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芙蓉洞次生碳酸鹽沉積特征及與降水的關系研究
通過對重慶市芙蓉洞內兩處滴水和兩處池水長期定點觀測,現場測試pH、溫度和HCO-3濃度等指標,并采集適量水樣帶回實驗室利用ICP-OES和離子色譜儀測試主要離子的濃度,計算CO2分壓(PCO2)和方解石飽和指數(SIc),探討了芙蓉洞內次生碳酸鹽的沉積情況及與當地降水的關系.結果顯示:四個觀測點洞穴水在大部分時間相對于方解石為過飽和水,且正在沉積碳酸鹽,可見芙蓉洞地區(qū)大部分時間具有洞穴碳酸鹽沉積的溫度和降水條件;不飽和出現在較大降水量之后的1~2個月內,是降水對巖溶水的稀釋作用導致的.因此,降水量的變化是洞穴水呈現過飽和與不飽和交替的出現主要原因,最終導致碳酸鹽沉積的季節(jié)變化,降水量過大時不利于碳酸鹽的沉積.
王建力,WANG Jian-li(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重慶,400715;三峽庫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慶,400715)
刊 名: 沉積學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009 27(4) 分類號: P642.25 P512.2 關鍵詞: 芙蓉洞 次生碳酸鹽沉積 方解石飽和指數 pHCO2分壓 降水【芙蓉洞次生碳酸鹽沉積特征及與降水的關系研究】相關文章:
巢湖十五里河河口沉積物污染特征研究04-25
芙蓉歸來不看洞04-08
夏季新疆降水異常與印度降水的關系04-27
芙蓉洞導游詞08-09
南陽凹陷近岸水下扇沉積特征及沉積模式04-27
湖南夏季降水日變化特征04-26
沖繩海槽現代沉積物磁學性質分布特征與環(huán)境的關系04-26
芙蓉洞導游詞集錦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