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下冊期末知識點整理
1. 液體溫度計是根據(jù)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有:體溫計、水溫計、氣溫計等。
2. 水的反常膨脹:自然界中有少數(shù)物質脾氣很古怪,它們不是熱脹冷縮,而是熱縮冷脹,也叫反常膨脹。水在4℃時體積最;在4℃以下,隨溫度降低,其體積不斷增大。
3. 一般情況下,物體(液體、固體、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不同材料的物體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況下,氣體受熱膨脹的體積最多,液體較多,固體最少。
4. 鹽酸是一種腐蝕性的液體,使用時要注意安全,不要濺到皮膚和衣服上。
5. 不同巖石的硬度不同。測試方法是:砸開巖石后,用手指甲、銅鑰匙、小刀在新斷面上刻畫。手指甲刻畫后留有刻痕的巖石較軟;手指甲刻畫后沒刻痕,銅鑰匙刻畫后留有刻痕的巖石較硬;銅鑰匙刻畫后沒有刻痕,小刀刻畫后留有刻痕的`巖石很硬;小刀刻畫后也沒有留下刻痕的巖石硬度非常大。
6. 制作巖石百寶箱的步驟:①采集巖石②砸新斷面③洗凈④晾干⑤編號⑥找出新斷面⑦裝盒固定⑧做標簽⑨貼標簽。
7. 巖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氣溫變化、植物生長、水流沖刷、風吹日曬等因素的影響,會發(fā)生破碎,這種現(xiàn)象叫做風化。
8. 實驗名稱:土壤成分分析實驗。
9. 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①土壤放進燒杯里,會發(fā)現(xiàn)有氣泡冒出。說明土壤里有空氣。②靜置沉淀后,發(fā)現(xiàn)土壤大致分兩層沉降:下層是粗粒的沙,上層是較細的黏土。說明土壤中含有沙和黏土。
10. ③燒干水后,發(fā)現(xiàn)玻璃片上留下了污漬。說明土壤中含有溶于水的物質,如鹽類。④用火燒發(fā)現(xiàn)有水蒸氣冒出,說明土壤里含有水分;發(fā)現(xiàn)冒出煙來,并聞到焦糊氣味,同時土壤顏色變淺,說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質。
11. 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含沙量較多的土壤叫做砂質土;含黏土較多的土壤叫做黏質土;沙和黏土含量適中的土壤叫做壤土。
12. 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水保存在土壤中,土壤中的水是陸生植物生命活動所需水分的主要。土壤中有含氮、磷、鉀、鈣、鐵、鋅、銅等植物生長所需元素的無機鹽,它們在植物的生命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保護土壤最根本的方法是:植樹造林。
14. 光是沿直線向四面八方傳播的。
15. 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也有不同點:①平面鏡所成像是正立的,凸面鏡所成像是正立的,凹面鏡所成像是倒立的。②反射景物的范圍不同。凸面鏡反射范圍最大,凹面鏡反射范圍最小,平面鏡居于兩者之間。③三者所成像也不同:平面鏡中的像和鏡外物體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凸面鏡內的像要比原物小些;凹面鏡內的像要比原物大些。4、多個平面鏡反射的光會聚到一點,會使溫度升高。參與聚光的鏡子所排列的形狀是一個弧形時,鏡子聚的光最強。
16.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透明物質以一定的角度進入另一種透明物質時,傳播方向會發(fā)生偏折,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折射。彩虹常出現(xiàn)于夏季雨后初晴。彩虹最外圍是紅色,最內側的是紫色,順序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形成彩虹的條件有:陽光和小水滴。彩虹形成的原因:雨后,空中有很多小水珠。陽光照射在小水珠上,這些小水珠把陽光分解成七種色光,形成彩虹。
17.紅、綠、藍被稱為光的三原色。紅色+綠色=黃色;綠色+藍色=淡藍;紅色+藍色=紫色;紅色+綠色+藍色=白色
18.是個很大的球體。它的半徑約為:6400千米,赤道周長為4萬千米。
19. 16至17世紀: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首次完成了環(huán)球航行;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美洲新大陸。
20. 生活中能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例:①觀察海上駛來的船,總是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②每天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③觀察月食時,發(fā)現(xiàn)落在月球上的地球的影子是圓形的。④觀察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總是東升西落。
21. 地球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陸地占29℅;海洋占71℅。赤道將地球平分為南北半球;西經20°和東經160°將地球平分為東本兩個半球。根據(jù)地面接受太陽光線的照射情況,人們把地球分為五帶: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北寒帶。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與經線相交的線叫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中間最大的緯線圈是赤道。
22. 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體都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四年級科學下冊期末知識點整理】相關文章:
科教版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匯總02-17
青島版五四制四年級第一學期的期末質量檢測02-17
如何科學給寶寶補鈣02-17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告訴自己我能行知識點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