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文升傳原文
馬文升傳原文1
原文:
馬文升,字負圖,貌瑰奇多力。登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歷按山西、湖廣,風裁甚著。成化初,召為南京大理卿。滿四之亂,錄功進左副都御史。振鞏昌、臨洮饑民,撫安流移,績甚著。是時敗寇黑水口,又敗之湯羊嶺,勒石紀之而還。進右都御史,總督漕運;础⑿、和饑,移江南糧十萬石、鹽價銀五萬兩振之。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議行。帝耕藉田,教坊以雜戲進。文升正色日:“新天子當使知稼穡艱難,此何為者?”即斥去。明年,為兵部尚書,督團營如故。承平既久,兵政廢弛,西北部落時伺塞下。文升嚴核諸將校,黜貪懦者三十余人。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門,或作謗書射入東長安門內。為兵部十三年,盡心戎務,于屯田、馬政、邊備、守御,數條上便宜。國家事當言者,即非職守,亦言無不盡。嘗以太子年及四齡,當早諭教,請擇醇謹老成知書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語動止悉導之以正。山東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災,文升請命所司振恤,練士卒以備不虞。帝皆深納之。在班列中最為耆碩,帝亦推心任之,諸大臣莫敢望也。吏部尚書屠溏罷倪岳代溏岳卒以文升代南京鳳陽大風雨壞屋拔木文升請帝減膳撤樂修德省愆御經筵絕游宴停不急務止額外織造振饑民捕盜賊已,又上吏部職掌十事。帝悉褒納。正德時,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連疏求去,許之。家居,非事未嘗入州城。語及時事,輒顰蹙不答。五年卒,年八十五。文升有文武才,長于應變,朝端大議往往待之決。功在邊鎮(zhèn),外國皆聞其名。尤重氣節(jié),厲廉隅,直道而行。卒后逾年,大盜至鈞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節(jié)選自《明史·馬文升傳》)
譯文:
馬文升,字負圖,相貌奇異,很有力氣。景泰二年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御史。先后巡按山西、湖廣,依法裁處奸邪,名聲很大。成化初年,被征召升任南京大理寺卿。滿四作亂時,馬文升憑借所記功勞提拔為左副都御史。賑濟鞏昌、監(jiān)洮的災民,撫慰安頓流亡百姓,成績顯著。當時,在黑水口打敗襲擾之敵,又在湯羊嶺打敗他們,刻石記功后返回。提升為右都御史,總管督率漕運事宜;窗病⑿熘、和州三地發(fā)生饑荒,他從江南調撥十萬石糧食,五萬兩鹽價銀賑濟災民。孝宗即位,被征召拜官為左都御史。弘治元年馬文升上書條陳十五件事,經過討論后全部付諸實行。孝宗效仿古天子親自耕種藉田,教坊就向孝宗進獻雜戲。文升嚴肅地說:“天子剛剛登基應當讓他懂得農事的艱難,你們演戲是什么意思?”立即呵斥他們離去。第二年,擔任兵部尚書,依舊督率團營。天下太平的時間已經很久,使得軍政荒廢松弛,西北少數民族不時到邊塞附近窺伺。文升嚴格考核各個將校,罷免了三十多個貪婪懦弱的將校。奸人對他十分怨恨,夜間拿著弓箭守候在他的門口,有的寫了誹謗信射到東長安門內。馬文升治理兵部十三年,盡心于軍務,在屯田、馬政、邊備、守御方面,多次上書陳述有利國家、合乎時宜的事。只要是對國家有利的,即使不在職責范圍內,馬文升也會言無不盡。他曾經認為太子年齡到了四歲,應當盡早曉諭教誨,請求選擇敦厚謹慎、老成持重、精通典籍的`人,由他們教育扶持太子,所有的言談舉止都以正確的方法引導。山東大旱,浙江及南京鬧水災,文升奏請皇帝命令有關部門賑濟撫恤,操練士卒以備不測。都被孝宗采納。馬文升在朝廷官員中年高德劭,皇上也誠心誠意地任用他,諸位大臣沒有人敢望其項背。吏部尚書屠K被罷免,倪岳代替屠K,倪岳死后,用文升代替他。南京、鳳陽刮大風、下大雨,屋子被毀壞,大樹被拔起,文升請求皇上減少宴飲撤去歌舞,修養(yǎng)德行,反省過失,開御前講席,杜絕宴會游樂;停下不亟待解決的事務,停止額外的織造;賑濟饑民,搜捕盜賊。后來,文升又上書諫論吏部掌管的十件事。文帝都加以贊揚并采納。正德年間,朝政被宦官把持,文升年邁,接連上疏要求回鄉(xiāng),皇上答應了他。在家閑居,無事從不到州城去。說到當時政事,總是皺著眉頭不回答。正德五年去世,享年八十五歲。馬文升文武兼?zhèn),擅長應付事變,朝中的大事常常等待他來決定。鎮(zhèn)守邊關有功,外國都聽說他的名聲。特別重視氣節(jié),磨礪自己端正不茍的品性,一生走正直之道。死后一年多,盜匪到了鈞州,因為文升的家在鈞州,就離開了。
馬文升傳原文2
馬文升,字負圖,鈞州人。相貌奇異很有氣力。景泰二年(1451),考中進士,授御史職。歷任山西、湖廣巡按。業(yè)績顯著。返回京師負責各道的奏章。母喪期滿后越級升為福建按察使。成化初年,被召為南京大理卿,后因父喪返鄉(xiāng)。
滿四之亂,陜西巡撫陳價被捕受審,朝廷起用在家服喪的馬文升為右副都御史代替陳價。他急馳到軍中,與總督項忠平定滿四叛亂。事跡記載在《項忠傳》里。按功升為左副都御史,依舊巡撫陜西。文升多次上奏條列對國家有益之事,致力于選將練兵,在從安邊營到鐵鞭城修筑烽火臺,鏟除強賊。對西固不服從命令的番族全消滅之。治理茶政,換番馬八千多匹,以供應士兵使用。救濟鞏昌、臨洮饑民,安撫流民,業(yè)績突出。當時,孛羅忽、滿都魯、加思蘭年年侵犯邊境。文升在韋州駐兵,而在諸堡設下埋伏,終于在黑水口打敗入侵之寇,斬首二百,為其嶺取名為“得勝坡”,刻石記功而還。文升立了很多軍功,向朝廷上奏報捷卻從不夸張,朝中亦無人為其直言敘論。因此得到賞賜不多。到九年(1473)冬,總制王越因為大捷向朝廷奏報,文升也派兒子馬報功。廷臣經調查核準馬文升奏報不真實,罰文升停發(fā)三個月的俸祿。
十一年(1475)春,馬文升代替王越總制三邊軍務,不久任兵部右侍郎職。第二年八月,整頓遼東軍務。巡撫陳鉞貪婪兇暴,將士稍有小過總是罰其交納馬匹,由此馬價猛漲。文升上奏安定邊防十五件事,因而請禁止罰馬,陳鉞為此對文升懷恨在心。文升回到兵部轉左侍郎。十四年春,陳鉞由于濫殺、冒功引起激變,宦官汪直想自己去平定之。憲宗命令司禮太監(jiān)懷恩等七人到內閣會同兵部商議。懷恩想派大臣前去安撫,以阻止汪直前往。文升立刻答應道“:好!睉讯骰貜蛻椬,憲宗即命文升前往。汪直不高興,要自己的家臣王英一起去,文升謝絕了。疾馳到鎮(zhèn),宣讀圣諭撫慰眾人,無人不聽安撫。又請求對以前因平定也先之亂失去授官、璽書的十幾人,授以官職。事情平定后,汪直想奪其功勞,向憲宗請求后帶王英馳至開原,再下令招撫。文升就把功勞歸于汪直,然而汪直內心有愧。文升又與汪直行對等之禮,視其左右為奴,汪直更加不高興。而陳鉞更加巴結汪直,得到汪直歡心,日夜誣陷文升,意欲打擊中傷文升而找不到機會發(fā)作。文升回來,賜牛羊豬三牲。第二年春,因為遼東屢次失事,憲宗派汪直同定西侯蔣琬、尚書林聰等去巡視。時逢余子俊彈劾陳鉞,陳鉞懷疑是馬文升的意圖,更加緊排擠文升。汪直奏告文升行事乖僻,禁止邊人買賣農具,致使邊人叛亂。憲宗就將文升捕入詔獄,貶去戍守重慶衛(wèi)。汪直已經排擠掉馬文升,則與陳鉞大肆發(fā)兵冒取戰(zhàn)功,陳鉞由此驟升至尚書。
十九年(1483),汪直垮臺,馬文升恢復官職。第二年被起用為左副都御史巡撫遼東。文升是第三次到遼東,遼東軍民聽說他要來了都歡欣鼓舞。文升來后進一步約束宦官,總兵不得隨意克扣,人們更加高興。
二十一年(1485),馬文升晉職為右都御史,總督漕運。淮安、徐州、和州發(fā)生饑荒,文升從江南調去十萬石糧食、鹽價銀五萬兩救濟。這年冬天,召為兵部尚書。第二年,被李孜省誣陷,調到南京。
孝宗即位,授馬文升左都御史職。弘治元年(1488),上言道:“憲宗朝,岳鎮(zhèn)、海瀆諸神廟,采用方士的話放置石匣子,周圍環(huán)繞符,貯存金書道經、金銀錢、寶石以及五谷作為壓邪物,應該銷毀!币庖姳唤蛹{。他又上言十五件事,經過討論后全都付諸實行。孝宗仿古天子親耕籍田,教坊進獻雜劇。文升嚴肅地說:“新任天子應當知道農事的艱難,演戲是什么意思?”孝宗立即趕走教坊人員。御史徐瑁、賀霖因沒順從皇帝的旨意被下獄。文升說天子初政不宜立即懲罰言官,徐、賀被釋放。不久孝宗命文升提督十二團營。
第二年,代余子俊為兵部尚書,仍督團營。當時天下持久太平、兵政荒廢松弛、西北部落少數民族時時伺機入侵。文升嚴格考查將校,貶退三十余個貪婪懦弱的軍官,奸人對他十分怨恨,夜間持弓伺其門旁,有的寫謗書射入東長安門內。孝宗知道了,詔錦衣衛(wèi)緝捕,給文升二十二個騎士,保衛(wèi)他進出。文升請求退休,孝宗下詔慰留不許。
小王子率數萬騎兵在大同塞下游牧,氣勢洶洶。文升因病休假,孝宗派宦官帶太醫(yī)去探視,借此問計。文升說小王子被別的部落才打敗不久,沒有什么作為,請暗地做些防備,而在外則虛張聲勢地威懾之,那么小王子必定會離去。按計實行,果然如此。文升的繼母去世,孝宗下詔起用他,文升二次上疏推辭,都得不到允準。西北別部野乜克力的首領分別稱為亦刺思王、滿哥王、亦刺因王,他們各遣使到肅州邊界,請求進貢并且開互市貿易。巡撫許進、總兵劉寧代其請求,文升說互市可以,入貢不行。入貢之請就推辭了。
吐魯番襲擊占領了陜巴,而命令牙蘭據守哈密,僭稱可汗,入侵沙州,迫使罕東諸部依附自己。馬文升說此寇兇暴乖戾,不給他重創(chuàng)就不知道害怕,宜用漢代陳湯舊例襲斬之。了解到指揮楊翥熟悉番情,召楊詢問對付的辦法。楊翥詳細地陳述從罕東到哈密的道路,要求調罕東的三千兵為前鋒,三千漢兵隨后,帶上數日的口糧,從小路兼程急進,則可以獲勝。文升大喜,于是向孝宗匯報,孝宗下詔調罕東、赤斤、哈密的軍隊,命令副總兵彭清率領,隸屬于巡撫許進前去進討,果然打敗牙蘭,詳情載于《許進傳》。
團營軍士不足,請求從錦衣衛(wèi)及騰驤四衛(wèi)中選補。已獲批準,宦官寧瑾從中阻撓。文升及兵科蔚春等說詔旨應講信用,意見沒被接納。陜西發(fā)生大地震,文升道“:這是外寇入侵的征兆,F(xiàn)在火篩正強橫,而國內民困財竭,將懦兵弱。宜實行仁政來養(yǎng)活人民,研究武備用以鞏固邊防。節(jié)省開支,停辦齋醮,消除傳奉冗員,禁止奏求閑地,每天視朝兩次,勤于政務。并且撤回陜西織造內臣,救濟撫恤受災人家!毙⒆诮蛹{他的建議,立即召回內臣。
文升在兵部任職十三年,盡心軍務,他多次向上條陳關于屯田、馬政、邊備、守御等應辦的事。只要是對國家有利的,即使并非他本職守,也言無不盡,曾經因為太子年已四歲,應該及早進行教育。文升請求挑選淳樸嚴謹、老成又熟悉歷史的人,如衛(wèi)圣、楊地等人,由他們教育扶持太子,對太子言語舉止都要引導。像內廷舉辦的宮宴、鐘鼓司的活動,元宵放花燈、端午劃船等游樂活動都勿讓太子見到。至于佛老之教,尤其應當摒絕,以防惑亂太子心志。山東久旱無雨,浙江以及南畿發(fā)生水災,馬文升奏請命有關部門救濟撫恤,操練士卒以備不測。奏言都為孝宗接納。百姓為賦役所苦,文升全面地陳述賦役過重的弊害,他說“:現(xiàn)在民田收十分之四五的稅,百姓運糧到邊塞一石花費一兩以上的銀子,豐年八九石糧換一兩銀子,像絲綿布帛運到京師的,沿途費用超過所運物的價格,南方通過水路運糧到通州,要花三、四石才能送到一石。中州每年役使五六萬人治理黃河,山東、河南修堵決口不下二十萬人,蘇州府、松江府治水也如此。湖廣建吉、興、岐、雍四王府,江西益、壽二府,山東衡府共計役夫不下百萬,諸王封地供應的.役夫也有四十萬。加以湖廣征討蠻族,山西、陜西邊防,給軍隊供應糧餉的又不知有多少。賦稅重差役繁多,沒有比此時再厲害的了。宜嚴令內外各部門,免去多余的花費,減少力役,毋擅自攤派。王府的工程應該迅速完工,就可能使困難局面得到緩和。請求崇尚儒學,抑制邪術,以便清靜圣心;節(jié)省花費,減少土木營造工程,以培植國家的根本!毙⒆诿鼘⑺淖嗾孪碌接嘘P部門詳細討論。馬文升發(fā)表議論最多。他在班列中年高又有德望,孝宗也十分信任他。從太子太保屢加至少保兼太子太傅,經常給他賞賜,諸大臣無人敢有怨言。
吏部尚書屠氵庸被罷免,廷議推舉文升代替。而御史魏英等說兵部非文升不可,孝宗也這樣認為。就命倪岳任吏部尚書,而加封文升少傅來安慰他。倪岳去世,由馬文升代替倪岳任吏部尚書。南京、鳳陽發(fā)生大風雨,房屋被毀壞,樹木被風拔起來,馬文升請求孝宗減食撤樂,修德反省過失,開御前講席,斷絕游玩和宴飲,停辦非急務之事,停止額外織造,賑濟災民,捕捉盜賊。事后,文升又奏陳吏部主管的十件事。孝宗全都表示贊賞并接納之。文升任一品官滿了九年,加封為少師兼太子太師。由于要對將官進行考察,孝宗特召文升及都御史戴珊、史琳到暖閣,告誡大家秉公升降。因為文升年老聽力減退,又再次高聲告訴他,命左右攙扶文升下臺階。起初文升為都御史,王恕在吏部,兩人都處事剛直不阿。他們起草的疏一發(fā)出,天下傳誦。王恕離開后,聲望都集中于馬文升。到他在吏部任職時,已經八十歲。長須修眉,遇事侃侃而論不減當年。
孝宗去世,馬文升奉遺詔向武宗請求淘汰傳奉官七百六十三人,武宗下令除留太仆卿李綸等十七人外,其余的全部淘汰。正德元年(1506),御用監(jiān)宦官王瑞要求任用新近被淘汰的七人,文升不接武宗下的詔書。給事中安奎探聽到王瑞受賄,彈劾王瑞。王瑞十分懷恨,誣告文升違抗圣旨,再下廷議,皆以文升之言為是,武宗終究不聽,文升因此請求返鄉(xiāng),未得允準。
這時,朝政已轉移到宦官手里,文升年老,天天懷著離去的念頭。時逢兩廣缺總督,文升推舉兵部侍郎熊繡。熊繡心中不愿意出任,熊的同鄉(xiāng)御史何天衢就彈劾文升為徇私欺騙蒙蔽。文升接連上疏要求離開,武宗答應了。賜他璽書、馬車,增加月糧和每年役奴。文升在家居住時,無事不去州府。外人談及時事,他總是皺著眉頭不回答。在家住了三年,劉瑾亂政,說文升以前用雍泰為朋黨,除去文升官籍。五年(1510)六月去世,終年八十五歲。劉瑾被誅殺,恢復文升官銜,追贈特進、光祿大夫、太傅,謚號端肅。
文升文武雙全,擅長應付事變,朝中大事往往由他決斷。建功在邊鎮(zhèn),國外都知道他,文升尤其注重氣節(jié),品行端方不茍,一生走正直之道,雖然遭到誣陷,幾起幾落,正氣終究不減。兒子馬璁,以鄉(xiāng)貢士等待吏部選拔,文升要其子請求在京城以外任職,文升說:“大臣的兒子都在京為官,哪個應該任地方官?”他去世一年后,大盜趙钅遂等搶劫河南,到了鈞州,因為馬文升的家在此地,即舍之而去。進攻泌陽,放火燒了焦芳的家,用草扎成焦芳像碎裂之。嘉靖初年,加贈文升左柱國、太師。
【馬文升傳原文】相關文章:
察傳原文及翻譯07-20
蘇武傳節(jié)選原文05-18
察傳原文及翻譯04-08
傳是樓記原文及翻譯03-04
《新唐書·顏真卿傳》原文及翻譯12-22
讀孟嘗君傳原文及翻譯04-20
崔仲方傳原文12-20
《宋書·陶潛傳》原文及翻譯12-20
《宋史·劉傳》原文及翻譯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