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差生群體跟蹤教育責任制的實踐探究論文
在當前的考試體制下,應試教育這個痼疾仍在影響著我們學校的教育,為了提高考試成績和升學率,有些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置上級三申五令“不能分快慢班”于不顧,把在校學生按考試分數(shù)分成諸多個層次班級進行教學,美其名為“一校兩制”或“一校多制”。由于學校把學生分成“快慢班”是背著上級做的,因而對“慢班”的教育教學并不重視,很少(甚至沒有)對“慢班”的教育教學問題開展研究探討,最終導至“慢班”同學的學習和紀律大滑坡,其結果是很多同學輟學。我曾對部分輟學的同學及家長作過調查了解,多數(shù)都是學校分快慢班后才輟學的,而輟學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歧視,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課堂紀律太差,不能正常上課,在校不如回家;學習成績不升反降,失去了希望?梢哉f,應試教育是當前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慢班”則是學生輟學的“災區(qū)”。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每當看見本該在校學習的學生綴學流向社會,心情很不好受,很想盡自己綿薄之力,對差生群體的教育教學問題開展實踐探究,以期對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準和學習積極性、減少輟學現(xiàn)象有所幫助,盡自己的一份職責。因此,我利用自己作為課任老師的有利時機,進行實踐探究。在實踐探究中,我認為比較好的是由我倡導的、得到學校認可的“跟蹤教育責任制”,大體做法是:
一、召開班導會,對任課教師進行思想動員,提高思想認識
以往,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不少教師認為,這是班主任的工作職責,與自己無關,自己只負責教學,不負責教育。一旦遇到學生違犯紀律,自覺的老師就管一下,不負責任的當作沒看見而不理。而在“慢班”,由于“問題生”比較集中,因而違犯紀律的現(xiàn)象也比較多,且問顆比較突出。對這些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單靠班主任,力量有限,效果不佳。因此,必須動員全體科任教師,共同擔負起對學生的管理與教育的職責。我雖是任課教師,但也是掛點班級的教務處領導,我首先力促班主任,召開班導會。會上,我先讓班主任就當前本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紀律方面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通過分析,大家也感到班主任的確已很盡力,但效果并不理想。針對班主任反映的問題,我強調了加強對“慢班”同學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實行“跟蹤教育責任制”,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責任落實給科任教師,科任教師跟蹤教育。起初,有旳老師認為,把思想教育責任落實給科任教師,班主任往哪里擺?有的認為此舉會加重科任教師的負擔,會影響教學。面對部分老師的質疑,我給大家說理分析:教書育人,本來就是教師旳職責,“跟蹤教育責任制”,是配合班主任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對班級有利,對學生有利,對科任教師提高課堂效果也有利。我還談具體的做法和要求,最后,大家終于接受了我的提議。
二、確定幫教對象,落實教育任務
在班級中,作為重點幫助教育的對象,主要是紀律散漫,無心向學的同學。這部分同學的名單和人數(shù),由班主任確定,班主任把幫教學生名單及相關內容填入如下表格,印發(fā)給科任教師,組成幫教小組,以便開展幫教活動。
當然,各人的任務,不能-刀切,功課多的應少一些,功課少的應多一些,班主任應多一些。任務確定后,再由責任老師組織相關同學,開展幫教活動。
三、幫教小組開展活動
首次活動,由班主任通知相關同學跟有關老師到指定地點進行,時間上統(tǒng)-,但地點不同。這樣既能收到整體同歩教育的效應,又有利于不同的老師因人而異對學生而因材施教。幫教活動時,教師先向學生講明開展幫教活動的原因、目的、要求及其意義,并使他們明白,開展幫教活動,最終是為了他們的進步與提高;顒右裰、平等、和諧,使學生放下思想包袱,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說出自己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每次活動后,讓學生填寫《同學思想教育交流情況記錄表》,以后交流活動如無特殊情況,每周一次,一般定在周五第八節(jié),并上交上次發(fā)下的表格,領回新的表格,結合自己實際填寫。
四、跟蹤教育
每個責任教師,對自己的幫教對象,目標要達到:思想有提高,紀律有好轉,學習較認真,不良行為明顯減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輟學。要達到這些目標,并非容易事,教師必須持之以恒地教育,要求做到:
。1)課堂教學跟蹤:自己上課,在認真上課、管好紀律的同時,做好課堂記錄,課后把課堂上的信息及時反饋給相關的責任教師,責任教師也應自覺了解每節(jié)課自己幫教成員的表現(xiàn)。
。2)課外活動信息反饋:自己幫教對象,在課外活動中,其表現(xiàn)如何,要注意收集各方面反饋的信息,以便掌握情況。
(3)了解校外表現(xiàn),主要是了解是否進入網吧,是否有偷竊、搶劫他人財物、等違法行為和其他違反社會公德等不良行為,了解在家里是否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等。責任教師根據(jù)獲取的各種信息,及時對相關學生進行教育。如某同學上課時違反課堂紀律,且不聽上課老師勸阻。下課后,上課教師馬上把這一情況向該生的責任教師反映,責任老師及時利用下課時間對該生進行思想教育,不拖延。
當然,學生取得進步或有其他好的表現(xiàn),也要及時給予表場和肯定。教師獲取信息,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跟蹤監(jiān)視,自覺保護學生個人的隱私,維護學生的人格尊嚴。教育方法要恰當,對獲取的信息后,教育前,要先調查分析,了解真相,掌握事實,后再進行教育,不能先入為主,以免傷害學生。老師對學生態(tài)度要和藹,語言親切誠懇,不能采取簡單粗暴的工作方式。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要有耐心,有恒心,一次不成功,進行多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五、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
每周幫教小組的活動,釆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以提高教育效果。(1)小組同學談談一周來自己思想、學習、紀律情況:有哪些進步?還存在什么問題?原因是什么?打算怎樣克服?通過談話交流,比一比誰的進步大,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也使一些壞毛病仍未能克服的同學,從進步的同學中得到啟發(fā)和幫助,受到教育。(2)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互動。周末的小組活動,進步明顯的小組與無多大進步的小組聯(lián)合交流互動,讓做得好的同學講講自己取得進歩的好方法,使之成為學習榜樣。而其他同學也談自己怎樣學習先進,爭取成為-個進步的同學。(3)結對子,互相督促。有的同學坦言,自己不是不想改正毛病,而是養(yǎng)成了壞習慣難改。比如上課時,自己也曾表示要認真聽課,不再亂說話。但一旦聽見別的同學說話或聽到別的響聲,也就情不自禁地說起了話來。他們誠懇地要求老師給予幫助。針對他們的要求,老師安排能給他們予以幫助的同學與他們結對子,做他們的同桌同學或同宿舍同學,要求這些同學無論課堂上還是課外,經常督促和提醒他們,幫助他們克服缺點,改正錯誤,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責任教師交流溝通
對學生教育,既要分工,又要合作。由于“慢班”是故名思義的差生集中的班級,對其的綜合管理教育仍是班主任的主要責任,因此,責任教師在幫教活動中,要經常向班主任匯報幫教對象的情況,使班主任能及時了解各位同學的表現(xiàn)。當自己在幫教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更應及時向班主任匯報,以便班主任再教育或進行家訪,必要的話,責任教師陪班主任一起家訪。班主任也要經常了解各位老師的教育工作情況,如遇到難度較大或比較棘手的問題,自己則親自處理。如果發(fā)現(xiàn)個別科任教師工作不負責任,還要給予幫助或請掛點領導督促。各位責任教師,還利用各種場合,互通教育情況。在每月-次的班導會上,除了對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外,還要對前段時間的教育工作互相交流,然后提出下階段的工作目標和措施。
總結與反思。以上對“差生群體”跟蹤教育責任制的教育活動,實踐證明,有以下幾方面好處:
(1)教育任務細化到每個老師身上,比較好地解決了“班主任只管教育,科任教師只管教學”的教育與教學的脫節(jié)問題,每個老師既有教學任務,也有育人目標,使老師真正負起教書育人的責任。
(2)克服了以往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由于量多面廣,工作量大而不夠細致的弊端,使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更加直接,更加具體,更加有針對性,更具實效性,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3)改善了師生關系。
。4)學生的紀律和思想有了明顯的轉變。
。5)厭學現(xiàn)象減少,學習成績提高。
。6)沒有輟學現(xiàn)象。
盡管如此,有些問題還是值得反思:
。1)實行以上的教育措施,所有的責任教師必須互相協(xié)作,互相溝通,共同努力,堅持到底。
。2)要常抓不懈,不能“見好就放”。
。3)切忌釆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
【對差生群體跟蹤教育責任制的實踐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電力工程建設項目跟蹤的審計探究論文04-29
有關跟蹤審計的論文04-28
延長學制學生教育管理探究論文05-02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與探究論文04-30
高職院校稅法實踐教學的方法探究的論文04-27
教育督導宣傳作用探究教育學論文05-01
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探究的論文04-27
探究體育教育中體育訓練論文04-29
高職文秘專業(yè)實踐教學改革探究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