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的詩詞賞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雁的詩詞詩詞古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雁的詩詞賞析 篇1
歸雁 杜甫
春來萬里客,
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
高高向北飛。
杜甫詩鑒賞
此詩作于廣德二年(764)春暮,在成都草堂。
詩中寄托了深切的鄉(xiāng)思,并流露出對朝廷的系念和對國事的關(guān)心。
春來萬里客,亂定幾年歸?點明了時間和客居情況,表達急切渴望回歸故鄉(xiāng)的心情。安史之亂以后,八年來,杜甫帶著一家老小背井離鄉(xiāng),從長安、洛陽、秦州輾轉(zhuǎn)流離到四川成都。所以詩中春來二字亦作東來。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閬州飄泊時,就已經(jīng)作好了準備,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峽,以便回河南老家。但由于老朋友嚴武第二次到成都任東西川節(jié)度使,邀請杜甫到成都,于是打消了出峽的念頭,舉家重新遷回成都草堂居住。萬里客三字,飽含著經(jīng)年奔波的凄楚況味和濃烈的鄉(xiāng)思之情。此時,安史之亂已經(jīng)平息,按說應(yīng)當回家了。他在不久前寫的生平第一首快詩(浦起龍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就滿懷激情地表示過: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如今又來到成都,早就縈繞于懷的回鄉(xiāng)之愿,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實現(xiàn)?一個問句,表現(xiàn)了詩人渴望回鄉(xiāng)而不能的急迫心情。
正當詩人為鄉(xiāng)情所苦、愁思百結(jié)的時候,一隊隊大雁正從濱臨錦江的成都上空,高高地向北歸飛。高高有自由自在、暢通無阻之意。大雁北飛之地就是中原地帶,它既是作者故鄉(xiāng)的所在地,也是唐王朝中央政權(quán)的所在地。詩人想到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故鄉(xiāng),而自己卻多年滯留異地,不禁愁思縷縷。
這首詩短小精悍,含義雋永,余味無窮。這原因,一方面是詩人將自己的.一片真情,融于字里行間,在平易樸實的語言里,蘊含著強烈的激情。另一方面,寫歸雁的詩,往往都是先從大雁本身著筆,然后再抒發(fā)議論,然而這首詩卻是先寫思歸的心情,一開始就直抒胸懷,先給讀者一個思鄉(xiāng)的強烈印象,然后再將描寫的筆觸對準空中的大雁,讓生動的形象去充分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給人以具象化的感覺,先賦而后興。
不僅使情景交融,也使思鄉(xiāng)戀國之情表達得更為強烈,更為深長。另外,在絕句格式上,這一首采用了對起散結(jié)的方式。盛唐絕句重散行,四個散句起承轉(zhuǎn)合,句與句之間不講究對偶。而本詩一、二句用了對偶。后兩句用散句,又純?nèi)翁烊。這樣,在形式上把精巧與自然二者有機結(jié)合起來,讀來節(jié)奏優(yōu)美,神味高遠(浦起龍語)。杜甫常常把絕句作為遣興手段,即興漫成,但這并不妨礙他在形式上有意識進行多種嘗試。(周嘯天《唐絕句史》)從這首五言絕句中,也可以看出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
雁的詩詞賞析 篇2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yīng)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雁邱詞》
“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吧老嘣S”是對至情至愛的盛贊,是愛情的最高境界,是人生的真諦;蛟S只有大徹大悟的人和深諳社會生活,具有極其豐富閱歷的人,才能有這么高深的領(lǐng)悟和精辟的闡述。
然而,誰能想到如此經(jīng)典的佳詞妙句竟是出自于一位十六歲的翩翩少年之手。而且,這位少年公子竟然在應(yīng)試途中寫下了這樣的千古傳世佳句。可想而知,這首詞后一定是隱藏著一段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也正因為有故事,才可以撩撥這位年輕的作者心靈深處的琴弦,使他的才情一揮而就,成就了一首千古好詞,感動著后世萬代紅男綠女們的情思。
這位少年便是詩人元好問。當年,元好問去并州參加會考,途中,遇到一個捕雁的人。捕雁人面帶愧疚,告訴元好問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設(shè)網(wǎng)捕雁的時候,有兩只雁結(jié)伴而飛,他捕得一只,另一只卻漏網(wǎng)了,正在他遺憾之際,只見脫網(wǎng)之雁并不飛走,而是在他的上空盤旋一陣,當它看見自己的同伴已經(jīng)死去的時候,猛然一個俯沖,投地而死。捕雁人看到這情景,心里不禁生起一股慚愧,提起雙雁心事重重地往回走。
元好問看看捕雁者手中的兩只雁,一時大受感動,心緒難平。立即花錢買下了這兩只雁,接著把它們一起葬在汾河岸邊,壘上石頭做為記號,叫作“雁邱”,并寫下了這首著名的《雁邱詞》。
試問天下飲食男女,誰不渴望與相愛的人比翼雙飛,形影相隨,誰不渴望與相愛的人心心相印,白頭偕老?然而,天總是有不測風云,平靜的海面總會有驚濤駭浪。就連天南地北雙飛的大雁,都難以逃脫被拆散的命運,更何況處于亂世的人。這時候,“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句話只不過是普通俗人美好的愿望罷了。
蒼天啊!你能告訴我愛情究竟是甚麼?一對恩愛的大雁南飛北歸,多么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多少的寒來暑往,多少個日日夜夜,相依為命,風雨共濟。為什么突然要經(jīng)受生死別離的楚痛。真情的雁兒心里應(yīng)該知道沒有同伴的日子,自己形孤影單,萬里前程路渺茫,每年寒暑更替,飛萬里越千山,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就只有形單影只了。即使荀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義呢?
于是,痛下決心追隨于九泉之下,這是怎樣的果斷,又是怎樣的壯舉。這癡情的.雁兒竟比人間癡情的男女還要更加知情,重情!從而才有獵戶看見的壯烈殉情。
二
當讀者看到這里就會明白,大雁不棄不離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詩人的心扉,詩人葬雁題詩,都是因為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動。因為感動,才有了這佳句名言。因為感動,才可以流傳百世。
相信每一個讀這首詞的人,腦海里總有一些畫面成為揮之不去的痕跡。
悠悠古道,秋風烈烈,馬蹄聲越過山崗,揚起一陣塵土。
浩渺的空中,一對大雁結(jié)伴而飛,由遠及近飛過叢林,它們飛得那樣的輕盈,那樣的自由自在,完全沒有估計潛在的危險。一面大大的網(wǎng)向著飛翔的翅膀張開,一只雁兒墜落在網(wǎng)中,苦苦掙扎,另一只雁是多么的痛苦,哀鳴已經(jīng)不能代表心中的悲痛。
親愛的!請別離開我,不要丟下我,好嗎?讓我一個人怎么去面對未來的漫漫長路!親愛!請不要閉上眼睛,請看著我如何不顧一切的奔向你呵。
風在哭泣,樹在哭泣,雁卻沒有哭泣,它圍繞著同伴盤旋著,盤旋著,突然飛向云霄,一個急轉(zhuǎn)俯沖下來,跌倒在同伴身旁。
讓我們生死相依,讓我們永不分離。
三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是多么讓人震撼的情景。
捕雁者震撼了,詩人震撼了,每一個讀者也深深地被震撼了,這才是這首詞的精妙之處。
這一首詠物詞,詞前小序為:“乙丑歲赴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wǎng)者皆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庇枰蛸I得之,葬之汾水之上,景石為識,是曰雁丘,時同行有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辭》!芭f時作無宮商,今改定之!笨梢姡@是詞人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動,才揮筆寫下了這首詞,寄托自己對殉情者的哀思!耙页蟆奔唇鹱谔┖臀迥辏1205)!皢柺篱g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遍_篇陡發(fā)奇問,破空而來,既是為殉情者發(fā)問,實際也是對殉情者的贊美!爸苯躺老嘣S”則與“情是何物”兩相呼應(yīng),回答得震撼人心。
古人認為,情至極處,“生者不以死,死者不以生”!吧老嘣S”是對至情至愛的詮釋,是情之極致的盛贊。作者開篇“問世間”,巧妙地將鳥界雁之情深與世間人之真愛相生相融,以人擬雁,借雁喻人,把一個情字描畫得跌宕起伏,引人遐思。而“直教”二字,則聲如巨雷,呼嘯而來。這樣的句子,教讀者如何不為之心動,為之震撼!疤炷系乇薄倍鋵懷愕纳。大雁南下越冬,春至北歸,歷經(jīng)寒暑,雙飛雙宿,不棄不離。正如人間一對對癡男怨女,便是?菔癄,亦生死相隨,魂夢相依。無論團聚,或者離別,天涯咫尺,刻骨銘心!熬龖(yīng)”四句從人的視角揣想了雁的心情!熬奔囱城榈难。雖僥幸脫險,卻獨自面對茫茫前路,朝云暮雪,形影孤單。沒有了愛人的陪伴,生有何歡?莫如共赴黃泉。這幾句形象地刻劃了殉情雁的心理,讀者的心緒也隨之起伏。
其后作者以有些沉重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物的荒涼,籍以襯托大雁殉情后的凄楚!皺M汾”三句指出了“雁丘”所在之處。遙想當年,漢帝王曾來巡游,那是何等地繁盛,而此刻卻簫鼓絕響,余音不再,一片凄涼!皺M汾”意即橫渡汾水。漢武帝《秋風辭》有“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薄昂嵐摹保肚镲L辭》有“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捌匠,如言平林。“招魂”二句,意為雁死不能復(fù)生,山鬼枉自哀啼。“招魂楚些”意為用“楚些”招魂。語出《楚辭招魂》,它的句尾用“些”字,故言“楚些”。
“何嗟及”即嗟何及!对娊(jīng)·王風》中有“何嗟及矣,”元詞本此!吧焦怼薄疤滹L雨”源自《楚辭·九歌?山愿》的“杳冥冥兮羌書晦,東風飄兮神買雨!边@幾句的描寫情景交融,景凄涼,雁悲苦,引人無限哀悼與惋惜。“天地妤”二句,寫了大雁殉情的壯舉,將使之不同于鶯、燕的平凡死生,葬于黃土,其聲名遠揚,甚至于惹起上天的忌妒。“千秋”四句,寫雁丘將永遠受癡男怨女憑吊,為墨客騷人景仰。這是詞人對殉情大雁的禮贊,也是對千古真情的褒揚。
這首詞從“情”字入手,以“情”字貫穿始末。作者用回腸蕩氣的筆觸,譜寫了一曲凄惻動人的戀情悲歌,表達了殉情者的哀思,對至情至愛的謳歌。
四
每當我們讀起這首詞時,不得不敬佩作者元好問的才情,所以,我們有必要對他的生平做一個詳細的了解。
這位才華橫溢、多才多藝的文學家歷史學家,文壇盟主,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后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
其詩、文、詞、曲,各體皆工。詩作成就最高,“喪亂詩”尤為有名;其詞為金代一朝之冠,可與兩宋名家媲美;其散曲雖傳世不多,但在當時影響很大,有倡導之功。
他對當時所有的文學形式除金院本之類的戲曲作品未見流傳至今的實證或記載傳說之外,其他的幾乎都有,如:詩、詞、歌、曲、賦、小說,傳統(tǒng)的論、記、表、疏、碑、銘、贊、志、碣、序、引、頌、書、說、跋、狀、青詞,以及官府公文詔、制、誥、露布等,均掌握熟練、運用自如。
他的作品內(nèi)容之廣泛之深奧都令許多大家折服。這首詞寫于十六歲,他的情商當時有多高我們暫且可以忽略,但這首歌頌愛情的至理名言,我們卻一直刻骨銘心。
五
相信這位少年騷客的英名也會與《雁邱詞》一樣,隨之與世長存,流芳傳代的。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在今天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這個故事、這首詞只要靜下心來,細細讀起,就會覺得更加令人感動,我們一直堅信真情不會被任何洪流淹沒,真愛永恒。
讓我們拋卻俗塵雜念,在愛情面前,做一個純真的孩子吧,或者是一個敢于為真愛奮斗一切的勇士。
雁的詩詞賞析 篇3
《南中詠雁詩》
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
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
譯文
我被流放到萬里之外、土地荒蕪的南方,春暖花開之際,路途中看到大雁正朝北飛去。
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我才能與你們一道回到北方?
注釋
南中:指嶺南地區(qū)!段倪x·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南中呂興,深睹天命,蟬蛻內(nèi)向,愿為臣妾。”李善注引《吳志》:“交阯郡吏呂興等殺太守孫谞,使使如魏。”
三春: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睗h班固《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歲月:年月。泛指時間!妒酚洝せ茨虾馍搅袀鳌罚骸扒鼜櫧撮e,猶可得延歲月之壽!
爾:你。一作“汝”。同歸:一同返回。《詩經(jīng)·豳風·七月》:“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毛傳:“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時出,同時歸也。”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南中詠雁》,《全唐詩》一作于季子詩,題為《南行別弟》,但《文苑英華》作韋承慶詩,且詩中所寫與別弟事無涉,故此詩著作權(quán)當歸韋承慶。唐中宗神龍初年,韋承慶在核審張易之弟張昌宗罪行的過程中,“失實,配流嶺表!痹姰斪饔诒毁H途中。
賞析
因為徇私犯法,發(fā)配嶺南,詩人心中的追悔、痛苦自不言而喻。加上本來他是頗受寵幸的,痛苦無疑更甚。所以,被貶途中,當他看到成群的大雁向北飛去,不禁睹物傷情,悲從中來!叭f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在這美好的春天,群雁北歸,尋其自由安樂之所,而自己卻要跨越千山萬水,遠赴萬里之遙到那險惡濕熱的南方瘴癘之地。其間旅途的坎坷,蟲獸的侵襲,疾病的折磨,都要忍受。春雁北返,回到自己的樂園,乃隨性而動;而自己作為萬物之靈長,卻淪落偏僻的異地,身不由己,無可奈何。首兩句,由雁及人,在人雁對比中,那種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蓄其中。
末二句,“未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緊扣歸雁,進一層抒發(fā)內(nèi)心的悲憤與痛悔。雁在北方安家落戶,因此,古人稱北飛的`雁為歸雁。隋代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兩句寫人見歸雁而自然生歸家之情。詩人此時身處南中,凝望那陣陣北歸的群雁,也不禁動了歸鄉(xiāng)這個念頭:不知什么時候,我才能和你們這些自由的大雁同返家園?古時北方人不適應(yīng)南方的濕熱氣候,被貶謫南地的人往往兇多吉少,加之路途遙遠艱辛,更是生死難料。此番南去,是生是死,實難卜知。蓋一切都尚在冥冥之中也,因而作者那絕望的苦痛、負罪的悔恨以及深沉的身世之悲,都交織在這末二句上了。
詩中作者把無情的大雁當作可以告語的知己,向它們傾訴自己的情懷,情真意切,出語自然。這里表現(xiàn)了一個“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的疲憊不堪的旅人,他踽踽獨行,凝望那北歸的群雁逐漸消失在遠方,他的心也隨之很沉很沉地墮了下去。值得慶幸的是,韋承慶不到一年便被召回,繼續(xù)做官,兼修國史,頗受唐中宗稱善,官至黃門侍郎而卒,可謂善終。大概從這次貶謫中,作者是吸取了某種人生的教訓的,加強了個人品行的修養(yǎng)。宋之問有一首詩《題大庾嶺北驛》,和這首詩比較相似,其前四句云:“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fù)歸來。”在人雁對比中,寫思家之情。但宋之問終未能從貶所歸來,唐玄宗時竟被賜死。大概因為宋之問的人品太差,先諂事張易之,后有依附武三思,在知貢舉時,竟然收取賄賂,且不知悔悟,遂引起時人的公憤,連皇帝也討厭他,于是把他賜死了事。反映在詩歌里,韋承慶的貶謫思歸之苦,更能博得后人的同情。末二句自然、真摯,脫口而出,毫無矯揉裝束之態(tài),深得后世詩論家的好評。
這首詩,通篇用敘述的筆調(diào),語言直白、通俗,如話家常。短短二十字中,運用對比手法,把作者那深切的貶謫之痛,完滿地表現(xiàn)了出來,自具動人的力量。
雁的詩詞賞析 篇4
原文:
題鄭防畫夾五首
【其一】
惠崇煙雨歸雁,坐我瀟湘洞庭。
欲喚扁舟歸去,故人言是丹青。
【其二】
能作山川遠勢,白頭惟有郭熙。
卻寫李成驟雨,惜無六幅鵝溪。
【其三】
徐生脫水雙魚,吹沫相看晚圖。
老矣個中得計,作書遠寄江湖。
【其四】
折葦枯荷共晚,紅榴苦竹同時。
睡鴨不知飄雪,寒雀四顧風枝。
【其五】
子母猿號槲葉,山南山北危機。
世故誰能樗里,彀中皆是由基。
賞析:
《題鄭防畫夾五首》,是黃庭堅題詠鄭防畫夾中作品的組。鄭防是藏畫的人,畫夾相當于現(xiàn)代的集錦畫冊之類。第一首詩題惠崇的畫;莩缡巧,能詩善畫。《圖繪寶鑒》說他“工畫鵝、雁、鷺鷥”;《圖畫見聞錄》說他“尤工小景,為寒江遠渚,瀟灑虛曠之象,人所難到”。正因為惠崇的山水、花鳥饒有詩意,才格外引起詩人品題的興味。王安石、蘇軾都有詩題詠他的畫。蘇軾的七絕《惠崇春江晚景》,更是膾炙人口。黃庭堅這首詩的首句六字,既點明畫的作者,又描繪出畫境。畫中景物并不止“煙雨”、“歸雁”,但作者有念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詩中給人們展現(xiàn)了一幅煙雨歸雁圖。
二三句承上,一氣而下,寫因欣賞畫中景色而生幻覺:恍惚之間,好像坐在瀟湘、洞庭的煙波之上,目送行行歸雁,鄉(xiāng)情油然而生。詩人很想喚一葉扁舟,回歸故鄉(xiāng)。第三句中的“喚”字,有的版本作“買”!百I”字不如“喚”字靈活。這三句不僅筆致疏朗輕淡,傳寫出畫中的“虛曠之象”,而且化畫境為實境,融入思歸之情。第四句從前三句中跌落,描寫詩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聽得友人說:“這是丹青!”才恍然省悟,知道錯把畫境當作真境。這樣結(jié)尾,峰回路轉(zhuǎn),饒有情趣。 “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郭熙《林泉高致》),詩畫有相通之處。因此,詩歌可再現(xiàn)畫境。但以詩題畫,一般不宜于全寫真境,更不宜全寫畫境。全寫真境,變成了山水景物詩,不成其為題畫詩;全寫畫境。用詩句一一描述畫中景物,無異于舍棄詩歌的想象和抒情之長,容易寫的呆滯而無生氣。沈德潛說杜甫題畫詩:“全不粘畫上發(fā)論。如題畫馬、畫鷹,必說到真馬真鷹,復(fù)從真馬、真鷹發(fā)出議論。后人可以為式!保ā墩f詩晬語》)杜甫的《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便從畫面引出真景,又由真景返回畫景。黃庭堅這首詩,便學習了杜甫題畫詩的手法,使畫中之景與畫外真景水乳交融,并同人的感情發(fā)生交流。杜甫的題畫詩,還有一個特點,便是在描繪畫境中道出畫理。如《戲題王宰山水圖歌》,因題畫而道出“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yīng)須論萬里”的藝術(shù)見解。黃庭堅在此題的第二首詩,題詠的是鄭防收藏的郭熙的畫,也運用這一表現(xiàn)手法。郭熙是北宋山水畫家,其畫強調(diào)“取勢”。他說:“真山水之川谷,遠望之以取其勢。”他的山水畫論《林泉高致》提出的`“三遠”——高遠、平遠、深遠,就是要取山川之遠勢。黃庭堅對繪畫有很高的藝術(shù)素養(yǎng),所以這首詩的前二句“能作山川遠勢,白頭惟有郭熙”,是很精當?shù)脑u價。
三四句具體詠贊畫夾中郭熙之作。郭熙曾為蘇才翁家摹寫宋初北派山水畫家李成的《驟雨圖》六幅,因此筆墨大進。詩人在鄭防畫夾中得以見到《驟雨圖》真跡,非常興奮。但三四句不直說,而是曲折達意。自從見到郭熙畫后,他禁不住躍躍欲試,也來摹寫《驟雨圖》,但一時找不到六幅好絹。“鵝溪”,在今四川三臺,以產(chǎn)上好畫絹著稱。把六幅畫絹說成是“六幅鵝溪”,以出人意料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新奇的意象。溪水清澈透明,恰似皎潔輕柔的畫絹。黃庭堅學杜甫詩,以善于錘煉句法、字法著稱,于此句可見。這兩句既奇警,又自然天成,而且給整首詩增添了盎然意趣,補足前二句之意,使全詩不流于枯燥。從章法和句法來看,第二首詩的第三、四句,一起一落,折出筆勢,同前一首的第三句一氣連貫、第四句陡然轉(zhuǎn)折不同?梢娫娙擞霉P靈活多變,決不重復(fù),總是力求創(chuàng)新與出奇。
雁的詩詞賞析 篇5
古詩簡介
《夜游宮·人去西樓雁杳》由吳文英創(chuàng)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首詞是作者在臨安思念愛妾之作。上闋開頭一句“人去”即指愛妾早夭;貞浲拢q如一夢。下闋“雨外蛩聲”是眼前景,“細織”、“霜絲”寫白發(fā)漸多。但一切對方無從知道,我卻獨對秋燈老去,這才令人無限感傷!此作采用時空跳接,現(xiàn)實與夢境交織等手法,營造出一個凄清而又令人癡迷的境界。
譯文
人離去后西樓就變得空空如也,鴻雁也早已經(jīng)飛往遠方而渺無蹤影。與舊日朋友暢敘別離之情也只能在那虛幻的夢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橋上,傾述著分別以后的'彼此的相思與深情。話還沒有說完,卻被窗外鳥兒的啼聲驚醒了。只見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剛剛拂曉,楚山迷蒙不清。
秋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夾雜著蟋蟀的哀鳴,仿佛織布機梭在來往穿行,織出了我那如同繁星般的滿頭白發(fā)。這種凄清艱苦的境況,即使我告訴伊人,恐怕也難以體會到我現(xiàn)在的心情。我遙望京師,獨自一人對著一盞熒熒秋燈,怎能不百愁俱生,那絲絲白發(fā),怎能不再添幾莖?
注釋
、潘z:指白發(fā)。
、剖捘铮号臃悍Q。
⑶幾:多么,感嘆副詞。
賞析/鑒賞
這首詞是秋夢懷人之作,從“向長安”可知,詞人所懷念的人是杭州姬妾。上片寫夢中所見,敘別離而托之于夢境,虛處實寫,頗有情致。首三句借用杜牧《遣懷》“十年一覺揚州夢”詩意,寫人去雁杳,是從別后寫起,然后再補寫別時情景:男女二人佇立河橋,執(zhí)手話別,依依難舍。下片寫離別后嘆衰老而寄相思,詞調(diào)清苦!霸频鞘琛彼木,結(jié)構(gòu)上有倒裝!奥犔錇酢比直緛響(yīng)在最后,但用者將其放在中間,不僅公是用韻的需要,而且可以加重埋怨、遺憾的語氣,也使句法變化生動,詞意曲折,增加了趣味性。全詞中情景兼融,韻致清雅。陳洵《海綃說詞》云:楚山夢境,長安京師,是運典,揚州則舊游之地,是賦事;此時覺翁身在臨安也。詞則沉樸渾厚,直是清真后身。
雁的詩詞賞析 篇6
結(jié)多少悲秋儔侶,特地年年,北風吹度。紫塞門孤,金河月冷,恨誰訴?回汀枉渚,也只戀江南住。隨意落平沙,巧排作、參差箏柱。
別浦,慣驚移莫定,應(yīng)怯敗荷疏雨。一繩云杪,看字字懸針垂露。漸欹斜、無力低飄,正目送、碧羅天暮。寫不了相思,又蘸涼波飛去。
《長亭怨慢·雁》譯文
北風年年有意吹到塞外,悲秋的大雁結(jié)成伴侶將飛向南方。寂寥的關(guān)塞,廣漠的天空,滿腔的哀怨向誰傾訴呢?雁群飛過水灘,越過水中的沙洲,只是戀著江南的故土,它們落在沙灘上象是箏上參差錯落的弦柱。
雁群飛薊水濱,落下又驚起,似乎敗荷疏雨都使雁群驚恐不安。大雁升空繼續(xù)高飛遠去,它們象一條繩懸掛云端。雁群飛得疲憊了,在暮色蒼茫的天際漸漸欹斜低飄:但對江南的相思縈繞于心,它們沒有停留下來。又蘸著冷風離去。
《長亭怨慢·雁》注釋
儔(chóu)侶:伴侶。
紫塞:指長城。此處泛指北方塞外。
金河:指秋空。古代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jié)演變,秋屬金,所以稱秋空為金河。
回汀枉渚:汀,水邊平地。渚:水中小洲;兀鳎簭澢男螤。
箏柱:指箏上的弦柱。此處用以形容大雁飛行的隊形。
浦:水濱。
一繩云杪(miǎo):形容大雁排成一字形飛向天邊。
欹(qī)斜:傾斜不平。
《長亭怨慢·雁》鑒賞
這首詞是朱彝尊詠物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它題詠的是雁,說得具體一描則是秋雁。全詞字面,均扣住“雁”字來寫:既有對群雁憩息時的靜態(tài)描述,如“隨意落平沙,巧排作、參差箏柱”,又有對雁陣飛行時的動態(tài)勾勒,如“一繩云杪,看字字、懸描垂露”;既有形象的外觀描寫,如“漸欹斜、無力低飄”,也有逼真的心理刻畫,如“慣驚移莫定,應(yīng)怯敗荷疏雨”;既有一般的白描手法,如“回汀枉渚,也只戀、江南住”,還有曲折的典故運用,如“紫塞門孤,金河月冷” ……從而生動細致地描繪出了一幅大雁南飛的畫圖。而時當金秋,卻是滿眼的北風、冷月,孤門、敗荷,疏雨,暮色,成群的大雁排成不同的隊形,在略作休息之后又疲倦地向南飛去,這里面充滿著蒼涼悲凄的氣氛。
然而,詠雁只是這首詞的'表層現(xiàn)象,作者的用意顯然在北以雁喻人,通過詠雁來表現(xiàn)自己的身世之悲。如同朱彝尊《解佩令‘自題詞集》“十年磨劍,五陵這客,把平生、涕淚都飄盡”云云所反映的那樣,他由北抗清失敗,生計艱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飄零四海,客游幕府,先后到過山西、山東、北京等地。這種漫長的羈旅生涯,加上時時要擔心清廷的追捕,不能不使他既感到厭倦,又感到驚恐,夢想著能夠回到自己江南的家鄉(xiāng),過上安定的日子。正因為如此,所以他看到秋天南飛的大雁,心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忍不住這出了“也只戀、江南住”的慨嘆;而大雁尚能南飛,人卻不能自主,有家難歸,有“恨”也不知道向誰傾訴!難怪乎這樣一首秋雁詞會充滿著如此悲涼的氣氛。
更有可說者。朱彝尊的身世之感,最根本的原因在北明清改朝換代。因此,這首詞在敘述秋雁南飛的背景時,也特地描出了是“北風吹度”。這里的“北風”,以及下文的“紫塞”、“金河”,事實上都象征著來自北方的滿清貴族勢力。而與此相反,下面“也只戀、江南住”的“江南”,則自然象征著明朝故國。詞的這拍“寫不了相思”云云,脫胎北南宋詞人張炎的《解連環(huán)·孤雁》:“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描!比欢缃窆蕠靡褱缤,連“相思”也“寫不了”了,其感情顯然更為沉痛。如果說這首詞有更深層的寓意的話,那么就在這里。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說此詞“感慨身世,以凄切之情,這哀婉之調(diào),既悲涼,又忠厚”,所謂“忠厚”,恐怕也就是由個人進而想到家國吧。
縱觀全詞,它的主題思路由雁及人,又由人而推及故國淪亡的背景,從而形成了一個近遠淺深逐層遞進的多層面體。這即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深化,又使作品產(chǎn)生出強烈的立體感,增加了作品的藝術(shù)感染力。只是我們在閱讀這類作品的時候,需要細心辨析它寫的究竟是景耶情耶,抑或人耶物耶……
《長亭怨慢·雁》創(chuàng)作背景
朱彝尊由于抗清失敗,生計艱難,在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飄零四海。這種漫長的羈旅生涯,加上時時要擔心清廷的追捕,不能不使他既感到厭倦。正因為如此,所以他看到秋天南飛的大雁,心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忍不住發(fā)出了“也只戀、江南住”的慨嘆,只是大雁尚能南飛,人卻不能自主,有家難歸。
雁的詩詞賞析 篇7
古詩原文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shù)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譯文翻譯
八月邊地回鶻士兵拉弓射箭,雁群為之驚飛四散哀鳴連連。
月明之夜孤雁掠過承露仙掌,哀鳴聲傳到昏暗的長門宮前。
應(yīng)該知道北方正當烽煙四起,再也不能隨著春風回歸家園。
請莫嫌棄瀟湘一帶人煙稀少,水邊的菰米綠苔可免受饑寒。
注釋解釋
金河:在今內(nèi)蒙呼和浩特市南。秋半:八月。虜弦開:指回鶻南侵。
云外:一作“云際”。
仙掌:指長安建章宮內(nèi)銅鑄仙人舉掌托起承露盤。
長門:漢宮名,漢武帝時陳皇后失寵時幽居長門宮。
須知胡騎紛紛在:一作“雖隨胡馬翩翩去”。胡:指回鶻,也稱回紇。
莫厭:一作“好是”。
創(chuàng)作背景
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鶻族烏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邊民紛紛逃亡。杜牧時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刺史,聞此而憂之,因?qū)懴麓嗽姟?/p>
詩文賞析
此詩通篇為詠物體,前四句寫大雁驚飛,影過皇城,鳴聲回蕩在長安城上空。言外之意是:不知是否能引起皇宮中統(tǒng)治者的關(guān)注?后四句安慰大雁:胡騎尚在,你們到春天時也不要急于北飛,瀟湘之地也可以覓食。此詩通篇無一語批評執(zhí)政者,但在秋天就設(shè)想明年春天胡騎還在,則朝廷無力安邊之意自明。這是非常含蓄的怨刺方法。
首聯(lián)想象鴻雁遭射四散的情景。金河,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南,這里泛指北方邊地!疤斚议_”,是雙關(guān)挽弓射獵和發(fā)動軍事騷擾活動。這兩句生動地展現(xiàn)出一幅邊塞驚雁的活動圖景:仲秋塞外,廣漠無邊,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騎的襲射,立時驚飛四散,發(fā)出凄厲的哀鳴!绑@飛四散哀”五個字,從情態(tài)、動作到聲音,寫出一時間連續(xù)發(fā)生的情景,層次分明而又貫串一氣,是非常真切凝煉的動態(tài)描寫。
頷聯(lián)續(xù)寫“驚飛四散”的征雁飛經(jīng)都城長安上空的情景。漢代建章宮有金銅仙人舒掌托承露盤,“仙掌”指此。清涼的月色映照著宮中孤聳的仙掌,這景象已在靜謐中顯出幾分冷寂;在這靜寂的畫面上又飄過孤雁縹緲的身影,就更顯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寵者幽居的長門宮,燈光黯淡,本就充滿悲愁凄冷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中傳來幾聲失群孤雁的哀鳴,就更顯出境界的孤寂與雁鳴的悲涼!肮掠斑^”、“數(shù)聲來”,一繪影,一寫聲,都與上聯(lián)“驚飛四散”相應(yīng),寫的是失群離散、形單影只之雁。兩句在情景的描寫、氣氛的烘染方面,極細膩而傳神。透過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圖,可以隱約感受到那個衰頹時代悲涼的氣氛。詩人特意使驚飛四散的征雁出現(xiàn)在長安宮闕的上空,似乎還隱寓著微婉的諷慨。它讓人感到,居住在深宮中的皇帝,不但無力、而且也無意拯救流離失所的邊地人民。月明燈暗,影孤啼哀,整個境界,正透出一種無言的冷漠。
頸聯(lián)又由征雁南飛遙想到它們的`北歸,詩人說:如今胡人的騎兵射手還紛紛布滿金河一帶地區(qū),明春氣候轉(zhuǎn)暖時節(jié),你們又怎能隨著和煦的春風一一返回自己的故鄉(xiāng)呢?大雁秋來春返,故有“逐春風”而回的設(shè)想,但這里的“春風”似乎還兼有某種比興象征意義。據(jù)《資治通鑒》載,回鶻侵擾邊地時,唐朝廷“詔發(fā)陳、許、徐、汝、襄陽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來春驅(qū)逐回鶻”。問題是:朝廷上的“春風”究竟能不能將流離異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還在南征的途中,詩人卻已想到它們的北返;正在哀憐它們的驚飛離散,卻已想到它們異日的無家可歸。這是對流離失所的邊地人民無微不至的關(guān)切!绊氈、“豈逐”,更像是面對邊地流民深情囑咐的口吻。兩句一意貫串,語調(diào)輕柔,情致深婉。這種深切的同情,正與上聯(lián)透露的無言的冷漠形成鮮明的對照。
流離失所、欲歸不得的征雁,它們的歸宿是:“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睘t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帶。相傳雁飛不過衡陽,所以這里想象它們在瀟湘一帶停歇下來。菰米,是一種生長在淺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實(嫩莖叫茭白)。莓苔,是一種薔薇科植物,子紅色。這兩種東西都是雁的食物。詩人深情地勸慰南飛的征雁:不要厭棄瀟湘一帶空曠人稀,那里水中澤畔長滿了菰米莓苔,盡堪作為食料,不妨暫時安居下來吧。詩人在無可奈何中發(fā)出的勸慰與囑咐,更深一層地表現(xiàn)了對流亡者的深情體貼。由南征而想到北返,這是一層曲折;由北返無家可歸想到不如在南方尋找歸宿,這又是一層曲折。通過層層曲折轉(zhuǎn)跌,詩人對邊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達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厭”二字,耽心南來的征雁也許不習慣瀟湘的空曠孤寂,顯得蘊藉深厚,體貼備至。
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詩。通篇采用比興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寫雁,實際上,它句句寫時事,句句寫人。風格婉曲細膩,清麗含蓄。而這種深婉細膩又與輕快流走的格調(diào)和諧地統(tǒng)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為主要特色的杜牧詩中,是別開生面之作。
雁的詩詞賞析 篇8
【原文】
《摸魚兒雁丘詞》
年代:元作者:元好問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wǎng)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yīng)有語:渺萬里層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
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
天也妒,未得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
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注釋】
、琶~兒: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等。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宋詞以晁補之《琴趣外篇》所收為最早。雙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后片七仄韻。雙結(jié)倒數(shù)第三句第一字皆領(lǐng)格,宜用去聲。
、埔页髿q: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以天干地支紀年為乙丑年,當時元好問年僅十六歲。
、歉霸嚥⒅荩骸督鹗贰みx舉志》載:金代選舉之制,由鄉(xiāng)至府,由府至省及殿試,凡四試。明昌元年罷免鄉(xiāng)試。府試試期在秋八月。府試處所承安四年贈太原,共為十處。
、茸R(zhì):標志。
、裳闱穑杭螒c《大清一統(tǒng)志》:雁丘在陽曲縣西汾水旁。金元好問赴府試……累土為丘,作《雁丘詞》。
、薀o宮商:不協(xié)音律。
、酥苯蹋壕故。許:隨從。
⑻雙飛客:大雁雙宿雙飛,秋去春來,故云。
、汀熬椭小本洌哼@雁群中更有癡迷于愛情的。
、巍熬龖(yīng)”四句:萬里長途,層云迷漫,千山暮景,處境凄涼,形影孤單為誰奔波呢?
、稀皺M汾”三句:這葬雁的汾水,當年漢武帝橫渡時何等熱鬧,如今寂寞凄涼。漢武帝《秋風辭》:“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逼匠撼竻材。遠望樹梢齊平,故稱平楚。
⑿“招魂”二句:我欲為死雁招魂又有何用,雁魂也在風雨中啼哭。招魂楚些(suò):《楚辭·招魂》句尾皆有“些”字。何嗟及:悲嘆無濟于事。山鬼:《楚辭·九歌·山鬼》篇指山神,此指雁魂。
、寻堤洌阂蛔鳌白蕴洹。
、摇疤煲病倍洌翰恍叛城榈难阕优c普通鶯燕一樣都寂滅無聞變?yōu)辄S土,它將聲明遠播,使天地忌妒。
、域}人:詩人。
【譯文】
天啊!請問世間的各位,愛情究竟是什么,竟會令這兩只飛雁以生死來相對待?南飛北歸遙遠的路程都比翼雙飛,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舊恩愛相依為命。比翼雙飛雖然快樂,但離別才真的是楚痛難受。到此刻,方知這癡情的雙雁竟比人間癡情兒女更加癡情!相依相伴,形影不離的情侶已逝,真情的雁兒心里應(yīng)該知道,此去萬里,形孤影單,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飛萬里越千山,晨風暮雪,失去一生的至愛,形單影只,即使茍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汾水一帶,當年本是漢武帝巡幸游樂的地方,每當武帝出巡,總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熱鬧,而今卻是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武帝已死,招魂也無濟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卻不會再歸來了!雙雁生死相許的深情連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決不會和鶯兒燕子一般,死后化為一抔塵土。將會留得生前身后名,與世長存。狂歌縱酒,尋訪雁丘墳故地,來祭奠這一對愛侶的亡靈。
【賞析】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僅十六歲的青年詩人元好問,在赴并州應(yīng)試途中,聽一位捕雁者說,天空中一對比翼雙飛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殺后,另一只大雁從天上一頭栽了下來,殉情而死。
年輕的詩人被這種生死至情所震撼,便買下這一對大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個小小的墳?zāi),叫“雁丘”,并寫《雁丘》辭一闋,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這首著名的《摸魚兒·雁丘詞》。
這首詠物詞是詞人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動而作的,寄托自己對殉情者的哀思。全詞緊緊圍繞“情”字,以雁擬人,譜寫了一曲凄惻動人的戀情悲歌。在詞中,作者馳騁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對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致的描繪,再加以充滿悲劇氣氛的環(huán)境描寫的烘托,塑造了忠于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雁的藝術(shù)形象,譜寫了一曲凄婉纏綿,感人至深的愛情悲歌,是為中國古代歌頌忠貞愛情的佳詞。
此詞上闋開篇一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個“問”字破空而來,為殉情者發(fā)問,實際也是對殉情者的贊美!爸苯躺老嘣S”則是對“情是何物”的震撼人心的回答。在“生死相許”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疤炷系乇彪p飛客,老翅幾回寒暑”這二句寫雁的感人生活情景。
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歸,雙宿雙飛。作者稱他們?yōu)椤半p飛客”,賦予它們比翼雙飛以世間夫妻相愛的理想色彩!疤炷系乇薄睆目臻g落筆,“幾回寒暑”從時間著墨,用高度的藝術(shù)概括,寫出了大雁的相依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歷程,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鋪墊。“
君應(yīng)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這四句是對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動細致入微的揣摩描寫。當網(wǎng)羅驚破雙棲夢之后,作者認為孤雁心中必然會進行生與死、殉情與偷生的矛盾斗爭。但這種猶豫與抉擇的過程并未影響大雁殉情的摯誠。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擇,從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
詞的下闋借助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襯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三句寫葬雁的地方!把闱稹彼谥,漢代帝王曾來巡游,當時是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鳴谷應(yīng),何等熱鬧。而今天卻是四處冷煙衰草,一派蕭條冷落景象!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倍湟鉃檠闼啦荒軓(fù)生,山鬼枉自哀啼。這里作者把寫景同抒情融為一體,用凄涼的景物襯托雁的悲苦生活,表達詞人對殉情大雁的哀悼與惋惜!疤煲捕,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睂懷愕难城閷⑹顾幌聱L、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它的聲名會惹起上天的忌妒。這是作者對殉情大雁的禮贊。“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四句,寫雁丘將永遠受到詞人的憑吊。
這首詞名為詠物,實在抒情。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shù)手法,對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開了深入細致的描繪,再加以悲劇氣氛的環(huán)境描寫的烘托,塑造了忠于愛情、生死相許的大雁的藝術(shù)形象,譜寫了一曲愛情悲歌。全詞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行文卻跌宕多變。圍繞著開頭的兩句發(fā)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有大雁生前的歡樂,也有死后的凄苦,有對往事的追憶,也有對未來的展望,前后照應(yīng),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1
詞中以帝王盛典之消逝反襯雁丘之長存,說明純真愛情在詞人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也是詞人樸素的民本思想的折光。全詞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行文卻騰挪多變。圍繞著開頭的兩句發(fā)問,層層深入地描繪鋪敘。
詞人把寫景同抒情融為一體,用凄涼的景物襯托雁的悲苦生活,表達詞人對殉情大雁的哀悼與惋惜“天地妒”二句,寫雁的殉情將使它不像鶯、燕那樣死葬黃土,不為人知;它的聲名會惹起上天的忌妒。
【雁的詩詞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雎詩詞賞析05-31
游仙詩詞賞析09-10
歲暮詩詞賞析10-12
散發(fā)詩詞賞析04-21
沁園春詩詞賞析03-28
水調(diào)歌頭賞析詩詞09-27
詩詞小雪賞析01-23
毆妓詩詞賞析12-25
江上吟賞析詩詞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