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1
老北京的胡同傳承著歷史的文脈,而南鑼鼓巷是其中的一條老胡同。
人都說北京人不喜歡去著名旅游景點,但是我卻對南鑼鼓巷情有獨鐘,童年的記憶把它從海底推到沙灘上。
也許是4,5歲時,媽媽一下子興致大發(fā),說想帶我去南鑼鼓巷逛逛。那時的我,內心對一些事物都充滿好奇。年幼的我猝不及防地與它相遇了。古老而呈灰黑色的四合院,幽靜的街道,時有時無的樹蔭...... 這一切寧靜的事物,讓本來就喜歡安靜的我,一下子對它的好感值倍增。這時的南鑼鼓巷雖然安靜,但他卻也是豐盈的,是充滿了古樸和人文化底蘊的。那顆尋找了許久安靜的心與南鑼鼓巷相遇了。那里,飽含了著濃濃的老胡同中的那份自然和寧靜。
如今,我也時常去南鑼鼓巷。而每次去的時候,卻再也找不到原來的感覺。我知道,在如今這個經濟繁華的北京,那種景象再也不可能出現(xiàn)了。
一個或者幾個人的南鑼鼓巷之旅,我一直期盼著,期待著在這數(shù)以萬計地嘗試中,我能在一瞬間中體會到那份寧靜,哪怕只有一瞬間。
在五一假期時,我一個人到南鑼鼓巷去,它還是原來的那個它,古老的四合院,時有時無的樹蔭,可那幽靜的街道卻被人山人海的各地而來的游客取而代之。而那些原來沒有的現(xiàn)代化商店也不斷涌出——創(chuàng)意服飾,花式咖啡,甜品,奶茶,酸奶等等,應有盡有,無所不有。而原來那些老北京的食物已不剩幾家了。這些商業(yè)化銷售物品的商店,把南鑼鼓巷的`古樸給掩藏起來了,我默默走入人海中,感受到的并不是熱鬧,而是從心底由內而外的落寞。其實,我才發(fā)現(xiàn),有時候熱鬧只是表面上的,而心中的寂寞人再多也改變不了。這個南鑼鼓巷雖然熱鬧,但遠不是我找尋的那個。
寒假時,與同學結伴而行,南鑼鼓巷也因為寒冷而人煙稀少,有了一些安靜的氣息。而各種小店放出的音樂,在我看來根本就是商業(yè)化的,純粹為了招攬顧客,絲毫沒有當年的感覺。我的心卻還惦記著童年的那條寧靜的街,它安靜,也只能僅僅算是安靜。
現(xiàn)而今,北京的發(fā)展迅速,而它的那種古老的味道卻一天一天地淪陷。我赤腳也追趕不上它發(fā)展的腳步,前方是高樓林立,回頭,渺無人煙。
但是,我怎么追也指不上北京發(fā)展的腳步,那次我與北京老胡同的相遇卻永遠在我心中無法忘卻。它表面上已經停止了,但是事實上還在繼續(xù)!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2
我從小就生活在奶奶家的胡同里,雖說在胡同里發(fā)生的故事總是瑣碎的,但說起來總能使我的心中暖洋洋的。
小時候,在胡同里來來往往住著許多人,小孩兒拿著吃的亂跑,老奶奶聚集在一片蔭涼下聊天兒,幾家的爺爺和大爺則在一塊石桌上下棋……。每當奶奶把我從幼兒園接回家,路上總能聽見人們間永恒的對話,什么“三嬸兒,接回來了!”“啊,吃了嗎?”,“正做著呢,您來嗎?” ……。幾位老奶奶看見我總是樂呵呵的,奶奶就會一一告訴我怎么稱呼,我就大聲的喊出來,她們則更加高興,親切地應著“哎!”。現(xiàn)在想來,人與人之間可以這樣親如一家。
有一次,我在家里過暑假,傍晚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誰知到了晚上下的更大了,伴隨著“啪”的一聲,奶奶根據(jù)多年的`經驗推斷是掉閘了,急忙派遣爸爸去搶修。我急忙趴在窗臺上著,不一會卻看到手電筒的燈光中出現(xiàn)了另一個人的身影,他的雨衣顯然穿的有些倉促,身上已有幾處被雨水打濕了,但他只是專心致志地查看擺弄著電箱。后來,我看到他長吁了一口氣,麻利地從梯子上攀了下來,揮了揮手就向胡同深處走去了。后來,奶奶告訴我他是前院的伯伯,現(xiàn)在想來,人與人之間可以這樣無私地相互幫助。
記得有一個周末,我騎著小自行車在僅容一輛轎車寬的胡同里飛快的馳騁,誰知一個石子長得突兀了些,我一不留神摔了個人仰馬翻,我向奶奶聊天爺爺下棋的地方哭喊,卻誰也沒有聽見。這時,身邊的門開了,二奶奶走了出來,她看到我的樣子,急忙趕過來,一邊撣著我身上的土一邊把我攙扶起來,她的手已經布滿了皺紋,兩鬢已經發(fā)白,扶我已十分吃力,但她還依然奮力抬起了我身邊倒下的自行車,緩緩地把它立到墻邊,還不住地關切道:“摔哪了?疼不疼?”,邊說邊領著把我交給奶奶,隨后,她搖著手中的扇子踱著步子回家了。在奶奶的數(shù)落聲中,我看著她夕陽下蹣跚的背影,久久不能忘卻,F(xiàn)在想來,人與人之間可以這樣自然和諧地相處。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有很多,但都是真的、善的、美的。因為居住在這里的人都能親如一家、相互幫助、自然和諧地相處。在北京這個日新月異的城市,胡同總是充滿著溫馨和幸福。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3
胡同,這個地方聽起來就與別的建筑不同,而這與眾不同的地方正陪伴我從出生到現(xiàn)在。也正是因此,胡同,在我心中也被冠予了一個不同的含義。每天,人與胡同都相互制造著不同的故事,而我也是。
我記得,那是在我走路磕磕絆絆的時候,我緊抓著媽媽的手,千百個不情愿地被拉進一個不認識的地方。可是我看見了一個個不平整的小石磚在地上被映出自己的影子,看見毛絨絨的苔蘚一叢叢得在石階上亭亭而立,還有房檐上像是被太陽迎出來的紅燈籠,那時候我仰頭看著媽媽,“胡同”一詞從溫柔、有弧度的嘴角吐出。這便是我對胡同的第一印象。媽媽的頭發(fā)在高高的陽光下印出如琉璃一般透亮而成熟的紅棕色。
幼兒園畢業(yè)了,我將要到達一個陌生的地方——小學。陌生是我不安,可一旦到了胡同,一旦感受到媽媽的溫度,我就什么也不怕。在我身體緊貼在媽媽背上的那一刻,便讓我相信我和媽媽間的愛就像那胡同墻壁上的溫度,永遠不會間斷,即使有黑夜到來,清晨的太陽也會將墻壁照的火熱。
“媽媽,我累了!”我緊握著媽媽的手,或許是走了太久,我本想求得媽媽的一句安慰,可沒想到媽媽一下子坐在胡同一旁門前的石階上,示意我上到她背上。我兩手撐著石階,整個身體貼在石階上,一瞬間感受到了石階涼爽卻留有余溫的奇妙,兩雙擁抱著我的皮膚,而那余溫像血液一樣,由末梢一直貫穿全身。我爬上了媽媽的背,那背的溫度有繼續(xù)在我身上蔓延,這更像是愛的溫度。
這會我高高的,兩只小手不停地在胡同墻壁上摸來摸去,我感受著它的堅硬、挺拔,讓我有跟媽媽在一起時同樣的安全感。一會伸出兩手攔截頭頂?shù)腵燈籠,一會伸出小手想要去夠路邊爺爺?shù)奶侨,時不時會把手勾住媽媽的頭發(fā),迎來兩聲我聽不清的責備。
現(xiàn)在,我?guī)е鴭寢寔淼胶,這時里面已經有了書店,咖啡館,可我們卻找了一個并不常見的長椅坐下。聊起我們感興趣的事情,也許還有我小時候在這里的哪個小石階被絆倒,我看著眼前從小平房里伸出頭的柳樹,聽著一串串清脆的車鈴聲從耳邊劃過,不用想就知道那后面一定有糖葫蘆。我猛然拉住媽媽的手,天哪,這是怎么了?為什么有這么多干裂的地方?我竟然一直不知道。我望了望媽媽,媽媽笑著,我什么也沒說。媽媽的頭發(fā)被一陣清風撩起,那清風一定跑過胡同的每一個角落。一根根銀絲從棕發(fā)中飄出,閃在我眼中。
我和胡同的故事就像與媽媽的愛,即使有時冰冷,可就向身體中的血流,從末梢流向心臟,永遠不會間斷。那胡同的溫度,也永遠留在媽媽的背上,我的心中。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4
這里曾是我的家。我、爸爸、爺爺,我們一家都曾與它發(fā)生過或難忘、或溫馨的故事。
小時候我就覺得,家在的胡同可以通向任何地方。無論是大路還是小商店,這條胡同仿佛擁有魔法一樣,可以通向世界的各個角落。
這個胡同叫做五道彎胡同,正如它既形象又生動的名字,它真的有五個拐角,最終通向大路。而我家就在第一拐的盡頭,是個小小的四合院。
轉過拐角,是一條十五米左右的小道。兩側的房頂上都鋪著搖搖欲墜的瓦片,腳下是“此起彼伏”的磚頭路。第二拐開頭有兩個圓形的石墩子,半鑲在墻壁里。一個躺著,一個立著。猶記得小時候,還沒有石墩子高的我,嚷嚷著讓媽媽把我抱上“瞭望臺”,裝模做樣的四處查看,再從高處跳下。那是小孩子的樂趣。如今我已經長大,再經過那里時,只會聽爸爸說起那石墩原來是某某家用來磨面的,然后仔細努力去辨認那石墩上已然模糊不清的花紋。
第三拐很短,不過五六米的樣子。但在那本就不寬敞的過道中間,直挺挺的長著一顆菩提樹。夏天時我經常從小商店買一根冰棍,跑到那棵有著寬密枝葉的樹下去吃。但這棵樹也為人們帶來了一些小麻煩。爸爸有一次在經過這里是跟我說過,在他小時候,他和同學經常騎車經過這條胡同。有一次騎車,他在拐彎時沒想起來這里還有一棵樹,就那么直挺挺的沖了過來,竟然生生從樹和墻壁之間的縫隙中穿了過來。事后回想也是一身的冷汗。
我是比較害怕單獨一個人走第四、五拐的。因為第四和第五拐的拐角處各住著一戶人家,還養(yǎng)狗,經常敞開大門讓狗自由出入。
以前五道彎胡同前連史家坑胡同,后連錄科胡同,但現(xiàn)在,前后胡同都不見了,只剩下一個五道彎?赡茉龠^不久,它也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不單單是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同樣是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的不僅僅是一個胡同,還有它的名字,它曾經擁有的記憶,以及潛藏在胡同深處的北京文化。這個胡同從我爺爺?shù)臅r代起就一直存在,可能我爺爺?shù)陌职郑瑺敔數(shù)臓敔斠瞾磉^這里,這里見證著時代的變遷。我們家的每一代也都曾在這里嬉戲。
若是五道彎胡同消失了,那將是我一生中的遺憾。兒時的時代不復返,要是烙印著記憶的五道彎不再存在,多少年后,我還能想起它嗎?
胡同傳承記憶,傳播文化,傳遞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民俗。這就是我曾經的家,五道彎胡同里的故事。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5
十五年前,我降生在北京前門旁一條貫通南北,聯(lián)系著千家萬戶生活的胡同里。具體的名字已經想不起來,但鄰里融洽的氣氛仍印在我腦海中。
它不比“史家胡同,三眼井胡同”來得出名,它只是一條平凡的胡同,似一根紐帶,將人們聚集于此。我兩歲時,由于家長工作壓力大,一直生活在姥爺家-----這條胡同中。我時而去對門玩,有時又跑到隔壁去。只記得鄰居有理發(fā)的----不是金碧輝煌的高級店面,而是路邊幾元幾角前一次的攤位;也有賣蔬菜水果的----也不是干凈整潔的水果店,而是一輛破舊載人三輪車平著搭幾個木板改造成載貨車騎車去賣。清晨,天邊剛顯出些魚肚白,他們就隨著不知哪家的公雞鳴聲早起勞作了。寫到這里盡是些平凡人,平凡事。散到人群中都認不出的平凡,放到回憶里再憶不起的平凡。
一個夏天,風和日麗,正是出門游玩的好機會。姥爺去了相隔幾條街的報刊亭,姥姥在院子里與鄰里話家常。我不甘心就這樣在家里,望了望大門的.鎖----實屬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悄悄推開門,鉆出了院子。
兩歲多的我走走停停,直到眼前變得陌生起來才停下。我溜進路邊一家小商店稍作休息。優(yōu)哉游哉,豈不美哉!
老板聞聲而來,見只是一個出來玩的小孩也就退回屋內。時不時拋來目光,確認我是否還在。
正當我悠然小憩之時,家中的兩位老人已是滿頭大汗,緊張焦急。頂著夏日驕陽,在炎炎烈日之下,他們四處詢問左鄰右舍,尋找線索。他們倒是很熱心,一直送到小路轉角才離去。終于,他們在那里找到了我。后面發(fā)生了什么已不清楚,只是還時常能聽到姥姥念叨的鄰居們有多么熱心,多么樂于助人。說話間眉頭也舒展了幾分。我心中常漾出一種對他們的愧怍。
平凡胡同里的平凡人做的一件平凡小事卻成為了我心中揮之不去的不平凡。
讀《駱駝祥子》時,有很多關于胡同的京味描寫,出自老舍筆下的文字是那樣逼真,那樣栩栩如生。但它離著作很近,距離回憶卻很遠很遠。
最近一次去胡同已是今年寒假,小組4人來到南鑼鼓巷。在我眼中,它也不過是一具徒有“胡同”名稱的空殼罷了。這個胡同有了美食,有了動漫店,卻少了那些平凡,那些平凡人,平凡事。但它一舉成為旅游勝地,變得不平凡了。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還在上演,還在續(xù)寫。但是隨著歲月更迭,很多事已經淡出視野。有多少個平凡,才能堆疊出不平凡,我無從得知。我只知道屬于我內心的那份不平凡亙古長存,銘刻于心。時隔十三年光景,我想大聲對當年的老鄰居們說一聲:“謝謝!”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6
“呦!王大爺,您忙著呢!”“嗯,忙著呢!小王,你這么早回來,帶孩子吧!”“嗯,最近比較忙,難得有時間去照看孩子,淘淘長大了,沒人照看可不行!闭f罷,小王便忽忽忙忙地騎自行車走了,路上不忙和那些鄰居們打招呼。
串子胡同歷史不長,但人氣兒旺,隨處你都能見到人,不論是什么時候。早上來來往往的上班族,中午溜灣兒的大媽,晚上就更不用說了,小王一回家,只見一個小孩子在四合院里面奔跑,但由于跑得太快平衡沒找好,摔在了地上。不錯的,眼前的這個孩子便是淘淘,大名王學亮,當小王看到自己的孩子摔在地上,萬分心疼,跑過去一把抱起來,問道:“疼不疼?”“疼!”“沒關系啊,揉揉就不疼了!”“來來來,奶奶給塊糖!边@位說話的.正是王大爺?shù)睦习閮簩O大娘,因為他們膝下無子,又恰好小王是孤兒,所以,孫大娘自然是把這爺倆當親兒子和親孫子一樣,雖然不是一家人,但卻是已勝似一家人了。就這樣“一家人”活在歡聲笑語之中。
十年過去了,孫大娘得了病,王大爺變賣了全部家當,給孫大娘治病,可錢還是湊不夠,小王也給了錢,都希望孫大娘早點好起來,可天不遂人愿,孫大娘去世了。在她去世前,她對小王說:“小王!我這把身子骨我明白,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但是在死前,我想回一趟串子胡同,小王照做了,而孫大娘也很高興。在那一天她走了,走得很安詳。沒過幾年,王大爺也去世了,許多胡同里的鄰居也都搬走了,而他們的愿望,都是想回去看一眼。
二十年過去了,胡同開始拆遷了,而小王也不再是小王成了老王,淘淘也長大了。一天,淘淘扶著爹回老胡同看了一眼,那里早已不現(xiàn)人來人往的景象,而墻上面紅紅的“拆”字,老王看了不住嘆息,便回去了。那天晚上,老王做了一個夢,在夢里他仿佛回到了當年的那個胡同,看到了孫大娘和王大爺,他們笑得是那么安詳……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相關文章:
北京的胡同作文09-28
北京胡同作文01-02
北京胡同作文(熱)08-06
寫北京的小胡同的作文04-29
(熱)北京胡同作文11-27
北京的胡同作文優(yōu)秀(3篇)10-14
北京胡同作文[合集10篇]09-04
(熱)北京胡同作文6篇01-01
北京胡同作文6篇(合集)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