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漢藏語的的字結構的論文

時間:2024-10-13 01:33:50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漢藏語的的字結構的論文

  一 解題

漢藏語的的字結構的論文

  1.1 在漢藏語里,定語助詞“的”是一個使用頻率高、句法特點多變的虛詞。“的”字結構的研究,不僅關系到如何認識“的”字的變化和發(fā)展,還與句法結構的演變關系密切。

  1.2 上世紀50年代,朱德熙先生首次引入現代語言學中的結構主義理論和方法,對漢語的虛詞“的”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探討。他將漢語的“的”字看作是其前面詞語的后附成分,把“×的”的不同分布看作是“的”的不同功能,由此提出了著名的“三個語素”說。即:“的1”是副詞性后附成分,整個“×的”是副詞性功能,只能做狀語;“的2”是形容詞性后附成分,“×的”具有形容詞性功能,除了主語、賓語之外,其他句子成分都可以充當;“的3”是名詞性后附成分,整個“×的”具有名詞性功能。此后,學界關于“的”的屬性和分類幾乎都在此基礎上展開。

  1.3 漢藏語研究的歷史告訴我們,研究一種語言的語法如果能夠參照其他語言(包括親屬語言和非親屬語言)的語法,就有可能深入認識這種語言的語法特點。漢藏語的“的”字結構的研究也是這樣,除了單一語言的描寫研究外,還要有不同語言的比較、參照和反觀。只有這樣,才能看到語言中的深層次特點,看到單一語言研究所看不到的現象和特點,也才有可能從中求取不同語言類型上的共性和個性,真正認識到漢藏語“的”字結構的特質。近幾十年,漢藏語研究的廣泛開展和不斷深入,為漢藏語的比較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二 漢藏語“的”字結構的共性與差異

  從定語的語義類型上看,漢藏語“的”字結構在各語言中都有領屬性、修飾性、限制性三種語義關系。但就具體語言來說,“的”字多少不一,定語的語序也因語義類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1 “的”的數量多少不一

  漢藏語各語言間“的”的數量多少不一,有的語言沒有“的”,有的語言只有一個“的”,而有的語言卻有多個“的”。

  2.1.1 沒有“的”的語言

  漢藏語中絕大多數語言都有定語助詞“的”,但也存在個別沒有“的”的語言,如嘉戎語。這類語言均是形態(tài)比較發(fā)達的語言。嘉戎語沒有“的”字結構,靠前綴表示領屬、修飾、限制的定中結構關系。表示領屬的如:

  2.1.2 只有一個“的”的語言

  漢藏語中大量的語言只有一個“的”,但“的”字卻存在功能大小的差異。

  有的語言“的”的功能單一,只出現在領屬性定中結構中,其他關系不用“的”。如藏語支、羌語支諸語言以及侗水語支中的水語。如:

  有的語言“的”的功能多樣,同一個“的”可以出現在多種定中關系的語義結構中,而且有的還可用作句尾語氣助詞。如漢語、拉祜語、哈尼語、載瓦語、勒期語以及壯侗語、苗瑤語中的大部分語言。這些語言均屬分析性較強的語言。如:

  這類語言的“的”除能標志定語外,其功能還擴展到句子層面表示判斷的語法意義。如:

  2.1.3 有多個“的”的語言

  漢藏語中有些語言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但其分工在不同語言之間存在一些差異。有的語言的多個“的”與不同的語義類型呈一對一的關系,分工明確。如景頗語、緬語都有三個“的”,三個“的”的用法獨立,各司其職。如:

  總之,漢藏語的“的”字分布呈不均衡性。其不均衡性的形成,有各種因素的制約,其中語言類型的差異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詳見下文)。

  2.2 漢藏語“的”字結構的語序

  “的”字連接定中結構的中心語和定語。在漢藏語里,中心語和定語的語序有些語言相同,有些語言不同。其語序有兩種類型:一是定語在中心語之前;二是定語在中心語之后。前一語序出現頻率較高。在定中結構中,有的加“的”,也有的不加。不同關系的定中結構,語序情況不完全一樣。

  2.2.1 領屬性關系的語序

  屬于這種語義關系的語序有兩種,一是定語在前,二是定語在后。屬于“定語+中心語”語序的有漢語、藏緬語以及苗語等。如:

  帶“的”的領屬性定語,“的”與定語結合的緊密程度不一。有的語言,當人稱代詞做領屬性定語時,和“的”結合緊密,于是出現合音或者增音的現象。如:

  2.2.2 修飾性關系的語序

  屬于這一語義關系的語序也有兩種,一是定語在前,二是定語在后。定語在前的都要帶“的”。如:

  定語在后的有帶“的”,也有不帶的。帶“的”的如:

  值得注意的是,藏緬語大多數語言形容詞修飾名詞時,語序有在前和在后的兩種。在前的,要加“的”,在后的不加。這兩種語序中,形容詞在后的常用,據研究是古老形式,而在前加“的”的,是后來產生的,特別是長修飾語都必須前置。這證明帶“的”的前置語序是后起的。如:

  2.2.3 限制關系的語序

  定語一般在前,有加“的”的,也有不加的。漢藏語有的語言有專門用于限制性關系的定語助詞“的”,位于時間名詞或方位名詞之后。如:

  由于受漢語的影響,壯語的結構形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其語序類型和漢語逐漸趨同。

  2.3 漢藏語“的”字的詞源關系

  “的”字的詞源關系,能夠反映親屬語言“的”字的產生和演變。如果“的”字在不同語言之間有同源關系,說明它們有共同的來源,也就是說,在它們未分化的時候就已出現,不是后來創(chuàng)新的。所以弄清漢藏語“的”字詞源關系,是研究“的”字結構的一把重要鑰匙。下面按不同的語族,將“的”字列為表一,分析如下:

  2.3.1 藏緬語族的“的”

  在詞源關系上,有兩個特點值得重視:

  二是屬于領屬關系的“的”同源詞比較多,而屬于修飾、限制關系的“的”同源詞比較少,異源的比例大于同源。說明這三者的“的”在起源上不是一個層次,其中領屬性定語“的”在起源上可能先于修飾性定語“的”。

  從詞源比較上,可以初步認為藏緬語的定語助詞是后起的,并不是原始共同語所固有的。

  2.3.2 壯侗語族的“的”

  見下頁表2。

  2.3.3 苗瑤語族的“的”

  2.3.4 漢語和其他民族語言“的”字的關系

  至于漢語和其他民族語言“的”字的關系,除了民族語言借用漢語的外,更難尋出同源關系的語音對應規(guī)律?偟慕Y論是,漢藏語原始母語階段還未出現“的”字。后來不同語族相繼出現了“的”字,是語言表達的需要,也是結構系統(tǒng)演變的需要。創(chuàng)新過程中,不同語言根據自己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相互間的共同特點是語言類型決定的,并非發(fā)生學上的同源關系。

  三 漢藏語“的”字結構產生的動因及機制

  我們認為,漢藏語之所以普遍產生“的”字結構,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語言結構系統(tǒng)特點的原因,又有外部語言影響的制約。

  (一)分析性類型是產生“的”字結構的良好土壤。漢藏語是以分析性為主的語言,盡管形態(tài)變化的多少在漢藏語諸語言中有著不同程度的差異,但從總體上來看,詞序和虛詞(包括介詞、連詞、結構助詞)仍是漢藏語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句法結構存在一定的靈活性與虛詞的豐富與否有關。在特定的語境下,當句子成分的排列違反常規(guī)語序時,就要借助虛詞來指明各個成分的關系,從而實現特定的語義表達。如“中心語+修飾性定語”是藏緬語古老的傾向性語序,當修飾性定語提前時,打破了語序常規(guī),這就需要有新的語法標志來重新標志定中關系,于是定語助詞“的”就隨之產生。

  漢藏語內部“的”字結構呈現出發(fā)達與不發(fā)達的差異,也是由語言的分析性強弱造成的。如藏語支、羌語支形態(tài)變化比緬彝語支豐富,分析性較弱,“的”字結構就相對貧乏,其中嘉戎語是形態(tài)變化最為豐富的一種語言,至今未產生定語助詞“的”,其領屬性定中結構關系主要靠前加詞綴這一形態(tài)變化來體現。而緬彝語支的分析性強,定語助詞不僅形式多樣,而且表義類型豐富,當修飾性定語提前時,定語助詞作為一種分析性手段而不可缺省。總之,漢藏語的分析性特點是產生和制約“的”字結構的重要的語言機制。

 。ǘ┱J知表達的需求是“的”字產生的催化劑。定語的產生是為了描述、修飾、限制各種不同的事物。定語的類型反映了人類認識和理解客觀世界的程度。隨著人類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擴展,以及對事物認識的不斷深化,定語的類型必定要由簡單趨向復雜,由模糊趨向精確,在結構形式上隨之表現為由單項定語轉向多項定語,由單一修飾性關系轉向多重修飾性關系。

  定語助詞“的”的出現,使定語與中心語得到分離,定中結合關系從而變得松散,這樣就使定中結構能夠容納更多的內容,也為定語的延伸(如定語帶限制語或補語)提供了條件。如哈尼語、景頗語的“的”字結構可在形容詞之前或之后加狀語或補語③:

  因此,我們認為,“的”的出現,突破了“名+形”這一固化的語序形式對“形修名”的新語序是有益的補充。它是為了適應復雜定語類型的需要而產生的。

  (三)漢藏語“的”字的分化與“的”字的概括度不同有關。漢語的“”、“”、“”共用一種語音形式,但在句中不混淆,說明虛詞的概括度高,語義關系的控制力強。景頗語采用多種不同的語音形式表示“的”,說明它要靠不同的語音形式來體現不同的語義關系。

 。ㄋ模h藏語“的”字的不同語義類別存在不同的層次。從比較分析中能夠看到,“的”字的不同語義類別存在不同的層次。其中,表示領屬關系的“的”是出現最早的,所以大部分語言都有這一類“的”。而表示修飾和限制語義的“的”,不同語言差異較大,有的有,有的沒有,即便是有,語音形式也相差很大,可以認為是出現較晚的。

 。ㄎ澹h語的影響是許多語言提升“的”字功能的一個重要外部因素。我們從許多語言里看到,漢語“的”字對少數民族語言有一定的影響。有的語言借入了漢語的“的”來豐富自己,成為虛詞系統(tǒng)里重要的一員。有的從語音形式上就能判斷“的”字借入的時間較早!暗摹弊值倪M入,豐富了一些語言的定中結構語序。這種現象在壯侗語、苗瑤語中表現得較為突出。

  (六)從非漢語反觀漢語的“的”字結構,可以看到漢語的兩個特點。一是漢語的“的”字功能強,在多數句法結構中不可或缺;二是“的”字是隱性的,同一音節(jié)具有多種功能,要通過句法分析才能揭示其不同的類別。漢語同一個“的”,在其他親屬語言里面有的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如景頗語就有三個不同的“的”,不同的“的”職能界線清楚。

  本文在“走向當代前沿科學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0年8月17日至19日,北京大學)上宣讀過。

  注釋:

 、賲⒖创鲬c廈、付愛蘭《藏緬語的形修名語序》,《中國語文》2002年第4期。

【漢藏語的的字結構的論文】相關文章:

漢藏語的完成體后綴*-s04-29

羌語支在漢藏語系中的價值探討論文05-03

藏語04-29

漢語和漢藏語系其他語言經驗體的標記05-02

論文的結構08-20

第38屆國際漢藏語暨語言學會議在廈門大學舉行04-30

第38屆國際漢藏語暨語言學會議在廈門大學舉行04-30

命題的結構論文04-27

論文的基本結構05-30

從漢穆拉比法典說起論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