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刺槐花的功效與作用介紹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方藥集》。
【拼音名】Cì Huái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Black Locust
【別名】刺槐、洋槐、胡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刺槐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
采收和儲藏:6-7月盛開時采收花序,摘下花,晾干。
【原形態(tài)】刺槐 落葉喬木,通常高約15m。樹皮灰褐色,深縱裂;小枝暗褐色,具刺針,無毛;冬芽小,在落葉前藏于葉柄基部內(nèi)。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葉軸具淺溝,基部膨大;小葉7-19橢圓形、長圓形或卵圓形,長2-5.5cm,寬1-2cm,先端圓形或微凹,時有小尖刺,基部圓或?qū)捫ㄐ,全緣,上面無毛或幼時背面微有細(xì)毛;小葉柄長約2mm,具刺狀小托葉?偁罨ㄐ蛞干麓,長10-20cm,花軸有毛,花梗長7mm,有密毛;花萼鐘狀,先端淺裂成5齒,微呈二唇形,具柔毛;花冠白色,芳香,旗瓣近圓形,有爪,基都有2黃色斑點,翼瓣彎曲,龍骨瓣向內(nèi)彎,下部連合;雄蕊10,二體,上部分離或半分離;花柱頭狀,先端具柔毛。莢果條狀長橢圓形,扁平,長5-10cm,寬l-1.5cm,赤褐色,腹縫線上有窄翅,種子間不具橫隔膜。種子3-10顆,腎形,黑褐色,有微小黑斑;ㄆ4-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公路旁及村舍附近。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廣為栽培。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為熱帶樹種,在黃河流域、長江下游,生長發(fā)育較佳。性喜溫暖、向陽。土壤以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最好。能耐干旱、抗鹽、耐堿。
栽培技術(shù) 一般采用種子繁殖,亦可用分、分根及扦插繁殖。
田間管理 刺槐為淺根性樹類,大風(fēng)后每易搖撼根部,故應(yīng)注意用土培壓根際,以免傾倒。
病蟲害防治 有四點刺蛾為害葉部;斑衣蠟蟬為害干部,故應(yīng)用葉蟬散防治;星天牛亦為害干部。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略呈飛鳥狀或未開放者為鉤鐮狀,長1.3-1.6cm。下部為鐘狀花萼,棕色,被亮白色短柔毛,先端5齒裂,基部有花柄,其近上端有1關(guān)節(jié),節(jié)上略粗,節(jié)下狹細(xì)。上部為花冠,花瓣5,皺縮,有時殘破或脫落,其中旗瓣1枚,寬大,常反折,翼瓣2枚,兩側(cè)生,較狹,龍骨瓣2枚,上部合生,約鐮狀,雄蕊10枚,9枚花絲合生,1枚花絲下部參與連合,子房線形棕色,花柱彎生,先端有短柔毛。質(zhì)軟,體輕。氣微,味微甘。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淡黃綠色。①花瓣破片上表皮細(xì)胞垂周壁波狀彎曲、略彎曲或平直,爪部細(xì)胞縱向伸長,細(xì)胞外壁具明顯的角質(zhì)層紋理;下表皮細(xì)胞形似上表皮。②花萼上表皮細(xì)胞多角形,花萼基部細(xì)胞縱向伸長,有時可見非腺毛;下表皮細(xì)胞形同上表皮,但非腺毛密生,且見氣孔。③非腺毛隨處可見,完整者長131-413μm,直生或稍彎曲,多為2細(xì)胞,基部細(xì)胞短小,頂細(xì)胞長。④花萼內(nèi)薄壁細(xì)胞可察見,有的細(xì)胞內(nèi)含黃棕色或淺紅紫色物質(zhì)。⑤花絲內(nèi)、外表皮細(xì)胞狹長方形。⑥子房外表皮破片有時可見,細(xì)胞狹小,長20-39μm,寬9-15μm。⑦花粉粒直徑30-35μm,壁平滑。⑧導(dǎo)管細(xì)小,常為螺紋。⑨草酸鈣方晶或可察見,長4-10μm。
【化學(xué)成份】花含洋槐甙(robinin),刀豆酸(canaline),蓖麻毒毒蛋白(ricin),鞣質(zhì)類,黃酮類。
【鑒別】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取樣品的甲醇溶液點于硅膠G薄層上,用正丁醇-冰醋酸-水(4:1:1)展開,然后噴1%三氯化鋁(ALCL3)的乙醇溶液,在紫外燈下觀察熒光斑點,洋槐甙的Rf=0.46,若改用(4:1:2)的展開劑Rf=0.54,以異丙醇-水(7.6:2.4)為展開劑時Rf=20.7O。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止血。主咯血;大腸下血;吐血;崩漏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茶飲。
【各家論述】《貴州民間方藥集》:止大腸下血,咯血,又治婦女紅崩。
【摘錄】《中華本草》
【刺槐花的功效與作用介紹】相關(guān)文章:
蜂王漿的功效與作用介紹08-17
桔梗的功效與作用10-18
藕粉的作用與功效06-12
丹參的功效及作用07-13
樹莓的功效與作用10-28
牛膝功效與作用10-30
山藥的功效與作用10-30
黃芩的作用與功效10-19
荔枝的功效與作用10-29
黃瓜的功效與作用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