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明沖突的即時效應和文明融合的滯后效應--試論拿破侖在埃及的改革
一、封建落后、閉關自守、宗教盛行--拿破侖遠征前的埃及 1517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征服埃及,埃及成為土耳其的一個行省.由于帝國的封建軍事性質(zhì),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聲稱吉達港以北至蘇伊士城的地區(qū)瀕臨宗教圣地,嚴禁歐洲商船穿越,控制了東西方貿(mào)易的通道,結果使得埃及和中東地區(qū)變成了一個和世界貿(mào)易活動無緣的蕭條地區(qū),埃及的經(jīng)濟狀況惡化.到了17世紀,馬木留克人成為實際的埃及統(tǒng)治者,馬木留克在阿拉伯語中語意為奴隸,原來是埃及阿尤布王朝從中亞、高加索一帶購買來的奴隸,后來被土耳其利用來進行統(tǒng)治,勢力慢慢的超過土耳其.
【文明沖突的即時效應和文明融合的滯后效應--試論拿破侖在埃及的改革】相關文章:
試論中西方文明的差異和演進04-27
全球文化的融合與沖突04-27
反思塞繆爾·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04-27
校園文明和宿舍文明口號12-30
民本文化與民主文化的沖突與融合04-26
人才聚集中利益沖突的削減與人才聚集效應04-27
從電影《刮痧》看中西文化沖突與融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