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語文教育的探索與思考
一、古代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是非專業(yè)化的
1904年,“癸卯學制”產(chǎn)生,語文開始獨立設科,稱“國文”。在此之前的三千余年里,都沒有嚴格分科意義上的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古代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非專業(yè)化的原因有三:一是語言文字不可能離開歷史、政治、哲學、文學等具體的文章而獨立存在。就是在今天,雖然把政治、歷史、哲學、倫理學等從古代“大語文”中分離出來了,在實際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中,語文教學仍然無法擺脫政治、歷史、哲學、倫理學而獨立進行,只是各自的側重點不同。二是古代的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是以傳思想道德為本的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教學生識字讀文的目的重在通過思想道德之教化以立人,凡是對學生成長有益的書籍,無論是歷史、政治、倫理還是哲學、文學方面的均可學習。三是古人認識所限,古代的整個文科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不可能分科進行,語文就必然同政治、歷史、哲學、倫理學、文學等各門學科融為一體進行。古代就連最簡單、最基本的啟蒙讀物《急就篇》《千字文》等,都不是簡單的識字讀本,書中都包含了自然、歷史、文學、修身、處世、起居、讀書、勞動、祭祀、禮節(jié)等十分豐富的內(nèi)容,蒙童識字是和認識自然、認識生活、認識社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啟蒙之后的讀物,就更是那些能夠使學生修身養(yǎng)性,能培養(yǎng)齊家治國能力的,以傳儒家思想為主的綜合性教材。例如《四書》《五經(jīng)》《昭明文選》以及解讀這些經(jīng)典必不可少的工具書《爾雅》《說文解字》《四書集注》等。
近代,語文終于從集文字學、音韻學、文章學、文學、歷史學、政治學、哲學、倫理學于一體的古代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中獨立出來,但是,中小學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的內(nèi)容不是單一化了,而是更復雜了。不僅仍然要與政治、歷史、哲學等學問聯(lián)系在一起,而且還增加了語法、邏輯、修辭(古代講修辭主要講比喻、對仗、煉字等,遠不及現(xiàn)在豐富)、廣義的文學(古代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涉及的文學主要是詩詞歌賦和散文,小說、戲劇難登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大堂)和科技論說文;然而,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的時間與古代相比卻至少減少了一半。因此,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的問題特別多。直到今天,語文獨立設科馬上就到一百年了,而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的內(nèi)容和任務,在理論上仍然爭論不休,實踐上也有不少問題。因此,十分需要把古今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對比起來,把語文科同其他人文學科聯(lián)系起來,把現(xiàn)代語文同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聯(lián)系起來,把中外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對照起來,認真地研究。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的內(nèi)容和任務搞不清楚,語文教時安排不科學,都會影響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的改革和發(fā)展。
二、古代語文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是傳“道”的教育(www.35d1.com-上網(wǎng)第一站35d1教育網(wǎng))
1.文本身就是道
語言是社會實踐過程中聲音和意義相結合的產(chǎn)物。漢字,是世界上最特殊的文字,字義和字形密切相連,不可分割,基本上一個漢字就是一個詞語。許多漢字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可以說一個字就是一部歷史,一個社會的縮影,一種觀念的反映。學漢字,本身就是在學認字的同時接受一種思想,一種觀念,也可以說是在接受一種“道”(泛指各種思想而非專指某些政治理念)。離開了這些“道”,你就無法理解這些字。例如,從“牧”“牢”“豢”既能了解畜牧社會的一些情況,又能理解漢代的一種官員為什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