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六國論》的翻譯

時間:2024-03-25 17:11:3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六國論》的翻譯

《六國論》的翻譯1

  原文: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以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弊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韓,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強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yīng)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譯文

  我讀過史記中六國世家的故事,內(nèi)心感到奇軍:全天下的諸侯,憑著比秦國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軍隊,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邊面積千里的秦國,卻免擋了滅亡。我常為這件事作深遠的思考,認為一定有能夠用來和求安定的計策;我總是軍罪那時候的一些謀臣,在考慮憂患時是這般的粗略,圖謀利益時又是那么的膚淺,而且擋了解天下的情勢!

  秦國要和諸侯爭奪天下的目標,擋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可,而是放在歸、魏的邊境上;諸侯要和秦國爭奪天下的目標,也擋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可,而是放在歸、魏的邊境上。對秦國來說,歸、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樣;歸、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的要道,卻掩護著崤山東邊的所有國家,所以全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可,再也沒有比得上歸、魏兩國了。從前范雎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歸國,商鞅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魏國。秦昭王在還沒獲得歸、魏的歸心以前,卻出兵去攻打齊國的剛、壽一帶,范雎就認為是可憂的。既然這樣那么秦國忌憚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秦國要對燕、趙兩國動用兵力,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越過歸、魏兩國去攻打人家的國都,燕、趙在前面抵擋它,歸、魏就從后面偷襲他,這是危險的途徑啊?墒钱斍貒スゴ蜓、趙時,卻擋曾有歸、魏的顧慮,就是因為歸、魏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歸、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們的國境內(nèi)進出和如,這難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勢嗎?任由小小的歸、魏兩國,去抵擋像虎狼一般強橫的秦國,他們怎能擋屈服而歸向秦國呢?歸、魏一屈服而歸向秦國,從此以后秦國人就可以出動軍隊直達東邊各國,而且讓全天下到處都遭受到他的禍害。

  歸、魏是擋能單獨抵擋秦國的,可是全天下的諸侯,卻必須靠著他們?nèi)ジ糸_西邊的秦國,所以擋如親近歸、魏來抵御秦國。秦國人就擋敢跨越歸、魏,來圖謀齊、楚、燕、趙四國,然后齊、楚、燕、趙四國,也就因此可以在他們的領(lǐng)域內(nèi)安定和己的國家了。憑著四個沒有戰(zhàn)事的國家,協(xié)助面臨敵寇威脅的歸、魏兩國,讓歸、魏沒有防備東邊各國的憂慮,替全天下挺身而出來抵擋秦國軍隊;用歸、魏兩國對付秦國,其余四國在后方休生養(yǎng)息,來暗中援助他們的急難,像這樣就可以源源擋絕地應(yīng)付了,那秦國還能有什么作為呢?諸侯們擋知道要采行這種策略,卻只貪圖邊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違背盟誓、毀棄約定,來互相殘殺同陣營的人,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jīng)困住和己了。直到讓秦國人能夠趁虛而入來并吞了他們的國家,怎擋令人悲哀!

  注釋

  六國:齊、楚、燕、趙、歸、魏。世家:《史記》記述諸侯王的傳記稱為世家(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陳涉、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丘也被列人世家,此屬例外)!傲鶉兰摇,即六國諸侯王的傳記。

  竊:私下,用作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詞。

  五倍之地、十倍之眾:謂六國與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山西:古地可名。戰(zhàn)國、秦、漢時期,通稱崤山或華山以西為山西。這里指崤山以西。

  咎:軍罪。

  疏:粗忽。

  勢:大勢、形勢。

  擋在齊、楚、燕、趙:這四國皆遠離位于西部的秦國,擋與其接壤,故云。

  而在歸、魏之郊:歸國疆土有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國之間,為軍事上必爭之地。故云秦吞六國,首先戰(zhàn)事當發(fā)生在“歸、魏之郊”。郊,邑外為郊野。周制,離都城五十里為近郊,百里為遠郊。后泛指城外、野外。與下句“歸、魏之野”,的“野”,同義,都是田野、國土的.意思。

  塞:阻塞,擋住。

  沖:要沖,軍事要道。

  蔽山東之諸侯:遮蔽了崤山以東的各諸侯國。

  范雎:字叔,戰(zhàn)國時魏人。后入秦說秦昭王,他曾勸說昭王:“天下無變則已,天下有變,其為秦患者孰大于歸乎?王擋如收歸!保ā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諝w,收服歸國。

  商鞅:也叫衛(wèi)鞅,衛(wèi)國貴族,公孫氏。后入秦,勸說孝王伐魏,“秦之與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為然。使衛(wèi)鞍將而伐魏······盡破之以歸秦!蔽夯萃蹩郑澳耸故垢詈游髦孬I于秦以和!保ā妒酚洝ど叹袀鳌罚┕试啤坝糜谇囟瘴骸。

  “昭王未得歸魏之心”三句:范雌說秦王曰:“夫稚侯越歸、魏而攻齊綱壽,非計也。少出師,則擋足以傷齊;多出師,則害于秦。······越人之國而攻可乎?其于計疏矣。······王擋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釋此而遠攻,擋亦繆乎!”(《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剛,故剛城,今山東省寧陽縣。壽,今山東省鄆城縣。

  乘:乘勢攻擊。

  附:依附。

  障:屏璋。

  委:抵擋。

  可可:小,少。

  當:抵當。

  折:損折。

  東諸侯:山東的諸侯,這里指齊、楚、燕、趙。

  擯(bìn):排除。

  完:全,這里指保全國家的完整。

  寇:敵寇,侵略者,這里指秦國。

  出身:獻身。

  “以二國”三句:意謂用歸、魏二國的力量共同對付秦國,齊楚燕趙四國則可在后方休養(yǎng)生息,并且暗地幫助歸、魏二國的急需之物。陰助,暗中幫助。

  疆埸(yì):邊界。

  背盟敗約:即“背敗盟約。背,背棄。敗,破壞。

  和相屠滅:指六國間和相殘殺。

  伺其隙:窺側(cè)著六國疲困的可乘之機。

  賞析:

  此文的開頭,欲擒故縱,引出論題。六國“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的絕對優(yōu)勢,卻相繼為秦所滅,乃是決策者目光短淺,“不知天下之勢”之故。隨之,從當時的“天下之勢”展開論述。

  文中反復(fù)論證秦與六國爭天下,關(guān)鍵就在韓、魏之郊野。因為對秦來說,韓、魏首當其沖,若韓、魏不附,乃是其腹心之疾;對山東之各諸侯國來說,韓、魏是他們理想的屏障。所以在七雄相斗的形勢下,韓、魏的地位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就是當時起決定作用的“天下之勢”。

  形勢擺出之后,接著從正反兩方面引例作證。以秦來說,范雎受秦重用,立即助秦昭王收韓;商鞅受秦重用,則助秦孝公收魏。當韓、魏未附秦之時,昭王出兵攻齊,范堆憂之。由此證明秦欲爭得天下,必先收韓、魏而后可。當秦軍越韓過魏而攻燕趙,這本身是件冒險之舉,若燕趙正面迎戰(zhàn),韓、魏再乘機擊之于后,那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秦人遠攻燕趙,卻毫無韓、魏之憂,那是因為韓、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歸附它的原故。文章寫到這里,再作收束,歸結(jié)到“天下之勢”。如此說來,韓、魏附秦是不識天下之勢了;進而又為其開脫:韓、魏本身勢孤力弱,面對虎狼之秦,又怎能自保而不歸附于秦呢?其中自含山東各諸侯國“不知天下之勢”而不助韓、魏杭秦之意。正由于六國都不能正視天下之勢,以致秦人得以東指而“天下追受其禍”。

  末段再從各諸侯國著筆,闡明作者為其構(gòu)想的“自安之計”。當時的天下之勢,一方面韓、魏不能單獨杭拒強秦,另一方面,山東各諸侯國又要借助韓、魏以巴秦。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山東諸國應(yīng)不惜代價去“厚韓親魏以摒秦”。這樣,就會出現(xiàn)另一種局面:秦人不敢越過韓、魏的土地遠攻齊、楚、燕、趙;而齊、楚、燕、趙也就能安居后方。一旦齊、楚、燕、趙能與韓、魏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那秦國就不能有所作為。這確是當時拯救六國危亡的良方。末尾筆鋒一轉(zhuǎn),回到冷酷的歷史現(xiàn)實:即六國決策者目光短淺,不識“天下之勢”,彼此“背盟致約,以自相屠滅”,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突”,從而自食惡果,相繼滅亡。文章截然而止,含不盡感慨。

  全文緊扣“天下之勢”,縱論六國與秦爭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層層解剖,鞭辟入里,說透“自安之計”。而筆又一氣流注,曲折盡意。

《六國論》的翻譯2

  六國論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以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弊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韓,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強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yīng)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翻譯

  我讀過史記中六國世家的故事,內(nèi)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諸侯,憑著比秦國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軍隊,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邊面積千里的秦國,卻免不了滅亡。我常為這件事作深遠的思考,認為一定有能夠用來自求安定的計策;因此我總是怪罪那時候的一些謀臣,在考慮憂患時是這般的粗略,圖謀利益時又是那么的膚淺,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勢!

  秦國要和諸侯爭奪天下的目標,不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區(qū),而是放在韓、魏的邊境上;諸侯要和秦國爭奪天下的目標,也不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區(qū),而是放在韓、魏的邊境上。對秦國來說,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樣;韓、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的要道,卻掩護著崤山東邊的所有國家,所以全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區(qū),再也沒有比得上韓、魏兩國了。從前范雎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韓國,商鞅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魏國。秦昭王在還沒獲得韓、魏的歸心以前,卻出兵去攻打齊國的剛、壽一帶,范雎就認為是可憂的。既然這樣那么秦國忌憚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秦國要對燕、趙兩國動用兵力,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人家的國都,燕、趙在前面抵擋它,韓、魏就從后面偷襲他,這是危險的途徑啊。可是當秦國去攻打燕、趙時,卻不曾有韓、魏的顧慮,就是因為韓、魏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韓、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們的國境內(nèi)進出自如,這難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勢嗎?任由小小的韓、魏兩國,去抵擋像虎狼一般強橫的秦國,他們怎能不屈服而歸向秦國呢?韓、魏一屈服而歸向秦國,從此以后秦國人就可以出動軍隊直達東邊各國,而且讓全天下到處都遭受到他的禍害。

  韓、魏是不能單獨抵擋秦國的,可是全天下的諸侯,卻必須靠著他們?nèi)ジ糸_西邊的秦國,所以不如親近韓、魏來抵御秦國。秦國人就不敢跨越韓、魏,來圖謀齊、楚、燕、趙四國,然后齊、楚、燕、趙四國,也就因此可以在他們的領(lǐng)域內(nèi)安定自己的國家了。憑著四個沒有戰(zhàn)事的國家,協(xié)助面臨敵寇威脅的韓、魏兩國,讓韓、魏沒有防備東邊各國的憂慮,替全天下挺身而出來抵擋秦國軍隊;用韓、魏兩國對付秦國,其余四國在后方休生養(yǎng)息,來暗中援助他們的急難,像這樣就可以源源不絕地應(yīng)付了,那秦國還能有什么作為呢?諸侯們不知道要采行這種策略,卻只貪圖邊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違背盟誓、毀棄約定,來互相殘殺同陣營的人,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jīng)困住自己了。直到讓秦國人能夠趁虛而入來并吞了他們的國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注釋

  六國:齊、楚、燕、趙、韓、魏。

  世家:《史記》記述諸侯王的傳記稱為世家(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陳涉、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丘也被列人世家,此屬例外)。“六國世家”,即六國諸侯王的傳記。

  竊:私下,用作表示個人意見的謙詞。五倍之地、

  十倍之眾:謂六國與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山西:古地區(qū)名。戰(zhàn)國、秦、漢時期,通稱崤山或華山以西為山西。這里指崤山以西。

  咎:怪罪。

  疏:粗忽。

  勢:大勢、形勢。

  不在齊、楚、燕、趙:這四國皆遠離位于西部的秦國,不與其接壤,故云。而在韓、

  魏之郊:韓國疆土有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國之間,為軍事上必爭之地。故云秦吞六國,首先戰(zhàn)事當發(fā)生在“韓、魏之郊”。郊,邑外為郊野。周制,離都城五十里為近郊,百里為遠郊。后泛指城外、野外。與下句“韓、魏之野”,的“野”,同義,都是田野、國土的意思。

  塞:阻塞,擋住。

  沖:要沖,軍事要道。

  蔽山東之諸侯:遮蔽了崤山以東的各諸侯國。

  范雎:字叔,戰(zhàn)國時魏人。后入秦說秦昭王,

  他曾勸說昭王:“天下無變則已,天下有變,其為秦患者孰大于韓乎?王不如收韓!保ā妒酚洝し饿虏虧闪袀鳌罚┦枕n,收服韓國。

  商鞅:也叫衛(wèi)鞅,衛(wèi)國貴族,公孫氏。后入秦,勸說孝王伐魏,“秦之與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為然。使衛(wèi)鞍將而伐魏······盡破之以歸秦!蔽夯萃蹩郑澳耸故垢詈游髦孬I于秦以和!保ā妒酚洝ど叹袀鳌罚┕试啤坝糜谇囟瘴骸薄!罢淹跷吹庙n魏之心”

  三句:范雌說秦王曰:“夫稚侯越韓、魏而攻齊綱壽,非計也。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出師,則害于秦!ぁぁぁぁぁぴ饺酥畤タ珊?其于計疏矣。······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釋此而遠攻,不亦繆乎!”(《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剛,故剛城,今山東省寧陽縣。壽,今山東省鄆城縣。

  乘:乘勢攻擊。

  附:依附。

  障:屏璋。

  委:托付。

  區(qū)區(qū):小,少。

  當:抵當。

  折:損折。

  東諸侯:山東的諸侯,這里指齊、楚、燕、趙。擯(bìn):排除。

  完:全,這里指保全國家的完整。

  寇:敵寇,侵略者,這里指秦國。

  出身:獻身!耙远䥽

  三句:意謂用韓、魏二國的力量共同對付秦國,齊楚燕趙四國則可在后方休養(yǎng)生息,并且暗地幫助韓、魏二國的急需之物。陰助,暗中幫助。疆埸(yì):邊界。

  背盟敗約:即“背敗盟約。背,背棄。敗,破壞。

  自相屠滅:指六國間自相殘殺。

  伺其隙:窺側(cè)著六國疲困的可乘之機。

  賞析

  此文的開頭,欲擒故縱,引出論題。六國“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的絕對優(yōu)勢,卻相繼為秦所滅,乃是決策者目光短淺,“不知天下之勢”之故。隨之,從當時的“天下之勢”展開論述。

  文中反復(fù)論證秦與六國爭天下,關(guān)鍵就在韓、魏之郊野。因為對秦來說,韓、魏首當其沖,若韓、魏不附,乃是其腹心之疾;對山東之各諸侯國來說,韓、魏是他們理想的屏障。所以在七雄相斗的形勢下,韓、魏的地位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就是當時起決定作用的“天下之勢”。

  形勢擺出之后,接著從正反兩方面引例作證。以秦來說,范雎受秦重用,立即助秦昭王收韓;商鞅受秦重用,則助秦孝公收魏。當韓、魏未附秦之時,昭王出兵攻齊,范堆憂之。由此證明秦欲爭得天下,必先收韓、魏而后可。當秦軍越韓過魏而攻燕趙,這本身是件冒險之舉,若燕趙正面迎戰(zhàn),韓、魏再乘機擊之于后,那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秦人遠攻燕趙,卻毫無韓、魏之憂,那是因為韓、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歸附它的原故。文章寫到這里,再作收束,歸結(jié)到“天下之勢”。如此說來,韓、魏附秦是不識天下之勢了;進而又為其開脫:韓、魏本身勢孤力弱,面對虎狼之秦,又怎能自保而不歸附于秦呢?其中自含山東各諸侯國“不知天下之勢”而不助韓、魏杭秦之意。正由于六國都不能正視天下之勢,以致秦人得以東指而“天下追受其禍”。

  末段再從各諸侯國著筆,闡明作者為其構(gòu)想的“自安之計”。當時的天下之勢,一方面韓、魏不能單獨杭拒強秦,另一方面,山東各諸侯國又要借助韓、魏以巴秦。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山東諸國應(yīng)不惜代價去“厚韓親魏以摒秦”。這樣,就會出現(xiàn)另一種局面:秦人不敢越過韓、魏的土地遠攻齊、楚、燕、趙;而齊、楚、燕、趙也就能安居后方。一旦齊、楚、燕、趙能與韓、魏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那秦國就不能有所作為。這確是當時拯救六國危亡的良方。末尾筆鋒一轉(zhuǎn),回到冷酷的歷史現(xiàn)實:即六國決策者目光短淺,不識“天下之勢”,彼此“背盟致約,以自相屠滅”,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突”,從而自食惡果,相繼滅亡。文章截然而止,含不盡感慨。

  全文緊扣“天下之勢”,縱論六國與秦爭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層層解剖,鞭辟入里,說透“自安之計”。而筆又一氣流注,曲折盡意。

《六國論》的翻譯3

  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毫鶉剩寿T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翻譯

  我讀過史記中六國世家的故事,內(nèi)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諸侯,憑著比秦國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軍隊,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邊面積千里的秦國,卻免不了滅亡。我常為這件事作深遠的思考,認為一定有能夠用來自求安定的計策;因此我總是怪罪那時候的一些謀臣,在考慮憂患時是這般的粗略,圖謀利益時又是那么的膚淺,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勢啊!

  秦國要和諸侯爭奪天下的目標,不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區(qū),而是放在韓、魏的邊境上;諸侯要和秦國爭奪天下的目標,也不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區(qū),而是放在韓、魏的邊境上。對秦國來說,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樣;韓、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的要道,卻掩護著崤山東邊的所有國家,所以全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區(qū),再也沒有比得上韓、魏兩國了。從前范雎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韓國,商鞅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魏國。秦昭王在還沒獲得韓、魏的歸心以前,卻出兵去攻打齊國的剛、壽一帶,范雎就認為是可憂的。既然這樣那么秦國忌憚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秦國要對燕、趙兩國動用兵力,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人家的國都,燕、趙在前面抵擋它,韓、魏就從后面偷襲他,這是危險的途徑啊。可是當秦國去攻打燕、趙時,卻不曾有韓、魏的顧慮,就是因為韓、魏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韓、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們的國境內(nèi)進出自如,這難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勢嗎?任由小小的韓、魏兩國,去抵擋像虎狼一般強橫的秦國,他們怎能不屈服而歸向秦國呢?韓、魏一屈服而歸向秦國,從此以后秦國人就可以出動軍隊直達東邊各國,而且讓全天下到處都遭受到他的禍害。

  韓、魏是不能單獨抵擋秦國的,可是全天下的諸侯,卻必須靠著他們?nèi)ジ糸_西邊的秦國,所以不如親近韓、魏來抵御秦國。秦國人就不敢跨越韓、魏,來圖謀齊、楚、燕、趙四國,然后齊、楚、燕、趙四國,也就因此可以在他們的領(lǐng)域內(nèi)安定自己的國家了。憑著四個沒有戰(zhàn)事的國家,協(xié)助面臨敵寇威脅的'韓、魏兩國,讓韓、魏沒有防備東邊各國的憂慮,替全天下挺身而出來抵擋秦國軍隊;用韓、魏兩國對付秦國,其余四國在后方休生養(yǎng)息,來暗中援助他們的急難,像這樣就可以源源不絕地應(yīng)付了,那秦國還能有什么作為呢?諸侯們不知道要采行這種策略,卻只貪圖邊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違背盟誓、毀棄約定,來互相殘殺同陣營的人,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jīng)困住自己了。直到讓秦國人能夠趁虛而入來并吞了他們的國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賞析

  此文的開頭,欲擒故縱,引出論題。六國“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的絕對優(yōu)勢,卻相繼為秦所滅,乃是決策者目光短淺,“不知天下之勢”之故。隨之,從當時的“天下之勢”展開論述。

  文中反復(fù)論證秦與六國爭天下,關(guān)鍵就在韓、魏之郊野。因為對秦來說,韓、魏首當其沖,若韓、魏不附,乃是其腹心之疾;對山東之各諸侯國來說,韓、魏是他們理想的屏障。所以在七雄相斗的形勢下,韓、魏的地位就顯得特別重要。這就是當時起決定作用的“天下之勢”。

  形勢擺出之后,接著從正反兩方面引例作證。以秦來說,范雎受秦重用,立即助秦昭王收韓;商鞅受秦重用,則助秦孝公收魏。當韓、魏未附秦之時,昭王出兵攻齊,范堆憂之。由此證明秦欲爭得天下,必先收韓、魏而后可。當秦軍越韓過魏而攻燕趙,這本身是件冒險之舉,若燕趙正面迎戰(zhàn),韓、魏再乘機擊之于后,那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秦人遠攻燕趙,卻毫無韓、魏之憂,那是因為韓、魏屈于秦之淫威而已歸附它的原故。文章寫到這里,再作收束,歸結(jié)到“天下之勢”。如此說來,韓、魏附秦是不識天下之勢了;進而又為其開脫:韓、魏本身勢孤力弱,面對虎狼之秦,又怎能自保而不歸附于秦呢?其中自含山東各諸侯國“不知天下之勢”而不助韓、魏杭秦之意。正由于六國都不能正視天下之勢,以致秦人得以東指而“天下追受其禍”。

  末段再從各諸侯國著筆,闡明作者為其構(gòu)想的“自安之計”。當時的天下之勢,一方面韓、魏不能單獨杭拒強秦,另一方面,山東各諸侯國又要借助韓、魏以巴秦。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山東諸國應(yīng)不惜代價去“厚韓親魏以摒秦”。這樣,就會出現(xiàn)另一種局面:秦人不敢越過韓、魏的土地遠攻齊、楚、燕、趙;而齊、楚、燕、趙也就能安居后方。一旦齊、楚、燕、趙能與韓、魏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那秦國就不能有所作為。這確是當時拯救六國危亡的良方。末尾筆鋒一轉(zhuǎn),回到冷酷的歷史現(xiàn)實:即六國決策者目光短淺,不識“天下之勢”,彼此“背盟致約,以自相屠滅”,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突”,從而自食惡果,相繼滅亡。文章截然而止,含不盡感慨。

  全文緊扣“天下之勢”,縱論六國與秦爭天下中的成致得失,層層解剖,鞭辟入里,說透“自安之計”。而筆又一氣流注,曲折盡意。

《六國論》的翻譯4

  六國論

  蘇軾(宋)

  春秋之末,至于戰(zhàn)國,諸侯卿相,皆爭養(yǎng)士自謀。其謀夫說客、談天雕龍、堅白同異之流,下至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莫不賓禮。靡衣玉食,以館于上者,不可勝數(shù)。越王勾踐有君子六千人,魏無忌、齊田文、趙勝、黃歇、呂不韋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俠奸人六萬家于薛,齊稷下談?wù)咭嗲,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無數(shù),下至秦、漢之間,張耳、陳余號多士,賓客廝養(yǎng)皆天下俊杰,而田橫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見于傳記者如此。度其余當倍官吏而半農(nóng)夫也。此皆役人以自養(yǎng)者,民何以支而國何以堪乎?

  蘇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國之有奸,猶鳥獸之有鷙猛,昆蟲之有毒螫也。區(qū)處條別,使各安其處,則有之矣;鋤而盡去之,則無是道也。吾考之世變,知六國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蓋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辯、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類不能惡衣食以養(yǎng)人,皆役人以自養(yǎng)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貴與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職,則民靖矣。四者雖異,先王因俗設(shè)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學,戰(zhàn)國至秦出于客,漢以后出于郡縣,魏晉以來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舉。雖不盡然,取其多者論之。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養(yǎng)之,不失職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魯無能為者,雖欲怨叛,而莫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則以客為無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謂民可以恃法而治,謂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墮名城,殺豪杰,民之秀異者散而歸田畝,向之食于四公子、呂不韋之徒者,皆安歸哉?不知其槁項黃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將輟耕太息以俟時也?秦之亂雖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職,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v百萬虎狼于山林而饑渴之,不知其將噬人。世以始皇為智,吾不信也。

  楚漢之禍,生民盡矣,豪杰宜無幾;而代相陳g過趙從車千乘,蕭、曹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吳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爭致賓客。豈懲秦之禍,以謂爵祿不能盡縻天下士,故少寬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若夫先王之政則不然,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嗚呼,此其秦漢之所及也哉?

  翻譯:

  春秋末期,到戰(zhàn)國時代,各國的諸侯卿相,都為自己打算,爭著收養(yǎng)人才。那些謀士、說客和談天說地的、修飾文詞的,辯論「堅白同異」的等等,往下到擊劍行刺的、力能扛鼎的、會學雞鳴狗盜的等等,沒有不以賓客的禮節(jié)去款待他們的。穿著華麗的衣服,吃著珍貴的食品,被招待在官府里的人,不能數(shù)得清有多少。越王勾踐有「君子軍」六千人;魏無忌、齊田文、趙勝、黃歇、呂不韋等,都有賓客三千人;田文并且還在薛地招聚了俠客和犯罪的人有六萬家;齊國稷下地方聚談的學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等,也都招致了賓客無數(shù)。以后到了秦漢更替的時候,張耳陳余的部下,號稱人才很盛,賓客和供他們役使的人等,都是天下的俊杰;田橫也有五百士人。這是些見于傳記的,估計不見傳記的養(yǎng)士應(yīng)當是官員的一倍,農(nóng)夫的一半。這些都是役使他人來奉養(yǎng)自己的人,人民怎能吃得消,國家又怎能受得了呢?

  蘇先生說:這是古先帝王不能避免的事。國家有壞人,像鳥獸中有猛鷙,昆蟲中有毒螫一樣。把他們分別加于處理安置,使他們都能各安本位,這些人便都有用了;把他們盡數(shù)鏟除掉,是沒有這種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興廢考察過,知道六國的所以久存,和秦朝的所以速亡,原因都在這里,不可不注意。

  要知道有知、有勇、有辯才、有氣力的這種人,都是人民中的優(yōu)秀份子,大多不能自己穿壞的吃壞的而去奉養(yǎng)人的,都是要役使他人來奉養(yǎng)自己的一些人。所以從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貴分出一部分來,和這四種人共同享有。這種人不失業(yè),人民便安定了。四種人雖然性質(zhì)不同,可是從前的帝王卻根據(jù)習俗來制定法律制度,使他們都從同一途徑中出身。三代以上是從學校中出身,戰(zhàn)國到秦代是從賓客中出身,漢以后是由郡縣的選拔中出身,魏晉以來是由「九品中正」的銓授中出身,隋唐以至現(xiàn)在,是由科舉考試中出身:雖不完全這樣,但就大多數(shù)而言是這樣的。

  六國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亞于秦始皇與二世,然而當時百姓并沒有一個人起來反叛。這是因為所有老百姓中優(yōu)秀杰出的人才,多數(shù)都被當作賓客奉養(yǎng)起來,沒有失其職分。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養(yǎng)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沒有什么作為的人,雖然想反叛,但是沒有人去領(lǐng)導(dǎo)他們,是六國所以能夠有一時的安定而不立即滅亡的原因。

  秦始皇當初想驅(qū)逐賓客,因為采用了李斯的建議才沒有實行。并吞天下以后,就以為賓客已無用處,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說人民可以靠法律來統(tǒng)治,說官吏不必有才,只要能夠遵守我的`法律便夠了。所以才毀壞了名城,殺戮了豪杰。人民中的優(yōu)秀而有特殊才干的份子,把他們遣散還鄉(xiāng)。這樣一來,從前就食于四公子和呂不韋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們能帶著瘦長的脖子,黃黃的面孔,忍饑挨餓,老死在貧苦生活中呢?還是停止耕作,嘆息著等待時機呢?所以,秦代的變亂,雖然是在秦二世的時候所造成的,然而,假使秦始皇當初知道這四種人的可怕,設(shè)法安置他們使他們不失業(yè),秦代的滅亡還不至于像這樣的快。把百萬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卻讓它們餓著渴著,不知道它們將來要吃人。世上以為秦始皇聰明,我是不信的。

  楚漢戰(zhàn)爭的災(zāi)禍,老百姓幾乎完了,所謂豪杰也應(yīng)該沒有多少了。然而代相陳g經(jīng)過代國時,侍從車輛,仍然成千,都滿載著賓客,蕭何與曹參這兩位相國先后當政,沒有加以禁止。到了漢文帝、景帝、武帝的時代,法令已經(jīng)非常嚴密,可是吳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那些人,都還爭著招致賓客。這難道是由于秦代禍亂的教訓(xùn),以為單靠名位官職不能完全羈縻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寬一點,使他們或者能夠從賓客中出頭嗎?

  像那古代先王的政治就不是這樣,孔子曾經(jīng)說過‘君子學習了禮樂就能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就容易指使!,這是秦朝和漢朝能夠做得到的啊!

《六國論》的翻譯5

  【原文】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骸傲鶉,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贝搜缘弥。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翻譯】

  我曾經(jīng)閱讀《史記》的六國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諸侯國憑借五倍于秦國的土地,十倍于秦國的民眾,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圓千里的秦國,最后竟然不能免于滅亡。我常常對這個問題深思遠慮,認為一定有可以使他們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嘗不責怪當時六國那班謀臣,他們對于禍患的考慮太粗疏,謀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淺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勢。

  秦王與諸侯爭奪天下的地區(qū),并不在齊、楚、燕、趙,而是在韓、魏的區(qū)域;諸侯與秦國爭奪天下的地區(qū),也不是在齊、楚、燕、趙,而是在韓、魏的區(qū)域。對秦國來說,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韓、魏兩國阻塞著秦國的往來要沖,掩護著殽山以東的各諸侯國,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區(qū),沒有比得上韓、魏兩國了。

  從前范雎在秦國受到重用時,就建議收撫韓國;商鞅在秦國受到重用時,又建議收撫魏國。秦昭王沒有得到韓、魏的歸順,就出兵攻打齊國的剛、壽地區(qū),范雎把這看作是值得擔憂的事情。那末秦國所顧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國對燕、趙兩國用兵,對它說來是危險的事。因為越過韓國、穿過魏國去進攻另一國的國都,前面將遇到燕、趙的抵抗,而韓、魏又會乘機從背后打來,這是危險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國進攻燕國、趙國時,不曾擔心韓、魏會從后面襲擊,這是因為韓、魏都已歸附了秦國的緣故。韓國、魏國是各諸侯國的屏障,卻讓秦國軍隊能夠往來其間,這難道是明瞭天下的形勢嗎?放棄小小的韓、魏,讓它們?nèi)サ謸跞缋撬苹⒌那貒,它們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國的懷抱呢?韓、魏兩國既已屈服而歸附了秦國,然后秦國的軍隊就能夠無所阻擋地向東方各諸侯國用兵,從而使各國遍受它的'禍害了。

  韓國和魏國不能獨自抵擋秦國,然而天下的諸侯卻又要憑借韓、魏來掩護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強和韓、魏的團結(jié),從而抵制秦國。秦國軍隊不敢越過韓、魏來覬覦齊、楚、燕、趙四國,那末,齊、楚、燕、趙四國就能憑借這種形勢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個沒有戰(zhàn)爭的國家,來支持面對強敵的韓、魏,使韓、魏沒有東顧之憂,而為天下的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另外四國在后方休養(yǎng)生息,并且暗中幫助解決韓、魏的急難。象這樣就可以用來應(yīng)付一切,那個秦國還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卻貪圖邊界上的微小利益,背棄、破壞盟約,以至于自相殘殺。秦國的大軍尚未出動,而天下的諸侯已經(jīng)把自己搞得困頓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鉆他們的空子,攻取他們的國家,能不令人悲痛嗎?

《六國論》的翻譯6

  六國論

  蘇轍

  愚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韓,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虎狼之強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安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yīng)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間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3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1)韓、魏塞秦之沖()

 。2)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

  (3)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4)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

  32.對下面語句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

  A.把韓、魏兩國拋棄給秦國,而四國在后方休養(yǎng)生息,并暗中幫助解決韓、魏的急難。

  B.讓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四國在后方休養(yǎng)生息,并暗中協(xié)助解決韓、魏的急難。

  C.用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四國在國內(nèi)休養(yǎng)生息,再讓韓、魏用陰謀手段協(xié)助解決四國的急難。

  D.把韓、魏兩國拋棄給秦國,而四國在國內(nèi)休養(yǎng)生息,四國有了急難,就讓韓、魏背地里幫助解決。

  33.文中舉范雎收韓、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么?選出分析正確的一項()

  A.為說明昭王出兵攻齊的做法不妥。

  B.為證明范雎、商鞅有遠見卓識。

  C.為說明韓、魏戰(zhàn)略地位重要,為天下所重。

  D.為證明秦之所忌非韓即魏。

  34.對本文和蘇洵的《六國論》的內(nèi)容和寫法所作的比較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都把六國分為兩類國家,并稱贊其中的一類,抨擊其中的另一類。

  B.都分析了六國滅亡的原因,但一文認為弊在賂秦,一文認為未厚韓親魏以擯秦。

  C.都從六國滅亡立論,都采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

  D.都是在宋王朝面臨北方和西夏威脅的形勢下發(fā)表議論的,都要求積極抗敵。

  35.翻譯下列語句(2分

  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參考答案

  31.(1)阻礙(2)挺身而出(3)看重(4)抵御

  32提示:本句中的“委”是“受委托而與秦作戰(zhàn)”;“休息”即休養(yǎng)生息;“陰”是指暗地里。選B

  33.提示:這兩個例子是對上文一個觀點的論證,這個觀點即前面一句“韓、魏塞秦之沖,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所以作者的用意應(yīng)該是論證“天下所重者”。選C

  34.提示:本題考查對文章文意和寫法的整體把握,而且是對兩篇文章的對比分析,有一定的難度。兩篇文章都對六國作了分類,但并沒有贊揚一類,抨擊另一類。作者只是對各自的弊端作了分析,任何一類都沒有正確的做法,因而也不可能得到作者的贊揚。選A

  35.既然這樣那么秦國忌憚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二:

  1.下列加點詞的正確義項依次是

  ①竊怪天下之諸侯②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

 、酃誓绾耥n親魏以擯秦④天下諸侯已自困矣

  A.私下責備排斥困乏B.私下責怪排斥困窘

  C.偷偷的過失排除困惑D.謙詞不譯責怪擯棄困乏

  2.下列加點詞的意思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A.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B.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自安之計

  C.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D.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

  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是

  A.蘇轍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韓、魏親魏以擯奉”

  B.蘇轍所說的“天下之勢”是“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C.蘇轍認為六國的“自安之計”是“厚韓親魏以擯秦”。

  D.蘇轍認為“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的條件是“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與現(xiàn)代漢語。

 。1)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2)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耶?

  參考答案

  1.B

  2.C

  3.A(其原因是不知“厚韓親魏以擯秦”,而“貧疆場尺寸之利,背盟販約,以自相屠滅”。

  4.(1)(秦人)越過韓國魏國進攻別國的團都,燕固、趙固往前面抵抗,韓國、魏國在后面追擊,這是危險的方法。

 。2)韓、魏是其它諸侯國的屏障,使得秦國能夠在它們中間進出,這哪里楚懂得天下的形勢呢?

  參考譯文:

  我曾經(jīng)閱讀《史記》的六國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諸侯國憑借五倍于秦國的土地,十倍于秦國的民眾,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面方圓千里的秦國,最后竟然不能免于滅亡。我常常對這個問題深思遠慮,認為一定有可以使他們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嘗不責怪當時六國那班謀臣,他們對于禍患的考慮太粗疏,謀求利箍的限光太短淺了,而目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勢啊!

  秦國對燕、趙兩國用兵,對它既是危險的事。越過韓國魏國進攻別國的國都,燕國、趙國在前面抵抗,韓國、魏國在后面追擊,這是危險的方法。然而秦國進攻燕國、趙國時,不曾擔心韓、魏會從后面襲擊,這是因為韓、魏都已歸附了秦國的緣故。韓、魏是其它諸侯固的屏障,卻使得秦國能夠在它們中間進出,這哪里(難道)是懂得(明了)天下的形勢呢?放棄小小的韓、魏,讓它們?nèi)サ謸跞缋撬苹⒌那貒,它們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國的懷抱呢,韓、魏兩國既已屈服而歸附了秦國,然后秦國的軍隊就能夠無所阻擋地向東方各諸侯國用兵,從而使各國遍受它的禍害了。

  韓國和魏國不能獨自抵擋秦國,然而天下的諸侯卻又要憑借韓、魏來掩護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強和韓、魏的團結(jié),從而抵制秦國。秦國軍隊不敢越過韓。魏來覬覦齊、楚、燕、趙四國,那末,齊、楚、燕、趙四國就能憑借這種形勢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個沒有戰(zhàn)爭的國家,來支持面對強敵的韓、魏,使韓、魏沒有東顧之憂,而為天下的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另外四國在后方休養(yǎng)生息,并且暗中幫助解決韓、魏的急難。象這樣就可以用來應(yīng)付一切,那個秦國還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卻貪圖邊界上的微小利益,背棄、破壞盟約,以至于自相殘殺。秦國的大軍尚未出動,而天下的諸侯已經(jīng)把自己搞得困頓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鉆他們的空子,攻取他們的國家,能不令人悲痛嗎?

《六國論》的翻譯7

  【《六國論》原文】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韓,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見矣!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耶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方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yīng)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選自《四部叢刊》本《欒城集》

  【《六國論》譯文】

  我曾經(jīng)閱讀《史記》的六國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諸侯國憑借五倍于秦國的土地,十倍于秦國的民眾,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圓千里的秦國,最后竟然不能免于滅亡。我常常對這個問題深思遠慮,認為一定有可以使他們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嘗不責怪當時六國那班謀臣,他們對于禍患的考慮太粗疏,謀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淺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勢啊!

  秦王與諸侯爭奪天下的地區(qū),并不在齊、楚、燕、趙,而是在韓、魏的區(qū)域;諸侯與秦國爭奪天下的地區(qū),也不是在齊、楚、燕、趙,而是在韓、魏的區(qū)域。對秦國來說,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韓、魏兩國阻塞著秦國的往來要沖,掩護著殽山以東的各諸侯國,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區(qū),沒有比得上韓、魏兩國了。

  從前范雎在秦國受到重用時,就建議收撫韓國;商鞅在秦國受到重用時,又建議收撫魏國。秦昭王沒有得到韓、魏的歸順,就出兵攻打齊國的剛、壽地區(qū),范雎把這看作是值得擔憂的事情。那末秦國所顧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國對燕、趙兩國用兵,對它說來是危險的事。因為越過韓國、穿過魏國去進攻另一國的國都,前面將遇到燕、趙的抵抗,而韓、魏又會乘機從背后打來,這是危險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國進攻燕國、趙國時,不曾擔心韓、魏會從后面襲擊,這是因為韓、魏都已歸附了秦國的緣故。韓國、魏國是各諸侯國的屏障,卻讓秦國軍隊能夠往來其間,這難道是明瞭天下的形勢嗎放棄小小的`韓、魏,讓它們?nèi)サ謸跞缋撬苹⒌那貒,它們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國的懷抱呢韓、魏兩國既已屈服而歸附了秦國,然后秦國的軍隊就能夠無所阻擋地向東方各諸侯國用兵,從而使各國遍受它的禍害了。

  韓國和魏國不能獨自抵擋秦國,然而天下的諸侯卻又要憑借韓、魏來掩護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強和韓、魏的團結(jié),從而抵制秦國。秦國軍隊不敢越過韓、魏來覬覦齊、楚、燕、趙四國,那末,齊、楚、燕、趙四國就能憑借這種形勢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個沒有戰(zhàn)爭的國家,來支持面對強敵的韓、魏,使韓、魏沒有東顧之憂,而為天下的諸侯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另外四國在后方休養(yǎng)生息,并且暗中幫助解決韓、魏的急難。象這樣就可以用來應(yīng)付一切,那個秦國還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卻貪圖邊界上的微小利益,背棄、破壞盟約,以至于自相殘殺。秦國的大軍尚未出動,而天下的諸侯已經(jīng)把自己搞得困頓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鉆他們的空子,攻取他們的國家,能不令人悲痛嗎猜你感興趣:

《六國論》的翻譯8

  原文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骸傲鶉,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贝搜缘弥。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翻譯

  六國滅亡,不是因為武器不鋒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賄賂秦國。賄賂秦國,自己的實力就虧損,這是滅亡的原因。有人說:六國相繼滅亡,都是因為他們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由于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因為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去了其他國家強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單獨保全。所以說弊病在于賄賂秦國啊。

  秦國用攻戰(zhàn)獲取土地之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得到邑鎮(zhèn),大的就得到城市。把秦國賄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zhàn)勝而得到的土地比較,那實際上多到百倍。把六國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zhàn)敗而喪失的土地比較,實際上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國最想望的,六國諸侯最擔心的,當然不在于戰(zhàn)爭了。想想他們死去的祖輩父輩,冒著霜露,披荊斬棘,才有了一點土地。子孫對待土地卻不很愛惜,都拿它送給別人,好像丟棄小草一樣。今天割讓五座城,明天割讓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來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暴的秦國的欲望沒有滿足,諸侯送給秦國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戰(zhàn),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已經(jīng)確定了。六國終于滅亡,是理所當然的。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好像抱著柴去救火,柴不燒完,火不會熄滅!边@話對了。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最后也隨著五國滅亡,為什么呢?這是因為齊國親附秦國而不幫助五國。五國已經(jīng)滅亡,齊國也不能幸免了。燕國與趙國的君主,起初有遠大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而不賄賂秦國。所以燕國雖然是個小國卻后滅亡,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禍患。趙國曾經(jīng)與秦國交戰(zhàn)五次,敗了兩次,勝了三次。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李牧連續(xù)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為受誣陷而被殺害,趙國都城邯鄲才變成秦國的一個郡?上иw國用武力抵抗卻不能堅持到底。況且,燕趙兩國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guī)缀跸麥绺蓛舻臅r候,可以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zhàn)敗而滅亡,實在是不得已。如果當初韓、魏、趙三國各自愛惜他們的國土,齊人不親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動身赴秦,趙國的良將還活著,那么勝敗存亡的命運,如果能夠與秦國相較量,或許不能輕易判定。

  唉!如果六國用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意禮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恐怕秦國人吃飯也不能咽下咽喉去?杀!有這樣的形勢,卻被秦國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土地天天消減,月月割讓,而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啊!

  六國與秦國都是諸侯,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zhàn)勝它的形勢。如果憑著偌大的天下,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

《六國論》的翻譯9

  原文: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骸傲鶉,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贝搜缘弥。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

  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譯文:

  六國的滅亡,并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會問:“六國接連滅亡,都是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單獨地保全。所以說:‘弊病在于賄賂秦國’!

  秦國在用戰(zhàn)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zhèn),大的就獲得城市。比較秦國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實際多到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比戰(zhàn)敗所喪失的土地,實際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國最大的欲望,六國諸侯最大的禍患,當然不在于戰(zhàn)爭。想到他們的祖輩父輩,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把他送給別人,好像拋棄(不值錢的)小草一樣。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wěn)覺。(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貪心永遠沒有滿足,(諸侯)送給秦國的土地越多,秦國對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著戰(zhàn)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jīng)分得清清楚楚了。終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當然的事。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边@話說對了。

  齊國并沒有賄賂秦國,(可是)終于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么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jīng)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避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打算,能夠守住他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所以燕雖然是個小國,卻最后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jīng)對秦國五次作戰(zhàn)。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可以說(他們的)智謀和力量都很單薄,戰(zhàn)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護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么勝敗的命運,存亡的道理,假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判斷(出高低來)呢。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恐怕秦國人吃了卻咽不下咽喉的。真可悲嘆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六國的勢力雖然比秦國弱,可是還有可以用不賂秦的手段戰(zhàn)勝秦國的形勢。假如我們憑仗著這樣大的國家,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老路,這就是又在六國之下了。

《六國論》的翻譯10

  原文: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毫鶉,率①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②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③”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④繼五國遷(31)滅,何哉?與⑤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⑥喪,齊亦不免⑦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⑧不賂秦。是故(32)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33)速⑨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⑩,李牧連卻之⑾。洎⑿牧以讒⒀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⒁盡之際,可謂智力⒂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⒃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⒄,當(tǎng)(34)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⒅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⒆秦之心禮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21)也。悲夫!有如此之勢(22),而(23)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24)。為(25)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26)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27)秦,而猶有可以(28)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29)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國下矣。

  翻譯:

  六國的滅亡,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問:“六國一個接一個的滅亡,難道全部是因為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獨自保全。所以說:弊病在于賄賂秦國!

  秦國除了用戰(zhàn)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zhèn),大的就獲得城池。比較秦國**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zhàn)勝別國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實際多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zhàn)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國最想要的,與六國諸侯最擔心的,本來就不在于戰(zhàn)爭。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都拿來送給別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樣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wěn)覺。明天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的秦國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諸侯)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著戰(zhàn)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jīng)決定了。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边@話說的很正確。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么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jīng)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幸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后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jīng)與秦國交戰(zhàn)五次,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可以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zhàn)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惜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么勝敗的命運,存亡的理數(shù),倘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衡量(出高低來)呢。

  唉。ㄈ绻鶉T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恐怕秦國人飯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zhàn)勝它的優(yōu)勢。如果憑借偌大國家,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

  注釋:

  1.率:一律,一概。

  2.判:確定,斷定。

  3.“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 魏世家》和《戰(zhàn)國策 魏策》。

  4.終:最后。

  5.與:親附、親近。

  6.既:已經(jīng)。

  7.免:幸免。

  8.義:形容詞作名詞,堅持正義。

  9.速:招致。

  10.再:兩次。

  11.連卻之:動詞的使動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讒:小人的壞話。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謀和力量。

  16.使:假如。

  17.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shù),天數(shù)。理,命運。

  18.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禮:禮待。名為動。

  21.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為動。咽:咽喉。

  22.勢:形勢。

  23. 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而,卻。

  24.日削月割,以趨于亡:日,每天,名為狀。 月,每月,名為狀。以,而。

  25.為:治理

  26.劫:脅迫,挾制。

  27.勢弱于秦。 于:比。

  28.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可以:可以憑借。

  29.茍以天下之大 茍:如果 以:憑著。

  30.故事:舊例。

  31.遷:改變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當:如果

  背景

  本文的歷史背景應(yīng)從兩個角度著眼:一是作者論述的六國滅亡那個歷史時期的情況,借以了解作者立論的根據(jù);二是作者所處的北宋時代的歷史狀況,借以明確作者撰寫此文的針砭現(xiàn)實的意義及其寫作上的特點。

  在我國歷史上,戰(zhàn)國是七雄爭霸的時代。《六國論》中的“六國”,就是指戰(zhàn)國七雄中除秦國以外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個國家。秦國本來是個弱小落后的國家,經(jīng)過商鞅變法的徹底改革,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都強大起來;而原本強盛的六國卻因宗法勢力的強大,因循守舊,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日益衰落。秦強盛起來后,積極向東方發(fā)展,奪取六國的土地。六國也曾聯(lián)合起來對抗秦國,這就是所謂“合縱”。但他們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這種聯(lián)合并不鞏固。秦國采取“遠交近攻”的軍事戰(zhàn)略,韓、魏、楚三國都緊靠秦國,因此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和外交攻勢下,紛紛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滅,齊、燕、趙三國隨之相繼滅亡。六國滅亡,“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絕不僅僅是因為割地賂秦。蘇洵不從其他方面去論證,而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論證,是為其針砭現(xiàn)實服務(wù)的。

  北宋建國以后,鑒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jù),五代軍人亂政,因而實行中央集權(quán)制度,解除節(jié)度使的權(quán)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員到地方管理財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軍,將地方的政權(quán)、財權(quán)、軍權(quán)都收歸中央。為了防范武將軍權(quán)過重,嚴令將帥不得專兵,甚至外出作戰(zhàn),也必須按皇帝頒發(fā)的陣圖行事。將官經(jīng)常輪換,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致使軍隊沒有戰(zhàn)斗力。這樣的措施雖然杜絕了軍閥擁兵作亂,但是也造成軍事上的衰頹。北宋建國后一百年間,北宋軍隊與契丹、西夏軍隊大小六十余戰(zhàn),敗多勝少。北宋加強中央集權(quán)的措施,導(dǎo)致官僚機構(gòu)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政府財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實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現(xiàn)象嚴重,社會矛盾尖銳。政治上的專制**,軍事上的驕惰無能,帶來外交上的極端軟弱。到蘇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納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向西夏納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這樣賄賂的結(jié)果,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也就是說當時的北宋四周環(huán)伺,政策上求和,積貧積弱,而蘇洵正是針對這樣的現(xiàn)實撰寫《六國論》的。

  蘇洵寫這篇文章并不是單純地評論古代的歷史事件,而是借古諷今,警告北宋統(tǒng)治者不要采取妥協(xié)茍安的外交政策。

  賞析

  六國被秦國滅亡的教訓(xùn),是許多文史家關(guān)注的話題。僅“三蘇”就每人寫了一篇《六國論》。蘇軾的《六國論》,針對六國久存而秦速亡的對比分析,突出強調(diào)了“士”的作用。蘇軾認為,六國諸侯卿相皆爭養(yǎng)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養(yǎng)起來,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帶頭人了,國家就可以安定了。蘇轍的《六國論》則是針對六國不免于滅亡的史實,指出他們相繼滅亡的原因是不能團結(jié)一致,共同抗戰(zhàn),滅國是咎由自取。

  蘇洵的《六國論》不同于以上兩篇。蘇洵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借題發(fā)揮。蘇洵的寫作目的不在于總結(jié)六國滅亡的教訓(xùn),而在于警告宋朝統(tǒng)治者勿蹈六國滅亡的覆轍。借古喻今,以談?wù)摎v史供當今統(tǒng)治者借鑒,這是蘇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從歷史情況看,六國滅亡的原因并不是“賂秦”。六國的失敗,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舊,不重視改革,不能堅持“合縱”政策去對付秦國的“連橫”政策,被秦國遠交近攻的手段各個擊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增,具備了統(tǒng)一中國的實力。加上戰(zhàn)國長期的戰(zhàn)亂,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統(tǒng)一,符合人們的愿望。秦國統(tǒng)一中國,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蘇洵對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認這一點:“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比欢髡哂靡獠辉诖,他的意圖是點明賂秦是六國滅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統(tǒng)治者,不要用賄賂的方法對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說過:“老泉論六國賂秦,其實借論宋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謂深謀先見之識矣!

  宋朝建國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鎮(zhèn)割據(jù),尾大不掉,以至滅亡的教訓(xùn),采取了“虛外實內(nèi)”的政策,削弱邊關(guān)的實力,調(diào)集重兵駐守京城。結(jié)果造成了邊關(guān)的空虛。遼國乘虛而入,屢犯邊疆。宋太宗繼位后,曾兩次派兵擊遼,均遭失敗。后宋太宗兩次進攻幽州,企圖奪回幽云十六州,又遭敗績。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大兵壓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陽),威脅汴京開封。于是,宋與遼簽定了“澶淵之盟”,答應(yīng)向遼輸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到了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遼再次要挾,宋只得增加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來要,又是賜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人民的血汗就在這種納賜之中,付之東流。蘇洵對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縱橫恣肆,痛陳利弊,對當權(quán)者進行規(guī)勸,希望其改弦易轍,增強國力,與敵斗爭。蘇洵的議論雖不無可商榷處,但總的立論是正確的,并且不幸為蘇洵所言中:就在蘇洵死后六十年,終于發(fā)生了“靖康之變”(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國的覆轍,為后起的金所滅,徽、欽二帝被俘,客死異國他鄉(xiāng)。

  《六國論》除去在立論上具有借題發(fā)揮、借古喻今的寫作特點外,在論證的嚴密性、語言的生動性上也堪稱典范。第一段的邏輯性是非常嚴密的。作者開篇亮出觀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開宗明義,直截了當,使讀者一眼就抓住了論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釋論點:“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边@就指出了賄賂的危害,言簡意賅,要言不煩。再后,作者設(shè)問:“六國互喪,率賂秦耶?”答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這就使得文章邏輯嚴密,無懈可擊。最后一句總結(jié)全段:“故曰弊在賂秦也。”這一段起到了“綱”的作用,后面的二、三兩段實際上是圍繞第一段展開的。

  本文的語言生動有力。議論性的句子簡捷有力,敘述性的句子生動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边@些敘述語言本身帶有主觀感情,還有描述的特點。作者還運用引用、對比、比喻等手法,使語言靈活多樣,增強了表達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飭有度,特別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讀起來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富有節(jié)奏感。

  作者簡介:

  蘇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長于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祐集》傳世。

《六國論》的翻譯11

  六國論

  宋代: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毫鶉,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贝搜缘弥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六國的滅亡,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問:“六國一個接一個的滅亡,難道全部是因為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獨自保全。所以說:弊病在于賄賂秦國!

  秦國除了用戰(zhàn)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zhèn),大的就獲得城池。比較秦國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zhàn)勝別國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實際多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zhàn)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國最想要的,與六國諸侯最擔心的,本來就不在于戰(zhàn)爭。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都拿來送給別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樣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wěn)覺。明天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的秦國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諸侯)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著戰(zhàn)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jīng)決定了。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边@話說的很正確。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么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jīng)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幸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后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jīng)與秦國交戰(zhàn)五次,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可以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zhàn)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惜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么勝敗的命運,存亡的理數(shù),倘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衡量(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恐怕秦國人飯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zhàn)勝它的優(yōu)勢。如果憑借偌大國家,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

  注釋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賂秦:弊病在于賄賂秦國。賂,賄賂。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或曰:有人說。這是設(shè)問。下句的“曰”是對該設(shè)問的回答。

  5.率:都,皆。

  6.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為”的意思。

  7.完:保全。

  8.攻。河霉(zhàn)(的辦法)而奪取。

  9.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地方。

  10.其實:它的實際數(shù)目。

  11.所大欲:所最想要的(東西),大,最。

  12厥先祖父:泛指他們的先人祖輩,指列國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祖父,祖輩與父輩.

  13.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著霜露。和下文的斬荊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

  14.視:對待

  15.舉以予人:拿它(土地)來送給別人。實際是舉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6.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17.厭:同“饜”,滿足。

  18.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諸侯)送給秦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也越急。奉:奉送。彌、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

  19.判:決定。

  20.至于:以至于。

  21.顛覆:滅亡。

  22.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來就應(yīng)該這樣。

  23.事:侍奉!耙缘厥虑亍鸩粶纭保赫Z見《史記魏世家》和《戰(zhàn)國策魏策》。

  24.此言得之:這話對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說的道理。

  25.終:最后。

  26.繼:跟著。

  27.遷滅:滅亡。古代滅人國家,同時遷其國寶、重器,故說“遷滅”。

  28.與嬴:親附秦國。與,親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國。

  29.既:已經(jīng)。

  30.免:幸免。

  31.始有遠略:起初有長遠的謀略。

  32.義:名詞作動詞,堅持正義。

  33.斯:這

  34.始:才

  35.速:招致。

  36.再:兩次。

  37.連卻之:使...退卻(動詞的使動用法)

  38.洎:及,等到。

  39.以:因為

  39.讒:小人的壞話。

  40.邯鄲為郡:秦滅趙之后,把趙國改為秦國的邯鄲郡。邯鄲,趙國的都城。

  41.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革,改變,除去。殆,幾乎,將要。

  42.智力:智謀和力量(國力)。

  43.向使:以前假如。

  44.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shù),天數(shù)。理,理數(shù)。皆指命運。

  45.當:同“倘”,如果。

  46.易量:容易判斷。

  47.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用。

  48.禮:禮待。名作動。

  49.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寢食不安,內(nèi)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動。咽:吞咽。

  50.勢:優(yōu)勢。

  51.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而,卻。積威:積久而成的威勢。劫,脅迫,劫持。

  52.日削月割,以趨于亡:日,每天,名作狀。月,每月,名作狀。以,而。

  53.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脅迫!

  54.勢弱于秦。于:比。

  55.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可以:可以憑借。

  56.茍以天下之大茍,如果。以,憑著。

  57.下:指在六國之后

  58.從:跟隨。

  59.故事:舊事,先例。

【《六國論》的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六國論》導(dǎo)學案03-13

《莊子》翻譯03-16

文言翻譯的原則12-26

天門原文、翻譯09-08

南轅北轍的原文及翻譯09-02

《江南》原文及翻譯09-02

《觀潮》原文及翻譯09-08

對雪原文翻譯09-27

詠史原文翻譯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