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金頭鯛的形態(tài)學及框架結構的研究
從初孵仔魚培育到17月齡魚種中,檢測50尾魚(魚齡17個月)的體重(g)、體長(cm)、全長(cm)、尾叉長(cm)、體高(cm)、體寬(cm)、頭長(cm)、吻長(cm)、眼后頭長(cm)、眼徑(cm)、尾柄長(cm)和尾柄高(cm)等的平均值及標準差分別為241.11±49.56、18.72±1.30、24.15±1.39、22.02±1.23、8.20±0.63、3.18±0.31、5.56±0.36、1.98±0.28、2.47±0.21、1.52±0.09、2.56±0.45、1.96±0.17;體長/體高、體長/頭長、體長/尾柄長、體長/眼徑、頭長/眼徑、頭長/尾柄長、頭長/尾柄高、尾柄長/尾柄高、頭長/眼后頭長和體高/體厚等的平均值分別為2.29±0.10、3.33±0.18、7.49±1.25、12.37±1.12、3.72±0.30、2.26±0.43、2.88±0.25、1.31±0.21、2.29±0.16和2.59±0.22.其可數(shù)性狀:背鰭、胸鰭、腹鰭、臀鰭等的鰭式為D.Ⅺ-12~14、P1.5+(9~10)、P2.I-1+4、A.Ⅲ-11;側線鱗為56~69枚、側線上鱗為6~8枚;脊椎骨數(shù)為9~10(胸骨)+13~14(尾骨)根;上頜齒式為:1~5+7~10、2~13、4~9、0~9/0~7、3~10、3~15、4~11+1~4;下頜齒式為:1~2+6~15、4~10、0~8/0~7、4~9、6~12+1~2.通過觀察,運用傳統(tǒng)測量法對其外觀的可數(shù)、可量性狀進行測量與分析,并結合Humphsies,Bookstein和Bookstein等提出的框架法(Truss)思路來構建金頭鯛的框架結構圖,幾何地描述金頭鯛的體形特征,可為研究金頭鯛的種質提供科學依據(jù).
作 者: 王建勛 趙磊 WANG Jian-xun ZHAO Lei 作者單位: 王建勛,WANG Jian-xun(海南大學海洋學院,?,570228)趙磊,ZHAO Lei(天津農學院水產科學系,300384)
刊 名: 海洋水產研究 ISTIC PKU 英文刊名: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年,卷(期): 2006 27(3) 分類號: Q959.4 關鍵詞: 金頭鯛(Sparus aurata Linnaeus) 形態(tài)學 框架結構【金頭鯛的形態(tài)學及框架結構的研究】相關文章:
鋁合金腐蝕損傷的形態(tài)學研究04-27
基于數(shù)學形態(tài)學的TIN和GRID自動生成研究04-26
翡翠鳳凰短鯛的簡介08-02
數(shù)學形態(tài)學在遙測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應用研究04-26
數(shù)學形態(tài)學在鐵路電力線路行波信號消噪的研究04-26
金眶鸻巢址選擇的研究04-26
鳶尾屬植物部分種幼苗發(fā)育形態(tài)學的比較04-26
大學文化建設的文化形態(tài)學分析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