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雜詩韓愈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雜詩韓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雜詩
作者:韓愈
古史散左右,詩書置后前。
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纏。
當今固殊古,誰與為欣歡。
獨攜無言子,共升昆侖顛。
長風飄襟裾,遂起飛高圓。
下視禹九州,一塵集豪端。
遨嬉未云幾,下已億萬年。
向者夸奪子,萬墳厭其巔。
惜哉抱所見,白黑未及分。
慷慨為悲咤,淚如九河翻。
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
翩然下大荒,被發(fā)騎騏驎。
雜詩注音:
gǔ shǐ sàn zuǒ yòu ,shī shū zhì hòu qián 。
qǐ shū dù shū chóng ,shēng sǐ wén zì jiān 。
gǔ dào zì yú chǔn ,gǔ yán zì bāo chán 。
dāng jīn gù shū gǔ ,shuí yǔ wéi xīn huān 。
dú xié wú yán zǐ ,gòng shēng kūn lún diān 。
zhǎng fēng piāo jīn jū ,suí qǐ fēi gāo yuán 。
xià shì yǔ jiǔ zhōu ,yī chén jí háo duān 。
áo xī wèi yún jǐ ,xià yǐ yì wàn nián 。
xiàng zhě kuā duó zǐ ,wàn fén yàn qí diān 。
xī zāi bào suǒ jiàn ,bái hēi wèi jí fèn 。
kāng kǎi wéi bēi zhà ,lèi rú jiǔ hé fān 。
zhǐ zhāi xiàng gào yǔ ,suī hái jīn shuí qīn 。
piān rán xià dà huāng ,bèi fā qí qí lín 。
雜詩后世評價:
1.《余冬詩話》:退之“下視禹九州,一塵集毫端”,長吉“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之句,與老杜所謂“摩胸蕩層云,決眥入飛鳥”,是詩家何等眼界!
2.《批韓詩》:朱彝尊曰:是寓意,不是古意,然未為工。汪琬曰:見地極高,有舉頭天外之想(“一塵”句下)。
3.《義門讀書記》:體源太白,要自有公之胸次。介甫多學此也。
4.《韓柳詩選》:寄意高曠,一結(jié)尤見奇?zhèn)ァ?/p>
5.《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方世舉曰:或疑公不好神仙,而此詩多作神仙之語。不知其寄托,蓋有探意也。當李實、伾、文用事之時,所為夸奪,賢奸倒置,公被擠而出。未及三年,而世故紛紜,大非前時景象。向者諸人,復安在哉?故欲超然于塵埃之外。俯仰人世,夸奪者何如也?
6.《詩比興箋》:厭語言文字而思大道也。為舉世所不好之文,既非逢世之具,又非大道之要。且烈士殉名,與夸者死權(quán),同爭一時勝負耳。自至人知道者觀之,則萬世一瞬,得失毫末,曾白黑未分,已化為塵土矣。與造物不朽者何人乎?
7.《海日樓札從》:“升昆侖”一段雄恢,末段黯然孤進之傷。言語不通,奈何乎公!
8.《增評韓蘇詩鈔》:三溪曰:起二十字,寫出窮措大境界,咄咄逼真。
9.《韓詩臆說》:此公寓言。中所得者,即《原道》之旨。當世無可與言者,故托之“無言子”也!翱鋳Z子”,即指世俗之人,惟知以世利相競,而于道懵然無所知識,倏忽之間,已澌滅無存,誠為可憐也。此自明聞道之旨,以悟世人,絕非好神仙之詞。所謂“億萬年”,正指后世,言此輩混混然而生,混混然而死,與草木同腐,不聞于后也。若認作當時盛衰,則淺甚矣,非此篇之旨。
韓愈主要功績:
政治
在政治上,韓愈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對于韓愈對待藩鎮(zhèn)割據(jù)的態(tài)度,郭預衡指出:韓愈《平淮西碑》的主要傾向是“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而歌頌平叛的勝利;贊揚主戰(zhàn)派,而批評主和派”,認為“韓愈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的堅定立場,不應因為碑文少寫了李愬之功便加以貶低”,而且他“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的主張,還不僅表現(xiàn)在平定淮西的一時一事,他在一系列的文章里都貫穿著這個思想!彼谒枷肷,崇奉儒學,力排佛老。
文學
韓愈的主要貢獻是在文學上。他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tǒng),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nèi)容的駢體文。韓愈文章氣勢雄偉,說理透徹,邏輯性強,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時人有“韓文”之譽。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fā)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chuàng)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歷(766年—780年)以來的平庸詩風。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獨到的建樹,大力提倡儒學,以繼承儒學道統(tǒng)自居,開宋明理學家之先聲。
他的古文可大致概括為論說與記敘兩類。論說文氣勢雄渾,結(jié)構(gòu)嚴謹,邏輯性強,記敘文則愛憎分明,抒情性強,韓文雄奇奔放,風格鮮明,語言上亦獨具特色,尤善錘煉詞句,推陳出新,許多精辟詞語已轉(zhuǎn)為成語,至今還應用在文學語言和人們的口語中。
教育
韓愈三進國子監(jiān)做博士,擔任國子監(jiān)祭酒,招收弟子,親授學業(yè),留下了論說師道激勵后世和提攜人才的文章。韓愈力改恥為人師之風,廣招后學。在教育方面的論文中,他強調(diào)了求師的重要性,認為只要是有學問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師;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馬,闡釋了在位之人如何識別人才對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問題。
史學
唐時人稱韓愈有史家的筆力,等到他撰寫《順宗實錄》,由于繁簡不當,敘事取舍也不恰當,深為時人指責。穆宗、文宗都曾命令史官增添修改,但那時韓愈的女婿李漢、蔣系官居顯位,諸位史臣很覺為難。而韋處厚則另撰《順宗實錄》三卷。
個人資料: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因謚號“文”,又稱“韓文公”。貞元八年(792年)中進士,曾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zhàn)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
韓愈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蘇軾稱其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人很有指導意義。
主要影響
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tǒng),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nèi)容的駢體文。韓愈文章氣勢雄偉,說理透徹,邏輯性強,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時人有“韓文”之譽。杜牧把韓文與杜詩并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辟了唐以來古文的發(fā)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chuàng)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歷(766年-780年)以來的平庸詩風。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獨到的建樹,大力提倡儒學,以繼承儒學道統(tǒng)自居,開宋明理學之先聲。
韓愈文章的特點之一是“發(fā)言真率,無所畏避”,或“鯁言無所忌”,也就是敢于講話,而且敢講真話。這個特點是和他積極的政治態(tài)度分不開的。他的幾篇奏疏都是敢于揭發(fā)事實,敢說“群臣之所未言”的話!队放_上論天旱人饑狀》和《論淮西事宜狀》都有這個特點。當然,最有代表性的文章還是《論佛骨表》。其中所講的就是“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的話。在封建社會中,敢于說出別人該說而不說的話,這是了不起的膽識。正因此,韓愈這類文章也就有內(nèi)容、有深度、有力量。再加上韓愈的語言藝術不同凡響,便成為氣勢磅礴的好文章。
韓愈文章之“發(fā)言真率,無所畏避”,不僅表現(xiàn)于他在君主面前敢說真話,而且還表現(xiàn)于他不顧儒家的傳統(tǒng)觀念,敢講違背舊說的話,甚至說了同自己別的文章互相矛盾的話。例如《讀墨子》一文曾說“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為孔墨”。這樣的言論顯然同他尊崇孔孟之道有所牴牾。對于這樣的言論,前人指為“刺謬”,其實這正是韓愈雖然尊儒卻不墨守的表現(xiàn)。
韓愈文章之“發(fā)言真率,無所畏避”,還不僅敢于不顧儒家的傳統(tǒng)觀念,有時也敢于突破社會上的流俗之見。例如他寫《諱辯》一文,是專為李賀不得應舉而發(fā)表的意見。李賀之父名晉肅,“晉”與“進”同音,為了避諱,李賀便不得舉進士。對于這樣的世俗之見,韓愈是不以為然的。于是他便“考之于經(jīng),質(zhì)之于律,稽之以國家之典”,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寫成了極有說服力的一篇《諱辯》。
韓愈的《師說》也是一篇不同流俗的文章。柳宗元在《答韋中立書》中曾經(jīng)說過:“今之世不聞有師,…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允堑每衩。”又《報嚴厚與書》說:“仆才能勇敢不如韓退之,故不為人師!庇纱丝芍谀莻時代,不顧流俗,不怕笑侮,抗顏而為師,是要有些勇氣的;能夠?qū)懗觥稁熣f》這樣的文章,也是相當大膽的。
韓愈文章的再一個特點是不僅真率大膽,而且慷慨激昂,憂憤甚廣。從韓愈的全部文章看,凡是論及人材,便往往憤激不平,別具風概。例如《雜說》對于人材不為世用所發(fā)的不平之論,《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也是宣傳選拔人材的一篇宏論。所謂“相為天子得人于朝廷,將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內(nèi)外無治,不可得也”云云,這正是韓愈對于國家用人的殷切希望!端投勰闲颉犯且黄杩犊奈恼隆mn愈自己是屢試而不得志于有司的,所以對于文中的董邵南“不得志于有司”,便感同身受,無限嘆惋。悲歌慷慨,發(fā)自肺腑。
韓愈還有一篇類似俳諧而實質(zhì)是抒發(fā)才高見屈、憂憤甚廣的文章《進學解》。歷來的論者都說此文源于東方朔的《答客難》和揚雄的《解嘲》,《新唐書》本傳也說他“既才高數(shù)黜,官又下遷,乃作《進學解》以自喻!逼鋵嵾@篇文章的意義要比“自喻”廣闊得多。其中有“自喻”,卻不僅是“自喻”,主要還是宣傳選拔人材的觀點。
韓愈文章的另一特點,是不但真率、大膽、慷慨激昂,而且還寫得自然隨便、如話家常。這類文章和他的《原道》《原性》諸篇的面貌不同,不是坐而論道,而是促膝談心,無所拘束,生動活潑!杜c崔群書》《與孟東野書》《答崔立之書》《題李生壁》等,都屬這類作品。例如《與崔群書》先說自己對崔群為人的認識,中發(fā)賢者不遇之嘆,后講自己困窮之狀,是一篇感慨很深的雜文。
在韓愈看來,崔群是他平生交往之中一個沒有缺點的朋友。但是,對于這樣的朋友也有人懷疑。于是韓愈十分感嘆,他說:“自古賢者少而不肖者多,自省事以來,又見賢者恒不遇,不賢者比肩青紫;賢者恒無以自存,不賢者志滿氣得;賢者雖得卑位,則旋而死;不賢者或至眉壽。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無乃所好惡與人異心哉?又不知無乃都不省記、任其死生壽夭邪?未可知也。”由崔群之賢,說到賢者不遇,而不賢者反而得勢。這樣的文章很像司馬遷的《伯夷列傳》。劉大魁說:“公與崔最相知,故有此家常本色之言,中間感賢士之不遇,尤為郁勃淋漓!薄案惺坎挥觥北臼菤v代文章的一個傳統(tǒng)題目,韓愈這段文章是比“感士不遇”之文涉及者更為深廣的。
韓愈為文的又一特點是突破傳統(tǒng)寫法。例如墓志銘這一文體,在韓愈筆下,便頗有新的特征,形式多樣,甚至“一人一樣”。與墓志近似的文體,還有哀祭之文。這類文字韓愈也有獨創(chuàng),不同尋常。例如《祭河南張員外文》,茅坤就評為“奇崛”,姚范以為“他人無此”,劉大櫆也說:“祭文退之獨擅!敝劣凇都朗晌摹,曾國藩雖然認為這類文章“究以用韻為宜”,但他又說:“韓公如神龍萬變,無所不可!币庵疙n愈祭文創(chuàng)作的變化不測。[2]
韓愈文章之別開生面者,還有送序一類。在唐代,送序之文是常見的文體,前輩作者如王勃、陳子昂、李白、任華,所為送序,都很出色。但從多數(shù)文章的寫法看,大抵不出一種格式。先敘離情,后綴風景,情致物態(tài),尚似六朝。林紓所謂“狃于六朝積習”者,即指此類。但到韓愈筆下,送序之文就多種多樣了。韓愈有的送序之文幾乎通篇議論。這是一個突出的特點。林紓曾說:“韓昌黎集中無史論,舍《原道》外,議論之文,多歸入贈序與書中!崩纭端退戇\使韓侍御歸所治序》,曾國藩就看作“條議時事之文”。
韓愈的幾篇“游戲”之文,也是新體。同前代的俳諧文字比較,是有新的特點的。例如《毛穎傳》就被認為是一篇奇文,柳宗元在《答楊誨之書》中說:“足下所持韓生《毛穎傳》來,仆甚奇其書,恐世人非之,今作數(shù)百言,知前圣不必罪俳也。”但裴度在《寄李翱書》中,把韓愈的俳諧文字看作“以文為戲”,是很不贊成的,F(xiàn)在看來,時人“罪俳”,大概不止一個裴度。像柳宗元那樣肯定《毛穎傳》這類作品者恐是不多的。柳宗元“甚奇其書”,不是無緣無故。因為,自從六朝以來,俳諧之文如張敏的《頭責子羽文》、沈約的《修竹彈甘蕉文》等,雖有寓意,并不深遠。而《毛穎傳》雖說所寫不過一篇“兔傳”,實際則寫一個多才多能而終被廢棄之人。文章寫到最后,韓愈對毛穎之“以老見疏”無限同情。這里又一次流露了韓愈痛惜人材不盡其用的一貫的思想。這樣的俳諧之文,前所未有。
韓愈行文之超越前輩者,除了上述文體的獨創(chuàng)之外,還有吐辭造語之精工,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關于這一方面,前人和今人已經(jīng)多所稱道。例如《進學解》一篇之中就有“業(yè)精于勤”“刮垢磨光”“貪多務得”“含英咀華”“佶屈聱牙”“同工異曲”“動輒得咎”“俱收并蓄”“投閑置散”等,都已傳為流行的成語;還有一些成語如“提要鉤玄”“焚膏繼晷”“閎中肆外”“啼饑號寒”等,也是從這一篇的語句中凝縮而來的。
自古以來,一篇文章之中能夠選出如此大量的歷代流傳的成語,此文之外,恐不多見。韓愈文章之所以傳誦不絕,之所以為一代所師法,歷代之典范,其造語之精工,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樣的辭章造詣,在他前后,很少有人企及。
【雜詩韓愈】相關文章:
雙鳥詩 韓愈08-21
雜詩李白08-16
雜詩原文翻譯03-13
吳興雜詩翻譯12-24
雜詩賞析與翻譯 孔融08-18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08-17
《己亥雜詩》教學反思10-25
雜詩十二首其二賞析-雜詩十二首其二翻譯08-17
秦州雜詩其五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