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電解可脫性彈簧圈急診栓塞破裂動脈瘤
摘 要 目的:總結27例以電解可脫性彈簧圈(GDC)急診栓塞破裂動脈瘤的體會。方法: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27例。女17例,男10例,年齡40~85歲。25例在急性SAH發(fā)病12 h內行GDC動脈瘤栓塞。動脈瘤的大小為3~22 mm。6例動脈瘤頸較寬的患者行瘤頸成形術。術后常規(guī)給予低分子肝素7 d。7名患者GDC栓塞后鞘內給予t-PA.結果:動脈瘤栓塞后隨訪3個月到1年,無1例發(fā)生再出血;謴土己17例,中等5例,2例恢復差,3例死亡。有6例發(fā)生血管痙攣。結論:用GDC急診栓塞為治療破裂動脈瘤開拓了新途徑。關鍵詞:電解可脫性彈簧;動脈瘤;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
急癥手術治療顱內破裂動脈瘤漸漸成為目前的趨勢。 但是,由于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SAH)后的病情、動脈瘤的部位等因素,有些患者不適合開顱手術。我們以電解可脫性彈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急診栓塞破裂動脈瘤27例,療效良好,現報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27例中,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齡40~85歲,平均63歲。按Hess和Hunt分級:Ⅲ級11例,Ⅳ級16例。25例在發(fā)病12 h(平均8 h)內行動脈瘤栓塞,1例在第1次出血后第5天再次出血后急診入院栓塞;另1例在第1次出血后第40天,第3次出血后急診入院栓塞。27例均因出血兇險程度、動脈瘤部位、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或開顱手術等因素而不適合行開顱手術。
1.2 影像學檢查 所有病例經頭顱CT證實有SAH,并伴有腦內血腫12例,其中血腫破入腦室5例,并發(fā)急性梗阻性腦積水2例。按Fisher分級:Ⅱ級5例, Ⅲ級10例,Ⅳ級12例。入院后急診行全腦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其中基底動脈頂端動脈瘤8例,前交通動脈動脈瘤5例,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動脈瘤5例,海綿竇部動脈瘤2例,大腦中動脈分叉部動脈瘤2例,椎動脈壁間動脈瘤5例。動脈瘤大小5 mm以下12例,5~10 mm 9例,10~20 mm 5例,22 mm 1例。瘤頸寬度在3 mm 以下11例,≥3 mm 10例,無法判斷6例。2例并發(fā)梗阻性腦積水的行腦室外引流后再行腦血管造影檢查及栓塞術。全組均為單發(fā)動脈瘤,動脈瘤有明顯小泡的19例。
1.3 治療方法 在基礎麻醉或全麻下行DSA及動脈瘤栓塞術。常規(guī)行股動脈插管,以手推造影劑,先對懷疑為出血來源的動脈造影。對于老年患者,為防止造影時血管壁硬化斑塊脫落,在導管插入頸內動脈和椎動脈前,先行頸總動脈分叉部和椎動脈起始部造影。導引導管選用6F Envoy(Cordis公司)或Omniguide導管(Mis公司)或Fas-Guide導管(Boston公司)。選用Track-18,Track-10(Boston公司),Prowler-14(Cordis公司)等雙標記微導管和相應的微導絲。微導管導入前,為防治血管痙攣,從導引導管注入尼卡地平0.5 ml。本組采用GDC(Boston公司)作為栓塞材料。GDC的彈簧圈不能置于動脈瘤小泡處,以免動脈瘤破裂。每一根GDC熔斷前行正側位造影以確認載瘤動脈不受影響,并觀察動脈瘤的充盈情況。在導入GDC時經常會遇到阻力,往往是微導管開口處碰到已導入的彈簧圈或動脈瘤壁。這時將微導管稍回撤再推進GDC。動脈瘤的栓塞標準:(1)動脈瘤不顯影而載瘤動脈不受影響;(2)栓塞后動脈瘤小泡不再顯影;(3)彈簧圈的置入盡可能填塞滿動脈瘤。 對于瘤頸較寬的動脈瘤,由于彈簧圈導入時較易突出瘤腔至載瘤動脈,在栓塞過程中需要一項特殊的技術,即在導入彈簧圈時,在動脈瘤開口處的載瘤動脈內充盈一個球囊以閉塞動脈瘤口,防止彈簧圈突至載瘤動脈,即瘤頸成形術。頸內動脈動脈瘤,選用Balt球囊,將球囊用細線綁在Track-18或T
[1] [2] [3] [4]
【以電解可脫性彈簧圈急診栓塞破裂動脈瘤】相關文章:
Berry相的可積性與拓撲性04-26
文化的可譯性限度04-28
新型干法煙氣凈化技術可同時脫硫脫硝04-26
所指的差異與可譯性限度04-30
修辭格與可譯性05-03
脫頭脫腦(脫頭脫腦)04-29
右心室閉合性破裂1例尸檢報告04-28
分段函數、函數的可積性與原函數存在性04-30
對懲罰性賠償責任可保性探微論文04-29
可持續(xù)的移動性:事實與數據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