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華北克拉通的變質(zhì)沉積巖及其克拉通的構造劃分
早前寒武紀花崗質(zhì)巖年齡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華北克拉通經(jīng)歷了3.8,3.3,2.9,2.5和1.8~1.9 Ga等多個旋回才從陸核成長為陸臺,與之對應沉積巖也由少變多,大約以500 Ma為一周期.由于沉積作用出現(xiàn)在成陸間歇期,所以二者在時間上相間互補,其狀如同顯生宙超大陸裂解和拼合的周期交替.這一現(xiàn)象不但是地殼演化的普遍規(guī)律,而且也可反過來用沉積巖反映陸殼的演化.然而,早前寒武紀尤其是太古宙的沉積巖畢竟太少,無法用來恢復當時古陸塊的面貌,但古元古代的特別是陸緣沉積的孔茲巖,盡管已進入下地殼并成為克拉通基底的組成,則以保存甚多、分布延續(xù),使其重塑克拉通的拼合成為可能.已有的華北克拉通的構造劃分方案多種多樣,但以陸緣沉積的古元古代孔茲巖作為地塊的邊界,理當最能反映當時古陸塊的面貌.因此,以孔茲巖為主要依據(jù),并綜合考慮巖石組合、構造環(huán)境、變質(zhì)p-T軌跡、同位素年齡、以及不變質(zhì)的沉積蓋層等地質(zhì)特征,將華北克拉通主體從西往東劃分為:鄂爾多斯地塊/晉蒙弧形拼合帶/冀魯豫地塊/(郯廬斷裂)/膠遼地塊群等構造單元,所得到的不同于以往的構造輪廓,顯示華北陸臺并非一統(tǒng)的太古宙克拉通,而是呂梁運動拼合成的古元古代大陸.
作 者: 吳昌華 WU Chang-hua 作者單位: 天津地質(zhì)礦產(chǎn)研究所,天津,300170 刊 名: 高校地質(zhì)學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年,卷(期): 2007 13(3) 分類號: P588 關鍵詞: 華北克拉通 變質(zhì)沉積巖 孔茲巖 早前寒武紀 大地構造劃分【華北克拉通的變質(zhì)沉積巖及其克拉通的構造劃分】相關文章:
華北克拉通大紅峪組高鉀火山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巖石成因04-27
華北克拉通東部中生代高Mg閃長巖--對巖石圈減薄機制的制約04-27
華北克拉通北緣早白堊世巖石圈減薄:鉀玄巖的Pb同位素證據(jù)04-26
和田玉的品種及其劃分04-27
我國煙田昆蟲群落的劃分及其特征分析04-26
四川省主要構造單元及其特征04-27
洋坑礦區(qū)構造特征及其控煤作用分析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