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楊梅樹種植技術介紹
楊梅樹是中國特產(chǎn)果樹,其果實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備受消費者青睞。在全世界都重視食療與健康的今天,楊梅因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而更引起人們的重視。
楊梅樹全身是寶,它的根、干、枝、葉、果、核,均有很高的利用價值。種核含油率達40%,可提煉高級植物油。葉片可提煉香精,制造高級香水。根和枝干的表皮,富含單寧,可做染料,木材質地致密,可供細木加工之用。
楊梅的生長習性
楊梅喜酸性土壤,原產(chǎn)中國溫帶、亞熱帶濕潤氣候的海拔125-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中,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海南島以北,即北緯20度至31度之間,與柑桔、枇杷、茶樹、毛竹等分布相仿,但其抗寒能力比柑桔、枇杷強。
地型對楊梅的影響
由于山地類型不同, 對楊梅的生長有不同的影響。
1、山麓坡地帶:主要產(chǎn)區(qū)的楊梅以在山麓地帶的最多。 由于地勢較低,土壤含水量多,楊梅果實味道稍淡薄。
2、山間谷地:這類土層深厚而費,,楊梅果型大,品質優(yōu)
3、陡峭山坡地帶:這類土壤較薄,可實現(xiàn)果大.味美,但產(chǎn)量偏低。
楊梅的品種介紹
1、東魁:東魁楊梅,原產(chǎn)于浙江黃巖,因果特大而著稱。其主要特點:果實不正圓形,單果重20~25克,果色紫紅,肉柱較粗,可溶性固形物13.5%,其糖含量為10.5%,果汁含量為74%,而酸含量僅為1.35%,遠遠優(yōu)于其他楊梅。
2、晚稻楊梅:因為它的成熟期要比其它品種遲15—20天,所以被人稱為晚稻楊梅。晚稻楊梅浙江舟山市原產(chǎn),為浙江楊梅的優(yōu)良品種之一。其主要特點:果實圓球形,平均單果重11.2克,紫黑色,肉質細膩,甜酸可口,汁多清香,肉柱和核易分離;可食率94%~96%,可溶性固形物12.6%。果實6月底成熟。晚稻楊梅大小年不明顯,品質優(yōu),可適量種植。
3、大葉細蒂楊梅:產(chǎn)于江蘇吳縣。其主要特點: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15克,果肉紫紅色、柔軟、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0%。果實6月下旬成熟。該品種成熟后不易落果,較耐貯,豐產(chǎn)但有大小年,可少量種植。
4、小葉細蒂楊梅:小葉細蒂原產(chǎn)江蘇吳縣洞庭東山及溧陽、常熟、無錫等地。樹冠高大,直立,枝細長,分枝多,葉披針形,全緣或先端稍有細齒,先端稍反卷,基部狹楔形。果實中大,扁圓形,平均單果重10.5克。肉柱圓形,排列緊密,果面較平整,完全成熟時果面深紫紅色;肉較厚,質較硬,風味濃甜,品質上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2.1%。6月底至7月初成熟。樹勢較強,座果率高,豐產(chǎn)優(yōu)質,采前不易落果,較耐貯運,有大小年結果現(xiàn)象。
5、早薺蜜梅:系浙江省農(nóng)科院園藝所等單位從荸薺種楊梅中選出的實生早熟品種,6月上中旬成熟,比普通荸薺種早10余天采收。樹勢中庸,葉較小,兩側略向上。果實扁圓形,完熟時果面深紫紅色,光亮,單果重約9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4%,可食率93.1%,味甜酸,品質優(yōu)良。該品種進入結果期較早,抗逆性強。開花期比一般早20天,回避了"落黃沙"的危害,是該品種結實率高、產(chǎn)量穩(wěn)的原因之一。
6、晚薺蜜梅:晚薺蜜梅是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從主栽品種荸薺種中選出的優(yōu)質晚熟楊梅新品種。該品種比荸薺種延遲成熟5天以上,鮮食與加工品質均優(yōu),豐產(chǎn)性好,性狀穩(wěn)定,2003年1月通過了浙江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成果鑒定。 該品種在浙江余姚4月4-15日開花,7月5-10日果實成熟,豐產(chǎn)性好,4年生株產(chǎn)量可達5.7公斤,6年生株產(chǎn)量可達36公斤,比荸薺種增產(chǎn)15%以上。果實深紫紅色,果面無楊梅花光亮美觀。甜味濃,口感佳,肉質致密,貯運性好。平均單果達12.5克以上,鮮食與加工品質均優(yōu);果實可食率達95.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3.7%,最高達15.7%。每年都有30-40%春梢和夏梢不結果成為下一年的結果預備枝,因此產(chǎn)量穩(wěn)定大小年結果不明顯。
7、水晶楊梅:亦稱“白沙楊梅”,色澤晶瑩似玉,果實滾圓體大,其味鮮靈醇甜。可是這種楊梅樹培育不易,從育苗、成林,大批結果,需要經(jīng)過20年的時間。
8、大炭梅:大炭梅原產(chǎn)杭州、余姚等地,樹勢中等,樹冠不大整齊,枝條細長。葉片厚大而稀疏,長橢圓形或廣倒卵披針形,邊緣略成波狀。果大,圓或扁圓形,果底平或稍凹,重14克左右,果梗極短,肉柱長短不一,尖頭或純頭帶尖的,果面粗糙不平,色濃紅而帶黑。肉質柔軟,汁多,含可溶性固形物9.9%,味濃,甜酸適度,品質優(yōu)良。7月上旬成熟,果貯藏性較差,抗病、抗旱力較弱。
楊梅的種植技術
1、整地:楊梅建園時,應進行整地,一般整地采用修筑等高梯田、等高撩壕和魚鱗坑方法。
、俚雀咛萏铮涸10°-25°的坡地上,適于修筑梯田。應預先在斜坡上,按等高差或行距,以0.2%-0.3%的比降,測出等高線。一般,按等高定線時,要自下而上修筑,先沿著最低一條的等高線,進行清基工作。清基的深淺,應根據(jù)土層的厚薄而定。石壁梯田,一般深度為0.5-1.0m。清基寬度,應隨著梯壁的加高,而增大,一般為0.3-1.5m。在構筑梯田壁時,必須邊翻土,邊培土,把上坡的土,翻到下坡,使梯田向內傾斜3°-5°左右,再進行深翻,使整個梯田土壤疏松。
②等高撩壕:等高撩壕是坡地果園改長坡為短坡的一種水土保持的措施,適用于坡度為6°-10°、土層深厚的坡地。在坡面上,按等高線挖溝,挖出的土堆放在山坡溝旁,進行筑壕(壟)。將楊梅樹沿著撩壕外坡的等高線,栽1行。一般,撩壕寬度為50-70cm,溝深為30cm,溝內每隔5-10m,修筑一個緩水埂,形成竹節(jié)狀。撩壕高度和溝深度大致相同,撩壕的外坡要稍長于撩壕的內坡,壕寬要略大于溝寬。
③修魚鱗坑:如地形復雜,不適于修筑水平梯田和撩壕,可修筑魚鱗坑,以保持水土。具體方法是在等高線上確定定植點,以定植點為中心,從上部挖土,修成外高內低半月形小臺田,臺田的外沿,用石塊或土堆砌。種植楊梅的行株距規(guī)格,常采用4m×5m、6m×4m和5m×4m3種。魚鱗坑直徑為2m,其中種植穴的直徑為1m,深為80cm。
2、定植
、偻诙ㄖ惭ǎ憾ㄖ惭☉O置在離梯田或魚鱗坑外沿1/3處,按株行距的要求,測量出定植穴的位置,再以定植點為中心,進行挖定植穴。定植穴的規(guī)格為長寬各1m,深0.8m。一般,在秋、冬兩季進行挖定植穴。在挖定植穴時,應將表土放在一邊,深土另放在一邊,將表土與腐熟的農(nóng)家肥及過磷酸鈣混合好,到春季定植時,先放一定量的表土,再放入肥土混合物,最后放入深土,然后進行苗木定植。定植底肥與過磷酸鈣的搭配方法有4種:①垃圾或堆肥50kg,過磷酸鈣0.5-1kg;②家禽糞便25-30kg,過磷酸鈣0.5-1kg;③菜籽餅或豆餅5kg,過磷酸鈣0.5-1kg;④山地雜草或燒山后的焦泥草皮25-30kg。
②定植密度:應根據(jù)果園的氣候條件、土壤肥力、品種特性及樹冠管理技術來確定。一般,氣候炎熱、土壤肥沃、土層深、施肥較多的,可定植稀一點;土壤瘠薄、土層較淺、坡地較陡峭的,可定植的密一點。一般,每667平方米栽楊梅15-40株。株行距有5m×7m、4m×6m、5m×4m等幾種規(guī)格。
、墼灾矔r間:在浙江、江蘇、湖南和江西等冬季有凍害的地方,宜采用春栽植,即2月下旬至3月中旬進行栽植。在冬季無嚴寒的溫暖地區(qū),可采用秋季栽植或春季栽植,即10月上旬至12月上旬,或第2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栽植。定植應選擇在陰天或小雨天進行。特別要注意,不要刮有西北風的天氣里進行栽植。
、芏ㄖ卜椒ǎ阂话銘x擇品種純正、砧木和接穗愈合良好、根系發(fā)達、苗木新鮮和強健、無病蟲害的壯苗進行定植。大苗移植或近距離定植均須帶土。長途運輸?shù)拿缒,必須認真做好苗木包裝。運到果園所在地后,在栽植前需把根部浸濕,然后再進行松包和定植。
楊梅的樹體管理
1、楊梅的整形:楊梅的樹形多采用自然回頭形。因楊梅的頂芽及其附近1-4芽能抽生枝梢成為骨干枝或側枝,先端抽生枝梢的生長勢都很強,下部多是隱芽,故樹冠分枝很有規(guī)則。幼樹整形時,只要輕度修剪,5-6年即可成形。成形后,于每年春季(4月份)和秋季(8-9月份)對枯枝、病蟲枝、傷殘枝及根、干上發(fā)生的無用萌蘗、交叉雜亂的枝進行疏除;其他不作特殊修剪。對衰老樹應結合施肥進行大枝更新。
2、短截結果枝疏花:一般于2~3月中旬,對花芽分化過多的大年樹,全樹均勻的短截1/5~2/5結果枝,并疏除細弱、密生結果枝,同時每株施尿素等速效氮0.5~1.0千克,促發(fā)營養(yǎng)枝。
3、化學疏花: 對大年樹或結果嫌多的植株,在盛花期使用“疏6”100毫克/千克液,疏花量可達50%,還能增大果形,提早成熟和增加優(yōu)質果率,極顯著地增加新梢數(shù)和翌年產(chǎn)量(繆松林等,1999年)。此外,弱樹和花芽過多的樹,也可在果實采收后噴布200~300毫克/千克赤霉素,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以增加秋梢數(shù)和抑制花芽形成率。
4、人工疏果:疏果是克服大小年結果最有效和最簡單的手段之一。浙江余杭超山,歷年在5月下旬對大炭梅、小炭海等,進行人工疏果, 6條結果枝中留3條結果,3條疏除,一般每條結果枝留2果。大果的大炭梅每條結果枝視具體情況留1~3果,小果的小炭梅留4~6果。且樹冠上部少留,中下部多留,促發(fā)夏梢和形成結果枝。 近年浙江黃巖和廣東東莞對東魁楊梅開始推廣人工疏果,疏果時期分2~3次進行。第1次在盛花后約20大,果實已有花生米般大小時,主要是疏去密生果、小果和劣果,每條結果枝約留4~6果;第2次在謝花后30~35天,果實橫徑1厘米時,再次疏去小果和劣果,每條結果枝約留2~4果;黃巖到盛花后40~45大,即6月上旬果實發(fā)水期前定果,平均每結果枝留果1.8~2.0個,長度超過15厘米的長果枝留3~4果,5.0~15.0厘米的中果枝留2~3果,長度不足5厘米的短果枝留1果,細弱枝不留果。做到“大年多疏,小年少疏”,大年樹春梢少,樹冠上部應多疏果;小年樹春梢多而旺,樹冠上部多留果,以果壓梢。在疏果同時,結合選噴綠旺1號、營養(yǎng)型核苷酸、噴施寶7000倍液2~3次或“天達 2116”750倍液,尤其多陰雨天氣,核苷酸可增強葉片對漫射弱光的利用,提高光合能力,以增大果形,減少含酸量和成熟期一致。
楊梅的促花促果
1、多效唑控冠促花:適用于5年生以上生長勢特別旺盛的未投產(chǎn)樹和旺長無產(chǎn)樹或旺長少產(chǎn)樹。5年生以下幼樹或樹勢衰弱者不能使用。此外,為生產(chǎn)無公害果品,成年結果樹也不能使用。使用方法有土施和葉面噴施。土施時期為10月至來年3月均有效,方法是在樹冠下表土扒開,均勻地撒在樹盤內,然后覆土即可。使用的劑量應依品種、樹勢、樹盤大小而異。葉面噴施時,未結果旺長樹,在春梢或夏梢長達5厘米左右;成年結果樹可在春梢或夏梢將在停長時,即花芽分化前噴布。劑量500-1000毫克/千克水。多效唑抑梢促花效果明顯,但在使用時應小心,必須注意若干事項。
2、赤霉素:于盛花期或謝花期樹冠噴布15-30毫克/千克赤霉素1次,一般可提高著果率20-30%。
3、旺長樹:當年不施或少施氮,適當施用鉀肥和磷肥;夏末初秋,在樹冠滴水線附近開溝,深30-40厘米斷根;大型枝組進行螺紋狀環(huán)割。
4、高接花枝:在缺乏授粉樹時,高接花枝。
5、防止和減少采前落果:有些楊梅品種采前落果嚴重的,如水梅類落果率可達全樹果實的1/5-1/4,可在采前15-20天噴布浙江大學園藝系研制的“L型”防落素1次,可明顯減少落果。
楊梅病蟲害的防治
1、病害
、贄蠲钒┠[病:又名楊梅瘡、潰瘍病是細菌#害。以危害枝干為主,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乳白色的小突起,表面光滑,后逐漸增大成腫瘤,表面變得粗糙或凹凸不平,木栓化,質堅硬,瘤呈球形,最大直徑可達10cm以上。一個枝條上腫瘤少者1~2個,多達5個以上,一般在枝條節(jié)部發(fā)生較多,對枝條生長造成嚴重影響。病原菌在樹上或殘枝的病瘤內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細菌從瘤內溢出,通過雨水、空氣、接穗和昆蟲傳播只能從傷口侵入,以6~8月發(fā)病最多。防治上可采取剪除除病枝、避免枝干擦傷及在病枝上剪取接穗。在楊梅采后及時噴灑1∶2∶200波爾多液,80%必備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7%可殺得2000型1000倍液或10%農(nóng)用鏈霉素600~800倍液。還需刮凈病斑,然后傷口涂硫懸浮劑加402抗菌劑(843康復劑)100~200倍液,也可用石硫合劑涂布傷口。
、跅蠲泛职卟。河置烤也,俗稱楊梅紅點。屬真菌#害。主要危害葉片,初期在葉面出現(xiàn)針頭大小的紫紅色小點,后擴大為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病斑,后期病斑中央長出黑色小點,即病菌的子囊果。病斑多時葉片干枯脫落,重者全株落光或樹體死亡。病菌在葉中越冬,次年4月底到5月初,病菌隨雨水傳播,從氣孔或傷口侵入,潛伏期較長,到8月中、下旬才出現(xiàn)病斑。該病1年發(fā)生1次,無再次侵染。防治方法:剪除病葉、枯枝,多施有機肥和鉀肥,排水要良好。噴灑80%大生M-45或70%代森錳鋅600倍液,80%必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2∶200波爾多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25%甲霜靈水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800~1000倍液等。
、蹢蠲犯煽莶。褐饕:χΩ桑缓Σ课皇纬砂枷莸膸顥l斑,病部環(huán)繞枝干一周時,枝干即枯死,病原菌為廣種弱寄生菌,一般從傷口侵入,樹勢差易感病,以增強樹勢為主,防治上應剪除枯枝,燒毀,削去病斑,傷口涂以50倍液的402抗菌劑保護。樹冠噴波美0.5~2度石硫合劑。
、軛蠲分Ω。何:χΩ善,初期病部組織松軟,上生密集細小的黑色粒點,上長有細長的刺毛,發(fā)病后枝干腐爛枯死,葉片、果實同樣致死。該病菌是一種弱寄生菌,老年樹易發(fā)病。防治該病應增施有機肥和鉀肥,剪除病枝并及時燒毀。刮除病斑后傷口涂以50~100倍液的402抗菌劑或鮮牛糞2000g、甲基托布津100g、代森鋅50g,與適量水混合均勻,涂于傷口,外面用塑料薄膜包扎牢。樹冠噴波美0.5~2度石硫合劑。
、輻蠲烦嘁虏。簩僬婢#害。主要危害枝干,嚴重的病樹幾年內死亡。此病大多發(fā)生在枝干分杈處,被害處覆蓋一層薄的粉紅色霉層,頭年先在枝干背光面樹皮上,發(fā)生極薄的銀白色或粉紅色膿泡狀物,次年3月中旬開始發(fā)病,后呈現(xiàn)痘瘡狀小泡,連成長條狀病斑,不久病斑上即覆粉紅色霉層。每年5~6月及10月為發(fā)生高峰期,多雨易發(fā)病,老樹發(fā)病重。防治上采用增施有機肥、鉀肥,剪除病枝燒毀。病枝上的病斑刮除,后再涂843康復劑或波爾多漿。樹冠噴灑65%代森鋅600倍液,70%安泰生600倍液或4%~5%硫酸亞鐵溶液等。
、迼蠲钒赘。呵趾麑崳绯墒炱谟錾隙嘤晏鞖,則發(fā)病嚴重,果實軟腐,果面上滋生許多白色霧狀物。防止該病尤以薄膜避雨設施栽培最佳,或噴灑山梨酸鉀600倍液和翠康鈣寶營養(yǎng)液,提高果實硬度,增強抗病力。
⑦楊梅根腐。何:Ω,先侵入細根,后向側根、根頸、主干擴展延蔓,使維管束變褐壞死。表現(xiàn)為地上枝葉急速青枯,地下根系霉爛。防治該病先在大傷口涂布硫懸浮劑和402抗菌劑;嚴重病株挖除并燒毀。分期噴藥:萌芽初期噴80%代森錳鋅600倍液,80%必備400~600倍液,0.5∶1∶100波爾多液或80%大生M-45 600倍液;展葉后噴75%百菌清500~800倍液,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或25%瑞毒霉500倍液。
⑧楊梅小葉。簩偕#害,或稱缺素癥,表現(xiàn)各類枝梢停止生長提前,頂端枝梢節(jié)間變短,或焦枯死亡,其側部抽生短縮的叢生枝,葉片較小、增厚、粗糙、質硬而脆,葉脈凸起木栓化或縱裂,葉片不能轉綠老熟,早死,頂芽萎縮,不結果或結果少等癥狀。防止此病應不施磷肥,增施有機肥,剪除叢生枝。土施硫酸鋅、硼砂(3m直徑樹冠施50~100g+尿素100~200g,再澆水溶解)。樹冠噴灑0.2%硼砂+0.4%尿素混合液,0.2%硫酸鋅,或噴液體硼肥、鋅肥600~1000倍液,連噴2~3次。
、釛蠲飞铱莶。涸摬∈且蛲寥廊鄙儆行鸲鸬纳#害。出現(xiàn)葉小、梢枯、枝叢生,不結果或少結果。有半株、若干枝或全株發(fā)病,也有樹冠頂部發(fā)病而四周正常。以噴施硼砂溶液0.2%,并加2倍于硼砂重量的尿素;或土施以每株用硼砂50~100g,加入100~300g尿素混用,在樹冠外圍滴水線附近開溝施入。
2、蟲害
①蚧類:蚧類多種,以柏牡蠣蚧、榆牡蠣蚧、樟網(wǎng)盾蚧等為主。以雌成蟲和若蟲群集在枝條或葉片上危害,被害后落葉,重者枝枯樹死。1年發(fā)生2代,以雌成蟲在樹梢、葉片上越冬。4月產(chǎn)卵,5月孵化,即可危害枝葉。防治蚧類害蟲應首先剪除蟲枝、枯枝,并及時燒毀;清除園內外雜草;加強肥培管理。其次是保護利用天敵。最后噴藥,藥劑可選用40%速撲殺(殺撲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撲虱靈1500倍液、99.1%敵死蟲200倍液、機油乳劑120倍液或25%優(yōu)樂得1000~1500倍液。
、诙觐悾河兴蚨辍⑿〖毝、尺蠖、毒蛾、擬小黃卷葉蛾及吸果夜蛾等。大多以危害葉片,取食嫩葉。防治蛾類應以綜合治理為主。冬季清園,掃除落葉,鏟除園邊雜草,集中燒毀;摘蟲袋、剪蟲葉、滅卵塊;保護利用螳螂、瓢蟲、草蛉、蜘蛛等有益天敵;燈光或糖酒醋誘殺成、幼蟲;噴灑藥劑;用5%銳勁特1500倍液或10%吡蟲啉2000~3000倍液防治蛾、毒蛾、尺蠖;用50%馬拉松或50%辛硫磷800~1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2000倍液、90%敵百蟲1000倍液、5%農(nóng)夢特1000倍液或25%滅幼脲3號1500倍液噴殺卷葉蛾、小細蛾。青蟲菌、白僵菌或蘇云金桿菌也能防治多種害蟲。5.7%百樹得1000~1500倍液噴樹冠,對防治吸果夜蛾較好。
、酃墸簵蠲饭麑嵆墒炱冢庵g有許多果蠅食害楊梅,并產(chǎn)卵或胎生蛆于肉柱間,影響果實。防治果蠅成熟期不能噴藥,只能在地上噴灑90%敵百蟲或80%敵敵畏800~1000倍液,或用敵百蟲、香蕉、蜂蜜、食醋按10∶10∶6∶3的比例配制成誘殺劑,放在園內誘殺果蠅。
、馨紫仯河屑野紫、黃翅白蟻和黑翅土白蟻3種。以啃食楊梅樹主干和根部,并筑起泥道,損傷韌皮部及木質部,造成葉黃、枝枯、樹死。防治上以堆草誘殺,即在白蟻為害區(qū)挖穴,每667平方米10穴左右,穴內放入蕨類或嫩草,噴上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5%銳勁特乳油2000倍液,加1%紅糖更佳,后覆蓋泥土;蛘甙胰涔谙卤硗,噴上2.5%天王星乳油1000倍液加1%紅糖,然后覆土。誘殺白蟻啃食中毒死亡,或白蟻帶毒歸巢后相互傳遞致其他白蟻死亡。
楊梅的采收
楊梅果實一般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成熟。果實成熟后極易腐爛脫落,必須及時采摘。采收時最好分期分批、采紅留有。采前要剪去指甲,并注意輕采、輕放,以免果實受傷,造成腐爛。來收時間以清晨、傍晚為宜,此時氣溫低,損失較少,雨天或雨后初晴均不宜采收,否則,果實水分多,容易腐爛。
【楊梅樹種植技術介紹】相關文章:
八角樹的種植技術02-15
榛子種植技術介紹06-19
附子種植技術介紹10-19
烏塌菜的種植技術09-20
林下參的種植技術07-25
菊花的種植技術及栽培方式06-18
小麥吸漿蟲的防治措施種植技術06-19
一串紅育苗栽培的種植技術06-08
摘楊梅作文07-18
采楊梅作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