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孔子的故事》有感 推薦度:
- 孔子拜師的故事 推薦度:
-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大全[15篇]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1
一天,孔子與眾弟子在樹林里休息,孔子彈琴自樂。附近河岸邊的船上有個老漁夫,他問孔子的弟子:“這位彈琴的老人是誰呀?”子貢說:“他就是以仁義、忠心而聞名的孔圣人啊!睗O夫說:“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愛啊。”孔子聽到后,立刻走到漁夫面前,尊敬地拜了拜他,說:“我從小就開始求學(xué),現(xiàn)在都69歲了,還沒聽過如此高深的教導(dǎo),因此來向您請教!睗O夫毫不客氣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鬃勇犃撕苁軉l(fā),不斷地點頭。最后,孔子謙卑地對漁夫說:“遇到先生真是我的幸運,我愿意做你的學(xué)生。
【故事感悟】:
孔子自己曾說:“三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對他們的優(yōu)點要學(xué)習(xí),對他們的缺點要借鑒改正!逼鋵崳總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青少年學(xué)習(xí)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學(xué)習(xí)別人的'優(yōu)點,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樣,你才能更快地進步,才能學(xué)習(xí)到更多的知識。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2
宰我問道孔子。他說:“對于有仁德的人,別人告訴他井里面掉下去一位仁人,他會跟著下去嗎?”孔子說:“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邊去救人,卻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騙,但不可能被迷惑。”君子做事情的時候,要從符合理性精神的現(xiàn)實邏輯出發(fā),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可以被利用,但決不能被糊弄。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去生活,成全自己也成全別人。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3
孔子向襄子學(xué)琴藝,一連十天都彈同一首曲子。襄子讓他換首曲子,孔子說:“我還沒有掌握彈琴的技法。”一連三番,孔子都以“沒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為人”為由繼續(xù)彈奏同一首曲子。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終于說“我知道作曲者的為人了,他皮膚黝黑,個頭高挑,目光遠大,像個統(tǒng)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還有誰能這樣呢!”襄子深拜孔子說:“我老師曾說過這首琴曲是《文王操》!笔篱g一切事業(yè)、學(xué)問、技能、德行,如果不能專一堅持,就不會有所作為,所以孔子說“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4
意思是:比喻不認識身邊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并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說:孔子的西鄰住著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5
孔子離開曹國到宋國后,就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練習(xí)禮儀。宋國的司馬桓魋想要殺掉孔子,就把大樹給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說:“咱們快點走吧!笨鬃诱f:“上天既然使我具備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樣呢?”順境不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練自己的機會,心存正義、自強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對手。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6
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nóng)歷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nóng)歷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英文譯名:Kongzi或Confucius,漢族,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zhèn))人,祖上為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鬃蛹A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dāng)時社會上的最博學(xué)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師、萬世師表,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鬃雍腿寮宜枷雽χ袊统r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qū)有深遠的影響。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
1、學(xué)而不厭 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xué)著稱,對于各種知識都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dāng)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dāng)成無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學(xué)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2、發(fā)憤忘食 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當(dāng)時孔子已帶領(lǐng)弟子周游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并不知難而退,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于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fā)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边@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3、與人為善
孔子創(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xué)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凹核挥,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準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边@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jié)。
【歷代皇帝授予孔子的封號】
魯哀公稱孔子為:尼父。
西漢平帝稱孔子為:宣尼公。
西漢和帝稱孔子為:褒尊侯。
北魏孝文帝稱孔子為:文宣圣父。
后周宣帝稱孔子為:鄒國公。
隋文帝稱孔子為:先師尼父。唐太宗稱孔子為:先圣;后改稱:宣父。
唐高宗稱孔子為:太師。
唐(周)武則天稱孔子為:道隆公。
宋真宗稱孔子為:元圣;后改為:至圣。
元武宗稱孔子為: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嘉靖稱孔子為:至圣先師。
清順治稱孔子為:大成只剩文宣先師;后改稱至圣先師。
中華民國時期稱孔子為:大成至圣先師。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7
孔子到廟堂參觀,看到一種傾斜易覆的器皿,守廟的人說是宥坐之器?鬃诱f:“我聽說宥坐之器,虛則欹(傾斜),中則正,滿則覆。明君常將它放在自己的座右。”孔子讓弟子注水,果然如此?鬃訃@道:一切事物哪有滿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問:“敢問有保持滿而不覆的'辦法嗎?”子曰:“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損之又損之道也!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8
孔子在學(xué)習(xí)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學(xué)鼓琴。曲名是《文王操》?鬃涌嗫嗟木毩撕芏嗳兆,師襄子說:“可以了!笨鬃诱f:“我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shù)!庇志毩撕芏嗳兆,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于其數(shù)!笨墒强鬃尤哉f:“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dāng)?shù)臅r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于是,孔子反復(fù)的鉆研,體會琴曲的內(nèi)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xiàn)出來了,才罷休。
【故事感悟】:
學(xué)習(xí)看似簡單,要學(xué)好是很不容易的。孔子之所以能成為大教育家、大思想家,跟他對待學(xué)習(xí)的態(tài)度和學(xué)習(xí)精神是分不開的。年輕人在工作學(xué)習(xí)中,應(yīng)當(dāng)像孔子一樣不厭其煩,反復(fù)揣摸,真正掌握技術(shù)精髓,成為優(yōu)秀操作手。
2、孔子后生可畏的故事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9
第一個故事:孔子誤會了顏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qū),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dāng)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啟示】
常言道:「眼見為憑」,但眼睛所見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們可能經(jīng)常以自己所見而下了判斷,判斷的根據(jù)可能依就以往的經(jīng)驗,而經(jīng) 驗的形成卻是依每個人不同的背景與各種因素而累積的,或多或少夾帶著個人的主觀意識。
如果只憑所見與經(jīng)驗,同樣的事件卻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結(jié)果。對“人”無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傷害;對“事”可能因目標(biāo)錯誤而功虧一簣。
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須根據(jù)事實性、科學(xué)化作判斷,「經(jīng)驗」、「眼見」往往是主觀的,不輕易的論斷才可避免許多的誤會。
第二個故事:顏回輸冠
顏回愛學(xué)習(xí),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
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
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fā)生了糾紛。
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
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
「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
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
「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
顏回說:「好?追蜃尤粼u你錯了怎么辦?」
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
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
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
孔子問明了情況,對顏回笑笑說:
「三八就是二十三哪! 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
顏回從來不跟老師斗嘴。
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
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
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里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學(xué)習(xí)了。
第二天,顏回就借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鬃用靼最伝氐男氖,也不挑破,點頭準了他的假。
聰明的讀者,你知道孔子為什么犯這個“錯誤嗎”?
第三個故事:子貢問禮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子貢坐車在各國之間旅游,來到一個深谷,深谷里有條清澈的小河,小河旁有個佩戴著玉佩的'美麗女孩正在河邊浣洗,孔子和子貢停了下來。
孔子給子貢一個杯子,說:“你去問一問那美麗的姑娘,要注意禮貌,看看這姑娘懂不懂禮?順便弄點水來喝!
子貢老老實實的拿起杯子,跑到姑娘身邊,傻傻地說:“這河水真清!我可以舀點水喝嗎?”
女孩撇了他一眼,說:“這河水是很清,這河是很彎,但這河水又不是我家的,你要喝,自己去舀就是,問我干什么?”子貢無趣的端水走了。
孔子喝了水,聽完子貢的匯報,正經(jīng)的點點頭,說:“恩,不錯,知道了,這次你再拿把琴去,再問一問,一定要注意禮貌!闭f完就把琴上的一個旋鈕給取了下來。
子貢拿著一把沒有琴鈕的琴,傻傻的跑到女孩子身邊,害怕的說:“姑娘,你好,我這琴壞了,你可以幫忙調(diào)下琴嗎?”
女孩子翹了下眉毛,有點生氣的樣子,回答道:“我只是一個村婦,一個沒受過教育的姑娘,我怎么會調(diào)琴?你沒事找事跑來做什么。空也绨。?”
子貢趕緊回身走了,把剛才姑娘說的匯報給孔子?鬃雍芨吲d,說:“真是一個懂禮的好姑娘!”說著從車上取出幾匹漂亮的綢緞,說:“把這個給姑娘送去!
子貢很高興,以為這下姑娘不會在給他白眼了,又傻呼呼的跑到河邊。把綢緞遞了上去。子貢沒想到,這下可把那女孩子惹火了。
女孩子生氣的說:“你怎么又跑來了,這么無聊啊?跑來跑去你不累啊?你那這些綢緞來干什么?我又不是你什么人?你還不快滾,我男朋友就在這旁邊,小心你的腦袋!”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10
孔子生活的時代是春秋亂世,他的成長背景是平凡而窮苦的。三歲父親過世,雖然身為貴族之后,但亂世里,沒落的貴族也毫無用處,所以他曾做過干農(nóng)活、照顧牛羊、看管倉庫等事情。不過,他從十五歲立志向?qū)W,由此開創(chuàng)了不凡的人生,步上人生的第一個轉(zhuǎn)折點?鬃拥牧⒅鞠?qū)W有兩點特色,其一是立志之后就非常好學(xué),其二則是堅持了一輩子?鬃佑蓪W(xué)而教,一方面他有求知的能力,無限地開發(fā)自己的心靈,徹底實踐“學(xué)無止境”的態(tài)度,而且待其學(xué)問到達一個境界之后,心胸變得更為開闊。另一方面源于他在當(dāng)時對傳統(tǒng)了解得最為透徹,又有自己的.心得感想,因此他有一種由內(nèi)而發(fā)的使命感!敖逃本褪强鬃訉崿F(xiàn)使命感的途徑之一,他希望他的學(xué)生也能以一以貫之的方法去選擇自己的人生之道,讓這些學(xué)生散布在社會上的各個角落,使整個社會發(fā)揮正常的功能,大家一同走向正軌。孔子亦是首開“有教無類”的人,一個人只要愿意向?qū)W,不管出身為何,孔子都愿意教導(dǎo)他。
孔子把他所教的科目分為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先進》)。這四科有一特色,就是上面的科目可以涵蓋下面的科目,下面的科目則不能涵蓋上面的科目。如掌握文學(xué)之后再循序漸進,才能懂得政事,接著才能通曉言語及展現(xiàn)德行,而這些學(xué)生則是各有所長。[1]孔子認為德行科的人是第一等人,因為他所通曉的事務(wù)涵蓋了人的主要關(guān)懷。言語科排在德行科之后政事和文學(xué)之前,可見孔子對言語的重視程度,他的成長歷程及所學(xué)、所思、所想促成了其口才觀的形成。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11
《論語泰伯》中說“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e豆之事,則有司存!笨梢,出言要謹慎,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確實,生活中有很多禍從口出的例子,想必都是“言多必失”的結(jié)果。這也就印證了孔子的慎言觀點:禍亂的產(chǎn)生,是以言語為階梯的?鬃拥母咦阕迂曇舱f:“出言陳辭,身之得失,國之安危也。”③孔子一再告誡他的學(xué)生要“君子欲納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張向孔子學(xué)求官職得俸祿的方法,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币笞訌堉挥性谧阋宰孕诺膯栴}上,才能謹慎地說出和做出,這樣言語和行動的錯誤少了,官職俸祿就能拿得高了。而且,孔子還教導(dǎo)學(xué)生:“伺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燥,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謂之瞽!雹菖阒诱f話要求就更高了:沒輪到他說話不能先說,該說了就得說,不能隱瞞,先聽后說,還要看君子臉色說話,否則就是瞎眼睛。子游曰:“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弊迂曄蚩鬃诱埥倘绾谓挥,孔子告訴他首先要做到“友直”,就是真誠說出朋友的過錯,但態(tài)度要溫和,其次,則須考量朋友的`反應(yīng),如果他不愿意接受,就表示說話的時機不恰當(dāng),不然可能自取其辱。這也強調(diào)了說話不但要謹慎,更要注意說話的時機、說話的場合和說話的對象。由此可見,孔子反復(fù)強調(diào)說話要謹慎。
除了強調(diào)慎言,孔子還主張少說甚至不說。在孔子看來,少說才能做到言行一致,才能做到踏實誠信。有一次,孔子說:“予欲無言!弊迂曉唬骸白尤绮谎裕瑒t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當(dāng)然,孔子提出的慎言思想,提出少說甚至不說,并不是說要否定語言、否定言說,恰恰相反,他提倡慎言是對言說的高度負責(zé)和重視?鬃拥纳餮运枷雽λ膶W(xué)生影響很大,正如高徒子貢所說:“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孔子的這種慎言思想,不僅僅影響著他的學(xué)生,也深深影響著古往今來的無數(shù)中國人。至今,慎言依然是同朋友、同事、上下級、陌生人之間交際的重要法寶。
“辭達而已矣”是孔子提出的著名觀點。朱熹注云:“辭取達意而止,不以富麗為工!闭菍鬃硬煌飧∪A詞藻的最好注解。那么,怎樣做到言辭達意呢?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語言作為傳情達意的重要交際工具,傳播者通過語言把信息清楚地傳輸出去,讓受眾最大限度地理解。說清了、理解了就是做到達意了。說得清楚,就必須要使語言準確、簡潔。要想表達準確,先要知道自己講什么和怎么講。只有心里想清楚了,口中才能說清、說準。達意對個人而言,要做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然而,有些人說話不注意自己語言的準確性,往往巧言令色、信口開河、自相矛盾,或漏洞百出、言不及義。這恰恰就是達意必須反對的“巧言”、“言不及義”等不良語言傾向。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碑(dāng)然,在某些特定條件或場合下,語言并不是完全能把意思表達清楚,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就是如此,這就需要接受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了。
“言”是本質(zhì)要求,而信就是對“言”的體現(xiàn)和約束。孔子教導(dǎo)學(xué)生要“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做人就要有信用,說到做到,守信約、負責(zé)任。要做到言而有信,首先就要做到言行一致,如果說話大言不慚,那么行事就容易捉襟見肘。說話時,要問自己是否出于真誠之心,并且一旦與人約定,就務(wù)必守信。“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雖令不從!毖孕胁灰缓脱远鵁o信則為孔子所厭惡。不僅在古代,現(xiàn)在也是如此,言行不一和言而無信的人則不會受別人歡迎,也不會取得成功。“言必信,行必果!笔菍ρ远行诺淖詈迷忈。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12
孔子弟子公孫赤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谷米?鬃诱f:“給她六斗四升!比角笳埱笤僭黾右恍?鬃诱f:“再給她二斗四升!比角笳J為太少,給了公孫赤母親更多?鬃诱f:“公孫赤到齊國去,肥馬輕裘,威風(fēng)凜凜。我聽說過,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睅椭酥芗辈粷唬瑢δ贻p人救急不救窮,這是君子的態(tài)度。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13
大家好,我是汪梓旭,今天我要講的故事是《孔子的故事》,孔子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吧,他是春秋時期美很厲害的著名的文學(xué)家,那我們就來看一下它有哪些很好的地方吧。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孔子要收弟子,每一次孔子決定收弟子的時候,第一批弟子里面有子路,還有更多的學(xué)生,并且還有第二批和第三批,并且還有一些掌握著大權(quán)的人,他們臨死前也勸說自己的`兒子要去孔子那里學(xué),這本故事真的很有趣,我看著真的非常的認真,并且我還看完了,當(dāng)然這本書我也是最喜歡的。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14
孔子問禮
老聃居周日久,學(xué)問日深,聲名日響。春秋時稱學(xué)識淵博者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們皆稱老聃為老子。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君。魯君準行。遣一車二馬一童一御,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見孔丘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訪大夫萇弘。萇弘善樂,授孔丘樂律、樂理;引孔丘觀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廟會禮儀,使孔丘感嘆不已,獲益不淺。逗留數(shù)日?浊鹣蚶献愚o行。老聃送至館舍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愿以數(shù)言相送。當(dāng)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于死,在于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于身,在于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浊痤D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孔丘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于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于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則煩惱之情增?浊鸾忉尩溃何崮藨n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zhàn)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為于民之感嘆矣。
老子道:天地?zé)o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于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于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xué)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于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浊鹇勓,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于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后進,善待時也。故圣者隨時而行,賢者應(yīng)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后,應(yīng)去驕氣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fēng)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于大街,誰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舍地向魯國駛?cè)ァ?/p>
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wǎng)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fēng)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xué)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yīng)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人物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約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和史學(xué)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
20世紀80年代,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fā)行量最大的是《圣經(jīng)》,其次就是《道德經(jīng)》。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xué)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是全球文字出版發(fā)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后世的莊子并稱老莊。
老子譽有東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國《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鬃釉鴶(shù)次向老子問禮、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quán)術(shù)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因老子是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稱為太上老君。
文學(xué)思想
老子既是周朝的史官,因此《漢書藝文志》說:道家者流,蓋出于史官,此話并不是沒有道理的。至于班固的諸子均出于王官說,又當(dāng)別論。金德建《老聃學(xué)說出于史官考》認為:老聃學(xué)說的來歷,大約是因為做周史的緣故。他列舉了《左傳》、《國語》、《論語》、《大戴禮記》等書中史官屬于格言形式的話,并將16條有關(guān)材料與《老子》相對照。比如《左傳》成公二年:仲尼聞之曰: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蹲髠鳌氛压辏荷髌髋c名,不可以假人。《左傳》這些話,顯然是《老子》的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語意所本。從這些材料的對比中,說明《老子》的語句,是史官們向來保存的知識?梢姡独献印放c史官的知識有其思想上的淵源。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15
孔子是歷史上一個很有名氣的人,他一生桃李滿天下。我很崇拜他。今年,劉老師讓我們買了一本《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介紹了孔子一生的歷程,使我們更加了解,更加熟悉孔子了。
這本書中最讓我回味無窮的.是;孔子從政的那部分?鬃觿傞_始當(dāng)中都宰,把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條。接著,魯定公又讓他做司空。任司空時,他和他的弟子一起調(diào)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情況,還興修水利。司空沒做多久,孔子又被升任為司寇。任司寇時,他實施一些法律,還創(chuàng)了最早的陪審團。他斷父子互訟案,智救大野澤,又在夾谷和齊國會盟取得了勝利,又誅殺可正卯,還抑三桓墮三都?鬃訛檎臅r候,民心歸服,一派政通人和的景象。
我合上書本,閉目沉思:孔子可真是個清官呢!他忠心中力為老百姓辦事,用一顆仁愛之心對待百姓,不百姓財產(chǎn),他可真是個清官?鬃釉(jīng)說過:“做官就要身體力行,為老百姓做出模范,還要勤政愛民,永不懈怠!敝灰@樣做,才算得是個好官。
可是有些官卻不這樣做,比如眾所周知的,他身為一名國家高級干部,本應(yīng)為民謀利,為民造福。可是貪婪的私欲導(dǎo)致他,肆無忌憚地收賂,謀取非法利益,而且數(shù)額特別巨大。像這樣的人就是貪官,我們不可以學(xué)習(xí)他。鄭培民說過:“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笔澜缟厦恳粋人都應(yīng)該記住:以服務(wù)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我們應(yīng)該永遠為人民服務(wù),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讓我們從小學(xué)好文化知識,為長大后為人民服務(wù)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
【孔子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孔子的故事03-11
孔子的故事(優(yōu)秀)03-16
關(guān)于孔子的故事03-15
孔子拜師的故事03-25
(經(jīng)典)孔子的故事15篇03-11
孔子的故事(大全15篇)03-16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03-25
孔子的作文05-04
孔子的作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