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軸心時期文化成因及其歷史命運
探討了"軸心時期"中西文化的差異特征,運用湯因比"挑戰(zhàn)-應戰(zhàn)"模式分析這一差異形成的根本緣由,同時指出在這一模式的影響下,中西方民族在人與自然、社會及自身方面選擇了不同的發(fā)展路徑,使得西方文化形成了科學理性、民主法制、宗教信仰的文化精神,但也暴露了工具理性和科技異化的弊端;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則形成了親和自然的審美情懷、注重血緣倫理、強化專制的文化精神,但也導致了科學理性匱乏、個體精神缺失的內(nèi)在隱憂.在全球化時代中西文化應取長補短、交融互滲.
【軸心時期文化成因及其歷史命運】相關文章:
文化全球化的成因及其發(fā)展趨勢探析04-27
中國式英語及其成因透析04-26
邕江洪水的特征及其氣候成因研究04-26
淺談《埤雅》的訓詁特色及其成因04-26
論長征文化的歷史啟示及其意義04-26
城市垃圾的成因及其處理方法之探析04-26
后殖民理論視野中東方民族文化的歷史命運04-27
《源氏物語》中的太陽女神崇拜探源及其成因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