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儒學義利之辨及其當代啟示
儒學的義利之辨對中國的歷史和現(xiàn)實關系重大.所謂葉適"功利之說"實出于后人的誤解,葉適、朱熹的分歧在于:葉適強調義利的統(tǒng)一,朱熹強調義利的沖突.而朱葉所據(jù)以爭辯的董仲舒的名言"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系班固改作,班固的貶利觀念是從反面受荀況、韓非影響.孟子"何必曰利"、孔子"罕言利"自有深意,但孔子將義、利割裂,導致后世的中國社會向"義"與"利"絕對的兩極分化.當代社會講義不計利或講利不重義這兩種傾向都是值得反省的,問題最終歸結為價值觀.
作 者: 張乘健 作者單位: 溫州師范學院人文學院,浙江,溫州,325015 刊 名: 溫州師范學院學報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WENZHOU NORMAL COLLEGE 年,卷(期): 2003 24(4) 分類號: B222 關鍵詞: 儒學 義利之辨 當代啟示【論儒學義利之辨及其當代啟示】相關文章:
淺析義利之辨及其現(xiàn)實意義04-28
當代東方儒學復興的啟示04-28
論舍勒愛的思想及其當代啟示04-29
儒學的內心和諧思想及其當代價值04-28
先秦儒法兩家義利之辨探微04-27
論科技意識及其當代形態(tài)04-26
民族傳統(tǒng)的倫理價值觀及其現(xiàn)代意義-義利之辨與新世紀的道德建設04-27
尋找善的定義:義利之辨和因信稱義04-26
當代科技與社會的互動及其啟示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