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牙絕弦教學(xué)實錄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伯牙絕弦》教學(xué)實錄
《伯牙絕弦》教學(xué)實錄1
第一課時
一、欣賞圖片,找出要求,明確單元主題
展示圖片,學(xué)生欣賞并說出感受。
師:其實生活中不論是一首歌一幅畫,還是一篇文章一部電影,都是美的藝術(shù),都能讓我們的心靈受到美的熏陶和啟迪。在第二單元中老師將和大家一起走進(jìn)藝術(shù)的殿堂,感受藝術(shù)的魅力。打開第二單元導(dǎo)讀,快速讀讀,看導(dǎo)讀為我們的學(xué)習(xí)提出了哪些要求?
學(xué)生讀導(dǎo)讀,劃出學(xué)習(xí)要求。
師:明確了學(xué)習(xí)內(nèi)容和要求,我們一起學(xué)習(xí)本組第一篇課文《伯牙絕弦》。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生齊讀課題,師強(qiáng)調(diào)“弦”字讀法。并投影出示沒有標(biāo)點的古文。
師:這是一篇什么文?
生:文言文。
師:大屏幕上的文章沒有標(biāo)點,這就是古時候的文章,它需要你憑借自己的理解來斷句讀,自己試試。
生練讀。
師:有什么感受?
生:不知道在哪停頓。
生:很難讀。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生讀。
師:現(xiàn)在老師降低難度,加上標(biāo)點,你再來試著讀一讀,注意這次要讀準(zhǔn)生字,讀通句子。
生練讀師指名讀。
師:你讀得很準(zhǔn)確,句子也很通順。有幾個生字老師想提醒大家注意。
師板生字,并讓學(xué)生跟讀書空。
師:知道峨字的意思嗎?
生:高。
生:巍峨。
師:怎么知道的?
生:課文下面的注釋有。
師:課文的后面有一些生詞或者生字的解釋,這就是注釋,看注釋是學(xué)習(xí)文言文的好方法。那若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
生:像,好像。
師:誰能聯(lián)系這兩個生字的意思,說出“峨峨兮若泰山”的意思。
生:高高的像泰山一樣。
師:你的理解能力很強(qiáng),認(rèn)識了生字我們一起讀讀課文。
生齊讀課文。
師:大家讀得很不錯,有一句大家節(jié)奏把握得很準(zhǔn),注意了兮和若之間的停頓。
投影出示: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峨峨兮若泰山。
師:知道兮字的意思嗎?
生:語氣詞相當(dāng)于啊。
師:它是和峨峨連在一起的,所以我們讀到這時要稍作停頓。像老師這樣,師范讀。
生跟讀兩遍。
師:大家覺得這樣讀比剛才更怎樣了?
生:比剛才更有感情了。
師:現(xiàn)在老師也這樣有感情的為大家范讀文章,你仔細(xì)聽,用心感受。
師配樂朗誦。
師:你也像老師一樣投入感情的讀讀,注意在老師劃斜線的地方稍作停頓。
出示劃出節(jié)奏的古文。
生練習(xí)朗讀。
指名讀。
生:他讀出了韻味。
生:他讀的很有感情。
師:誰能再來試一試,比他還有感情。
生再讀。
師:你真的讀出了古文的味道,我們也被感染了。現(xiàn)在我們男女生配合讀,一起感受古文的魅力。
男女生配樂朗讀。
三、再讀課文,讀懂讀透
師: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們先來看看題目,誰知道絕的意思。
生:斷絕。
師:伯牙斷絕了什么?
生:伯牙斷絕了琴弦。
師:換句話說也就是?
生:伯牙不再彈琴了。
師:伯牙在楚國當(dāng)時是一流的琴師,前途無量,為什么不再彈琴了呢?帶著這個問題,請同學(xué)們抓住重點詞語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讀讀課文,同桌互相說說文章的大概意思。
投影文章并在重點字詞下加點。
生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查字典讀課文,同桌互相講故事。
指名講故事。
師:你的故事講的很流暢,如果能把加點的字詞理解透徹,故事內(nèi)容就會更生動了,F(xiàn)在我們交流一下,你讀懂了哪一個生字詞?
生:我知道了第一句話中的善字的意思,是擅長的意思。
師:能說說整句話的意思嗎?
生: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聽琴。
師:文中還有兩個善字,你能猜出什么意思嗎?
生:好啊。
生:真妙啊。
師:這是子期對伯牙的贊美之詞,我們還可以怎么理解?
生:真棒啊。
生:太妙了。
師:我們應(yīng)該怎樣朗讀這句話呢?
生:用贊美的語氣來讀。
師:我們來讀一讀。
生讀。
師:你還讀懂了那個生字的意思。
生:我知道了峨峨和洋洋是高高和廣大的意思。
師:這兩個詞是用來形容高山和江河的。
生:志的意思是想。
師:你的理解能力很強(qiáng),文中的念字其實和它的意思是一樣的。
生:我知道了也是心里想到的意思。
師:這兩個字體現(xiàn)了伯牙心里想到了什么就能彈出什么,可見伯牙的彈奏水平怎樣?
生:很高。
生:鐘子期必得之的必是一定的意思。
生:是都的意思。
師:大家的理解都可以,古文的解釋是豐富的。
師:理解了這些重點字詞之后,誰能結(jié)合理解再來講講這個故事?
生講故事。
師:這次你的故事講的更充實了。
四、品讀課文,讀情悟境
師:理解了內(nèi)容,現(xiàn)在誰來說伯牙為什么不再彈琴了呢?
生:因為子期死了,伯牙覺得世界上再沒有知音了,所以摔破琴扯斷弦,不再彈琴。
師:用文中的話怎么說呢?
生齊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投影展示這句話。
師:什么樣的人稱之為自己的知音呢?
生:了解自己的人。
生:和自己有共同語言的人。
師:伯牙為什么把子期當(dāng)作自己的知音呢?快速讀讀課文從中找到答案并劃出來。
生讀課文,劃出答案。
生:我認(rèn)為這句寫出了他們之間的知音之情!安拦那伲驹诟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生:這句話的意思是,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到:好啊,就像高高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聽了感嘆地說:“真妙。【拖駥拸V的江河在我心里流過。”
師:你從這句話中還能讀出什么?
生:無論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說出來。
師:他們真是心意相通。
生:我還能讀出伯牙的彈奏水平很高。
師:從哪可以看出來。
生: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師:如何理解。
生:伯牙心里想到高山,琴聲就表達(dá)出高山,心里想到流水,琴聲就表達(dá)出流水。
師:能用自己的`話形容伯牙的彈奏水平嗎。
生:出神入化。
生:獨一無二。
生:登峰造極。
師:大家的詞匯真豐富。請同學(xué)們看圖,此時伯牙身邊青松翠柏,云霧繚繞,他在動情地彈奏一首高山流水,子期在欣賞著陶醉著,并贊美著,能猜想出子期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高山流水嗎?
生:巍峨的高山,澎湃的江河。
師:帶著你這種感受讀讀。
生讀。
生:子期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高聳入云的高山,奔騰不息的江河。
師:讀出你的這種感受。
生讀。
師:你讀的很有氣勢,誰還能讀出這種氣勢。
生自由讀。
師:如此豐富的畫面,我們是從哪個詞中體會到的呢?
生:峨峨和洋洋。
師:只有簡單的四個字卻讓我們浮想聯(lián)翩,這就是古文的魅力呀,我們再來讀讀體會一下這種魅力。
生讀。
師:伯牙的音樂來源于大自然,那他的琴聲肯定不僅僅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還有可能表現(xiàn)大自然的哪些場景呢?
放音樂生閉眼想象。
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藍(lán)藍(lán)的天空,自由的飛鳥。
生:蒼茫的大地上,郁郁蔥蔥的森林在旺盛的生長,林間歡快的動物們在高興的飛奔。
生:我仿佛看到了皎皎明月掛在天空,徐徐的清風(fēng)迎面而來,好一個寧靜淡雅的夜晚。
師:能不能用子期一樣的語言贊美一番呢?
師生配合讀。
師:這真是伯牙所念。
生:鐘子期必得之。
師板書。
師:這就是心意相通的知音啊!知音相遇心情怎樣?
生:激動高興。
師:帶著這種感情讀一讀,體會體會。
生齊讀。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感受情意
師: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xué)習(xí)了《伯牙絕弦》感受到了伯牙與子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情意,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感受一下。
生讀。
師:世事難料,就是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知音,卻染病而死,離伯牙而去,試想一下此刻伯牙心情怎樣?
生:悲傷。
生:難過。
生:悲痛欲絕。
師:能讀出這種感受嗎?
生讀。
師:我真的體會到了伯牙的悲痛心情。為什么如此悲痛呢?
生:因為再也沒有人聽懂他的心聲了。
師:是啊,當(dāng)他彈琴心里想到高山的時候,再也沒有人會像子期一樣贊美他。
生:善哉,峨峨兮若高山。
師:當(dāng)他彈琴心里想到流水的時候,再也沒有人會像子期一樣贊美他。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師:所以伯牙才……
生: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師:伯牙此時斷絕的僅僅是琴嗎?他還將什么一并斷絕了?
生:前途。
生:音樂。
生:心靈。
師:是啊,他將自己的心靈大門關(guān)閉,留給自己的是無邊的痛苦和孤獨。
師:讀一讀,體會這種感情。
生讀。
師:讀出了伯牙的悲痛。
二、誦讀課文,讀出感受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感受這份高山流水深相知的情意。
生齊讀配樂。
師:關(guān)于伯牙與子期之間成為知音的傳說在哪部書中有記載呢?資料袋介紹的很清楚,請同學(xué)們讀一下。
生讀資料袋。
師:正是由于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者樂曲高妙。
三、課外拓展,加深理解
師:據(jù)史料記載,子期死后,伯牙在他的墓前作了一首詩,我們一起來讀讀。
投影這首詩歌。
師生配樂讀讀。
四、展開想象,課堂練筆
師:短短的一首詩,把伯牙的痛苦心情展現(xiàn)無余,可是人生路漫漫,伯牙能這樣一直消沉下去嗎?如果此刻,你置身于春秋時期的楚國,作為伯牙的新朋友,你會如何勸慰他,開導(dǎo)他積極樂觀的面對今后的生活呢?結(jié)合你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展開想象,把你想對伯牙說的話寫下來。
生寫。
全班交流。
師:正如大家所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只要我們用欣賞的眼光,贊美的口吻對待周圍的人,你就會擁有很多的朋友,這節(jié)課大家學(xué)的認(rèn)真,讀得投入,真是“善哉,善哉”,課文能否背上來呢?
學(xué)生練習(xí)背誦。
檢查背誦。
《伯牙絕弦》教學(xué)實錄2
師:(板書課題:伯牙絕弦)今天我們要來學(xué)習(xí)一篇古文,講述的是發(fā)生在兩千多年前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誰來讀讀這個課題?
生:伯牙絕弦。
師:念得真準(zhǔn),一板一眼,尤其是最難念的“弦”你也念準(zhǔn)了,我們一起來。
。ㄉR讀課題)
師:“絕弦”是什么意思?
生:“絕弦”是彈完這一曲,這一生就再也不彈琴了。
師:那么“伯牙絕弦”呢?
生:伯牙是個人,他把琴弦割斷,從此再也不彈了。
師: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請大家把課本翻到第137頁,按照自己的感覺至少讀三遍,努力把它讀正確。
。ㄉ杂衫首x課文三遍以上)
師:一讀就能明白,課文講述的是誰?
生:伯牙和子期。
師:抓住了這兩個人物,我們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畢竟是古文啊,你們覺得哪些句子比較難讀或者要提醒大家注意?
點評:學(xué)習(xí)的起點在哪里?學(xué)情。初讀的標(biāo)準(zhǔn)是什么?正確!爱吘故枪盼陌 币痪,是對學(xué)習(xí)起點的自覺尊重,也是對初讀標(biāo)準(zhǔn)的堅定捍衛(wèi)。“生本理念”,既非一廂情愿的“盡可能多的尊重學(xué)生”,也非一意孤行的“盡可能多的要求學(xué)生”,而是“盡可能多的尊重學(xué)生”與“盡可能多的要求學(xué)生”的融為一體。
生: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師:有些語言,我們是因為不理解才覺得它難讀,誰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出示)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生:鐘子期去世了,伯牙認(rèn)為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所以就把琴摔了,把琴弦也剪了,這一生再也不彈琴了。
師:這里的“謂”是什么意思?
生:想。
師:古文中的有些字眼確實不太好懂,沒有注釋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借助工具書。(出示)你覺得“謂”在這里應(yīng)該是什么意思?
謂:①稱為;②認(rèn)為,以為;③評論。
生:認(rèn)為、以為。
師:那么“乃”呢?
生:“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師:理解了之后,我相信能讀得更好。
。ㄉ首x此句,讀得準(zhǔn)確而且有韻味。)
點評:“預(yù)設(shè)”越是精細(xì),“生成”越是精彩。這是我一貫的看法和課堂經(jīng)驗。問題在于,我們“預(yù)設(shè)”什么?預(yù)設(shè)目標(biāo)、預(yù)設(shè)重點、預(yù)設(shè)流程、預(yù)設(shè)語言、預(yù)設(shè)練習(xí)、預(yù)設(shè)提問、預(yù)設(shè)板書……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唯一不足的,卻是對“學(xué)情”的預(yù)設(shè)。學(xué)情還能預(yù)設(shè)?如果說前述的種。種“預(yù)設(shè)”是某種預(yù)先設(shè)定的話,那么,學(xué)情顯然是無法預(yù)先設(shè)定的。但是,學(xué)情卻可以設(shè)想,也必須先做某種設(shè)想,這不正是生本理念在教學(xué)設(shè)計上的生動呈現(xiàn)嗎?我們看“謂”字的教學(xué),顯然是預(yù)設(shè)精細(xì)所生成的課堂精彩。預(yù)設(shè)學(xué)情,方能對癥下藥。
師:真有古文的味道。還有哪個句子比較難讀?
生: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蔽矣X得這句話比較難讀,是因為要在字和字之間分開,尤其是這個“兮”字后邊要做一下停頓。
師:你知道了怎么斷句。我想問問你,為什么要在“兮”字后邊斷句?
生:因為注釋里說“兮”是個語氣詞。
師:你看,借助注釋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還能幫助我們朗讀呢。這個“兮”和前邊的“哉”一樣都是語氣詞,相當(dāng)于我們現(xiàn)在的“啊——”,在這樣的詞后邊一停頓,一延長,古文的味道就出來了。不信我們來找個同學(xué)讀讀。(出示)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ㄉ首x,讀得很有韻味。)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注意讀好“哉”和“兮”后邊的停頓。(生齊讀)難讀的句子都會讀了,誰能一口氣把這篇古文讀下來?
(生朗讀全文,很有韻味。全場掌聲。)
師:沒讀幾遍就能把一篇古文讀成這樣,我真想說一句:善哉。(笑聲)老師也想來讀一讀。(師范讀,全場掌聲。)
。ㄉR讀,朗讀明顯有進(jìn)步。)
高山流水明知音
師:我們能從課文哪些句子中形象地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鐘子期又真的善聽呢?
生:可以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驹诹魉,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中體會到。
師:怎么理解?
生:伯牙鼓琴,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就說:好啊,高高的猶如泰山一樣。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就說:好啊,廣大的像江河一樣。
師:這兩個句子中的“善哉”和第一句當(dāng)中“善鼓琴、善聽”的.“善”意思一樣嗎?怎么個不一樣,你要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生:這里善哉的“善”是“好”的意思,第一句當(dāng)中的“善”是“擅長、善于”的意思。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聽。
師:你會聯(lián)系上下文學(xué),真好。這種一字多義的現(xiàn)象在古文里很常見。這里的“善哉”是子期聽了伯牙琴聲后一種由衷的稱贊。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
生:好!
師:在古代就說成——
生:善哉!
師:誰來讀一讀,看能不能把這種由衷贊嘆的感覺讀出來。
(生讀得很有韻味)
師:善哉!“哉”字后邊一延長,好像琴聲都落到心里去了。我覺得你不僅“善哉”讀得好!你這個“峨峨兮”“洋洋兮”也讀得真好啊!當(dāng)你讀著這個“峨峨兮”的時候,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怎樣的畫面?
點評:對古文詞義的疏通和理解,存在三個不同的層次,一為“意思”、一為“意象”、一為“意蘊”。有些詞,解到“意思”為止,可矣。如“哉”“兮”等。有些詞,既要疏通意思,也要還原意象,如此處的“峨峨兮”“洋洋兮”等。還有些詞,則要在“意思”“意象”和“意蘊”三個層面上求得融會貫通,才算切實妥帖,如后面的“志”“念”等。
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高高的泰山,顯得很巍峨。
師:巍峨高聳的泰山,請你再讀,讀出這種畫面來。
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高聳人云的、頂立于天地之間的泰山。
師:體會得真好,把這樣的畫面讀出來。
(男生齊讀,很豪邁、很有感覺。)
師:不愧是鐵骨錚錚的男子漢,不愧是頂立于天地之間的泰山。第二句誰來讀?
。ㄅR讀,很有感情。)
師: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啊!好像讓我們看到了那寬廣的“江河”。呼應(yīng)著上邊的泰山,這里的“江河”也不是一處隨意的江河!敖印痹诠盼睦锸怯刑刂傅,我覺得咱們班的同學(xué)肯定能猜出來。
生:我認(rèn)為這里的“江河”是指長江和黃河。
師:你的古文底子真厚。這里的“江”是指我們中國最大的江——長江,“河”是指我們中國最大的河——黃河。想到這長江與黃河,你的腦中跳出了哪些詞語或者詩句?
生:我的腦中跳出了“波瀾壯闊、波濤洶涌”。
師:我聽你說這兩個詞語的時候,一點波浪都沒有。(笑)
生:(很有氣概地)波瀾壯闊、波濤洶涌。
師:就是這樣“波瀾壯闊、波濤洶涌”的江河,請你來讀!
生:我想到了一句詩“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濤風(fēng)簸自天涯”。(生朗讀)
師:正是這樣磅礴雄偉的泰山,正是這樣洶涌澎湃的江河,一起讀。(齊讀)
師:無論你伯牙彈什么,我鐘子期都能知道。用課文中的一句話講——
生: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師:這里“伯牙所念”的“念”與前面句子當(dāng)中的哪個字意思一樣?
生:這里的“念”和前面的“志”意思一樣,都是“心里想”的意思。
師:沒錯。有時候咱們可以用現(xiàn)代詞匯去代替古文詞匯來理解古文的意思。無論伯牙所志、所念、所想,鐘子期必得之。我想問問,鐘子期必得的到底是什么?
生:伯牙心里的想法。
師:看來善聽的子期不僅聽懂了琴聲,還聽懂了伯牙傾注在琴聲里的心聲。這樣想來,鐘子期說“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說的也不僅僅是伯牙的琴聲吧?(出示)
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生:也說出了伯牙的心聲。
生:它不僅說出了伯牙的琴聲,還道出了伯牙的志向和胸懷。
師:什么樣的志向?什么樣的胸懷?
生:像泰山一樣屹立在人間的志向,像江河一樣心胸寬廣、能撐萬里船的胸懷。(全場掌聲)
師:原來鐘子期不僅在說琴聲,也說出了伯牙傾注在琴聲里的——(出示)
峨峨泰山一般的志向,洋洋江河一樣的胸懷。
師:這樣想來,伯牙的“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不僅僅是想,那是“志存高遠(yuǎn)”的志,“胸懷大志”的志啊。ò鍟褐荆
點評:伯牙引子期為知音,乃在此“志”也!志在高山者,高山之志也;志在流水者,流水之志也。這是何等的志向與懷抱?!唯五岳之尊、萬古江河方能喻指。其實,詩以言志、歌以言志、樂以言志,乃至琴以言志,在中國文化中向來是一種傳統(tǒng)。課文中釋“志”為“心里想到”,雖近學(xué)情,卻廢本意。志者,心之所去也,意為心愿所往。作為名詞的“志”,乃志向懷抱之義;作為動詞的“志”,乃心中向往之義。兩者皆有“藏于心中的長遠(yuǎn)打算”之義。知音,實乃知志也。
師:老師課前去查過資料,我發(fā)現(xiàn)好多古書上都說到伯牙琴藝妙絕天下!許多人都以聽到他的琴聲為榮幸,他們也都能感受到伯牙琴聲的美妙,但是伯牙寄托在琴聲中的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懷他們能得之嗎?
生:不能得。
師:唯有誰能得之?
生:鐘子期!
師:誰能必得之?
生:鐘子期!
師:這才是——
生: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師:(板書:念)請你想象,假如你就是伯牙,一直以來都沒有人能真正聽懂你的琴聲,你的內(nèi)心充滿了無邊的寂寞與孤獨?墒窃谶@里,無論你彈什么,無論你寄托著怎樣的志向和情懷,鐘子期都能“善哉、善哉”地“必得之”時,你是怎樣的心情?你又會有怎樣的感慨想對子期說呢?拿出課前發(fā)下的練習(xí)紙,請你順著“伯牙得遇鐘子期,感慨道——”接著往下寫。(出示)
“伯牙得遇鐘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
(練筆,背景音樂《知音》。)
點評:練筆設(shè)于感慨“得遇”,好處有三:第一,從伯牙的角度看,得遇知音的巔峰情感已經(jīng)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此刻抒寫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第二,從文本的角度看,故事對伯牙的不吐不快卻做了某種類似于“休克”的藝術(shù)處理,這一文本的未定點、空白點,給了學(xué)生極佳的回味和想象空間;第三,從課堂的角度看,學(xué)生為伯牙代言,將得遇知音的喜出望外、欣喜若狂盡情傾訴,營造出課堂教學(xué)的高潮,而這一高潮旋即與接下來的“子期死”形成一種巨大的情感落差,使教學(xué)充滿了震撼心靈的張力。嗣后的課堂實踐證明,此練筆確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高效的語文教學(xué),焉能放逐“設(shè)計”?
師:你想伯牙得遇鐘子期,什么感覺?
生:非常高興。
師:是啊,欣喜若狂!怎么說?
生:(很有感情地)伯牙得遇鐘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世間知音唯有鐘子期也。
生:伯牙得遇鐘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此人知我所志,明我所念,真乃知己也! (全場掌聲)
師:以前我是欲覓知音難上難,如今我是得遇知音——
生:不再孤!
師:想知道伯牙當(dāng)時是怎么說的嗎?(出示)
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
師:(激情朗讀后)好啊好啊,先生你聽我的琴聲,聽到的志向和情懷簡直和我心里所想的——
生:(齊答)一模一樣。
師:志想像猶吾心,這兩個人之間的默契,用我們常用的一個成語講——
生:心有靈犀、心心相印。
師:(板書:心)是啊,只有這樣心有靈犀,心心相印,只有這樣知志、知念又知心的人,才可以叫做——
生:知音。
師:(板書:知音)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出示)老師和大家配合著來讀。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熒鹁鋵ψx,讀完后換角色再對讀。)
師:就是這樣的心靈相契。讀著讀著,你發(fā)現(xiàn)這些語言有什么特點?
生:感覺每一句的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是相對應(yīng)的。
師:一句伯牙——
生:一句子期!
師:這樣的形式好像讓我們看到了當(dāng)時的伯牙和子期,一個鼓——
生:一個聽!
師:一個傾訴——
生:一個回應(yīng)
師:寫得多妙。∽屛覀兎路鹂吹讲篮妥悠谑呛蔚刃腋,何等默契!何等的和諧!從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點評: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但是,對語文教學(xué)而言,不但不能忘言,更應(yīng)辨言、悟言、得言。語言形式從來就不只是一個形式問題,語言形式是更高層面的語言內(nèi)容,正如學(xué)生在教師引領(lǐng)下所悟到的那樣:一句伯牙,一句子期,這樣的形式不正是知音在心靈上“精誠默契於蒼穹”的自然寫照和深刻呼應(yīng)嗎?
破琴絕弦祭知音
師:傳說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讓伯牙和子期都相見恨晚。他們約定了第二年中秋再來相會,終于等到第二年的中秋,當(dāng)伯牙興致滿滿地趕來與子期相會,只可惜天意弄人。。ū尘耙魳贰恫赖孔悠凇罚┎烂鎸Φ牟皇亲悠诘娜,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此時高山默默,流水無語,天地之間也為伯牙的痛失知音而黯然失色。
。ǔ鍪荆鹤悠谒溃乐^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師:從此還有人能知我之志嗎?(擦去板書:志。)
生:(齊答)沒有!
師:還有人能知我之念嗎?(擦去板書:念。)
生:(齊答)沒有!
師:還有人能知我之心嗎?(擦去板書:心。)
生:(齊答)沒有!
師:子期已逝,知音不再,知音難覓啊。ú寥グ鍟褐。)一起讀!
。ㄉR讀此句)
師:伯牙絕弦,那是絕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這真是一曲肝腸斷,天涯無處覓知音啊!
(生再次齊讀)
點評:語言形式是更高層面的語言內(nèi)容,教學(xué)形式又何嘗不是教學(xué)內(nèi)容的更高表現(xiàn)呢?擦去“志”、擦去“念”、擦去“心”,終至于擦去“知音”,簡單重復(fù)的教學(xué)形式的背后,卻透出一種錐心的痛、破碎的美、穿越靈魂的巨大的孤獨。
千古傳唱懷知音
師:同學(xué)們,正是這破琴絕弦,正是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卻又痛失知音,才使得這個故事更加蕩氣回腸。從此,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在傳誦著它!課文后邊有個資料袋,就講述了這個故事的源遠(yuǎn)流長,請你快速地瀏覽一下。(學(xué)生閱讀資料)
師:同學(xué)們,伯牙和子期,這知音的故事感動和溫暖著一代又一代渴望心有靈犀、心心相印的中國人。就在故事發(fā)生300多年后的戰(zhàn)國時期,古書《列子》就記下了這個感人肺腑的故事,記下了這對知音的名字(出示)——一齊讀!
生:(齊讀)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師:時間在流逝,500多年過去了,秦朝的《呂氏春秋》依然為我們呈現(xiàn)了這對知音相遇時那最美好的瞬間(出示)——男生一起讀!
男生:(齊讀)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師: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1000多年后的唐代,人們在古詩中也都為那伯牙的破琴絕弦嘆息不已(出示)——女生一起讀!
女生:(齊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伯牙絕弦》教學(xué)實錄3
師:心有靈犀可能是對知音最好的注解。正如這個同學(xué)所說,那時候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種渴望,他渴望遇到一個真正的——
生:知音!
師:那時候的伯牙心中一定千萬次地發(fā)出一種呼喚,他呼喚什么?
生:我的知音,你到底在何處?
師:然而終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鐘子期!面對如此善聽的子期,面對這樣難得的知音,俞伯牙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生:俞伯牙的心中一定是心潮澎湃的!
生:很快樂的,一定要在音樂事業(yè)上走得更遠(yuǎn),一定要有成就,是鐘子期帶給他的希望。
師:因為有了知音,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生:俞伯牙的心中是十分欣慰的,因為終于有了一位真正的知音。
生:俞伯牙的心中是十分興奮的,因為他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
師:俞伯牙的心中一定是感慨萬千,這萬千的感慨又匯集成一句話,他一定會對鐘子期說什么?
生:他一定會說,知我者,乃鐘子期也!
師:知我者,子期也!傳說,俞伯牙與鐘子期之間有著深厚的情意,伯牙曾為等待子期在江邊的船上苦苦地守候了一夜,而子期也把伯牙視為兄長,最后一次相見兩人依依不舍,灑淚而別。此時的伯牙與子期,你覺得他們還僅僅是一對音樂方面的知音嗎?
生:我覺得不只是音樂方面的知音,他們已經(jīng)是一對生活上的知音。
師:他們已經(jīng)成為一對人生的知音!
生:我覺得鐘子期和俞伯牙不僅是音樂上的知音,是生命中的知音。因為鐘子期能在俞伯牙的琴聲中知道伯牙的心情,十分關(guān)心俞伯牙,所以我覺得他們是生命中的知音。
師:俞伯牙與鐘子期的相遇絕不僅僅是音樂方面的心有靈犀,他們的相遇是一顆心和另一顆心的相遇!
生:他們有一種心靈上的交流。伯牙是善于彈琴的`,他總是能把他的心情表現(xiàn)在琴聲里面,而這時鐘子期在旁邊默默地聽著,能夠努力使自己領(lǐng)會琴聲的精神,所以不管在任何方面他們都能夠互幫互助,這對于俞伯牙來說應(yīng)該是一種很大的快樂和幸福!因為有這么好的知音在自己身邊!
師:這真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而那樣能夠完全了解自己的知音,在我們的人生路上,如果能夠遇到,真是太難得了。知音歡聚,一定是一幅非常歡樂、非常融洽的場面,是嗎?現(xiàn)在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段話,請同學(xué)們感受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
生:(飽含深情地讀)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師:這個同學(xué)的朗讀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知音歡聚的那一份融洽,那一份歡樂!的確,多么歡樂的相聚,多么難忘的時光!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3、知音之死:
出示句子,學(xué)生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擗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師:擗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這是怎樣的痛苦,這是何等的決心!伯牙怎么就會認(rèn)為世再無知音了呢?
生:伯牙認(rèn)為鐘子期是他的知音,除了鐘子期沒有人能理解他,所以他就終身不復(fù)鼓了。
師:伯牙覺得除了子期再也沒有別人了,是嗎?
生:我覺得他們之間已經(jīng)建立了一種非常深刻的友誼,子期死后,伯牙就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人來作他的知音了。
師:世再無知音,子期一死,他的心也跟著死了。
生:因為只有子期才能聽懂伯牙的心聲,聽懂伯牙心中在想什么,子期一死,伯牙就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
師:在遇到子期之前,伯牙聽到的贊美都是虛的,不著邊際的,膚淺的,是嗎?
生:俞伯牙和子期的關(guān)系是很好的,就像親人一樣,而子期一死,伯牙感到非常痛苦,所以他的心也跟著死了。鐘子期給他帶了希望,結(jié)果子期一死,俞伯牙對生活也絕望了,所以他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了解他的人了。
師:說得真好。在伯牙看來,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個人了。伯牙不由得會想,當(dāng)他鼓琴志在高山,再也無人能像子期那樣贊他——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師:志在流水,再也無人像子期那樣去贊嘆——
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師:子期死了,伯牙的心也跟著死了。伯牙又要回到過去的生活中了,沒有知音,無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經(jīng)不堪承受。這樣沉重的打擊,這無人能夠傾訴的痛苦,最后以一種最為極端的方式表現(xiàn)了出來:擗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這“終身不復(fù)鼓”的僅僅是琴嗎?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什么?
生:他在斷絕琴的同時也斷絕了他在音樂道路上輝煌的前程!
師:音樂所帶來的樂趣全都斷絕了。
生:伯牙在斷絕琴弦的時候,同時也斷絕了他的心弦!他認(rèn)為已經(jīng)沒有人能真正懂得他,所以他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把自己給封閉起來了。
師:好一個斷絕心弦!絕得不僅僅是手上拿的弦,絕的分明是自己的心弦!
生:伯牙在斷絕琴弦時也斷絕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向往。
師: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都因此而斷絕了!
生:伯牙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他的人生,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再也沒有一件事情能夠引起他的注意,沒有一件事情能夠引起他的希望,能夠點燃他的希望之火。
師:也就是說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向整個世界關(guān)閉了心靈的大門。
生:我覺得還斷絕了他的快樂!因為以前鐘子期聽他的琴聲,子期都能聽得出伯牙琴聲的好處,現(xiàn)在鐘子期去了,伯牙感到非常傷心!
師:所有的快樂都隨著子期的離去而化為泡影!伯牙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希望,斷絕了快樂,斷絕了對一切美好事物的追尋!只留下一片無邊無際的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當(dāng)你理解了伯牙此時的心情,你再讀讀這句話。
生:(齊讀)子期死,伯牙謂世無知音,乃擗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師:死的不是別人,而是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知音。而這個知音一死,在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這樣的知音了!再讀這句話。
生:(齊讀)子期死,伯牙謂世無知音,乃擗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伯牙絕弦》教學(xué)實錄】相關(guān)文章:
伯牙絕弦教學(xué)實錄12-19
伯牙絕弦作文08-12
伯牙絕弦作文【必備】11-09
伯牙絕弦課堂反思02-29
伯牙善鼓琴優(yōu)質(zhì)課教學(xué)實錄03-02
《背影》教學(xué)實錄12-07
《社戲》教學(xué)實錄12-18
《臺階》教學(xué)實錄12-18
《春曉》教學(xué)實錄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