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奇?zhèn)ブ唆斄羶?導(dǎo)學(xué)案(人教版高三選修)
原文回放
書魯亮儕
袁枚
魯字亮儕,奇男子也。田文鏡督河南,嚴,提、鎮(zhèn)、司、道以下,受署惟謹,無游目視者。魯效力麾下。
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攝中牟。魯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騎驢入境。父老數(shù)百扶而道苦之,再拜問訊,曰:“聞有魯公來替吾令,客在開封知否?”魯謾曰:“若問云何?”曰:“吾令賢,不忍其去故也!庇謹(shù)里,見儒衣冠者簇簇然謀曰:“好官去可惜,伺魯公來,盍訴之?”或搖手曰:“咄!田督有令,雖十魯公奚能為?且魯方取其官而代之,寧肯舍己從人耶?”魯心敬之而無言。至縣,見李貌溫溫奇雅。揖魯入,曰:“印待公久矣!”魯拱手曰:“觀公狀貌、被服,非豪縱者,且賢稱噪于士民,甫下車而庫虧何耶?”李曰:“某,滇南萬里外人也。別母,游京師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未畢,泣。魯曰:“吾暍甚,具湯浴我!”徑詣別室,且浴且思,意不能無動。良久,擊盆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具衣冠辭李,李大驚曰:“公何之?”曰:“之省!迸c之印,不受;強之曰:“毋累公!”魯擲印鏗然,厲聲曰:“君非知魯亮儕者!”竟怒馬馳去。合邑士民焚香送之。
至省,先謁兩司告之故。皆曰:“汝病喪心耶?以若所為,他督撫猶不可,況田公耶?”明早詣轅,則兩司先在。名紙未投,合轅傳呼魯令入。田公南向坐,面鐵色,盛氣迎之,旁列司、道下文武十余人,睨魯曰:“汝不理縣事而來,何也?”曰:“有所啟!痹唬骸坝『卧?”曰:“在中牟!痹唬骸敖缓稳?”曰:“李令!碧锕,左右顧曰:“天下摘印者寧有是耶?”皆曰:“無之!眱伤酒鹆⒅x曰:“某等教飭亡素,至有狂悖之員。請公并劾魯,付某等嚴訊朋黨情弊,以懲余官!”魯免冠前叩首,大言曰:“固也。待裕言之:裕一寒士,以求官故,來河南。得官中牟,喜甚,恨不連夜排衙視事。不意入境時,李令之民心如是,士心如是,見其人,知虧帑故又如是。若明公已知其然而令裕往,裕沽名譽,空手歸,裕之罪也。若明公未知其然而令裕往,裕歸陳明,請公意旨,庶不負大君子愛才之心與圣上以孝治天下之意。公若以為無可哀憐,則裕再往取印未遲。不然,公轅外官數(shù)十,皆求印不得者也,裕何人,敢逆公意耶?”田公默然。兩司目之退。魯不謝,走出,至屋霤外;田公變色下階,呼曰:“來!”魯入跪。又招曰:“前!”取所戴珊瑚冠覆魯頭,嘆曰:“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微汝,吾幾誤劾賢員。但疏去矣,奈何!”魯曰:“幾日?”曰:“五日,快馬不能追也!濒斣唬骸肮卸,裕能追之。裕少時能日行三百里;公果欲追疏,請賜契箭一枝以為信!”公許之,遂行。五日而疏還。中牟令竟無恙。以此魯名聞天下。
。ü(jié)選自袁枚《子不語全集》)
練習(xí)題
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攝中牟攝:擔任
B.伺魯公來,盍訴之盍:通“何”,為什么
C.至省,先謁兩司,告之故謁:拜見
D.中牟令竟無恙無恙:沒有問題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魯亮儕是“奇男子”的一組是
、購皆剟e室,且浴且思,意不能無動②具衣冠辭李
、酆弦厥棵穹傧闼椭荇敂S印鏗然,厲聲曰:“君非知魯亮儕者!”
、菰R缓浚郧蠊俟,來河南⑥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
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⑥D(zhuǎn).③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田文鏡為政嚴厲,被他派去收繳中牟縣令李令的官印。既說明魯亮儕得到了他的賞識,又為下文二人言語對峙埋下了伏筆。
B.李令借俸迎母的孝心深深地打動了魯亮儕,十年寒窗,求官不易,又加之百姓對其十分擁戴,所以,魯亮儕就放棄了代替他接任縣令的官位的想法,并大膽指出田文鏡的失察之處。
C.文章通過父老、儒者的話語對于李縣令的側(cè)面描寫,李縣令、田文鏡、兩司對于魯亮儕的側(cè)面烘托,兩司與魯亮儕形成的對比,有力地襯托出魯亮儕的膽識和才干。
D.魯亮儕“擲印鏗然”、“竟怒馬馳去”“不謝,走出”的舉動是出人意料的,這充分顯示出他不計個人得失的品格和奇?zhèn)フ钡男蜗蟆?/p>
4、翻譯:
、俟桃病4Q灾涸R缓,以求官故,來河南。得官中牟,喜甚,恨不連夜排衙視事。
、趪@曰:“奇男子!此冠宜汝戴也。微汝,吾幾誤劾賢員。但疏去矣,奈何!”
參考答案
1、C(A攝:代理;盍:兼詞,等于“何不”,為什么不;D無恙:太平無事)
2、B(句⑤不能表現(xiàn)魯亮儕是“奇男子”,句③⑥屬于間接表現(xiàn),這三句應(yīng)排除。)
3、B(錯在“大膽指出田文鏡的失察之處”,只是申明原因,作出有條理的假設(shè)。)
4、①本來應(yīng)當這樣。只是讓我講明一下:我是一個貧寒的讀書人,因為想謀求一官半職,所以來到河南。我能得到中牟縣令之職,高興非常,恨不能連夜就擺起儀仗,立即辦理公事。
、冢ㄌ锕﹪@息著說:“你真是奇男子啊!這頂冠帽應(yīng)該給你戴。如果沒有你,我?guī)缀蹂e誤地撤掉了賢官。可惜給皇上的奏章已經(jīng)送出去了,沒有辦法了!”
文言導(dǎo)讀
閱讀的原則:整體閱讀,前后呼應(yīng)。閱讀的步驟:整體——局部——整體。
首先,要瀏覽全文,了解大意。明白主要的人名、時間、地名、官名,弄清楚人物關(guān)系、人物官職變遷、時間推移、地點轉(zhuǎn)換、事件發(fā)展的前因后果、具體過程。通讀的目的是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采集重要信息。要著眼于整體,而不要拘泥于局部的個別詞句。如在上文中,魯亮儕在上司、同僚、民眾這個人物關(guān)系中如何居于中心位置,及他在摘印事件的前后發(fā)展過程中人物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信息都非常重要。
其次,審視試題,回扣原文。試題往往涵蓋了文言閱讀的所有子考點。特別對于在“人物的品質(zhì)”的篩選信息這樣的考點,在原文尋對應(yīng)的直接體現(xiàn)或是間接體現(xiàn)話語十分重要,如練習(xí)第2題。
最后,逐題將試題所涉及的內(nèi)容在文中找到對應(yīng)位置。利用信息選擇題(通常是第Ⅰ卷最后一個小題)的相關(guān)提示進行“歸納”“概括”性的閱讀和翻譯的訓(xùn)練,因為在高考試題中這個選擇題的信息也不是對原文平鋪直敘的翻譯,而是一種點面結(jié)合敘述,如練習(xí)第3題。
適用話題分析
“奇男子”是文章的綱領(lǐng)。魯亮儕以仔細的暗訪說和親身觀察來了解李縣令,而李縣令的中正則側(cè)面印證魯亮儕的一奇——只唯實,親自實地考察;作為摘印人的魯亮儕卻保留了李縣令的官印而誤了自己的前程,這是二奇——不取有損美名之利,成人之美;面對田督“盛氣”之狀,侃侃而談,這是三奇——不唯上,沉著勇敢,據(jù)理力爭;田督由“面鐵色,盛氣迎之”“睨魯”,變?yōu)椤澳弧薄白兩码A”,進而“取所戴珊瑚冠覆魯頭,嘆”“公許之,遂行”,這是四奇——魯亮儕之正義之氣、唯實之氣折服嚴督。
當然,上述都是從魯亮儕中心人物這個角度出發(fā)的,如果從李縣令、田文鏡、兩司這些次要人物的角度也可適度立意。
故有以下適用角度及話題
主要角度:實事求是名利與本色成人之美名利與美德
追求正義遇事應(yīng)該沉著據(jù)理力爭
奇?zhèn)、瑰怪之觀(人)常在于險遠(社會基層)
不唯上,不唯書,唯求實(陳云)
次要角度:知錯就改寬嚴相濟公道自在人心
巨東濤
【奇?zhèn)ブ唆斄羶?導(dǎo)學(xué)案(高三選修)】相關(guān)文章:
《論語》導(dǎo)學(xué)案03-14
《草》導(dǎo)學(xué)案03-14
秋天導(dǎo)學(xué)案03-02
《秋天》導(dǎo)學(xué)案12-17
真正的英雄導(dǎo)學(xué)案05-05
īuü導(dǎo)學(xué)案蘇教版03-08
月球之謎導(dǎo)學(xué)案03-08
濟南的冬天導(dǎo)學(xué)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