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體驗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
[作者] 新干縣教研室 鄧曉帆 新干縣金川中學
[內(nèi)容]
按照呂叔湘先生的大語文觀念,語文教學只有課內(nèi)與課外相結(jié)合,才能更好地拓展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智力。因此,要達到這一目的,課外體驗是重要的途徑。
什么是體驗:《淮南子記論訓》里說:“故圣人以身體之”!绑w驗”的準確定義應該是: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
初一語文第一冊分八個單元,按照課文反映的生活內(nèi)容,由近及遠進行編排。單元內(nèi)容順序是: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革命生活、自然景物、經(jīng)濟文化生活、科學世界、想象世界。這就充分說明了語文的教學與運用同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離開了生活,語文即變成了空洞的外殼,脫離了生活的語文教學必然是勞而寡效和枯燥無味了。因此,課外的體驗就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了。
一般說來,體驗有直接體驗和間接體驗兩類。第一冊語文中的教材,有的可以直接體驗,有的只能“曲徑通幽”間接體驗了。這是由于少年兒童的年齡與歷史的距離,以及認識特征等等所決定的。
直接體驗可分為實踐性和觀察性體驗兩類。實踐性體驗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一種有意識的主觀對客觀的活動。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就是這個道理。第七單元的《回聲》一文,用簡潔準確的語言表達“回聲,是我們熟悉的現(xiàn)象,它是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對于回聲這一發(fā)生的原理,山里的孩子是有條件的,課外教師帶著學生對著峽谷,對著山崖進行有意識的活動,回聲發(fā)生的原理、條件,回聲在科學中運用的知識,不就更加一清二楚了嗎?
知覺的高級形態(tài)是觀察。觀察性體驗是有目的、有計劃并和思維活動緊密結(jié)合的一種知覺過程。觀察是進行學習和工作的一種技能。難怪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觀察、觀察、再觀察”。這就說明人的智力活動是從觀察開始的,同時觀察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一要細致,二要抓住特征,只有這樣,才能認識事物,掌握知識。以《大自然的語
[1] [2]
【體驗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相關(guān)文章:
體驗與體驗教學05-01
在體驗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中職語文體驗式教學嘗試04-29
淺談語文新課程教學的體驗與思考的論文04-27
體驗式語文教學的意義與建構(gòu)04-29
激發(fā)興趣體驗語文04-29
語言的體驗性及體驗式教學05-02
從審美體驗視角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04-29
語文課堂教學如何融入情感體驗05-01
中職語文體驗式教學操作策略芻議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