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辯證法
學習辯證法1
沒有普遍性即沒有認識,沒有科學,沒有理論,但普遍性不是超歷史的`.黑格爾對辯證規(guī)律普遍性的證明是錯誤的,是倒果為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關系是辯證的.
作 者: 朱德生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100871 刊 名: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0xx 6(4) 分類號: B024 關鍵詞: 辯證法 普遍性 認識世界 改造世界學習辯證法2
閱讀了《自然辯證法》序論和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導言,我大體明白了自然辯證法所研究和揭示的內容: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規(guī)律,即自然界的辯證法;人類通過科學技術實踐活動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規(guī)律,即科學技術研究的辨證法;作為一種認識現象和社會現象的科學技術發(fā)生和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即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辨證法。
從這個定義中可以看出自然辯證法可以為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提供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啟迪,以幫助和促進科學技術的認識和實踐,同時自然辯證法不可能也不應該以自己的哲學研究來代替自然科學的實證研究。
這其實也就給出了“你覺得通過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可以解決科學方法訓練、能力和視野的問題嗎?”這個問題的`答案。要在每一個專業(yè)領域內有所發(fā)現,必須要先學習該專業(yè)的基本知識,了解該專業(yè)的一般規(guī)例。這些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訓練我們使用合理的科學方法,提高我們的能力,開闊我們的視野。但是要深入的研究這一專業(yè)的知識,
并開闊這一專業(yè)的領域,在這一領域內有所創(chuàng)新,我們必須對這一專業(yè)又更廣更深的理解。而這種理解,是離不開正確的科學方法,和廣闊的科學視野的。我覺得這種更一般性的科學方法訓練、能力培養(yǎng)以及視野的開闊是由研究自然科學的自然辯證法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知識所能提供的。
也就是說,除了專業(yè)課的學期,我覺得可以為我們提供科學方法訓練、提高能力和開闊視野的知識很多,哲學,歷史,文學都有我們可以汲取的營養(yǎng)。關鍵是看我們能不能從這些專門知識中提取出對我們認識自然,進行科學研究有益的觀點。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首先回顧了幾個世紀以來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批判了以往形而上學的自然觀,然后闡述了自然界是運動變化的辨證唯物的自然觀。
學習辯證法3
知道了要驗證一個命題有證實和證偽兩種方法。首先明白一個命題如果不可能被證偽這個命題可能就是一個偽命題,這樣我們就能夠識別一些貌似真理的實際上毫無意義的論斷。
明白要證實一個科學理論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人不可能窮盡所有的可能,即使我們窮盡了迄今為止的所有可能,但也不能保證在未來會不會出現一個與理論相反的例子。我們現在所接受的理論只不過是有可能被證偽但迄今為止還沒有被證偽的理論。明白了假設證偽是有效的研究的方法,也是最節(jié)約的科學研究的方法。但同時明白證偽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用唐太宗李世民的這句話來概括:"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西方文化來源于希臘文化,古希臘哲學中有一種對事物本原探求理性精神,而這種理性精神又常常和他們的宗教緊密相連,西方先哲常常把探求事情本原的工作本身當作追求,并從中找到樂趣,另一個動力來源于宗教,西方很多學者通過探求事物背后的規(guī)律來證明上帝造物的偉大。
而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中華民族文化的主流是一種入世的文化,對科學技術的追求動力常常來源于改善現實生活,提高生活質量的需要,很少純粹的科學探求。
古希臘把自然作為一個與人的主體并列的客體,作為一個研究對象,并且他們相信其背后都是有規(guī)律的,因此對其研究更大膽,更具體,更深入。而中國文化一直對自然心存敬畏,并把人和自然作為一個整體考慮,用推測類比來印證和解釋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缺乏對自然的深入的研究。
樂于探索知性認識,探索事物背后的本質,正是希臘文化淵源流傳至現代的寶貴的氣質,這種氣質在西方歷史長河中綿延不斷。這種氣質就是康德說的知性精神,一種不斷求索、追求概念嚴格化、努力探索論證方式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近代科學在西方產生的'重要土壤。
在學習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更不能忽視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我們所企求的是科學與人文的完美結合,達到“詩和數字統(tǒng)一”的文明極地。有靈性和人性的人才才是社會真正需要的。
科創(chuàng)精神屬于人文素質的范疇,人文素質是個人長期養(yǎng)成的穩(wěn)定的思想品格和待人接物的習慣和氣質,這主要由主體自我自覺地靠多方面知識的積淀和滋養(yǎng)而成?茖W是永無止境的探索過程,要求我們不能滿足現狀,不能停滯不前,要永遠不停探索不停創(chuàng)新,這正是科學精神的精髓所在。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說”,貝克勒爾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論,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了著名的相對論……無不是對創(chuàng)新精神的最好詮釋;科學領域中,至今還有太多懸而未決的難題:從歌德巴赫猜想到電梯問題,從宇宙大爆炸學說的證明到生命起源的探究,從人體基因結構的破譯到宇宙中暗物質的追尋。
【學習辯證法】相關文章:
淺析自然辯證法對化學史學習的指導04-30
對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手稿評價:愛因斯坦緣何出錯-自然辯證法史學習札記04-26
難與易的辯證法04-30
怎樣理解辯證法04-30
思維辯證法概論04-27
人是辯證法的主體04-27
善與惡的辯證法04-27
從神學辯證法到歷史辯證法--論黑格爾辯證法在辯證發(fā)展史上的環(huán)節(jié)意義04-27
總體性的辯證法-盧卡奇辯證法新解04-30
主觀辯證法商議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