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學生做發(fā)現者、參與者、探索者
--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
語文教學在學生主體性發(fā)展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發(fā)展學生主體性的主渠道。要真正實施素質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就必須重視學生的個體發(fā)展。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重視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確實確定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真正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念,遵循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精心設計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采取種種方法,創(chuàng)造各種情境,充分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在學習中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真誠地表露自己的感情。這樣,才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筆者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嘗試,感覺有助于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特提出來與大家共同討論研究。
一、 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在啟疑、激趣中讓學生做發(fā)現者、參與者、探索者。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的。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因此,在學習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精心設計一些對理解課文有幫助,又有情趣的內容,在啟發(fā)、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己去嘗試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參與解決問題,探索研究問題,努力使學生更多更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
例如,在學生預習《奇妙的鯉魚溪》一課時,我曾設計讓學生首先試著針對課題提出自己的問題。學生經過思考,提出:"為什么這是一條奇妙的鯉魚溪"?"這條鯉魚溪奇妙在哪里"?"這條鯉魚溪在什么地方"?"這條溪為什么叫做鯉魚溪"?"奇妙是什么意思"......提得多好啊!三年級的學生能提出這些問題,說明他們完全有能力去從自己讀書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正是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體現和主體參與能力的鍛煉的過程。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恰當地引導,積極地創(chuàng)造機會,并給他們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讀書時間,讓他們通過自主學習,進一步地去解決問題、探索更深的東西。所以,當學生提出問題后,我并不急于給學生答案,也不急于讓部分好的、理解力強的同學馬上作出回答,而是進一步啟發(fā)、引導,我對學生說:自己再讀讀課文,了解鯉魚溪在什么地方?為什么這條溪叫做鯉魚溪?(這兩個問題,書上都有明確的答案,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懂,自己解決問題。)再如:查查字典、詞典,了解"奇妙"的意思。(學生也可以利用已學過的查字典的方法獨立完成)。這也是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而關于這篇課文的核心問題"為什么這是一條奇妙的鯉魚溪"?"這條鯉魚溪奇妙在哪里"?我則干脆把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讓學生在深入學習課文時,隨時圍繞它們展開討論,探究問題的答案。
同時,我還根據理解課文的需要,設計學生喜歡的多種多樣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能力。再如《奇妙的鯉魚溪》一課,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中鯉魚溪的鯉魚數量多,顏色美,我為學生印制了許多各種姿態(tài)的魚的輪廓圖案,讓學生根據書中描繪的顏色:灰黑、墨綠、金黃、丹紅、紅白相間、紅黑交錯......在自己研究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給魚上好自己喜歡的顏色,并告訴學生,上課時會把所有顏色上得好的魚都貼在黑板上。"真好玩!""太有意思了!"同學們有的請教美術老師顏色的問題,有的查字典了解顏色,還有的請家長幫忙找金紙,找漂亮的顏料,
[1] [2] [3]
【讓學生做發(fā)現者、參與者、探索者】相關文章:
非洲發(fā)現者04-29
生命的探索者05-01
讓學生做一個“發(fā)現者”和“創(chuàng)造者”04-30
Toll樣受體的發(fā)現者-布特勒04-29
《我是參與者》教案01-01
肽核酸--基因奧秘的探索者04-30
致敬每一位冬奧參與者學生作文(精選8篇)11-13
致敬每一位冬奧參與者學生作文(精選5篇)11-13
給予參與者從缺的認知動因考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