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論文
摘要:小學高年級學生相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情感更加豐富和敏感,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助于快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情感教育讓學生在深刻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礎上快速理解課文, 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情感教育能夠強化師生間的交流, 讓他們的情感表達更加準確。文章詳細分析了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以期為研究情感教育的語文教研工作者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情境教學; 實踐;
一、在小學語文中實施情感教育的作用
首先, 情感教育能夠快速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較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而言, 小學生更注重教師對自己的看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句表揚的話, 一個贊許的眼神等, 都能讓小學生興奮, 并在興奮的情感下更容易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其次, 情感教育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以往的教學模式都是比較嚴肅的, 嚴肅的態(tài)度使得教學課堂比較生硬, 學生往往會感到害怕, 在此心境下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情感教育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平易近人, 在輕松、舒適的環(huán)境下來引導學生, 更容易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學習效率更高。最后, 情感教育能夠強化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把更多精力放在課程內(nèi)容上, 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忽略學生的感受, 情感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心理認知引導, 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 能夠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所向, 增進彼此間的交流。
二、在小學高年級語文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 將課本中的情感因素充分挖掘出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內(nèi)容雖然通俗易懂, 但都蘊含了極其豐富的情感。因此, 教師在教學小學語文的過程中, 應該對課本中的情感因素進行深入的挖掘。比如在教授《懷念母親》時, 除了讓學生理解并掌握課本中的生字、生詞和句子以外, 要讓學生知道課文的梗概, 在此基礎上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作者開門見山地指出自己的母親同祖國母親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情感基調(diào)由此奠定。后來詳寫了自己同母親之間的關系, 相處時間不太多但是母子情感沒有減少, 母親的離世讓作者深深感到對母親的歉疚, 由此引發(fā)出作者懷念母親之情。在此處, 教師可以適當引導, 作者與母親見面次數(shù)和時間都非常有限, 應盡的孝還沒有完成, 母親便匆匆離去, 這會留給作者多少遺憾。由此讓學生由己及人地思考, 自己對母親是否盡到了孝道, 如果沒機會盡孝將會多么遺憾, 以此逐步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歉疚之情。作者在懷念自己母親之后, 因為長時間離開自己的祖國, 而引發(fā)對祖國母親的深切懷念, 作者對于兩個母親的敬意和懷念之情一脈相承, 渾然一體。
(二) 創(chuàng)設情感教育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更好地進行情感教育, 只依靠單純地口頭講解顯然不夠。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 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環(huán)境中被快速且深刻地激發(fā)情感, 由此進行情感教育必然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比如教授《詹天佑》一文, 課文有一部分寫詹天佑修建鐵路時遇到的各種艱難環(huán)境, 例如“居庸關山勢高, 巖層厚”“山頂?shù)娜聺B, 隧道里滿是泥漿”“八達嶺隧道長一千一百多米, 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等, 若教師不厭其煩地強調(diào)地理環(huán)境多么惡劣, 勘探及挖掘起來困難重重等, 學生理解起來就會比較困難。如果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 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元素創(chuàng)設出詹天佑修建鐵路時的情境, 把居庸關的山勢直接播放出來, 展現(xiàn)出山頂上滲泉水、隧道滿是泥漿的圖片或視頻, 把八達嶺隧道的長度用通火車的形式動態(tài)展現(xiàn)出來, 一定會讓學生切實地感受到課文所描述的環(huán)境, 由此引發(fā)他們的想象: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下生存尚且艱難, 詹天佑和他的團隊還要忍受嚴寒和饑餓來修建鐵路, 他們的精神多么讓人欽佩!在此情境下, 教師再來講解詹天佑修鐵路的事跡時, 學生一定會快速理解文章中描述的環(huán)境, 理解當時修鐵路的建設者的心理狀態(tài), 由此快速激發(fā)學生的敬仰之情。
(三) 結(jié)合學生實際生活進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如果脫離了實際生活就只是紙上談兵, 語文中的人文情感來源于實際生活, 而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 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感受和思考。比如在講解《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時, 很多學生無法理解作者對于伯父的情感。在親情尚且不太能理解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可能無法達到教學效果。與此同時, 高年級學生的情感正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 他們對于周圍人的態(tài)度、語言、看法等各種行為都非常敏感, 教師只要稍加引導, 便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親情觀。為此, 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課前作業(yè)讓學生去完成, 如讓學生給自己的大伯、叔叔、嬸嬸等親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也可以讓學生講述日常生活中同親人間的相處模式, 講述和親人共同經(jīng)歷的美好時光, 在思考以及回憶親人的生活點滴中感受親情的可貴。在此基礎上, 教師再進行課文的講解, 講解過程中對親情教育進行適當?shù)臐B透, 讓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和理解親情, 這樣不僅使學生快速內(nèi)化課文內(nèi)容, 還能讓他們學習到可貴的親情觀。
三、結(jié)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不僅能有效幫助學生學好語文科目, 激發(fā)他們的情感認知, 還對他們更有效地學習其他科目有幫助。但情感教育在實施過程中相對比較復雜, 關于情感教育的研究和實施一直沒有定向的法則參考。為此,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 應不斷探索和嘗試, 除了以上介紹的在課本中挖掘情感教育素材、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強化情感教育、把情感教育投入生活實踐中等方法外, 還可以嘗試探尋更多的情感教育方法。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想情感處于敏感期, 稍微進行引導和教育, 便會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為此, 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該重視情感教育, 把握好情感教育的正確方式和方法, 在日常教育中盡可能地滲透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呂月青.關于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 2012 (2) .
[2]武贊.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 2016 (5) .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學論文04-28
試述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學論文04-28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04-29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04-30
中學教育教學中容易被忽視的情感教育論文04-27
幼兒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論文04-27
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育論文04-29
情感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04-27
注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