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望》原文及賞析
【詩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出處】唐·杜甫《春望》。
【譯注1】國家殘破,人事全非,只有 山河依然如故,春天又來到長安城,但 見草木幽深,人跡稀少。國破:指安祿 山起兵反叛,攻破長安城,也兼指國家 遭戰(zhàn)火破壞。山河在:極言戰(zhàn)爭破壞的 嚴重,除山河之外更無余物。草木深: 是說人煙稀少而致草木橫生,形容 荒涼。
【譯注2】
“國破”表明物是人非,盛唐王朝時輝煌的景象都已消失,“山河在”指自然景物依舊,“城春”指長安的春天本是綠草如茵,鳥語花香,生機盎然。但“草木深”顯示出雜草叢生,樹木蒼蒼,一片凋敝荒涼的景象,與“春”形成鮮明的對比,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時、關心國家命運的感情。
【用法例釋】
一、用以形容戰(zhàn)亂后城 池殘破,人跡稀少的荒涼蕭條景象。 [例]“煉獄火花”是“孤島”寫生,當時日 寇侵華,上海淪陷,“國破山河在,城春 草木生”,孤城落日,敵愾同仇,表達的 多是激楚蒼涼的興亡之感。(柯靈《〈柯 靈散文選〉序》)
二、后一句用以形容春 天城里草木茂盛的景色。[例]我沒有 “感時花濺淚”的多情,但有“城春草木 深”的感慨。這城,肯定是帶城墻的。 不帶城墻的城,即使春天深了,草木未 必就深。(車前子《帶城墻的家園》)
【全詩】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注釋】
1。國破:國家殘破,指安祿山叛軍蹂躪黃河南北,潼關東西,并占領長安。草木深:草木橫生,喻人跡稀少,景色荒涼。
2。感時:感慨時局。恨別:深恨離別。花濺淚:對花濺淚。一說:花似有知,亦感時而濺淚。下“鳥驚”句同。
3。烽火:戰(zhàn)火。至德二年的正月到三月,潼關、睢陽一線,太原、河東一帶,官兵與叛軍反復激戰(zhàn)。抵萬金:值萬金,極言家信珍貴難得。
4。搔:《詩·邶風·靜女》:“搔首踟躕!鄙︻^,顯示了惶急無奈之情。渾:簡直。簪:古人用以束發(fā)于冠的飾具。
【全詩鑒賞】
此詩作于肅宗至德二載(757)三月,時杜甫身陷安祿山叛軍占領的長安。當時長安被叛軍燒殺劫掠,由繁華變成荒涼。全詩以景托情,以情染景,對危難的祖國和隔絕的家人表示深刻的憂愁和思念。
此詩寫于安史之亂翌年(757)二月。時杜甫陷身于長安。首聯(lián)“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十字,看似平淡無奇,尤其首句之動詞“在”,只表述了某物的存在,并未言及其他,卻有深刻之內(nèi)涵深蘊其中,因為它啟示人們思考那些不存在了的東西。如司馬光所評:“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倍盎B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悲,則時可知矣!保ā稖毓m(xù)詩話》)
杜甫在“安史之亂”期間,被叛軍抓去。在他逃出長安之前,寫了這首詩,描寫他在陷落后的長安城中的所見所感,抒發(fā)感時恨別、憂國思家的感情。
這首詩以感情深沉、筆墨凝煉、言簡意豐著稱。全詩遣詞用字精當準確,含蘊豐富; 又環(huán)環(huán)緊扣,前后照應,結(jié)構十分嚴謹。詩人圍繞“望”字著筆。一二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借景抒情,直寫國都殘破、城郭荒蕪的蕭索景色。句中對照,兩句又互相對照,加上“破”、“深”二字,畫出劫后長安亂草遍地、林木蒼蒼的凄涼春景,使人怵目驚心,蘊含著詩人的無限悲痛。三四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移情人物;▋毫鞒龈袝r之淚,鳥雀因傷別而驚。一句寫花,寫所見,寫時局;一句寫鳥,寫所聞,寫家事。通過擬人手法,又以樂景寫悲情,概括了憂傷國事、久別家人的深沉之感。五六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敘事中抒情。“烽火”、“家書”分別與上聯(lián)的“感時”、“恨別”照應。
特別是后一句,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思緒,因而千古傳誦。末兩句“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通過一個“搔首”的動作,形象地揭示自己焦慮憂愁之情。詩人因愁而發(fā)白,因心煩意亂而搔首,在搔中頓覺短發(fā)稀疏,可見愁情之深。這里在寫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悲哀加深一層。這一結(jié)尾,使這位滿頭白發(fā)、憂國思家嘆老的詩人形象躍然而出,令人難以忘懷。
【《春望》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春思》原文及賞析03-21
秦原春望,秦原春望張喬,秦原春望的意思,秦原春望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彭蠡湖春望,彭蠡湖春望項斯,彭蠡湖春望的意思,彭蠡湖春望賞析 -詩詞大全03-13
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趙嘏,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的意思,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賞析 -詩詞大全03-13
望海潮,望海潮趙鼎,望海潮的意思,望海潮賞析 -詩詞大全03-13
江亭晚望賞析05-04
望薊門,望薊門祖詠,望薊門的意思,望薊門賞析 -詩詞大全03-13
望黃鶴樓賞析12-07
畫堂春賞析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