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猴王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
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美猴王
撕紙活動《美猴王》
觀察對象
中三班幼兒
觀察形式
小組活動
觀察目的
幼兒能否用撕紙的手法表現出猴子。
觀察過程
(一)
在活動中教師讓幼兒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進行討論、想象、模仿后,請大家來撕猴子:“小朋友觀察地真仔細,說出了、做出了許多猴子的動作,下面就把自己說到的猴子撕出來吧!”可大多數的孩子不知所措,少數孩子撕著單一的圓形,其余的孩子也都跟著學。教師不斷地提醒撕成“3”形,大家又忙著模仿教師的行為,自己開始說的、做的基本都沒有表現出來。
反思
原來以為,師生討論猴子的環(huán)節(jié),不僅能讓教師了解幼兒掌握猴子特征的個體水平,也能是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學習互動,通過這種互動,使幼【,中國最大的共享教育資源網站,提供免費課件,免費教案,免費試題,免費論文!】兒更清晰地掌握猴子的特征?蓮膶嶋H結果來看,這種互動還不是最有效的,其原因可能是幼兒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表現帶有直覺成分,這種直覺往往轉瞬即逝,而師生通過討論,幼兒對自己想到的猴子特征說過就忘,所以教師應創(chuàng)設一個基本的創(chuàng)作示意圖。
觀察過程
。ǘ
在“紙吧”中提供了三種猴子的圖譜(見后),教師引導幼兒學會看圖譜后,幼兒自己也邊說邊看,進行了練習。在練習中,教師不斷用言語一步一步地提示,幼兒對于圖示一中的猴子基本能表現出來。但盡管教師針對幼兒在撕第二、第三中猴子時進行了引導,可幼兒并不能表現出猴子的臉部特征來。
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通過說、看、學,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經驗素材,在自己原來的經驗技能基礎上有一定的發(fā)展,但幼兒對教師理想中的幫助行為還缺乏明確的認識,不知道自己怎樣的動作才能改變紙張的形狀。換言之,教師為幼兒搭建的支架還不夠多、不夠高,不能幫助幼兒順利達到最終的學習目標。怎樣才能讓幼兒將猴子順利地表現出來呢?我們決定通過示范、比較、合作研究的教學策略來嘗試搭建更為合適的支架。
觀察過程
。ㄈ┙處熓痉端毫说谌N猴子,并與文文(用圖形組合拼貼的方法撕出的猴臉 )進行比較,與幼兒共同討論、商量:文文用什么方法撕出的猴臉?怎樣做的?老師用什么方法撕的?怎樣在撕頭的時候連著耳朵一起撕?小朋友討論之后,躍躍欲試,都拿起了紙進行了嘗試,有部分幼兒沒有弄明白的,就先觀察其他幼兒撕紙過程,再進行了嘗試。在本次活動結束時,已有三分之二的幼兒能夠表現出猴子的臉部特征(有用第二、三種方法的,也有用圖形拼貼組合的)。
反思
從本次活動來看,教師這次搭建的支架是成功的、有效的。通過示范、比較,幼兒初步懂得了線條與圖形組合及自己手部動作的規(guī)律:要將線條變化與自己手部動作變化相結合。同伴間的相互觀摩、討論、合作研究,及時調整了幼兒獨自解決問題的難度,使幼兒在合作過程中豐富了經驗,發(fā)展了認知策略。
活動反思
教師要正確把握知道的“度”,必須找到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域。在學習活動中,幼兒的活動目標在教師心中是明確的,幼兒最終的行為如何,教師心中也是有所了解的。教師必須搭建合適的支架,自主發(fā)展不等于自由發(fā)展,教師指導得少或不指導,并不能保證幼兒的充分自主發(fā)展。在開始學習時,成人必須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支架,給予幼兒一定的指導,包括提出詳細的要求、正確的示范、必要的動作技能練習等,直到幼兒能夠自己操作。在我們成人看來這好象是把簡單問題復雜化了,但對幼兒來說恰恰是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明了化。
【美猴王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相關文章:
中班幼兒活動觀察記錄范例(通用17篇)11-22
有趣的螞蟻觀察記錄04-20
觀察記錄與評價幼兒的方法05-08
托班幼兒區(qū)域的觀察記錄06-16
有趣的建構游戲觀察記錄(精選10篇)04-26
探討自主游戲材料的投放及觀察記錄01-17
美猴王作文12-25
區(qū)域活動的閱讀區(qū)觀察記錄(精選16篇)05-25
中班個案觀察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