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應重視例題教學后的反思
一、反思解題思路,訓練思維的深刻性
由于學生的智力差異,每道例題教學后,總有部分學生對例題所講的思考方法、解題思路掌握得不牢固,因此,在例題教學后回顧和總結(jié)解題思路則顯得十分必要。在反思中,學生對例題進行再認識、再理解、再提高,既加深了學生對題中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例如: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jīng)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教完例題后,首先引導學生回顧例1的解題思路。根據(jù)“已經(jīng)做了5天”和“平均每天做75套”這兩個條件可以求出已經(jīng)做了的套數(shù);已知計劃做660套衣服,又求出了已經(jīng)做了的套數(shù),就能求出剩下的套數(shù);知道剩下的套數(shù)和要求完成的天數(shù),就能求出后3天平均每天要做的套數(shù)(即由因?qū)ЧC合法)。再讓學生說出解題步驟:第一步求“已經(jīng)做了多少套”,第二步求“還剩下多少套”,第三步求“后三天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才能完成任務”。最后,教師再根據(jù)綜合算式提問:①“75×5”表示什么?②“660-75×5”表示什么?③“(660-75×5)÷3”又表示什么?通過這樣的反思,進一步幫助學生理順和掌握該應用題的結(jié)構(gòu)和解題思路,加深學生思維的深度。
二、反思解題方法,訓練思維的靈活性
教完每道例題,通過引導學生反思本題是否還有其它解法,比較哪種解法較為簡捷,進一步拓寬學生解題思路,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例如,在第十一冊54頁的例4教學之后,教師可問學生:這道題還可以怎樣解答?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得出如下幾種解法:
解法一
以九月份生產(chǎn)玻璃的箱數(shù)作單位“1”,得解法:20000÷(1+1/3)。
解法二
以十月份生產(chǎn)玻璃的箱數(shù)作單位“1”,解法為:20000×(1-1/4)。
解法三
用歸一法解:20000÷(3+1)×3解法四用方程解:設九月份生產(chǎn)玻璃x箱。得方程(20000-x)÷x=13。
這樣引導學生從同一例題中探求不同的解法,有利于克服思維定勢,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反思題目變式,訓練思維的廣闊性
[1] [2]
【應重視例題教學后的反思】相關文章:
例題教學解后反思之我見05-01
數(shù)學教學應重視能力的提高05-01
“后普九時代”應重視學前04-30
應重視英語聽力的教學方法04-26
中學語文教學應重視口語訓練04-30
初中數(shù)學應重視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教學04-29
一個例題教學引起的反思04-28
應重視老年人的失眠與憂郁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