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考場之上取舍之間的復習方法
【導讀】考場之上取舍之間決定行測成敗。
近年來,報考公務員的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但錄取的比率并沒有相應提高。一方面對畢業(yè)生和準備考研、考博的同學來說,報考公務員是為了多一條出路,所以考生只是拿出一小部分精力準備、參加公務員考試。而另一方面,公務員考試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目前國內的公務員考試,基本分為兩類,國考和省考,國考是每年10月中旬啟動,省考日期不一定,但是大都集中在次年上半年,比如多個省市參加的421聯考。最近從網上的消息來看,下半年多個省市的915聯考也陸續(xù)開始了。
如何能夠快速提高自己的公考成績,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呢?
大家應該都清楚,公考兩個科目,行測和申論。在我看來,可以概括為兩句話,行測是核心,申論是重點。有人說,這兩句話說了和沒說一樣,其實不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研究過歷年的公考分數線,每年的分數線除了總成績有最低要求外,還需要對行測單獨劃線,這樣做我理解是為了保證考試的公平,申論再嚴謹也是主觀試題,既然是主觀題,那就不存在絕對的公平。
行測篇:
行測的考試時間是2小時,而題量一般是140道,這兩年調整為135道,做過真題的同學應該都清楚,這樣大的題量,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所有試題,除了超人,基本是不可能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所取舍,在規(guī)定時間內,盡可能完成盡量多的試題并確保拿分(這點很重要)。這句話引申出來的意義就是,在復習階段,我們同樣必須有所取舍,對于某些部分,必須完全掌握,確保準確率和成功率,對于某些部分,要有選擇的放棄,否則,眉毛胡子一把抓,考試時瞻前顧后,貪心和能力不匹配,成績就不會好。
那么,哪些分數是必須拿的呢?這個因人而異,我的經驗就是以下幾部分的內容,一定要完全掌握,考試時把失分率降到最低:(排名分先后)
資料分析:這部分很多人放在最后做,因為時間關系,最后都是盲圖了事,殊不知這部分應當是整張試卷中穩(wěn)拿分的部分。我的經驗是兩個:一個是估算,先看下答案,如果答案差別較大,就要使用估算,不斷地四舍五入,最后的結果大致能對上一般不錯。第二,是采取一些解題技巧,大家可以多學一些,其實大多數都用不到,無非就是估算和代入法。第三,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練習,關于高考,我的印象已經很模糊了,但是我的老師有句話我至今印象很深,他說考前2個月,你還要每天做題,這時候做題對于提高已經沒什么幫助了,但是每天做題能夠幫助你保持“題感”,因此我強烈建議大家每天做4-6套資料分析,屆時解題的時候必然手到擒來。
圖形推理:這其實是很容易拿分的部分,我不太清楚別人怎么樣,我的唯一經驗就是多做題,見得多了很多圖形看一眼就知道答案,其實出題者出題的思想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這么多年的考題,翻來覆去就是那幾類,看多了就會抓住問題的精髓。如果沒有積累,那在考場上高度緊張的氣氛下是很難想出結果的。
言語理解和表達、定義推理和定義判斷:這兩部分沒什么好說的,都是考驗日常的積累,一般1分鐘1-2道題,做題按照自己的經驗做下去就好了。
常識判斷:這個差點忘了說。其實這里有個小竅門,行測的試卷一般是提前發(fā)的,所以,當老師發(fā)下卷子后,你就應當打開到常識判斷哪里,快速瀏覽,這些東西,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沒什么好說的,也不需要思考,爭取在開始答題前搞定常識判斷,當然,也有個別老師會提醒你不要拆開試卷,這時候,你就要靈活,老師點人,那也是一個個點,他不是沒點到我嘛,即使點到我,我就繼續(xù)做,退一萬步講,即使點到我,那我不看了總可以吧。利用這個時間差,基本開考前常識都能搞定。
數量關系:和資料分析相比,這部分難度就大了很多,經常會遇到所謂的難題、偏題。對于這部分,我的建議就是大家一定要掌握代入法,就是根據直觀感覺代入答案進行演算,對于沒有思路的題不做糾纏,畢竟這部分的試題能夠拿一半的分就ok,切忌在這部分浪費時間。
說一千道一萬,行測其實是個體力活,它對智力、能力什么的都沒有過高的要求,唯一要求的就是熟練度,對于普通人,熟練度就是解題的唯一訣竅,做的題多了,題感自然就來,考場上也就更從容些。我的建議就是,每天都應當嚴格按照時間做一套行測的歷年真題,我當時用的教材里面就有真題,還省得在網上到處找,直接在書上做題。我的行測,每次都是考前兩個月考試突擊,按照上述方法,基本控制在60-80區(qū)間。
申論篇:
下面說下申論,剛才說到,申論是重點,也是很多同學頭大的一門課,申論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要求應試者能夠準確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內容,全面分析問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準確流暢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近日看到很多同學跟帖要看申論部分,讓我倍感壓力,先說說我自己,申論的成績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是50、60、69、66最高的那次就是黃河精神那次,正因為我的申論成績逐步提高,自感在談申論經驗的時候有一定發(fā)言權。對于申論,個人的理解能力與閱讀能力是很重要的,要想做好申論,像半月談,人民日報是必備的閱讀資料。而我的經驗,就是看加練。
所謂看,就是每天都要看文章,這樣有幾個好處:首先是讓你廣泛了解熱點、焦點的社會問題(而這也是申論出題的重點),到時候遇到材料不會覺得太陌生而無法下筆,其次是邊看邊學,看看人家的套話怎么說,怎么寫官樣文章。那么,什么時候看呢,我哪有時間。窟@個問題曾經我也很苦惱,還得上班。但是,能上網的同學們應該都有手機吧,如果不是非常out手機應該都能看txt吧?把資料下下來,裝在手機里,地鐵上,晚上睡覺前是不是可以看?另外,做成doc,改個名字放在電腦里,上班的時候忙里偷閑能不能看,反正也就1個多月,抓住一切點滴時間才是王道,既然打算改變的生活狀態(tài),那就先得改變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如果抱著得過且過,摟草打兔子的心態(tài),那么成績不理想也是正常的。
所謂練,就是把教材中申論的歷年真題多以練習,提高自己的申論水平。其實文章的標題很重要,最好能點出論點,這是標準的加分項,如果寫成XX有感,XX漫談,純粹是浪費考官時間,所以標題調出論點一定要記住。文章非一日之功,我們機關里有些人半輩子了材料還寫得挺爛,指望上個速成班,挺那位大哥忽悠忽悠,就能成為作文大家很不現實。但是,還是那句話,我們可以采用一定的應試技巧,充分利用1-2個月的時間,提升申論考試的分數。
【考場之上取舍之間的復習方法】相關文章:
蹊徑之上作文12-11
荊棘之上作文07-30
彩虹之上作文11-17
守望之上作文08-08
考場的作文08-16
人在考場作文03-28
退出考場作文07-28
考場“驚魂”作文12-10
考場驚魂作文07-08
考場上作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