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午夜精品999,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伊人色播,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观看

石鐘山記原文

時間:2024-06-08 10:30:31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石鐘山記原文

  石鐘山記原文 篇1

  作品簡介

  《石鐘山記》是北宋文學家蘇軾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游石鐘山后所寫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記。文章通過記敘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強調要正確判斷一件事物,必須要深入實際,認真調查。

  作品原文

  石鐘山1記

  《水經(jīng)》云:“彭蠡2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3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4浪,水石相搏5,聲如洪鐘6。是說7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8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9始訪其遺蹤10,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11,北音清越12,桴止響騰13,余韻徐歇14。自以為得之15矣。然是說也,余尤16疑之。石之鏗然17有聲者,所在皆是18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19七年六月丁丑20,余自齊安21舟行適臨汝22,而長子邁將赴23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24,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25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26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27欲搏人28;而山上棲鶻29,聞人聲亦驚起,磔磔30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31也。余方心動32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33如鐘鼓不絕。舟人34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35,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36而為此37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38,可坐百人,空中39而多竅40,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41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42?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43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44也。古之人不余欺也45!”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46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47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48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49雖知而不能言50。此世所以不傳也51。而陋者52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53,自以為得其實54。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字詞注釋

  1、石鐘山,在江西湖口鄱陽湖東岸,有南、北二山,在縣城南邊的叫上鐘山,在縣城北邊的叫下鐘山。明清時有人認為蘇軾關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也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是:“蓋全山皆空,如鐘覆地,故得鐘名!苯袢私(jīng)過考察,認為石鐘山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具有鐘之“聲”,又具有鐘之“形”。

  2、彭蠡:鄱陽湖的又一名稱。

  3、酈元:即酈道元,《水經(jīng)注》的作者。

  4、鼓:振動。

  5、搏:擊,拍。

  6、洪鐘:大鐘。

  7、是說:這個說法。

  8、磬(qìng):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陽人,寫過一篇《辨石鐘山記》。

  10、遺蹤:舊址,陳跡。這里指所在地。

  11、南聲函胡: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12、北音清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越,高揚。

  13、桴(fú)止響騰: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騰,傳播。

  14、余韻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韻,這里指聲音。徐,慢。

  15、得之:找到了這個(原因)。之,指石鐘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鏗(kēng)然:敲擊金石所發(fā)出的響亮的聲音。

  18、所在皆是:到處都(是)這樣。是,這樣。

  19、元豐:宋神宗的年號。

  20、六月丁丑:農(nóng)歷六月初九。

  21、齊安:在今湖北黃州。

  22、臨汝:即汝州(今河南臨汝)。

  23、赴:這里是赴任、就職的意思。

  24、湖口:今江西湖口。

  25、硿(kōng)硿焉:硿硿地(發(fā)出響聲)。焉,相當于“然”。

  26、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7、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28、搏人:捉人,打人。

  29、棲鶻(hú):宿巢的老鷹。鶻,鷹的一種。

  30、磔(zhé)磔:鳥鳴聲。

  31、鸛鶴:水鳥名,似鶴而頂不紅,頸和嘴都比鶴長。

  32、心動:這里是心驚的意思。

  33、噌吰(chēng hóng):這里形容鐘聲洪亮。

  34、舟人:船夫。

  35、罅(xià):裂縫。

  36、涵澹澎湃:波浪激蕩。涵澹,水波動蕩。澎湃,波浪相激。

  37、為此:形成這種聲音。

  38、中流:水流的中心。

  39、空中:中間是空的。

  40、竅:窟窿。

  41、窾(kuǎn)坎鏜(táng)鞳(tà):窾坎,擊物聲。鏜鞳,鐘鼓聲。

  42、汝識(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嗎?識,知道。

  43、周景王之無射(yì):《國語》記載,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鑄成“無射”鐘。

  44、魏莊子之歌鐘:《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一年(前561)鄭人以歌鐘和其他樂器獻給晉侯,晉侯分一半賜給晉大夫魏絳。莊子,魏絳的謚號。歌鐘,古樂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稱這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臆斷:根據(jù)主觀猜測來判斷。臆,胸。

  47、殆:大概。

  48、終:終究。

  49、漁工水師:漁人(和)船工。

  50、言:指用文字表述、記載。

  51、此世所以不傳也: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

  52、陋者:淺陋的人。

  53、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敲擊。

  54、實:指事情的真相。

  原文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文作譯文

  石鐘山記

  《水經(jīng)》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里!贬B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fā)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擊它們,聆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敲擊后能發(fā)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的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看到所說的石鐘山。廟里的和尚讓小童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硿地發(fā)出聲響,我當然覺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蘇邁坐著小船到斷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傾斜地立著,有千尺之高,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攻擊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云霄間發(fā)出磔磔聲響;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聲音洪亮像不斷地敲鐘擊鼓。船夫很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縫隙,不知它們有多深,細微的水波涌進那里面,水波激蕩因而發(fā)出這種聲音。船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著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清風水波吞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于是我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沒有欺騙我!”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聽,只憑主觀臆斷去猜測它的有或沒有,可以嗎?酈道元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描述它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懸崖絕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沒有誰能知道;漁人和船夫,雖然知道石鐘山命名的真相卻不能用文字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然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石鐘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記下以上的經(jīng)過,嘆惜酈道元的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xiàn)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徑湖州,游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寫了這篇文章。

  作品鑒賞

  這篇文章通過記敘作者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說明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梢苑譃槿龑。第一層,引《水經(jīng)》上的話,交代石鐘山的處所,緊扣題目,點出石鐘山,引起下文。第二層,提出酈道元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點明人們對此說法的懷疑態(tài)度,用鐘磬置水中不能發(fā)聲的情況對酈說質疑,說明“水石相搏”之說難以取信于人。正因為對酈說“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異議,這就由酈道元的說法導出唐人李渤的說法。第三層,提出李渤的說法并質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訪其遺蹤”的行動。他親“訪”遺蹤,親“扣”其石,親“聆”其聲,理應無疑。作者表明自己對李渤的懷疑,并以處處有石,石石能扣而發(fā)聲,反駁李說,說明扣石發(fā)聲之說難以置信。對這兩種說法,看起來是相提并論的,但實際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對兩說的分別懷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說明人們對酈說的疑惑,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沒有明說,這是一種客觀記敘,作者沒有輕率地判斷酈說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強調自己對李說的否定,這里的“余”字,就明確地表示了作者對李說的態(tài)度。對酈說“人常疑之”和對李說“余尤疑之”,這兩疑引出作者探訪石鐘山的行動,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鐘山,以及結尾的一“嘆”一“笑”,一“簡”一“陋”作鋪墊。

  第二段記敘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jīng)過?梢苑譃槿龑。第一層(“元豐七年······得觀所謂石鐘者”),點明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因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臨汝并送長子蘇邁赴任饒州德興之便,順道考察石鐘山,正好借此釋疑。這一層緊承上文。第二層(“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寫訪問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發(fā)聲,表明他們相信李渤的說法,也說明李渤的說法影響很大。這一段回應李說,“擇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別照應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滿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動。第三層(“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寫月夜考察游石鐘山的經(jīng)過。先交代探訪石鐘山的時間是“莫夜月明”時分,同游者是長子蘇邁,方式是“乘小舟”,地點是“絕壁下”。然后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云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谷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凄厲的石鐘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huán)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轉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

  他“徐而察之”,發(fā)現(xiàn)“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了發(fā)出“噌吰”之聲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為止,下面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轉”的意思。“舟回至兩山間”,不是船返回到兩山中間,而是船掉頭轉行至兩山之間。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致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入焉”和“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和“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水石相激”;“噌吰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分別照應“聲如洪鐘”。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簡”,為末段嘆酈說之“簡”作好鋪墊。最后寫作者對蘇邁的談話!耙蛐χ^邁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笑,這里是釋疑后輕松愉快的笑,表現(xiàn)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興奮。作者在談話中將兩種聲音與“周景王之無射”和“魏莊子之歌鐘”相聯(lián)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結果,點出以鐘名山命名的緣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酈道元的說法,言語之間生動地顯現(xiàn)了作者的確信和欣喜。在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見耳聞,證實并補充了酈道元的說法,進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說法,為末段的議論提供了事實依據(jù)。

  第三段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梢苑譃槿龑印5谝粚,“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句話,語氣強烈,以反問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點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后所得出的結論、所總結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層分析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從兩方面說。一方面是說正確說法不能流傳的原因,有三點:一是“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是說酈道元的說法是正確的,可惜“言之不詳”,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們的承認;二是士大夫不做實地考察,“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安荒苎浴笔钦f不能為文,并非不能說話。酈說失之于不詳,士大夫能為文而“莫能知”,“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為文,這就是石鐘山得名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轉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是說李渤之類的“陋者”,主觀臆斷,“自以為得其實”,這是得以有李渤的錯誤說法和后人以訛傳訛的原因。第三層分承上面所說的兩個方面,點明寫這篇游記的目的。“嘆酈元之簡”是肯定酈道元的觀點,而又嘆其太簡略!靶畈持笔欠穸ɡ畈车挠^點,并譏笑其淺陋。這就表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見解,證實、補充酈道元的觀點,糾正李渤的觀點。

  這篇文章將議論和敘述相結合,通過夜游石鐘山的實地考查,對酈道元和李渤關于石鐘山得名的說法進行了分析批評,提出了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臆斷其有無的論斷,表現(xiàn)了作者注重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富有教育意義。

  藝術特點

  結構獨特!妒娚接洝返慕Y構不同于一般的記游性散文那樣,先記游,然后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后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jù),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jù)。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fā)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fā),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huán)環(huán)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變化,是此文的一個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酈道元和李渤的說法,本來是枯燥的內容,作者加上兩個辨駁,即頓見精彩。文中寫對舊說之疑共有三次,不僅每次寫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筆也有曲折。對酈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來表達;李渤本來是在糾正酈道元的說法,作者引述時,特別加一句“自以為得之矣”,緊接著陡然一轉——“然是說也,余尤疑之”,著一“‘尤”字,說它較酈道元的說法更不可信;對寺僧使小童持斧敲擊所謂“石鐘”,僅以“余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駁,矛頭直指到三百年前得雙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駁李渤全用議論,一針見血,也不同于對酈道元的說法用比喻。而且,此節(jié)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瀾?傊宋乃浿、所討論的問題雖平常,但通篇幾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轉,極起伏變化之致,使議論內容富有可讀性。

  修飾巧妙。文章以生動的比喻(明喻如“聲如洪鐘”“如猛獸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鐘鼓不絕”“如樂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形象的擬人(“森然欲搏人”),貼切的擬聲詞(“鏗然”“焉”“磔磔”“噌”“窾坎鏜”),對所見所聞作了繪聲繪形的描寫,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寫也因其巧妙的修飾而形象生動見勝。

  語言靈活。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對兩處鳥叫和兩處水聲的描寫完全不同:寫棲鶻是先點鳥名(“山上棲鶻”),再寫驚飛(“聞人聲亦驚起”),最后才寫其叫聲(“磔磔云霄間”);寫鸛鶴是先寫聲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鸛鶴在叫(“或曰此鸛鶴也”)。前者用擬聲詞“磔磔”形容其驚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兩處水聲的描寫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聲是“微波”與山下的“石穴罅”相擊而發(fā)出的,后面的水聲是“風水”與中流大石的竅穴相吞吐而發(fā)出的,這是聲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鐘鼓不絕”是一種洪大響亮的聲音,后面的“窾坎鏜······如樂作焉”是一種比較低而悠揚的聲音,這是音調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聞聲,后發(fā)現(xiàn)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見“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然后再寫“有窾坎鏜之聲”,寫的順序也不同。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嘉祐年間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謚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方面,在才俊輩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和藝術天才。

  石鐘山記原文 篇2

  原文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譯文

  《水經(jīng)》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里!贬B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fā)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現(xiàn)在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擊它們,聆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敲擊后能發(fā)出響亮聲響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可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為什么呢?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的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看到所說的石鐘山。廟里的和尚讓小童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硿地發(fā)出聲響,我當然覺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蘇邁坐著小船到斷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傾斜地立著,有千尺之高,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攻擊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云霄間發(fā)出磔磔聲響;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和哭泣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聲音洪亮像不斷的敲鐘擊鼓。船夫很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縫隙,不知它們有多深,細微的水波涌進那里面,水波激蕩因而發(fā)出這種聲音。船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著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清風水波吞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于是我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沒有欺騙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聽,只憑主觀臆斷去猜測它的有或沒有,可以嗎?酈道元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描述它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懸崖絕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沒有誰能知道;漁人和船夫,雖然知道石鐘山命名的真相卻不能用文字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然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石鐘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記下以上的經(jīng)過,嘆惜酈道元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

  注釋

  1、選自《蘇東坡全集》。

  2、彭蠡:鄱陽湖的又一名稱。

  3、酈元:就是酈道元,北魏人,地理學家,著《水經(jīng)注》。

  4、鼓:振動。

  5、搏:擊,拍。

  6、洪鐘:大鐘。

  7、是說:這個說法。

  8、磬(qìng):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陽人,寫過一篇《辨石鐘山記》。

  10、遺蹤:舊址,陳跡。這里指所在地。

  11、南聲函胡: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越,高揚。

  13、桴(fú)止響騰: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騰,傳播。

  14、余韻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韻,這里指聲音。徐,慢。

  15、得之:找到了這個(原因)。之,指石鐘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鏗(kēng)然:形容敲擊金石所發(fā)出的響亮的聲音。

  18、所在皆是:到處都(是)這樣。是,這樣。

  19、元豐:宋神宗的年號。

  20、六月丁丑:農(nóng)歷六月初九。

  21、齊安:在現(xiàn)在湖北黃州。

  22、適臨汝:到臨汝去。適,往。臨汝,即汝州(今河南臨汝)

  23、赴:這里是赴任、就職的意思。

  24、饒之德興尉:饒州德興縣(現(xiàn)在江西德興)的縣尉(主管一縣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現(xiàn)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焉:硿硿的(發(fā)出響聲)。焉,相當于“然”,形容詞詞尾。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棲鶻(hú):睡在巢里的鶻鳥。鶻,一種兇猛的鳥。

  29、磔磔(zhé):鳥鳴聲。

  30、鸛鶴:水鳥名,似鶴而頂不紅,頸和嘴都比鶴長。

  31、心動:這里是心驚的意思。

  32、噌(chēng)吰(hóng):這里形容鐘聲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裂縫。

  35、澹涵澎湃:波浪激蕩。涵澹,水波動蕩。澎湃,波浪相激。

  36、為此:為,形成。此,指噌吰之聲。

  37、中流:水流的中心。

  38、空中:中間是空的。

  39、竅:窟窿。

  40、窾(kuǎn)坎(kǎn)鏜(tāng)鞳(tà):窾坎,擊物聲。鏜鞳,鐘鼓聲。

  41、向:先前。

  42、汝識之乎:你記住那些(典故)嗎?識,記住。(書上的注釋有誤。有古漢語字典為證)

  43、周景王之無射(yì):《國語》記載,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鑄成“無射”鐘。

  44、魏莊子之歌鐘:《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一年(前561)鄭人以歌鐘和其他樂器獻給晉侯,晉侯分一半賜給晉大夫魏絳。莊子,魏絳的謚號。歌鐘,古樂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稱這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殆:大概。

  47、終:終究。

  48、漁工水師:漁人(和)船工。

  49、言:指用文字表述、記載。

  50、此世所以不傳也: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命名的由來)的緣故。

  51、陋者:淺陋的人。

  52、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

  53、實:指事情的真相。

  賞析

  本文一開始就提出人們對酈道元的說法的懷疑,以及自己對李渤的說法的懷疑。作者對古代兩位名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并不輕信。

  剛好他有了一個實地觀察的機會,他先問當?shù)厮律,寺僧的說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樣。蘇軾仍不輕信,決心“莫夜”“乘小舟”實地考察。石鐘山在鄱陽湖入長江的湖口的臨江一面,地處偏僻,文中說“余方心動欲還”,“舟人大恐”。再加上風險浪惡,又是盛夏漲水季節(jié),一葉扁舟夜航確是很危險的,所以“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而蘇軾為了弄清石鐘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艱險,親身探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由于種種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正確,但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結論,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話無疑是正確的。

  雖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認為石鐘山是因山形像覆鐘而得名的,今人經(jīng)考察又認為石鐘山是因“形”和“聲”兩方面而得名的。蘇軾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后人對蘇軾說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而自愿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的。石鐘山簡介和歷代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三種說法。石鐘山位于鄱陽湖入長江之處,屬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guī)r構成。有上下兩座山,南邊一座濱臨鄱陽湖的叫上鐘山,面積約0.34平方公里,北邊一座濱臨長江的叫下鐘山,面積約0.2平方公里。兩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對高度50~55米。兩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鐘山雖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陽湖入長江處,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風景幽美,所以歷來成為旅游勝地。

  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古人有三說。

  1、風水聲如鐘。由于山體是石灰?guī)r構成,在各種水的沖刷溶蝕下,山的下部臨水處的表面形成許多縫隙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高度,又有適當?shù)娘L力和相應的風向時,縫隙洞穴就會“與風水相吞吐”,發(fā)出敲鐘一樣的聲音。北魏酈道元和北宋蘇軾就是持這種因風水聲而得名的說法。但這種聲音需要水位、風力、風向諸條件都合適才會發(fā)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聽到的。

  2、石聲如鐘。山石,特別是溶洞地區(qū)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用槌敲打,是會發(fā)音的。所謂“南聲函胡”是沒有形成巖溶洞穴的巖石發(fā)出的聲音,“北音清越”是洞穴發(fā)音的巖石,或碳酸鹽再沉淀時形成的形態(tài)奇特的巖石敲擊時發(fā)出的聲音。唐代李渤就持這種因石聲得名的說法,近人也有支持這種說法的。

  3、山形如鐘。石鐘山下部山體,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沖刷溶蝕,形成溶洞!妒娚街尽酚涊d:“上鐘崖與下鐘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泵鳌⑶鍟r就有人持這種以形得名的說法了。不過江湖水位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變化比較大,高低相差達十幾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時,人們才能進入洞內,從內部領略“覆鐘”的形象。

  石鐘山記原文 篇3

  石鐘山記 蘇軾 【原文】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釋】

  1.蠡:(lǐ)

  2.鶻:(hú)

  3.磔:(zhé)

  4.吰:(hóng)

  5.罅:(xià)

  6.枹:(fú)

  7.硿:(kōng)

  8.窾:(kuǎn)

  9.鏜鞳:(táng tà)

  10噌吰:(cēng hóng)

  【譯文】

  《水經(jīng)》說:“鄱陽湖口有石鐘山!贬B道元認為下面對著深潭,微風鼓動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發(fā)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F(xiàn)在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去探尋它的遺跡,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打它們,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塊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塊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敲擊,聲音還在傳揚,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它。山石被敲打時鏗鏘作響,到處都這樣,可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為什么呢?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日,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觀察這座稱為“石鐘”的山。廟里的和尚叫小孩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發(fā)出的響聲,我本來就覺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獨自和蘇邁坐著小船來到絕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邊聳立著,高達千尺,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要向人撲過來;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云霄中磔磔地鳴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邊咳邊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噌地響著像鐘鼓的聲音連續(xù)不斷。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觀察,原來山腳下都是石頭的洞穴和裂縫,不知它們的`深淺,微微的水波涌進洞穴和裂縫,激蕩撞擊便產(chǎn)生這樣的聲音。船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擋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風浪吞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的聲音,同先前噌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我于是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嗎?那噌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時的人沒有欺騙我啊!”

  石鐘山記原文 篇4

  原文:

  石鐘山記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

  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是說也,人常疑之。

  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

  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

  自以為得之矣。

  然是說也,余尤疑之。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

  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

  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傳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譯文:

  《水經(jīng)》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里。”酈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fā)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擊它們,聆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敲擊后能發(fā)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的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看到所說的石鐘山。廟里的和尚讓小童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硿地發(fā)出聲響,我當然覺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蘇邁坐著小船到斷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傾斜地立著,有千尺之高,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攻擊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云霄間發(fā)出磔磔聲響;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聲音洪亮像不斷地敲鐘擊鼓。船夫很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縫隙,不知它們有多深,細微的水波涌進那里面,水波激蕩因而發(fā)出這種聲音。船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著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清風水波吞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于是我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沒有欺騙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聽,只憑主觀臆斷去猜測它的有或沒有,可以嗎?酈道元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描述它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懸崖絕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沒有誰能知道;漁人和船夫,雖然知道石鐘山命名的真相卻不能用文字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然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石鐘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記下以上的經(jīng)過,嘆惜酈道元的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

  注釋:

  1.石鐘山,在江西湖口鄱陽湖東岸,有南、北二山,在縣城南邊的叫上鐘山,在縣城北邊的叫下鐘山。明清時有人認為蘇軾關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也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是:“蓋全山皆空,如鐘覆地,故得鐘名!苯袢私(jīng)過考察,認為石鐘山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具有鐘之“聲”,又具有鐘之“形”。

  2.彭蠡:鄱陽湖的又一名稱。

  3.酈元:即酈道元,《水經(jīng)注》的作者。

  4.鼓:振動。 5.搏:擊,拍。 6.洪鐘:大鐘。

  7.是說:這個說法。

  8.磬(qìng):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陽人,寫過一篇《辨石鐘山記》。

  10.遺蹤:舊址,陳跡。這里指所在地。

  11.南聲函胡: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12.北音清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越,高揚。

  13.桴(fú)止響騰: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騰,傳播。

  14.余韻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韻,這里指聲音。徐,慢。

  15.得之:找到了這個(原因)。之,指石鐘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鏗(kēng)然:敲擊金石所發(fā)出的響亮的聲音。

  18.所在皆是:到處都(是)這樣。是,這樣。

  19.元豐:宋神宗的年號。

  20.六月丁丑:農(nóng)歷六月初九。

  21.齊安:在今湖北黃州。

  22.臨汝:即汝州(今河南臨汝)。

  23.赴:這里是赴任、就職的意思。

  24.湖口:今江西湖口。

  25.硿(kōng)硿焉:硿硿地(發(fā)出響聲)。焉,相當于“然”。

  26.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7.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28.搏人:捉人,打人。

  29.棲鶻(hú):宿巢的老鷹。鶻,鷹的一種。

  30.磔(zhé)磔:鳥鳴聲。

  31.鸛鶴:水鳥名,似鶴而頂不紅,頸和嘴都比鶴長。

  32.心動:這里是心驚的意思。

  33.噌吰(chēnghóng):這里形容鐘聲洪亮。

  34.舟人:船夫。

  35.罅(xià):裂縫。

  36.涵澹澎湃:波浪激蕩。涵澹,水波動蕩。澎湃,波浪相激。

  37.為此:形成這種聲音。

  38.中流:水流的中心。

  39.空中:中間是空的。

  40.竅:窟窿。

  41.窾(kuǎn)坎鏜(táng)鞳(tà):窾坎,擊物聲。鏜鞳,鐘鼓聲。

  42.汝識(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嗎?識,知道。

  43.周景王之無射(yì):《國語》記載,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鑄成“無射”鐘。

  44.魏莊子之歌鐘:《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一年(前561)鄭人以歌鐘和其他樂器獻給晉侯,晉侯分一半賜給晉大夫魏絳。莊子,魏絳的謚號。歌鐘,古樂器。

  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稱這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46.臆斷:根據(jù)主觀猜測來判斷。臆,胸。

  47.殆:大概。 48.終:終究。

  49.漁工水師:漁人(和)船工。

  50.言:指用文字表述、記載。

  51.此世所以不傳也: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

  52.陋者:淺陋的人。

  53.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考,敲擊。

  54.實:指事情的真相。

  賞析:

  本文一開始就提出人們對酈道元的說法的懷疑,以及自己對李渤的說法的懷疑。作者對古代兩位名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并不輕信。

  剛好他有了一個實地觀察的機會,他先問當?shù)厮律律恼f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樣。蘇軾仍不輕信,決心“莫夜”“乘小舟”實地考察。石鐘山在鄱陽湖入長江的湖口的臨江一面,地處偏僻,文中說“余方心動欲還”,“舟人大恐”。再加上風險浪惡,又是盛夏漲水季節(jié),一葉扁舟夜航確是很危險的,所以“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而蘇軾為了弄清石鐘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艱險,親身探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由于種種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正確,但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結論,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話無疑是正確的。

  雖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認為石鐘山是因山形像覆鐘而得名的,今人經(jīng)考察又認為石鐘山是因“形”和“聲”兩方面而得名的。蘇軾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后人對蘇軾說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而自愿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鐘山簡介和歷代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三種說法石鐘山位于鄱陽湖入長江之處,屬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guī)r構成。有上下兩座山,南邊一座濱臨鄱陽湖的叫上鐘山,面積約0.34平方公里,北邊一座濱臨長江的叫下鐘山,面積約0.2平方公里。兩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對高度50~55米。兩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鐘山雖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陽湖入長江處,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風景幽美,所以歷來成為旅游勝地。

  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古人有三說。

  1.風水聲如鐘。由于山體是石灰?guī)r構成,在各種水的沖刷溶蝕下,山的下部臨水處的表面形成許多縫隙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高度,又有適當?shù)娘L力和相應的風向時,縫隙洞穴就會“與風水相吞吐”,發(fā)出敲鐘一樣的聲音。北魏酈道元和北宋蘇軾就是持這種因風水聲而得名的說法。但這種聲音需要水位、風力、風向諸條件都合適才會發(fā)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聽到的。

  2.石聲如鐘。山石,特別是溶洞地區(qū)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用槌敲打,是會發(fā)音的。所謂“南聲函胡”是沒有形成巖溶洞穴的巖石發(fā)出的聲音,“北音清越”是洞穴發(fā)音的巖石,或碳酸鹽再沉淀時形成的形態(tài)奇特的巖石敲擊時發(fā)出的聲音。唐代李渤就持這種因石聲得名的說法,近人也有支持這種說法的。

  3.山形如鐘。石鐘山下部山體,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沖刷溶蝕,形成溶洞!妒娚街尽酚涊d:“上鐘崖與下鐘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泵、清時就有人持這種以形得名的說法了。不過江湖水位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變化比較大,高低相差達十幾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時,人們才能進入洞內,從內部領略“覆鐘”的形象。

  石鐘山記原文 篇5

  石鐘山記

  宋代·蘇軾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宋代古詩詞《石鐘山記》注釋

  《水經(jīng)》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鐘山焉。”酈(lì)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qìng)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bó)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líng)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fú)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kēng)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石鐘山:在江西湖口鄱陽湖東岸,有南、北二山,在縣城南邊的叫上鐘山,在縣城北邊的叫下鐘山。明清時有人認為蘇軾關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也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是:“蓋全山皆空,如鐘覆地,故得鐘名!苯袢私(jīng)過考察,認為石鐘山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具有鐘之“聲”,又具有鐘之“形”。彭蠡:鄱陽湖的又一名稱。酈元:即酈道元,《水經(jīng)注》的作者。鼓:振動。搏:擊,拍。洪鐘:大鐘。是說:這個說法。磬: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李渤:唐朝洛陽人,寫過一篇《辨石鐘山記》。遺蹤:舊址,陳跡。這里指所在地。南聲函胡: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函胡,通“含糊”。北音清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越,高揚。桴止響騰: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騰,傳播。余韻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韻,這里指聲音。徐,慢。得之:找到了這個(原因)。之,指石鐘山命名的原因。尤:更加。鏗然:敲擊金石所發(fā)出的響亮的聲音。所在皆是:到處都(是)這樣。是,這樣。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mù)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qī)鶻(hú),聞人聲亦驚起,磔(zhé)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ké)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guàn)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chēng)吰(hóng)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鏜(táng)鞳(tà)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zhì)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yì)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元豐:宋神宗的.年號。六月丁丑:農(nóng)歷六月初九。齊安:在今湖北黃州。臨汝:即汝州(今河南臨汝)。赴:這里是赴任、就職的意思。湖口:今江西湖口。硿硿焉:硿硿地(發(fā)出響聲)。焉,相當于“然”。莫夜:晚上。莫,通“暮”。森然:形容繁密直立。搏人:捉人,打人。棲鶻:宿巢的老鷹。鶻,鷹的一種。磔磔:鳥鳴聲。鸛鶴:水鳥名,似鶴而頂不紅,頸和嘴都比鶴長。心動:這里是心驚的意思。噌吰:這里形容鐘聲洪亮。舟人:船夫。罅:裂縫。涵澹澎湃:波浪激蕩。涵澹,水波動蕩。澎湃,波浪相激。為此:形成這種聲音。中流:水流的中心?罩校褐虚g是空的。竅:窟窿。窾坎鏜鞳:窾坎,擊物聲。鏜鞳,鐘鼓聲。汝識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嗎?識,知道。周景王之無射:《國語》記載,周景王二十三年(前)鑄成“無射”鐘。魏莊子之歌鐘:《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一年(前)鄭人以歌鐘和其他樂器獻給晉侯,晉侯分一半賜給晉大夫魏絳。莊子,魏絳的謚號。歌鐘,古樂器。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稱這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yì)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dài)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bó)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lòu)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臆斷:根據(jù)主觀猜測來判斷。臆,胸。殆:大概。終:終究。漁工水師:漁人(和)船工。言:指用文字表述、記載。此世所以不傳也: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陋者:淺陋的人。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敲擊。實:指事情的真相。

  石鐘山記原文 篇6

  原文: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翻譯

  《水經(jīng)》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里。”酈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fā)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擊它們,聆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敲擊后能發(fā)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的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看到所說的石鐘山。廟里的和尚讓小童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硿地發(fā)出聲響,我當然覺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蘇邁坐著小船到斷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傾斜地立著,有千尺之高,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攻擊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云霄間發(fā)出磔磔聲響;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聲音洪亮像不斷地敲鐘擊鼓。船夫很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縫隙,不知它們有多深,細微的水波涌進那里面,水波激蕩因而發(fā)出這種聲音。船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著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清風水波吞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于是我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沒有欺騙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聽,只憑主觀臆斷去猜測它的有或沒有,可以嗎?酈道元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描述它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懸崖絕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沒有誰能知道;漁人和船夫,雖然知道石鐘山命名的真相卻不能用文字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然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石鐘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記下以上的經(jīng)過,嘆惜酈道元的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

  注釋

  石鐘山:在江西湖口鄱陽湖東岸,有南、北二山,在縣城南邊的叫上鐘山,在縣城北邊的叫下鐘山。明清時有人認為蘇軾關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也是錯誤的,

  正確的說法是:“蓋全山皆空,如鐘覆地,故得鐘名!苯袢私(jīng)過考察,認為石鐘山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具有鐘之“聲”,又具有鐘之“形”。

  彭蠡:鄱陽湖的又一名稱。

  酈元:即酈道元,《水經(jīng)注》的作者。

  鼓:振動。

  搏:擊,拍。

  洪鐘:大鐘。

  是說:這個說法。

  磬: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李渤:唐朝洛陽人,寫過一篇《辨石鐘山記》。

  遺蹤:舊址,陳跡。這里指所在地。

  南聲函胡: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越,高揚。

  桴止響騰: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騰,傳播。

  余韻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韻,這里指聲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這個(原因)。之,指石鐘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鏗然:敲擊金石所發(fā)出的響亮的聲音。

  所在皆是:到處都(是)這樣。是,這樣。

  元豐:宋神宗的年號。

  六月丁丑:農(nóng)歷六月初九。

  齊安:在今湖北黃州。

  臨汝:即汝州(今河南臨汝)。

  赴:這里是赴任、就職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硿焉:硿硿地(發(fā)出響聲)。焉,相當于“然”。

  莫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棲鶻:宿巢的老鷹。鶻,鷹的一種。

  磔磔:鳥鳴聲。

  鸛鶴:水鳥名,似鶴而頂不紅,頸和嘴都比鶴長。

  心動:這里是心驚的意思。

  噌吰:這里形容鐘聲洪亮。

  舟人:船夫。

  罅:裂縫。

  涵澹澎湃:波浪激蕩。涵澹,水波動蕩。澎湃,波浪相激。

  為此:形成這種聲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間是空的。

  竅:窟窿。

  窾坎鏜鞳:窾坎,擊物聲。鏜鞳,鐘鼓聲。

  汝識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嗎?識,知道。

  周景王之無射:《國語》記載,周景王二十三年(前)鑄成“無射”鐘。

  魏莊子之歌鐘:《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一年(前)鄭人以歌鐘和其他樂器獻給晉侯,晉侯分一半賜給晉大夫魏絳。莊子,魏絳的謚號。歌鐘,古樂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稱這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臆斷:根據(jù)主觀猜測來判斷。臆,胸。

  殆:大概。

  終:終究。

  漁工水師:漁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記載。

  此世所以不傳也: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

  陋者:淺陋的人。

  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敲擊。

  實:指事情的真相。

  文言現(xiàn)象

  詞類活用

  1、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舟”:名作狀,用船,坐船

  2、事不目見耳聞:“目”“耳”:名作狀,用眼睛,用耳朵;親眼,親耳

  3、而此獨以鐘名:“名”:名作動,命名

  4、雖大風浪不能鳴也:“鳴”:使動,使……鳴

  固定句式一、 判斷句:

  1、 噌洪者,周景王之無射也;款坎鏜嗒者,魏莊子之歌鐘也。

  2、 此世所以不傳也。

  3、或曰此鸛鶴

  二、倒裝句

  1、得雙石于潭上(狀后)

  磔磔云霄間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狀后)

  而大聲發(fā)于水上(狀后)

  2、石之鏗然有聲者(定后)

  3、古之人不余欺也(賓前)

  余是以記之

  三、省略句:

  1、酈元以(之)為下臨深潭

  2、今以鐘磬置(于)水中

  3、(余)因得觀所謂石鐘者

  4、(余)獨與邁乘小舟

  5、磔磔(于)云霄間

  6、(余)徐而察之

  四、通假字:

  1、南聲函胡(含糊)

  2、至莫夜月明(暮)

  一詞多義

  1、而:徐而察之(表修飾)

  空中而多竅(表并列)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表轉折)

  人而無儀《相鼠》(表假設)

  2、焉:箜箜焉(相當于“然”,形容詞詞尾)

  微波入焉(兼詞,于此)

  3、 因:因得觀所謂石鐘者(趁機)

  因笑謂邁曰(于是)

  重點詞義

  1、水石相搏(擊、拍)

  2、桴止響騰(傳播)

  3、余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這樣)

  5、適臨汝(往)

  6、余方 心動欲還(剛才)(心驚)

  7、則山下皆石穴罅(縫隙)

  8、涵澹澎湃而為此也(形成)

  9、與向噌洪者相應(先前)(應和)

  10、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傳也(……的緣故)

  賞析二

  這篇文章通過記敘作者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說明要認識事物的真相必須“目見耳聞”,切忌主觀臆斷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梢苑譃槿龑印5谝粚,引《水經(jīng)》上的話,交代石鐘山的處所,緊扣題目,點出石鐘山,引起下文。第二層,提出酈道元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點明人們對此說法的懷疑態(tài)度,用鐘磬置水中不能發(fā)聲的情況對酈說質疑,說明“水石相搏”之說難以取信于人。正因為對酈說“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異議,這就由酈道元的說法導出唐人李渤的說法。第三層,提出李渤的說法并質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訪其遺蹤”的行動。他親“訪”遺蹤,親“扣”其石,親“聆”其聲,理應無疑。作者表明自己對李渤的懷疑,并以處處有石,石石能扣而發(fā)聲,反駁李說,說明扣石發(fā)聲之說難以置信。對這兩種說法,看起來是相提并論的,但實際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對兩說的分別懷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說明人們對酈說的疑惑,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沒有明說,這是一種客觀記敘,作者沒有輕率地判斷酈說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強調自己對李說的否定,這里的“余”字,就明確地表示了作者對李說的態(tài)度。對酈說“人常疑之”和對李說“余尤疑之”,這兩疑引出作者探訪石鐘山的行動,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鐘山,以及結尾的一“嘆”一“笑”,一“簡”一“陋”作鋪墊。

  第二段記敘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jīng)過?梢苑譃槿龑。第一層(“元豐七年······得觀所謂石鐘者”),點明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因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臨汝并送長子蘇邁赴任饒州德興之便,順道考察石鐘山,正好借此釋疑。這一層緊承上文。第二層(“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寫訪問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發(fā)聲,表明他們相信李渤的說法,也說明李渤的說法影響很大。這一段回應李說,“擇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別照應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滿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動。第三層(“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寫月夜考察游石鐘山的經(jīng)過。先交代探訪石鐘山的時間是“莫夜月明”時分,同游者是長子蘇邁,方式是“乘小舟”,地點是“絕壁下”。然后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云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谷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凄厲的石鐘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huán)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轉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發(fā)現(xiàn)“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了發(fā)出“噌吰”之聲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為止,下面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轉”的意思!爸刍刂羶缮介g”,不是船返回到兩山中間,而是船掉頭轉行至兩山之間。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致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入焉”和“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和“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水石相激”;“噌吰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分別照應“聲如洪鐘”。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簡”,為末段嘆酈說之“簡”作好鋪墊。最后寫作者對蘇邁的談話!耙蛐χ^邁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笑,這里是釋疑后輕松愉快的笑,表現(xiàn)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興奮。作者在談話中將兩種聲音與“周景王之無射”和“魏莊子之歌鐘”相聯(lián)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結果,點出以鐘名山命名的緣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酈道元的說法,言語之間生動地顯現(xiàn)了作者的確信和欣喜。在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見耳聞,證實并補充了酈道元的說法,進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說法,為末段的議論提供了事實依據(jù)。

  第三段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梢苑譃槿龑。第一層,“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句話,語氣強烈,以反問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點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后所得出的結論、所總結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層分析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從兩方面說。一方面是說正確說法不能流傳的原因,有三點:一是“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是說酈道元的說法是正確的,可惜“言之不詳”,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們的承認;二是士大夫不做實地考察,“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說不能為文,并非不能說話。酈說失之于不詳,士大夫能為文而“莫能知”,“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為文,這就是石鐘山得名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轉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是說李渤之類的“陋者”,主觀臆斷,“自以為得其實”,這是得以有李渤的錯誤說法和后人以訛傳訛的原因。第三層分承上面所說的兩個方面,點明寫這篇游記的目的。“嘆酈元之簡”是肯定酈道元的觀點,而又嘆其太簡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觀點,并譏笑其淺陋。這就表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見解,證實、補充酈道元的觀點,糾正李渤的觀點。

  這篇文章將議論和敘述相結合,通過夜游石鐘山的實地考查,對酈道元和李渤關于石鐘山得名的說法進行了分析批評,提出了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臆斷其有無的論斷,表現(xiàn)了作者注重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富有教育意義。

  寫作手法

  《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于一般的記游性散文那樣,先記游,然后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后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jù),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jù)。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fā)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fā),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huán)環(huán)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同是寫鳥,或由鳥名寫到驚飛、寫到叫聲,或由聲音再點出鳥名,毫無板滯之感。寫噌咳之聲,是先聞其聲,再寫徐而察之后的發(fā)現(xiàn);寫窾坎鏜鞳之聲,先寫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竅”之狀,再寫其聲,描寫角度和順序都有不同,行文舒卷自如。

  賞析

  本文一開始就提出人們對酈道元的說法的懷疑,以及自己對李渤的說法的懷疑。作者對古代兩位名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并不輕信。

  剛好他有了一個實地觀察的機會,他先問當?shù)厮律,寺僧的說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樣。蘇軾仍不輕信,決心“莫夜”“乘小舟”實地考察。石鐘山在鄱陽湖入長江的湖口的臨江一面,地處偏僻,文中說“余方心動欲還”,“舟人大恐”。再加上風險浪惡,又是盛夏漲水季節(jié),一葉扁舟夜航確是很危險的,所以“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而蘇軾為了弄清石鐘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艱險,親身探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由于種種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正確,但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結論,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話無疑是正確的。

  雖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認為石鐘山是因山形像覆鐘而得名的,今人經(jīng)考察又認為石鐘山是因“形”和“聲”兩方面而得名的。蘇軾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后人對蘇軾說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而自愿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鐘山簡介和歷代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三種說法 石鐘山位于鄱陽湖入長江之處,屬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guī)r構成。有上下兩座山,南邊一座濱臨鄱陽湖的叫上鐘山,面積約0.34平方公里,北邊一座濱臨長江的叫下鐘山,面積約0.2平方公里。兩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對高度50~55米。兩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鐘山雖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陽湖入長江處,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風景幽美,所以歷來成為旅游勝地。

  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古人有三說。

  1.風水聲如鐘。由于山體是石灰?guī)r構成,在各種水的沖刷溶蝕下,山的下部臨水處的表面形成許多縫隙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高度,又有適當?shù)娘L力和相應的風向時,縫隙洞穴就會“與風水相吞吐”,發(fā)出敲鐘一樣的聲音。北魏酈道元和北宋蘇軾就是持這種因風水聲而得名的說法。但這種聲音需要水位、風力、風向諸條件都合適才會發(fā)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聽到的。

  2.石聲如鐘。山石,特別是溶洞地區(qū)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用槌敲打,是會發(fā)音的。所謂“南聲函胡”是沒有形成巖溶洞穴的巖石發(fā)出的聲音,“北音清越”是洞穴發(fā)音的巖石,或碳酸鹽再沉淀時形成的形態(tài)奇特的巖石敲擊時發(fā)出的聲音。唐代李渤就持這種因石聲得名的說法,近人也有支持這種說法的。

  3.山形如鐘。石鐘山下部山體,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沖刷溶蝕,形成溶洞!妒娚街尽酚涊d:“上鐘崖與下鐘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明、清時就有人持這種以形得名的說法了。不過江湖水位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變化比較大,高低相差達十幾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時,人們才能進入洞內,從內部領略“覆鐘”的形象。

  藝術特點

  結構獨特。《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于一般的記游性散文那樣,先記游,然后議論,而是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后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jù),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jù)。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fā)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fā),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huán)環(huán)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變化,是此文的一個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酈道元和李渤的說法,本來是枯燥的內容,作者加上兩個辨駁,即頓見精彩。文中寫對舊說之疑共有三次,不僅每次寫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筆也有曲折。對酈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來表達;李渤本來是在糾正酈道元的說法,作者引述時,特別加一句“自以為得之矣”,緊接著陡然一轉——“然是說也,余尤疑之”,著一“‘尤”字,說它較酈道元的說法更不可信;對寺僧使小童持斧敲擊所謂“石鐘”,僅以“余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駁,矛頭直指到三百年前得雙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駁李渤全用議論,一針見血,也不同于對酈道元的說法用比喻。而且,此節(jié)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瀾?傊,此文所記之事、所討論的問題雖平常,但通篇幾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轉,極起伏變化之致,使議論內容富有可讀性。

  修飾巧妙。文章以生動的比喻(明喻如“聲如洪鐘”“如猛獸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鐘鼓不絕”“如樂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形象的擬人(“森然欲搏人”),貼切的擬聲詞(“鏗然”“焉”“磔磔”“噌”“窾坎鏜”),對所見所聞作了繪聲繪形的描寫,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寫也因其巧妙的修飾而形象生動見勝。

  語言靈活。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對兩處鳥叫和兩處水聲的描寫完全不同:寫棲鶻是先點鳥名(“山上棲鶻”),再寫驚飛(“聞人聲亦驚起”),最后才寫其叫聲(“磔磔云霄間”);寫鸛鶴是先寫聲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鸛鶴在叫(“或曰此鸛鶴也”)。前者用擬聲詞“磔磔”形容其驚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兩處水聲的描寫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聲是“微波”與山下的“石穴罅”相擊而發(fā)出的,后面的水聲是“風水”與中流大石的竅穴相吞吐而發(fā)出的,這是聲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鐘鼓不絕”是一種洪大響亮的聲音,后面的“窾坎鏜······如樂作焉”是一種比較低而悠揚的聲音,這是音調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聞聲,后發(fā)現(xiàn)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見“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然后再寫“有窾坎鏜之聲”,寫的順序也不同。

  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xiàn)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徑湖州,游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寫了這篇文章。

  石鐘山記原文 篇7

  石鐘山記 宋朝 蘇軾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鐘山記》譯文

  《水經(jīng)》說:“鄱陽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鐘山在那里!贬B道元認為石鐘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風振動波浪,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fā)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這個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如果把鐘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風大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響,何況是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訪求石鐘山的舊址。在深潭邊找到兩塊山石,敲擊它們,聆聽它們的聲音,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這個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但是這個說法,我更加懷疑。敲擊后能發(fā)出聲響的石頭,到處都這樣,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我從齊安坐船到臨汝去,大兒子蘇邁將要去就任饒州的德興縣的縣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夠看到所說的石鐘山。廟里的和尚讓小童拿著斧頭,在亂石中間選一兩處敲打它,硿硿地發(fā)出聲響,我當然覺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蘇邁坐著小船到斷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傾斜地立著,有千尺之高,好像兇猛的野獸和奇異的鬼怪,陰森森地想要攻擊人;山上宿巢的老鷹,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來,在云霄間發(fā)出磔磔聲響;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聲音,有人說這是鸛鶴。我正心驚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聲音洪亮像不斷地敲鐘擊鼓。船夫很驚恐。我慢慢地觀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縫隙,不知它們有多深,細微的水波涌進那里面,水波激蕩因而發(fā)出這種聲音。船回到兩山之間,將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正對著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來個人,中間是空的,而且有許多窟窿,把清風水波吞進去又吐出來,發(fā)出窾坎鏜鞳的聲音,同先前噌吰的聲音相互應和,好像音樂演奏。于是我笑著對蘇邁說:“你知道那些典故嗎?那噌吰的響聲,是周景王無射鐘的聲音,窾坎鏜鞳的響聲,是魏莊子歌鐘的聲音。古人沒有欺騙我。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聽,只憑主觀臆斷去猜測它的有或沒有,可以嗎?酈道元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大概和我一樣,但是描述它不詳細;士大夫終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懸崖絕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沒有誰能知道;漁人和船夫,雖然知道石鐘山命名的真相卻不能用文字記載。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然而淺陋的人竟然用斧頭敲打石頭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自以為得到了石鐘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記下以上的經(jīng)過,嘆惜酈道元的簡略,嘲笑李渤的淺陋。

  《石鐘山記》注釋

  石鐘山,在江西湖口鄱陽湖東岸,有南、北二山,在縣城南邊的叫上鐘山,在縣城北邊的叫下鐘山。明清時有人認為蘇軾關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也是錯誤的,正確的說法是:“蓋全山皆空,如鐘覆地,故得鐘名!苯袢私(jīng)過考察,認為石鐘山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具有鐘之“聲”,又具有鐘之“形”。

  彭蠡:鄱陽湖的又一名稱。

  酈元:即酈道元,《水經(jīng)注》的作者。

  鼓:振動。

  搏:擊,拍。

  洪鐘:大鐘。

  是說:這個說法。

  磬(qìng):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李渤:唐朝洛陽人,寫過一篇《辨石鐘山記》。

  遺蹤:舊址,陳跡。這里指所在地。

  南聲函胡: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重濁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邊(那座山石)的聲音清脆而響亮。越,高揚。

  桴(fú)止響騰:鼓槌停止了(敲擊),聲音還在傳播。騰,傳播。

  余韻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韻,這里指聲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這個(原因)。之,指石鐘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鏗(kēng)然:敲擊金石所發(fā)出的響亮的聲音。

  所在皆是:到處都(是)這樣。是,這樣。

  元豐:宋神宗的年號。

  六月丁丑:農(nóng)歷六月初九。

  齊安:在今湖北黃州。

  臨汝:即汝州(今河南臨汝)。

  赴:這里是赴任、就職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kōng)硿焉:硿硿地(發(fā)出響聲)。焉,相當于“然”。

  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棲鶻:宿巢的老鷹。鶻,鷹的一種。

  磔(zhé)磔:鳥鳴聲。

  鸛鶴:水鳥名,似鶴而頂不紅,頸和嘴都比鶴長。

  心動:這里是心驚的意思。

  噌吰(chēnghóng):這里形容鐘聲洪亮。

  舟人:船夫。

  罅(xià):裂縫。

  涵淡澎湃:波浪激蕩。涵淡,水波動蕩。澎湃,波浪相激。

  為此:形成這種聲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間是空的。

  竅:窟窿。

  窾(kuǎn)坎鏜(tāng)鞳(tà):窾坎,擊物聲。鏜鞳,鐘鼓聲。

  汝識(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嗎?識,知道。

  周景王之無射(yì):《國語》記載,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鑄成“無射”鐘。

  魏莊子之歌鐘:《左傳》記載,魯襄公十一年(前561)鄭人以歌鐘和其他樂器獻給晉侯,晉侯分一半賜給晉大夫魏絳。莊子,魏絳的謚號。歌鐘,古樂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稱這山為“石鐘山”)沒有欺騙我!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臆斷:根據(jù)主觀猜測來判斷。臆,胸。

  殆:大概。

  終:終究。

  漁工水師:漁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記載。

  此世所以不傳也:這(就是)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石鐘山得名由來)的緣故。

  陋者:淺陋的人。

  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用斧頭敲打石頭的辦法來尋求(石鐘山得名的)原因。考,敲擊。

  實:指事情的真相。

  《石鐘山記》賞析

  本文一開始就提出人們對酈道元的說法的懷疑,以及自己對李渤的說法的懷疑。作者對古代兩位名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并不輕信。

  剛好他有了一個實地觀察的機會,他先問當?shù)厮律律恼f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樣。蘇軾仍不輕信,決心“莫夜”“乘小舟”實地考察。石鐘山在鄱陽湖入長江的湖口的臨江一面,地處偏僻,文中說“余方心動欲還”,“舟人大恐”。再加上風險浪惡,又是盛夏漲水季節(jié),一葉扁舟夜航確是很危險的,所以“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而蘇軾為了弄清石鐘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艱險,親身探訪,是難能可貴的。雖然由于種種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正確,但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結論,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話無疑是正確的。

  雖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認為石鐘山是因山形像覆鐘而得名的,今人經(jīng)考察又認為石鐘山是因“形”和“聲”兩方面而得名的。蘇軾的說法不完全正確。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蘇軾的努力。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識,本來就有一個過程,而且后人對蘇軾說法的懷疑、察疑、釋疑,正是和蘇軾的不迷信古人,不輕信舊說,不主觀臆斷,而自愿親身實地觀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鐘山簡介和歷代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三種說法 石鐘山位于鄱陽湖入長江之處,屬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guī)r構成。有上下兩座山,南邊一座濱臨鄱陽湖的叫上鐘山,面積約0.34平方公里,北邊一座濱臨長江的叫下鐘山,面積約0.2平方公里。兩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對高度50~55米。兩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鐘山雖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陽湖入長江處,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風景幽美,所以歷來成為旅游勝地。

  石鐘山得名的由來,古人有三說。

  1.風水聲如鐘。由于山體是石灰?guī)r構成,在各種水的沖刷溶蝕下,山的下部臨水處的表面形成許多縫隙洞穴,當水位處在一定高度,又有適當?shù)?風力和相應的風向時,縫隙洞穴就會“與風水相吞吐”,發(fā)出敲鐘一樣的聲音。北魏酈道元和北宋蘇軾就是持這種因風水聲而得名的說法。但這種聲音需要水位、風力、風向諸條件都合適才會發(fā)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聽到的。

  2.石聲如鐘。山石,特別是溶洞地區(qū)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用槌敲打,是會發(fā)音的。所謂“南聲函胡”是沒有形成巖溶洞穴的巖石發(fā)出的聲音,“北音清越”是洞穴發(fā)音的巖石,或碳酸鹽再沉淀時形成的形態(tài)奇特的巖石敲擊時發(fā)出的聲音。唐代李渤就持這種因石聲得名的說法,近人也有支持這種說法的。

  3.山形如鐘。石鐘山下部山體,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沖刷溶蝕,形成溶洞。《石鐘山志》記載:“上鐘崖與下鐘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數(shù)百人,深不可窮,形如覆鐘。”明、清時就有人持這種以形得名的說法了。不過江湖水位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變化比較大,高低相差達十幾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時,人們才能進入洞內,從內部領略“覆鐘”的形象。

  《石鐘山記》賞析二

  文章通過記敘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探究,強調要正確判斷一件事物,必須要深入實際,認真調查。在藝術上,此文具有結構獨特、行文曲折、修飾巧妙、語言靈活等特色。

  第一段提出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兩種說法,以及對這兩種說法的懷疑?梢苑譃槿龑。

  第一層,引《水經(jīng)》上的話,交代石鐘山的處所,緊扣題目,點出石鐘山,引起下文。

  第二層,提出酈道元對石鐘山得名由來的說法,點明人們對此說法的懷疑態(tài)度,用鐘磬置水中不能發(fā)聲的情況對酈說質疑,說明“水石相搏”之說難以取信于人。正因為對酈說“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異議,這就由酈道元的說法導出唐人李渤的說法。

  第三層,提出李渤的說法并質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訪其遺蹤”的行動。他親“訪”遺蹤,親“扣”其石,親“聆”其聲,理應無疑。作者表明自己對李渤的懷疑,并以處處有石,石石能扣而發(fā)聲,反駁李說,說明扣石發(fā)聲之說難以置信。對這兩種說法,看起來是相提并論的,但實際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對兩說的分別懷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說明人們對酈說的疑惑,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沒有明說,這是一種客觀記敘,作者沒有輕率地判斷酈說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強調自己對李說的否定,這里的“余”字,就明確地表示了作者對李說的態(tài)度。對酈說“人常疑之”和對李說“余尤疑之”,這兩疑引出作者探訪石鐘山的行動,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鐘山,以及結尾的一“嘆”一“笑”,一“簡”一“陋”作鋪墊。

  第二段記敘實地考察石鐘山,得以探明其名由來的經(jīng)過。

  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元豐七年······得觀所謂石鐘者”),點明探訪石鐘山的時間、同行者和緣由。因為對石鐘山得名由來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臨汝并送長子蘇邁赴任饒州德興之便,順道考察石鐘山,正好借此釋疑。這一層緊承上文。

  第二層(“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寫訪問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發(fā)聲,表明他們相信李渤的說法,也說明李渤的說法影響很大。這一段回應李說,“擇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別照應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滿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動。

  第三層(“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寫月夜考察游石鐘山的經(jīng)過。先交代探訪石鐘山的時間是“莫夜月明”時分,同游者是長子蘇邁,方式是“乘小舟”,地點是“絕壁下”。然后寫絕壁下的情景:看見的是“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聽到的是“云霄間”鶻鳥的“磔磔”的驚叫聲,以及“山谷中”鸛鶴像老人邊咳邊笑的怪叫聲。描繪出一幅陰森可怖冷清凄厲的石鐘山夜景,有遠有近,有高有低,有動有靜,有形有聲,十分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段描寫著力渲染陰森可怖的環(huán)境氣氛,烘托出親身探訪的不易,為下文批評“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伏筆。轉而寫作者在“心動欲還”的時候,忽然“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卻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發(fā)現(xiàn)“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查明了發(fā)出“噌吰”之聲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為止,下面又起波瀾。作者在“舟回至兩山間”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入港處有“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與風聲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轉”的意思!爸刍刂羶缮介g”,不是船返回到兩山中間,而是船掉頭轉行至兩山之間。作者對兩處聲音的考察,極為細致深入,處處印證了首段的酈說:“微波入焉”和“與風水相吞吐”,分別照應“微風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為此也”和“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分別照應“水石相激”;“噌吰如鐘鼓不絕”和“窾坎鏜鞳之聲”,分別照應“聲如洪鐘”。這就不僅證實了酈說,而且以詳補“簡”,為末段嘆酈說之“簡”作好鋪墊。最后寫作者對蘇邁的談話!耙蛐χ^邁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笑,這里是釋疑后輕松愉快的笑,表現(xiàn)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興奮。作者在談話中將兩種聲音與“周景王之無射”和“魏莊子之歌鐘”相聯(lián)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結果,點出以鐘名山命名的緣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酈道元的說法,言語之間生動地顯現(xiàn)了作者的確信和欣喜。在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見耳聞,證實并補充了酈道元的說法,進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說法,為末段的議論提供了事實依據(jù)。

  第三段寫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的感想,表明寫作意圖。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這句話,語氣強烈,以反問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點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鐘山得名由來后所得出的結論、所總結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層分析世人不能準確知道石鐘山得名由來的原因,從兩方面說。一方面是說正確說法不能流傳的原因,有三點:一是“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是說酈道元的說法是正確的,可惜“言之不詳”,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們的承認;二是士大夫不做實地考察,“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安荒苎浴笔钦f不能為文,并非不能說話。酈說失之于不詳,士大夫能為文而“莫能知”,“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為文,這就是石鐘山得名由來在世上沒有流傳下來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轉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是說李渤之類的“陋者”,主觀臆斷,“自以為得其實”,這是得以有李渤的錯誤說法和后人以訛傳訛的原因。

  第三層分承上面所說的兩個方面,點明寫這篇游記的目的。“嘆酈元之簡”是肯定酈道元的觀點,而又嘆其太簡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觀點,并譏笑其淺陋。這就表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傳播自己的見解,證實、補充酈道元的觀點,糾正李渤的觀點。

  這篇文章將議論和敘述相結合,通過夜游石鐘山的實地考查,對酈道元和李渤關于石鐘山得名的說法進行了分析批評,提出了事不目見耳聞不能臆斷其有無的論斷,表現(xiàn)了作者注重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富有教育意義。

  《石鐘山記》文言現(xiàn)象

  一、通假字

 、倌下暫币羟逶剑ê,同“含糊”,重濁而模糊)

 、谥聊乖旅鳎,通“暮”,晚上)

  二、古今異義

  1.空中而多竅

  古:中間是空的;今:天空上。

  2.自以為得其實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實際上。

  三、一詞多義

  1.鼓

 、汆釁迫珑姽牟唤^(鼓,名詞)

 、谖L鼓浪(振動,掀起,動詞)

  2.莫

  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時候,名詞)

 、诠誓苤]有人,否定性無定代詞)

  3.自

 、僖詾榈弥樱ㄗ约海~)

 、谟嘧札R安舟行適臨汝(從,介詞)

  4.焉

  ①彭蠢之口有石鐘山焉(兼詞,相當于“于此”,在那里)

 、诔湷溠桑ㄏ喈斢凇叭弧保暗亍、“的樣子”,形容詞詞尾)

 、畚⒉ㄈ胙桑ㄏ喈斢凇坝谑恰,即“到那里”,兼詞)

 、苋鐦纷餮桑o義,表陳述語氣詞,助詞)

  5.余

 、儆囗嵭煨ㄊS嗟,形容詞)

  ②余尤疑之(我,代詞)

  6.得

  ①得雙石于譚上(得到,找到,動詞)

 、诠痰糜^所謂石鐘者(能夠,助動詞)

  7.搏

 、偎嗖〒簦,動詞)

 、谏挥耍〒湎,動詞)

  四、詞類活用

 。ㄒ唬┟~作狀語

 、儆嘧札R安舟行適臨汝(舟,用船,乘著船)

 、诖笫瘋攘⑶С撸▊,在旁邊)

 、凼看蠓蚪K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ǘ┟~作動詞

 、俣霜氁早娒,命名,取名)

 。ㄈ┦箘佑梅

 、匐m大風浪不能鳴也(鳴,使…鳴響)

  五、特殊句式

 。ㄒ唬┡袛嗑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诖他X鶴也

 、坂釁普撸芫巴踔疅o射也

 、芨U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

 、荽耸浪圆粋饕

  (二)省略句

 、俳褚早婍嘀茫ㄓ冢┧,雖大風浪不能鳴(之)也,而況石乎!

  ②磔磔(于)云霄間

 、凼看蠓蚪K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絕壁之下

 。ㄈ┵e語前置

 、僦瞬挥嗥垡玻ā安挥嗥邸奔础安黄塾唷保

 、谟嗍且杂浿ā笆且浴奔础耙允恰保

 。ㄋ模┒ㄕZ后置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即“鏗然有聲之石”)

 。ㄎ澹┙樵~結構后置

 、俚秒p石于潭上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鄱舐暟l(fā)于水上

  六、一詞多義

  而

  扣而聆之(表順接)

  徐而察之(表修飾)空中而多竅(表并列)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表轉折)

  焉

  箜箜焉(相當于“然”,形容詞詞尾)

  微波入焉(兼詞,于此)

  因

  因得觀所謂石鐘者(趁機)

  因笑謂邁曰(于是)

  七、重點詞義

  1、水石相搏(擊、拍)

  2、桴止響騰(傳播)

  3、余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這樣)

  5、適臨汝(往)

  6、余方心動欲還(剛才)(心驚)

  7、則山下皆石穴罅(縫隙)

  8、涵澹澎湃而為此也(形成)

  9、與向噌洪者相應(先前)(應和)

  10、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傳也(…的緣故)

  《石鐘山記》寫作手法

  《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于一般的記游性散文那樣,以記游,然后議論,而是以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后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句就提酈最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是沒有根據(jù),而是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jù)。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fā)出“古之人不余欺也或的慨嘆。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或,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是“笑而不信或。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或。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fā),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huán)環(huán)相扣,渾然一體,是為因事說理的千古名篇。

  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同是寫鳥,或由鳥名寫到驚飛、寫到叫聲,或由聲音再點出鳥名,毫無板滯之感。寫噌咳之聲,是以聞其聲,再寫徐而察之后的發(fā)現(xiàn);寫窾坎鏜鞳之聲,以寫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竅或之狀,再寫其聲,描寫角度和順序都有不同,行文舒卷自如。

  《石鐘山記》藝術特點

  結構獨特。《石鐘山記》的結構不同于一般的記游性敘文那樣,先記游,然后議論,而鐘先議論,由議論帶出記敘,最后又以議論作結。作者以“疑──察──結論”三個步驟展開全文。全文首尾呼應,邏輯嚴密,渾然一體。本文第一嘆就提酈道元的說法,提出別人對此說的懷疑,這種懷疑也不鐘沒有根據(jù),而鐘用鐘磬作的實驗為依據(jù)。這就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見的兩處聲源──石穴罅和大石當中流──作鋪墊,從而發(fā)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嘆。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嘆酈元所說雖對,但太簡單了,讓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對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鐘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對此種驗證方法仍鐘“一而不信”。待實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一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發(fā),夾敘、夾議,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環(huán)環(huán)相扣,渾然一體,鐘為因如說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變化,鐘此文的一個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酈道元和李渤的說法,本來鐘枯燥的內容,作者加上兩個辨駁,即頓見精彩。文中寫對舊說之疑共有三次,不僅每次寫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筆也有曲折。對酈道元,鐘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鐘以比喻來表達;李渤本來鐘在糾正酈道元的說法,作者引述時,特別加一嘆“自以為得之矣”,緊接著陡然一轉——“然鐘說也,余尤疑之”,著一“‘尤”字,說它較酈道元的說法更不可信;對寺僧使小童持斧敲擊所謂“石鐘”,僅以“余固一而不信也”一嘆表示不屑一駁,矛頭直指到三百年前得雙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駁李渤全用議論,一針見血,也不同于對酈道元的說法用比喻。而且,此節(jié)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瀾?傊,此文所記之如、所討論的問題雖平常,但通篇幾嘆一折,有些地方一嘆一轉,極起伏變化之致,使議論內容富有可讀性。

  修飾巧妙。文章以生動的比喻(明喻如“聲如洪鐘”“如猛獸奇鬼”“若老人咳且一于山谷中者”“如鐘鼓不絕”“如樂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形象的擬人(“森然欲搏人”),貼切的擬聲詞(“鏗然”“焉”“磔磔”“噌”“窾坎鏜”),對所見所聞作了繪聲繪形的描寫,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寫也因其巧妙的修飾而形象生動見勝。

  語言靈活。文章語言靈活暢達,變化多姿,很有特色。對兩處鳥叫和兩處水聲的描寫完全不同:寫棲鶻鐘先點鳥名(“山上棲鶻”),再寫驚飛(“聞人聲亦驚起”),最后才寫其叫聲(“磔磔云霄間”);寫鸛鶴鐘先寫聲音(“又有若老人咳且一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鐘鸛鶴在叫(“或曰此鸛鶴也”)。前者用擬聲詞“磔磔”形容其驚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一”形容其怪叫。兩處水聲的描寫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聲鐘“微波”與山下的“石穴罅”相擊而發(fā)出的,后面的水聲鐘“風水”與中流大石的竅穴相吞吐而發(fā)出的,這鐘聲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鐘鼓不絕”鐘一種洪大響亮的聲音,后面的“窾坎鏜······如樂作焉”鐘一種比較低而悠揚的聲音,這鐘音調和音量的不同;前面鐘先聞聲,后發(fā)現(xiàn)山下“石穴罅”,后面鐘先看見“大石當中流”,“空中而多竅”,然后再寫“有窾坎鏜之聲”,寫的順序也不同。

  《石鐘山記》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蘇軾由黃州團練副使調任汝州(現(xiàn)河南臨汝)團練副使時,順便送他的長子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任縣尉,途徑湖州,游覽了石鐘山,進行實地考察,為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寫了這篇文章。

  石鐘山記原文 篇8

  [原文]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徽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間擇其一二扣之,□□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坎鏜□之聲,與向之噌□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者,周景王之無射也,□坎鏜□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譯文]

  《水經(jīng)》上說:鄱陽湖口有座石鐘山。酈道元認為,這山下面臨深潭,微風掀起波浪時,水和石互相撞擊,發(fā)出的聲音象大鐘一樣。這種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F(xiàn)在把鐘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風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音,何況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尋訪了它的遺跡,在潭邊上找到兩座山石,敲著聽聽它的聲音,南邊的山石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的山石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的敲擊停止以后,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這種說法,我更加懷疑。能敲得發(fā)出鏗鏘作響的山石。到處都有,可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

  元豐七年農(nóng)歷六月丁丑那天,我從齊安乘船到臨汝去,正好大兒子蘇邁將要到饒州德興縣做縣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夠看到這座叫做石鐘的山。廟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頭,在雜亂的石壁中間選擇一兩處敲打它,發(fā)出□□的響聲,我仍舊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單獨和邁兒坐小船,到絕壁下面。大石壁在旁邊斜立著,高達千尺,活象兇猛的野獸、奇怪的鬼物,陰森森的想要撲過來抓人似的;山上棲息的鶻鳥,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著;還有象老頭子在山谷中咳著笑著的聲音,有的人說:這就是鸛鶴。我正心中驚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噌□的聲音象擊鼓敲鐘一樣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細地觀察,原來山下都是石頭的洞穴和裂縫,不知它的深淺,微微的水波進入里面,沖蕩撞擊,便形成這種聲音。

  船劃回到兩山中間,快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擋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來人,中間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風吹浪打吞進吐出,發(fā)出□坎鏜□的'聲音,跟先前噌□的聲音互相應和,好象音樂演奏起來一樣。我因而笑著對邁兒說:你明白嗎?發(fā)出噌□響聲的,那是周景王的無射鐘,發(fā)出□坎鏜□響聲的,那是魏莊子的歌鐘。古人沒有欺騙我們啊。

  事情沒有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卻主觀地推斷它的有無,能行嗎?酈道元見到和聽到的,大概和我的見聞相同,可是說得不夠詳盡;一般做官讀書的人又總不愿夜晚乘小船?吭诮^壁下面,所以沒有誰能了解真相;而漁夫船工,雖然知道卻又不能用口說出用筆寫出來。這就是這座山(命名的真實原由)在世上沒能流傳下來的緣故啊。而淺陋的人竟用斧頭敲擊來尋求用鐘命名的原由,還自己認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況記載下來,嘆息酈道元記敘的簡略,而笑李渤見識的淺陋。

  石鐘山記原文 篇9

  石鐘山記

  【原文】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枹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鐃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庇喾叫膭佑,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譯文】

  《水經(jīng)》上說:“鄱陽湖口有座石鐘山!贬B道元認為,這山下面臨深潭,微風掀起波浪時,水和石互相撞擊,發(fā)出的聲音象大鐘一樣。這種說法,人們常常懷疑它,F(xiàn)在把鐘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風浪也不能使它發(fā)出聲音,何況石頭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尋訪了它的遺跡,在潭邊上找到兩座山石,敲著聽聽它的聲音,南邊的山石聲音重濁而模糊,北邊的山石聲音清脆而響亮。鼓槌的敲擊停止以后,聲音還在傳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認為找到了石鐘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這種說法,我更加懷疑。能敲得發(fā)出鏗鏘作響的山石。到處都有,可是唯獨這座山用鐘來命名,這是為什么呢?

  元豐七年農(nóng)歷六月丁丑那天,我從齊安乘船到臨汝去,正好大兒子蘇邁將要到饒州德興縣做縣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夠看到這座叫做“石鐘”的山。廟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頭,在雜亂的石壁中間選擇一兩處敲打它,發(fā)出硿硿的響聲,我仍舊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單獨和邁兒坐小船,到絕壁下面。大石壁在旁邊斜立著,高達千尺,活象兇猛的野獸、奇怪的鬼物,陰森森的想要撲過來抓人似的;山上棲息的鶻鳥,聽到人聲也受驚飛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著;還有象老頭子在山谷中咳著笑著的聲音,有的人說:“這就是鸛鶴。”我正心中驚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聲音從水上發(fā)出,噌吰的聲音象擊鼓敲鐘一樣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細地觀察,原來山下都是石頭的洞穴和裂縫,不知它的深淺,微微的水波進入里面,沖蕩撞擊,便形成這種聲音。船劃回到兩山中間,快要進入港口,有塊大石頭擋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來人,中間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風吹浪打吞進吐出,發(fā)出窾坎鏜鞳的聲音,跟先前噌吰的`聲音互相應和,好象音樂演奏起來一樣。我因而笑著對邁兒說:“你明白嗎?發(fā)出噌吰響聲的,那是周景王的無射鐘,發(fā)出窾坎鏜鞳響聲的,那是魏莊子的歌鐘。古人沒有欺騙我們。 

  事情沒有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卻主觀地推斷它的有無,能行嗎?酈道元見到和聽到的,大概和我的見聞相同,可是說得不夠詳盡;一般做官讀書的人又總不愿夜晚乘小船?吭诮^壁下面,所以沒有誰能了解真相;而漁夫船工,雖然知道卻又不能用口說出用筆寫出來。這就是這座山(命名的真實原由)在世上沒能流傳下來的緣故啊。而淺陋的人竟用斧頭敲擊來尋求用鐘命名的原由,還自己認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況記載下來,嘆息酈道元記敘的簡略,而笑李渤見識的淺陋。

  品讀《石鐘山記》北宋.蘇軾

  《石鐘山記》作者蘇軾,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記。寫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夏季,蘇軾送長子蘇邁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水經(jīng)》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贬B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鐘山記原文】相關文章:

喜雨亭記原文翻譯03-10

活水源記原文及翻譯04-28

《游廬山記》原文與練習09-05

右溪記原文及翻譯02-29

苦齋記原文翻譯03-01

冷泉亭記原文及賞析03-01

隨園記原文、翻譯03-02

傳是樓記原文及翻譯03-04

閱江樓記原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