生賞春踏青回校后,要求以“春天的腳步”為題寫篇作文,同學們都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吳意同學寫道:“山林間,四季青,松柏樹在此時更加翠綠。原先光禿禿的樹技了長出了嫩綠小芽苞,春天的腳步悄無聲息地來到山間。枝頭上各種鳥兒竟相‘歌唱’,他們在賣弄清脆的喉嚨,你唱我和,像開演唱會似的。春天的腳步伴隨著鳥聲踏遍每個角落……田野里,農(nóng)民伯伯正在忙碌,新翻黑色泥土,散發(fā)著一股特有的香味,犁田黃牛也不時地叫喚幾聲,相互打著招呼。春天的腳步踏入到田地里……”這些描寫從不同角度既寫出了春天到來的欣喜之情,又表露出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是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
三、抓重點詞,習作中學會細微的動作描寫
魯迅的《社戲》中,作者回憶起心中保留的一塊凈土——平橋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愛、也有純樸善良農(nóng)民的愛、更有熱情能干的小伙伴的友愛。我們從“夜晚去看戲途中”中的描寫,找中表達動作的詞語:“雙喜撥前篙”、“我們已經(jīng)點開船、在石橋上一磕”……“于是架起兩去櫓”,這些動詞把小伙伴們嫻熟的開船動作,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把江南水鄉(xiāng)的小朋友聰明能干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出來了,這些動詞還分明帶著的是一片歡樂,令我們看到家小朋友機靈,同時,字里行間也蘊藏著人性的美。課后要求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通過你筆下的細微的動作去表現(xiàn)一個人物性格。
江莉同學寫的是爺爺抽煙的一個片段:“飯后一支煙,快活似神仙”!斑@不,爺爺剛放下碗筷,又要抽煙了。他雙手拍拍上衣口袋,右手從荷包里掏出香煙盒,打開盒蓋,左手在盒底彈了兩下,抽出一支煙來,放在桌子上搓了搓,把香煙叼在嘴角邊,然后掏出打火機,‘啪’的一聲,點燃了煙頭,深深地吸了一口,再把火機塞進衣袋,接著猛地吞下肚子,喉結上下動了幾下,這里兩股青煙從鼻孔里沖了出來……”這個吸煙過程連用了14個動詞,把這個老煙民抽煙過程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來了,讓我們?nèi)缫娖淙,生動形象,確實表現(xiàn)了小作者細微的觀察能力,受到了全班同學的好評。
當然,要使學生會寫作文,我們必須在平時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課文的每篇文章就是好的范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范文如何立意、選材、謀篇布局、遣詞造句,這些都能指導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所以,品讀文句、體會感情、抓重點詞句、讀讀寫寫,讀寫結合,也是指導學生寫好作文的重要途徑之一。
【品讀體會抓重點詞句用心習作寫個性文章論文】相關文章:
緊貼中心抓重點  04-30
優(yōu)秀書評文章習作精選04-29
抓住《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重點詞句04-26
長春:緊盯重點任務抓落實05-01
考研數(shù)學 抓重點 巧復習04-30
用心學習作文04-30
成人英語三級考前重點抓閱讀05-04
用心的體會04-25
寫蘭花的習作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