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學故事
我的教育教學故事
湖南師大附中星城實驗中學 王先剛
以前十幾年都與準成年人打交道,對于思想不斷成熟的高中生,只要曉之以理,一般就可以解決一些問題。轉眼之間,從高中到了初中執(zhí)教一年了,并擔任了一年班主任,現(xiàn)在面對的是一群大孩子,成了名副其實的“孩子王”。這一年在與班上40多位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可謂是斗智斗勇斗耐力,面對發(fā)生的一大堆小事大事無奈事,光憑曉之以理還不行,還得有愛心、童心、耐心,才能與這群小朋友打好交道。
首先,要有愛心。這點不要說,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沒有愛心是不可想象的,沒有對你所教育的對象充滿愛心,你是不可能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的,也不會傾注滿腔熱情搞好教育,更不會得到學生的喜歡和依戀。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動心的深處。”李鎮(zhèn)西老師也說過:“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彼栽谶@一年中,我傾注了滿腔然熱心在班上、在同學們的身上,也得到了同學們的喜歡。
其次,要有童心。童心對于我來說,是難以想象的,在高中,如果老師顯示出一點童心,那是被學生笑話的,被說成是幼稚。而且高中老師也在不斷用成人的思維要求學生,教育學生。現(xiàn)在突然面對一群十一二歲的小家伙,剛開始真的有點對他們的言行不適應,無法理解,有時感到哭笑不得。很多時候,他們的情感、思維,用成人的想法真的很難理解。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我班上一位女孩子有點傷心,于是我就把她叫到辦公室想問一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誰知道剛一開口,她哭起來了,細問之下,原來在其他班的兩個小學同班的好朋友發(fā)生了矛盾,互不理睬,她就覺得很傷心。如果用我們的思維來理解,我想不管怎樣,不會這么傷心。但如果你站在他們的角度,用兒童般的思維去考慮,你反而會發(fā)現(xiàn)一些在他們身上的可愛和優(yōu)點,這位學生的身上不正是體現(xiàn)了對同學友情的珍重和一顆善良的心。陶行知先生說過這么一句話:“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边@很顯然就是要求我們具備童心,即孩子的心靈,在與他們打交道時,學會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
最后,要有耐心。教育不是一個速成工程,不是一蹴即就的事業(yè),而是一個漫長甚至終身的過程;畹嚼希瑢W到老嘛,而且,在教育領域,知識的傳遞繼承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學生習慣養(yǎng)成過程需要日積月累,思維思想的形成也是一個反復實踐檢驗的過程。所以不能急于求成,不要奢望學生一下就會達到你所希望的程度。換句話說要有耐心,要心態(tài)平和地面對學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耐心的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耐心的去鼓勵學生,耐心的去糾正學生,耐心的去引導他們。去年開學之初,由于第一次當班主任,我對學生要求很嚴而且認為他們自己會知道管理好自己,只要學生達不到我的要求我便發(fā)火,結果把自己弄的很累,師生關系一般。后來,遇到事情我慢慢地靜下心來,不急躁,心平氣和的對待學生,學生反而慢慢地喜歡上我。比如班上有位年齡很小的學生,學習習慣很不好,作業(yè)大多數(shù)都不完成,上課也愛動,愛玩小東西,經(jīng)常被 任課老師叫到辦公室訓話補做作業(yè),在得知這些情況后,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仔細詢問了什么原因,并提出能不能先盡量做好語數(shù)英的作業(yè),爭取更多的時間把其他的作業(yè)也做好,沒想到,之后,他的語數(shù)英沒做完,反而其他的不做了。一般情況下,老師肯定是大發(fā)雷霆,我沒有,我打電話給他的家長了解他以前的學習習慣,發(fā)現(xiàn)他原來基礎不好,做作業(yè)本來速度慢,有點懶而且愛幻想,再加上到了初中課程增多,他就更懶了。在這種情況下,我把他找來,和他一起制定了一個循序漸進的計劃,慢慢改進這個缺點,并且與任課老師打好招呼,監(jiān)督他不斷進步。這個學年過去了,他也明顯在不斷進步。所以在遇到一些對班集體不利的事情,切忌不耐煩,一定要有耐心。教育需要耐心,耐心是一種理解,是一種支持,更是一種期待。
這是一年來,在初中教育教學中我所得到的一些淺顯道理,對待學生要有愛心、童心、耐心,只要一心一意善待每一個學生,就會在教育教學上不斷進步,取得好的成就。
【我的教育教學故事】相關文章:
我的教育教學故事11-24
小學班級管理-我教育教學故事08-03
我的教育故事教學隨筆(通用10篇)11-25
我的教育故事(精選26篇)03-28
我的教育故事(通用32篇)11-18
我的教育故事征文(通用21篇)11-23
教育筆記-我想媽媽背后故事01-18
教學反思:作文教學——我與書的故事09-16
我的教學故事(通用12篇)04-29