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證與解釋--關于哲學史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費希特曾將時間區(qū)分為"概念中的時間"與"編年史的時間",[1]前者可以理解為具有秩序意義的時間,后者則更多地涉及時間的自然流逝,包括其先后、相繼等關系.借用費希特的以上時間概念,并將其引入到思想史中,則思想(包括哲學)演進的歷史似乎也可以區(qū)分為兩種:其一為邏輯脈絡中的歷史,其二為編年意義上的歷史.邏輯脈絡中的歷史展示的主要是思想演化過程中的內(nèi)在條理、內(nèi)在秩序和內(nèi)在的邏輯關系,編年意義上的歷史則主要表現(xiàn)為思想史上各種體系之間的先后發(fā)生、前后相繼的關系,這種關系往往可以用描述的方式加以把握.
作 者: 楊國榮 Yang Guorong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暨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200062 刊 名: 哲學動態(tài) PKU CSSCI 英文刊名: PHILOSOPHICAL TRENDS 年,卷(期): 2005 ""(5) 分類號: B0 關鍵詞:【論證與解釋--哲學史研究的方法論問題】相關文章:
哲學的基本問題(教案)04-25
考研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解析04-27
考研政治復習哲學及其基本問題04-28
論證方法有哪幾種11-21
專家論證邀請函03-12
課題開題論證書范文樣本推薦04-15
成語解釋04-27
白軍的解釋03-20
充盈解釋11-07
防務解釋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