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愛因斯坦也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善于提出問題和發(fā)現問題是學生自主學習與主動探求知識的生動表現。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我們越來越認識到,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問題架起兒童發(fā)展的橋梁,是全國落實素質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關鍵。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范提問,向學生展示發(fā)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范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
一.從課題上質疑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于對文章的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如教《飛機遇險的時候》,出示課題后,引導學生質疑。學生問:誰的飛機遇險了?飛機遇到了什么危險?飛機遇險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課文為什么以《飛機遇險的時候》為課題?這些問題,直觸中心,為更好地理解課文做了鋪墊。
二.從課文遣詞造句的妙處質疑
引導學生在自讀課文時,找出文中精彩的語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從中去尋找問題。如《草原》一課中有一句:“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樣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睂W生質疑:這里為什么用“流”?流到哪里去?老師指導學生通過聯系上文解答了這一疑問,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形象性,既訓練了學生的語感,又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三.從課文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對課文重點、難點句段質疑,既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同時,也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線索進行教學。如教《驚弓之鳥》一課,一個學生提到:更羸是怎樣知道那是一只受過箭傷,孤單失群的大雁?更羸是怎樣根據大雁飛得慢,叫的聲音悲慘,一步步推斷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來的?這是一篇推理的文章,通過這些問題的解決,學生就可以感悟到只有善于觀察,善于動腦,善于分析,才能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四.從矛盾之處質疑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作者匠心獨具所在。引導學生讀書前后聯系起來,找出矛盾的地方,從此處質疑,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一位滿頭銀發(fā)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笨梢龑W生質疑:“描寫老奶奶神情的詞語是什么?(焦急和耐心)老奶奶為什么焦急?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 焦急和耐心是一對反義詞,用在這里不矛盾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從而使學生明白這二者的結合更真切地表達了老奶奶對總理的真摯的愛戴之情.
五.從標點符號上質疑
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不一樣,它能幫助我們識別句子,辨明語氣,理解課文內容,所以可以引導學生從標點處質疑。如《爬天都峰》一課,可引導學生質疑:“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個樣……”這里的省略號起什么作用?
此外,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思維火花,不失時機地予以積極評價,使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使他們樂于提問。為此,我們應注意通過充滿激情的真誠贊揚,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悅的情感。同時,還可通過競爭、獎勵機制的運用,來激發(fā)他們的提問積極性。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學生多動、多說、多看、多問、多表現、多思考
[1] [2]
【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相關文章:
育兒:把哭的權利還給孩子04-29
把課堂還給學生03-03
把課堂還給學生(優(yōu)選)03-03
把“數學的美麗”還給學生04-30
讀后感-把課堂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04-24
把課堂還給學生精選(15篇)03-04
把課堂還給學生們吧04-30
把數學課堂還給學生05-01
還給學生學習的主動權04-30
把課堂提問的權利交給學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